本發明涉及用于全玻璃注射器超清潔刷洗機器人的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全玻璃注射器清洗是采用浸泡清洗或毛刷清洗,或超聲波清洗,結構簡陋,使用不方便,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
現有清洗都是通過流水沖洗或通過一個清洗池洗滌后通過流水沖洗,浪費水,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緊湊且使用方便的用于全玻璃注射器超清潔刷洗機器人的清洗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全玻璃注射器超清潔刷洗機器人的清洗裝置,其左端與全玻璃注射器超清潔刷洗機器人的進料裝置對應銜接,其右端與全玻璃注射器超清潔刷洗機器人的出料裝置對應銜接;
其包括清洗池、位于清洗池上方的分度支架以及分別設置在分度支架上的第一洗滌分度輪、第二沖洗分度輪、第三清洗分度輪、進口驅動導向輪和出口斜板;第一洗滌分度輪、第二沖洗分度輪以及第三清洗分度輪從左到右依次設置,進口驅動導向輪設置在進料裝置與第一洗滌分度輪之間,出口斜板位于第三清洗分度輪與出料裝置之間;
清洗池包括與第一洗滌分度輪對應的洗滌液池、與第二沖洗分度輪對應的存水池以及與第三清洗分度輪對應的蒸餾水池;在洗滌液池中設置有超聲波發生器和溫度傳感器,在存水池設置有出水口,在蒸餾水池設置有溫度傳感器與造浪水泵,在洗滌液池與蒸餾水池內設置有溫控加熱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第一洗滌分度輪包括后分度盤、與后分度盤同軸設置的前分度盤、至少兩個設置在后分度盤與前分度盤之間的驅動連接桿以及穿裝在后分度盤中心孔內和前分度盤中心孔內的中心固定軸;
驅動連接桿以前分度盤的軸心線為基準陣列設置,
后分度盤和前分度盤相對中心固定軸轉動設置,
第二沖洗分度輪和第三清洗分度輪與第一洗滌分度輪結構相同。
在第一洗滌分度輪、第二沖洗分度輪、第三清洗分度輪的下方分別設置有防止全玻璃注射器掉落的弧形下擋板。
在后分度盤和前分度盤上均分設置有至少兩個用于放置全玻璃注射器的U型或C型卡口;在進口驅動導向輪上設置有用于放置全玻璃注射器的U型或C型卡口;后分度盤的U型或C型卡口與前分度盤的相應U型或C型卡口對應。
在后分度盤的外側面上設置有防止全玻璃注射器軸向竄動的后擋塊,在前分度盤的外側面上設置有防止全玻璃注射器軸向竄動的前擋塊。
在第二沖洗分度輪的中心固定軸上設置有沿徑向且向右下方噴射到相應U型或C型卡口內全玻璃注射器外側壁上的外側壁噴頭,在分度支架上或在第二沖洗分度輪的后分度盤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用于清洗相應全玻璃注射器一端面的后端面噴頭,在分度支架上或在第二沖洗分度輪的前分度盤設置有用于清洗相應全玻璃注射器另一端面的前端面噴頭。
在分度支架上設置有主動電機,在主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主動齒輪軸,在第一洗滌分度輪的后分度盤的外側面上設置有與主動齒輪軸嚙合的第一齒輪軸,在第二沖洗分度輪的后分度盤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第二齒輪軸,在第一齒輪軸與第二齒輪軸之間嚙合有第一換向齒輪軸,在第三清洗分度輪的后分度盤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第三齒輪軸,在第三齒輪軸與第二齒輪軸之間嚙合有第二換向齒輪軸。
在第一洗滌分度輪的中心固定軸、第二沖洗分度輪的中心固定軸以及第三清洗分度輪的中心固定軸的上均設置有推動氣缸,推動氣缸在相應的中心固定軸外軸側壁沿徑向且向右上方設置。
在后分度盤內孔與中心固定軸之間以及在前分度盤與中心固定軸之間設置有軸承。
U型或C型卡口為喇叭口形狀。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本發明時,全玻注射器從進料裝置滾落到進口驅動導向輪的U型或C型卡口內,當主動電機通過主動齒輪軸、第一齒輪軸、第二齒輪軸、第二換向齒輪軸、第一換向齒輪軸帶動第一洗滌分度輪、第二沖洗分度輪、第三清洗分度輪同時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當第一洗滌分度輪的U型或C型卡口轉動到指定位置后,進口驅動導向輪轉動其U型或C型卡口內的全玻注射器落入第一洗滌分度輪的U型或C型卡口內,第一洗滌分度輪將其轉入洗滌液池內,通過超聲波與洗滌液進行浸泡清洗;
然后其沿著弧形下擋板上升落入第二沖洗分度輪,通過推動氣缸推動作用或喇叭口的斜度可以使其更好的落入第二沖洗分度輪的U型或C型卡口內,其在第二沖洗分度輪轉動時候,通過外側壁噴頭、后端面噴頭、前端面噴頭對其內外前后所有位置的洗滌液進行沖洗;
再次其進入第三清洗分度輪,通過蒸餾水沖浪式清洗趕緊,在弧形下擋板作用下,沿著出口斜板滾落入出料裝置。
本發明結構合理,使用方便,設計巧妙,工藝先進。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驅動傳動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洗滌分度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清洗池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第一洗滌分度輪;2、第二沖洗分度輪;3、第三清洗分度輪;4、進口驅動導向輪;5、出口斜板;6、弧形下擋板;7、后分度盤;8、前分度盤;9、驅動連接桿;10、中心固定軸;11、推動氣缸;12、前擋塊;13、后擋塊;14、外側壁噴頭;15、后端面噴頭;16、前端面噴頭;17、第一齒輪軸;18、主動齒輪軸;19、主動電機;20、第二齒輪軸;21、第二換向齒輪軸;22、第三齒輪軸;23、U型或C型卡口;24、洗滌液池;25、存水池;26、蒸餾水池;27、分度支架;28、第一換向齒輪軸;29、超聲波發生器;30、出水口;31、溫度傳感器;32、造浪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的用于全玻璃注射器超清潔刷洗機器人的清洗裝置,其左端與全玻璃注射器超清潔刷洗機器人的進料裝置對應銜接,其右端與全玻璃注射器超清潔刷洗機器人的出料裝置對應銜接;
其包括清洗池、設置在清洗池上方的分度支架27以及分別設置在分度支架27上的第一洗滌分度輪1、第二沖洗分度輪2、第三清洗分度輪3、進口驅動導向輪4和出口斜板5;第一洗滌分度輪1、第二沖洗分度輪2以及第三清洗分度輪3從左到右依次設置,進口驅動導向輪4設置在進料裝置與第一洗滌分度輪1之間,出口斜板5位于第三清洗分度輪3與出料裝置之間。
在存水池設置有出水口30,在蒸餾水池設置有溫度傳感器31與造浪水泵32,在洗滌液池與蒸餾水池內設置有溫控加熱器。
第一洗滌分度輪1包括后分度盤7、與后分度盤7同軸設置的前分度盤8、至少兩個設置在后分度盤7與前分度盤8之間的驅動連接桿9以及穿裝在后分度盤7中心孔內和前分度盤8中心孔內的中心固定軸10;驅動連接桿9以前分度盤8的軸心線為基準陣列設置,后分度盤7和前分度盤8相對中心固定軸10轉動設置,第二沖洗分度輪2和第三清洗分度輪3與第一洗滌分度輪1結構相同。
在第一洗滌分度輪1、第二沖洗分度輪2、第三清洗分度輪3的下方分別設置有防止全玻璃注射器掉落的弧形下擋板6。
在后分度盤7和前分度盤8上均分設置有至少兩個用于放置全玻璃注射器的U型或C型卡口23;進口驅動導向輪4上設置有用于放置全玻璃注射器的U型或C型卡口23;后分度盤7的U型或C型卡口23與前分度盤8的相應U型或C型卡口23對應。
在后分度盤7的外側面上設置有防止全玻璃注射器軸向竄動的后擋塊13,在前分度盤8的外側面上設置有防止全玻璃注射器軸向竄動的前擋塊12。
在第二沖洗分度輪2的中心固定軸10上設置有沿徑向且向右下方噴射到相應U型或C型卡口23內全玻璃注射器外側壁上的外側壁噴頭14,,在分度支架上或在第二沖洗分度輪2的后分度盤7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用于清洗相應全玻璃注射器一端面的后端面噴頭15,,在分度支架上或在第二沖洗分度輪2的前分度盤8設置有用于清洗相應全玻璃注射器另一端面的前端面噴頭16。
在分度支架27上設置有主動電機19,在主動電機19的輸出軸上設置有主動齒輪軸18,在第一洗滌分度輪1的后分度盤7的外側面上設置有與主動齒輪軸18嚙合的第一齒輪軸17,在第二沖洗分度輪2的后分度盤7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第二齒輪軸20,在第一齒輪軸17與第二齒輪軸20之間嚙合有第一換向齒輪軸28,在第三清洗分度輪3的后分度盤7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第三齒輪軸22,在第三齒輪軸22與第二齒輪軸20之間嚙合有第二換向齒輪軸21。
在第一洗滌分度輪1的中心固定軸10、第二沖洗分度輪2的中心固定軸10以及第三清洗分度輪3的中心固定軸10的上均設置有推動氣缸11,推動氣缸11在相應的中心固定軸10外軸側壁沿徑向且向右上方設置。
在后分度盤7內孔與中心固定軸10之間以及在前分度盤8與中心固定軸10之間設置有軸承。減少摩擦力。
U型或C型卡口23為喇叭口形狀。
清洗池包括與第一洗滌分度輪1對應的洗滌液池24、與第二沖洗分度輪2對應的存水池25以及與第三清洗分度輪3對應的蒸餾水池26。
使用本發明時,全玻注射器從進料裝置滾落到進口驅動導向輪4的U型或C型卡口23內,當主動電機19通過主動齒輪軸18、第一齒輪軸17、第二齒輪軸20、第二換向齒輪軸21、第一換向齒輪軸28帶動第一洗滌分度輪1、第二沖洗分度輪2、第三清洗分度輪3同時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當第一洗滌分度輪1的U型或C型卡口23轉動到指定位置后,進口驅動導向輪4轉動其U型或C型卡口23內的全玻注射器落入第一洗滌分度輪1的U型或C型卡口23內,第一洗滌分度輪1將其轉入洗滌液池24內,通過超聲波與洗滌液進行浸泡清洗;
然后其沿著弧形下擋板6上升落入第二沖洗分度輪2,通過推動氣缸11推動作用或喇叭口的斜度可以使其更好的落入第二沖洗分度輪2的U型或C型卡口23內,其在第二沖洗分度輪2轉動時候,通過外側壁噴頭14、后端面噴頭15、前端面噴頭16對其內外前后所有位置的洗滌液進行沖洗;
再次其進入第三清洗分度輪3,通過蒸餾水沖浪式清洗趕緊,在弧形下擋板6作用下,沿著出口斜板5滾落入出料裝置。
通過超聲波發生器29與洗滌液配合去除污垢與剩余殘液,通過出水口將噴出的水流出,通過溫度傳感器31實現實時監測,智能升溫加熱,造浪水泵32提高蒸餾水的沖刷力,通過加熱器提高清洗效果。
本發明結構合理,使用方便,設計巧妙,工藝先進。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多個技術方案進行組合是顯而易見的。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