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松香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松脂生產過程中的廢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松香是林產化工產品中生產量最大的品種之一,具有防腐、防潮、絕緣、黏合、乳化、軟化等優良性能,因此在造紙、油漆、油墨、肥皂、涂料、橡膠、塑料、電氣、醫藥、農藥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由于松香本身還存在一些缺陷,如易結晶、易氧化、酸價高、軟化點低等,限制了松香的應用。針對松香的不足進行改性,是松香工業發展的動力,通過改性,不僅彌補了松香本身的缺陷,而且開發了新的產品,擴大了松香的用途。松香經深加工后,應用領域得以不斷擴大。同時,隨著產品的多元化發展,生產所需的添加劑、化工輔料、催化劑等不斷增加且各有不同,使得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變得成分復雜、污染濃度高。若該廢水得不到有效處理,則會加大對環境的污染。
目前,中國是世界松香生產第一大國.近年松香年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38%.出口量約占世界松香市場貿易總量的50%。然而在松香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廢水,其有機物含量高、分子量大、環狀結構不易分解,主要成分是油類、樹脂酸、單寧、醇、酯類等,廢水的可生化性極差,難于處理。在松脂加工及深加工行業,對于松脂加工廢水的處理國內外研究較多,如黃國林等研究了爐渣吸附、絮凝處理和活性污泥法對松香廢水的處理。鄭育毅等采用物化法對松脂加工廢水進行處理。盧平等探索用內電解-混凝-吸附法及內電解一接觸氧化法處理松香及樟腦生產廢水,但這些方法對有機物的降解率都較低,處理后出水COD仍然很高。處理效果仍不理想,處理后的廢水難以保持穩定達標排放。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松脂生產過程中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包含隔油、破乳、中和、吸附、化學絮凝、厭氧、好氧、臭氧強氧化等微生物、物理、化學凈化過程,經凈化處理后生產廢水能達到生產回用要求,做到生產廢水零排放。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松脂生產過程中的廢水處理方法,所述處理方法包括:
前期預處理:將松脂生產廢水過濾除去樹皮、木屑后自流到多級隔油池除去浮油渣,再自流到渦凹氣浮系統中,并投加絮凝劑去除部分油脂及懸浮物,得到廢清液;
廢清液進行水膜除塵廢水循環,然后投加Ca(OH)2過飽和溶液調節pH;經水膜除塵后進入煤渣過濾池,吸附過濾廢水中CODCr、松脂、松節油等有機污染物;過濾后廢水進入沉降池,在沉降池中投加石灰粉調節pH、并投加絮凝劑及活性炭將廢水中的輕細顆粒懸浮物、有機物和油類沉降去除,完成預處理;
中期生化處理:將完成預處理后的廢水通入厭氧池,接種厭氧微生物,分解水體有機物,然后將廢水轉入接觸氧化池中接種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大量有機污染物,凈化水體;
后期強化處理:生化處理后的廢水提升進入渦凹氣浮系統,投加絮凝劑去除水體中殘余懸浮物得到清水,清水流入臭氧脫色氧化池,通過臭氧循環投加泵加入臭氧進行強氧化脫色、去除難分解高分子有機物,進一步降低水體中COD、BOD;經強氧化后的處理水進入活性炭過濾器進行過濾,分離去除水體中強氧化后形成的懸浮物,清水排入清水池。
水膜除塵中投加Ca(OH)2將pH值控制在6-7;在沉降池中投加石灰粉調節pH值在8-9。
所述絮凝劑為PAC(聚合氧化鋁)和PAM(聚丙烯酰胺),PAC的添加量為廢水質量的1.5~2‰,PAM的添加量為廢水質量的1.5~3ppm。
所述活性炭的添加量為廢水的0.8~1.2‰。
所述生化物化處理中,在厭氧階段,在厭氧池中投加1~3wt‰“甲酸甲烷桿菌(Methanobacterium)”和1~3‰“乙醇嗜厭氧菌(Thermoanaerobacter)”。“甲酸甲烷桿菌(Methanobacterium)”利用氫、二氧化碳、甲酸鹽生產甲烷;“乙醇嗜厭氧菌(Thermoanaerobacter)”分解纖維二糖、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
在好氧階段,投加0.8~1.2‰的“產膠棒桿菌(Corynebacterium gummiferum)”和0.8~1.2‰的“反硝化無色桿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到好氧接觸氧化池中。
產膠棒桿菌(Corynebacterium gummiferum)分解油脂;反硝化無色桿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分解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
松脂在加工和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主要來源于松脂蒸汽加工的脂液澄清工段。
所述后期強化處理中臭氧強氧化脫色臭氧的用量4-8g O3/m3。
松脂在加工和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主要來源于松脂蒸汽加工的脂液澄清工段,該廢水具有量大、負荷高和生化處理難等特點。
本發明處理的松脂加工廢水具有以下特點:污水水溫高(水溫達80~85℃),若未經調節隔油處理,而直接進行生物處理則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長,影響處理效果極差,廢水量較大,難以用濃縮和燃燒的辦法來處理。污水中懸浮物的含量高,并含有大量松脂、松節油、高分子有機成分及乳化油,這些雜物若進入污水處理構筑物中,將會形成浮渣或占據一部分有效容積,影響處理效果,惡化出水水質,甚至造成堵塞,因此必須加強預處理以分離這些雜質;污水的pH值較低,在進行生化處理前,要中和污水的pH值,以滿足后續微生物處理的要求;污水中BOD與COD的比值低,可生化性極差,較難進行生物降解,必須改善處理水的可生化性,加強生物菌種的馴化培養,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本發明采用的厭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可直接用來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不存在污泥處理問題;可綜合利用有機廢水中的營養物作餌料,提高微生物的擴繁率。厭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可在惡劣的條件下處理有機廢水并且對多種有機物有較強的分解轉化能力,而且對紫外線、對氯、鹽分及氰、酚毒物的耐受性較強;對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可達到87%,對總氮的去除率最高可達到70%,對總磷的去除率最高可達到7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處理松脂廢水主要采用隔油、破乳、中和、吸附、化學絮凝等,投加化學藥劑有石灰粉、聚合氯化鋁、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強氧化劑臭氧等,配套專用水處理設備及工藝,分離生產廢水中無機成分、松脂、松節油、乳化油、吸附高分子成分,通過氣浮、沉降、吸附等手段,保證各處理工段COD去除效率,最終出水達到回用要求。
本發明采用的微生物菌種以污水水體中的有機質(碳水化合物、氨、氮、磷、蛋白質等)作為營養源不斷生長繁殖,這樣水體中有機質將不斷消耗,最終降低水體中的有機質,使水質變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處理松脂生產廢水過程中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流程如圖1所示。
松脂生產廢水→管網過濾→多級隔油池→渦凹氣浮除油→調節池→水膜除塵(加石灰水)→活性炭、煤灰渣吸附→ABR厭氧池→接觸氧化池→渦凹氣浮除渣→臭氧脫色→清水池→生產回用及綠化用水。
以下實施例采用的甲酸甲烷桿菌(Methanobacterium)、乙醇嗜厭氧菌(Thermoanaerobacter)購于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產膠棒桿菌(Corynebacterium gummiferum)、反硝化無色桿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購于中國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處理的廢水來自于松脂蒸汽加工的脂液澄清工段。
實施例1
1、前期預處理
生產廢水經管網過濾后,進入9級隔油池,隔油池每一級都是上部集油,廢水從下部通過隔板進入下一級,大量的油脂主要在第一、二級隔油池,需要及時抽出,輸送至黑松香加工車間生產黑松香;其余隔油池中浮油定期打開球閥排入低位油污收集池抽至黑松香加工車間。
經隔油后廢水提升進入渦凹氣浮系統,這個過程需要投加處理水量的1~2‰PAC絮凝破乳劑促進廢水中乳化油脂的破乳分離,經渦凹氣浮系統分離后,浮沫油脂自流進入低位油污收集池,清液流入調節池。
在調節池水質、水量得到均衡,當水量達到液位控制上水位時,提升泵啟動自動投加石灰水調節pH至6~7送入水膜除塵系統。
水膜除塵后進入4級煤渣過濾池吸附過濾。
提升進入絮凝沉降池,達到水量時,根據水質情況投加石灰粉調節pH至8~9,1.5~2‰量的PAC,1.5~3PPM PAM及0.8~1.2‰的活性炭進行絮凝沉降分離,上清液進入厭氧池進行生化處理,沉渣排入渣池通過板框壓濾機脫水后外運。
2、中期生化處理:
上清液自流進入ABR厭氧池在水解酸化微生物“甲酸甲烷桿菌(Methanobacterium)”和“乙醇嗜厭氧菌(Thermoanaerobacter)”,投加量為千分之二的作用下,顆粒固體物及膠狀物得到分解,大分子有機質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機酸、二氧化碳等,在密閉缺氧的條件下,專用厭氧菌大量繁殖,在發酵細菌和產甲烷細菌的作用下,生成甲烷,在這個過程有機質的分解將更徹底,污染物大大降低,改善了COD/BOD的可生化性,為污染物的進一步去除創造了條件,厭氧微生物處理時間為36~48h。
然后將廢水轉入接觸氧化池中接種好氧微生物千分之一的“產膠棒桿菌(Corynebacterium gummiferum)和千分之一的“反硝化無色桿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接觸氧化池的好氧生化需要大量的新鮮氧氣保證“產膠棒桿菌(Corynebacterium gummiferum)和“反硝化無色桿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能夠正常的生長和繁殖。另外好氧生化不能長時間缺水缺氧氣,否則將導致菌種死亡,生化失效。生化池曝氣可設置為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需設置為自動控制時,可根據需要把各時段開停機時間輸入時間控制器,實現自動控制,污水在供氧的條件下,好氧菌大量繁殖,在水體及填料上形成微生物菌團和微生物膜,并大量消耗有機污染物,好氧微生物處理時間為12~20h。
厭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投放擴大后能自身循環繁殖,但經過一段時間后菌種會逐漸減少和退化,這時水處理的效果將明顯下降,水質不能達標,所以需要定期補充強壯的厭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
生化處理后處理水提升進入渦凹氣浮系統,投加1~1.5‰的絮凝劑(PAC)去除水體中殘余懸浮物,清水流入臭氧脫色氧化池。浮渣進入渣池,經干化、脫水處理后外運。
3、后期強化處理
臭氧脫色氧化池中的處理水,通過臭氧循環投加泵加入臭氧進行強氧化脫色、去除難分解高分子有機物,進一步降低水體中COD、BOD。
臭氧系統由螺桿空壓機、儲氣罐、冷干機、制氧機、臭氧發生器、臭氧循環投加泵等幾部分組成,運行順序依次為:
a、啟動臭氧循環泵,打開臭氧進氣閥,使臭氧發生器出氣形成負壓;
b、啟動螺桿空壓機,運行工作壓力控制為0.4—0.45Mpa;
c、啟動冷干機、制氧機;
d、調整氣體減壓閥,使進入制臭氧機氣體壓力為0.2—0.25Mpa;
e、啟動臭氧發生器,同時打開冷卻循環水閘閥,根據冷卻循環后出水溫度調節進水量,以出水溫度不高為準,盡量減少循環用水量;
f、系統運行3-4小時,打開儲氣罐下部球閥排空積水,排空3個氣水分離器中的積水。
經強氧化后的處理水進入活性炭過濾器進行過濾,分離去除水體中強氧化后形成的懸浮物,清水排入清水池,根據水體中懸浮物的情況,打開反沖閥定時進行反沖洗,反沖洗水排入生化池。
清水池中的清水根據液位控制加壓提升到生產用水循環水池,提供生產用水及循環用水,部分用于廠區綠化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