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污水高效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的快速增長引發諸多環境污染及飲水安全問題。例如科技創新使有機化工、生物制藥的中間合成體種類繁多,而這些多肽環狀結構物質進入水體中后,常規的水處理技術難以氧化分解污染水資源;植物生長過程中農藥被吸收進入細胞體內,導致食物中毒現象時有發生;水源的富營養化加劇,水體的藻類增多,廣譜殺藻劑使藻毒素釋放進入飲用水體中給百姓的健康安全帶來威脅等等的事例數不勝數。研究開發一種低能耗適用范圍廣的通用高級氧化技術是提高環境質量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需求,是實現國家循環經濟、低碳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未來發展之趨勢。
本發明人以電化學為基礎,以材料學為切入點研究開發一種多用途的高級氧化反應器技術,使用該反應器技術裝置可對化工、制藥行業的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有效的強氧化分解,同時可以對高濃度的垃圾滲濾液、污水廠剩余含水污泥中的有機污染進行有效的氧化分解,使用該裝置還可以對水體中藻毒素及瓜果蔬菜、糧食、茶葉中的殘留有機農藥進行有效的降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種。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污水高效處理方法,其步驟如下,
(1)將待處理的污水注入柵格池進行過濾;
(2)將步驟(1)過濾后的污水注入隔油池中,進行油水分離;
(3)將步驟(2)中分離出來的污水注入調節水解池,進行水解;
(4)將步驟(3)的污水注入電化學預氧池,進行強氧化分解;
(5)將步驟(4)處理后的污水導入生物厭氧浮動床,進行生物反硝化處理;
(6)將步驟(5)處理后的污水導入中間沉淀池進行第一次沉淀;
(7)將步驟(6)沉淀后的污水導入光催化分解池中,將污水進行氧化分解;
(8)將步驟(7)中處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好氧浮動床中,進行生物反硝化處理;
(9)將步驟(8)處理后的污水導入終端沉淀池進行第二次沉淀;
(10)將步驟(9)沉淀后的污水引入砂濾清水池過濾;
(11)將步驟(10)中過濾后的水引入消毒池中進行消毒之后排出。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6)中的中間沉淀池中設有管道與步驟(3)的調節水解池相連接,將步驟(6)中獲得的沉淀物通過管道引入調節水解池中,進行再一次污染物初步分離。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9)中的終端沉淀池中設有管道與步驟(3)的調節水解池相連接,將步驟(9)中獲得的沉淀物通過管道引入調節水解池中,進行再一次污染物初步分離。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3)中的調節水解池安裝了潛水泵通過管道與步驟(4)電化學預氧池相連接,將調節水解池的污水加壓引入電化學預氧池。。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4)中的電化學預氧化池由正、負電板極組成;所述的電化學預氧化池為污水的預處理,污水通過電化學的強氧化分解,污水中的多肽環狀結構分子被斷鏈開環,起到提高水體的B/C比值。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5)中的生物厭氧浮動床和步驟(8)中的生物好氧浮動床都由轉籠、轉動裝置、動力配備系統和若干個生物小球組成;對污水進行生物反硝化處理,污水通過厭氧生物菌群、好氧生物菌群和聚磷菌的作用使污水得到明顯的降解。
生物小球為PP注塑而成,抗壓強度為6kg/cm2。每個生物小球內固載了5-10g的中空纖維,中空纖維表面積與重量比為8000-12000m2/g。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7)中的光催化分解池包括紫外光源、載體材料層和紫外專用電源;光催化分解池為對污水的深度氧化分解處理,被生物厭氧降解后的污水進入光催化分解池內進行光催化氧化處理,污水中剩余的環狀結構的分子鏈再次被擊破開環,污水中的污染物再次被氧化分解。
進一步,污水在步驟(3)的調節水解池為污水的前處理,污水通過水解作用使污染物得到部分的去除,并起到調節水質的作用,其中污水在步驟(3)的調節水解池中停留時間為8-12小時。
進一步,污水在步驟(5)的生物厭氧浮動床和步驟(8)的生物好氧浮動床中停留時間為1-2小時。
進一步,污水在將步驟(9)的終端沉淀池內的停留時間為30-40分鐘。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可廣泛用于化工廢水、造紙廢水、垃圾滲濾液、飲水水源的處理與處置,作為氧化劑發生器使用時可以對食品中殘留有害物進行有效的去除,同時可以用于瓜果、蔬菜、茶葉殘留農藥的降解,亦可用于醫療器件的殺毒滅菌。
附圖說明
本發明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明的流程步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所述的一種污水高效處理方法,其步驟如下,
(1)將待處理的污水注入柵格池,用于過濾大顆粒污染物。
(2)將步驟(1)過濾后的污水注入隔油池中,進行油水分離。
(3)將步驟(2)中分離出來的污水注入調節水解池;調節水解池為污水的前處理,污水通過水解作用使污染物得到部分的去除,并起到調節水質的作用,其中污水在步驟(3)的調節水解池中停留時間為8-12小時。
(4)將步驟(3)的污水注入電化學預氧池;所述的電化學預氧化池由正、負電板極組成;所述的電化學預氧化池為污水的預處理,污水通過電化學的強氧化分解,污水中的多肽環狀結構分子被斷鏈開環,起到提高水體的B/C比值。
(5)將步驟(4)處理后的污水導入生物厭氧浮動床,進行生物反硝化處理。
(6)將步驟(5)處理后的污水導入中間沉淀池進行第一次沉淀。
(7)將步驟(6)沉淀后的污水導入光催化分解池中;所述的光催化分解池包括紫外光源、載體材料層和紫外專用電源;光催化分解池為對污水的深度氧化分解處理,被生物厭氧降解后的污水進入光催化分解池內進行光催化氧化處理,污水中剩余的環狀結構的分子鏈再次被擊破開環,污水中的污染物再次被氧化分解。
(8)將步驟(7)中處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好氧浮動床中進行生物反硝化處理。
(9)將步驟(8)處理后的污水導入終端沉淀池進行第二次沉淀。
(10)將步驟(9)沉淀后的污水引入砂濾清水池,進行最終過濾。
(11)將步驟(10)中過濾后的水引入消毒池中進行消毒之后排出。
具體的,所述的步驟(6)中的中間沉淀池中設有管道與步驟(3)的調節水解池相連接,將步驟(6)中獲得的沉淀物通過管道引入調節水解池中,進行再一次污染物初步分離。
具體的,所述的步驟(9)中的終端沉淀池中設有管道與步驟(3)的調節水解池相連接,將步驟(9)中獲得的沉淀物通過管道引入調節水解池中,進行再一次污染物初步分離。
具體的,所述的步驟(3)中的調節水解池安裝了潛水泵通過管道與步驟(4)電化學預氧池相連接,將調節水解池的污水加壓引入電化學預氧池。
具體的,所述的步驟(5)中的生物厭氧浮動床和步驟(8)中的生物好氧浮動床都由轉籠、生物小球、轉動裝置和動力配備系統組成;對污水進行生物反硝化處理,污水通過厭氧生物菌群、好氧生物菌群和聚磷菌的作用使污水得到明顯的降解。
生物小球為PP注塑而成,抗壓強度為6kg/cm2。每個生物小球內固載了6g的中空纖維,中空纖維表面積與重量比為10000m2/g
具體的,污水在步驟(5)的生物厭氧浮動床和步驟(8)的生物好氧浮動床中停留時間為1-2小時。
具體的,污水在將步驟(9)的終端沉淀池內的停留時間為30-40分鐘。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本發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