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申請號:201410758486.5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水處理行業有關,具體涉及凈水器控制部件的維修更換方面。
背景技術:
目前,在使用水時,采用凈水器對水中及輸水管路引起雜質等進行深度過濾,較好地保護了使用者的健康。由于凈水器在用戶購買安裝后的使用過程中一直需要“定期”更換濾膽。圍繞濾膽更換產生的一系列事宜,以及費用支出一直伴隨著凈水器的使用過程,因此凈水器產品的銷售與其他家電類產品的銷售不同,被稱為“半成品”銷售,需要銷售方有強大的維修服務能力支持。隨著凈水器的普及提高,快裝濾膽的逐漸普及,用戶可以自行更換濾膽從而降低了凈水器的使用成本。然而,凈水器具有長期連續運行、過濾效果及濾膽壽命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的特點,它的維修內容主要是更換損壞的零部件。盡管機器維修原理相對簡單并且數量也不多,但維修過程卻十分復雜。而且,由于受使用環境的影響,凈水器的尺寸較小,并且主要位置空間都用于放置濾膽,導致相關的管線交錯,連接在過濾通道中的各控制部件的固定位置就更十分隱蔽、不易拆卸;非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很難拆卸。例如,絕大多數箱式凈水器都是采用由操控面板、管線、濾膽組成的三層結構設計,往往更換一個簡單的部件,需要拆卸機器的很大部分結構,因此維修更換部件只能要求專業維修服務人員上門服務,既增加維修服務人員的工作量、又增加相關費用支出,并且圍繞上門服務的相關事宜也十分麻煩。特別是通過網絡電商購機的遠程用戶很難得到及時、良好的服務。由于目前凈水器的普及率不足3%,而且各凈水器廠家的零部件互不通用,導致遠程用戶只能在廠家或經銷單位的指導下自行摸索修理,或者停用機器等待廠家定期的維修巡回服務時上門維修;或者干脆將機器拆下運回廠家維修。這也是凈水器銷售不能擺脫專業維修網絡的主要原因。上述現有缺陷及不足嚴重影響了凈水器產品推廣普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簡單實用的用于凈水器控制部件的維修模塊及與過濾通道的連接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
一種用于凈水器控制部件的維修模塊,包括過水控制部件;該過水控制部件至少是過水電控閥或水壓控制開關或流量傳感器或增壓泵或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或紫外線殺菌器或組合式插接腔體七者之一的部件,各過水控制部件設置一個或二個過水管路接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2-10個過水控制部件連接配合的維修模塊;該維修模塊上設置對應連接各過水控制部件過水管路接口的對 接管路;各對接管路的內端水口分別連接各過水控制部件過水管路接口,其外端水口具有相同的朝向構成同向對接水口。
所述維修模塊上設置多條對接管路中包括將對接管路設置在過水控制部件上的管路結構模式:設置內端水口及外端同向對接水口的對接管路就是過水控制部件的過水管路接口。
所述維修模塊還至少設置一個對應過水控制部件的窗口和相應的活動板裝置,以及將活動板裝置固定在維修模塊上的活動板緊固裝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凈水器控制部件的維修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維修模塊還至少設置一個對應過水控制部件的窗口和相應的活動板裝置,以及將活動板裝置固定在維修模塊上的活動板緊固裝置;固定在活動板裝置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或是整體或是可密封插接同向對接水口的蓋板裝置部分。
一種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用于凈水器控制部件的維修模塊與過濾通道的連接方法,包括過水控制部件、機座,以及串接多個濾膽構成的過濾通道;該過水控制部件至少是過水電控閥或水壓控制開關或流量傳感器或增壓泵或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或紫外線殺菌器或組合式對接腔體七者之一的部件;各過水控制部件或設置一個或設置二個過水管路接口,并且各自連接在過濾通道中的相應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圍繞各過水控制部件設置水口軸線平行或重合的同向對接水口、與多個過水控制部件連接配合的維修模塊,以及緊固裝置;維修模塊上設置多條對接管路,各自的內端水口對應連接過水控制部件的過水管路接口,各自的外端水口具有相同的朝向構成同向對接水口;連接固定各過水控制部件的維修模塊通過緊固裝置與機座連接構成一體,對應連接各過水管路接口的多個同向對接水口,至少通過管壁圓周面相互插接,或通過端面相互對接二者之一的連接模式,與機座過濾通道各相應處設置相應朝向的同向對接水口一同密封對接;脫開緊固裝置,使該維修模塊與機座分離,維修模塊與機座各自的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對接結構相應脫開,相關過水控制部件與機座過濾通道的管路連接也相應脫開。
所述固定在維修模塊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是可密封插接同向對接水口的蓋板裝置部分,固定在機座上的過水控制部件另一部分是帶過水管路接口的管路過水結構;機座過濾通道通過過水管路接口的連通管路過水結構,并在管路過水結構上另設置與蓋板裝置連接配合的同向對接水口;維修模塊與機座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模式為蓋板裝置與管路過水結構上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模式:維修模塊通過緊固裝置與機座連接構成一體,將蓋板裝置密封固定在管路過水結構上并構成管路過水結構和蓋板裝置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連接;脫開緊固裝置,使該維修模塊與機座分離,管路過水結構和蓋板裝置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相應脫開。
采用蓋板裝置部分和管路過水結構部分之間設置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模式所對應的過水控制部件至少包括過水電控閥、或水壓力開關、或流量傳感 器或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或組合式對接腔體五者之一的可分拆密封對接部件。
所述的維修模塊位于機座過濾通道下方,該維修模塊與機座過濾通道各相應處之間通過豎直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脫開緊固裝置,使維修模塊向下移動與機座過濾通道分離。
所述的機座還設置活動支架;該活動支架位于機座的下部,或是折疊支架或是伸縮支架;當該活動支架展開將機座底部架空后,留出脫卸緊固裝置,以及該維修模塊與機座分離的操作空間。
還包括控制導線插件裝置;配套設置連線插頭及插座兩個零件構成的控制導線插件裝置,或采用兩個零件分別固定在機座和維修模塊上的靜-靜互插模式,或采用零件一固定在機座上,與其插接的零件二通過導線連接維修模塊上的多個過水控制部件的電控裝置構成的靜-動互插模式,或采用零件二固定在維修模塊上,與其插接的零件一通過導線連接機座上的控制導線構成的靜-動互插模式,或相互插接的兩個零件通過導線分別連接機座上的控制導線,以及連接維修模塊上的多個過水控制部件的電控裝置構成的動-動互插模式四者之一的插接模式;脫開緊固標準件裝置,并且脫開控制導線插件裝置的連線插頭及插座之間的插接,使該維修模塊與機座分離。
所述維修模塊還與電控裝置連接配合;該電控裝置至少包括電源或電控器或紫外燈驅動器或電路過載保護器四者之一的裝置。
所述維修模塊還設置與緊固裝置連接配合的緊固結構;相應的緊固裝置或是緊固標準件,或是活動卡接裝置,或是活動壓板裝置。
所述維修模塊還至少設置一個對應過水控制部件的窗口和相應的活動板裝置,以及將活動板裝置固定在維修模塊上的活動板緊固裝置;固定在活動板裝置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或是整體或是可密封插接同向對接水口的蓋板裝置部分;每個活動板裝置與機座過濾通道各相應處之間至少設置一個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結構;脫開活動板緊固裝置,使活動板裝置與維修模塊分離,固定在活動板裝置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或整體或蓋板裝置部分與機座過濾通道對應設置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對接結構也相應脫開。
本發明與現有凈水器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可以對凈水器的主要控制部件,如電磁閥門、高、低壓水壓力控制開關、流量傳感器進行方便、快捷地更換;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對電源、電控裝置、紫外線殺菌器驅動器進行快捷更換;將控制部件及管線連接裝配的設計模式,從“便于裝配”的傳統安裝模式,改為“便于更換”的維修模式。只需卸下維修模塊便可更換控制部件,而且無需拆裝管路,從而簡化機器的維修難度;用戶可根據廠家的遠程提示。或者在機器自檢模式下的相關提示找出損壞的控制部件并自行更換;通過便捷拆卸維修模塊、再更換過水控制部件整體或蓋板裝置的技術手段,實現減輕或擺脫現有 產品對專業維修服務人員的依賴,將原本維修簡單但維修服務工作量巨大、并一直伴隨機器運行過程、被稱為離不開專業維修服務的“半成品”凈水器變成容易維護的“成品”;既可以極大地方便消費者,逐漸減少或擺脫對維修服務網絡的依賴,并且顯著降低機器的使用成本,既顯著提高廠家和經銷商的服務質量,又減輕了相應的維修服務工作量。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發明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附圖中,四個濾膽2依次串接在機座1的進、出水管路1a、1b之間構成過水通道,其中,三水口濾膽21、22、23構成前過水通道;濾膽24及以后部分構成后過水通道。在前過水通道的進水端設置進水電控閥門18及低水壓控制開關19,該低水壓控制開關19的觸發水壓控制在常規的自來水常規管壓范圍內。濾膽24為反滲透膜濾膽。在該反滲透膜濾膽24的進水口與在前的濾膽23出水口的連接管路中串接增壓泵14,并在增壓泵14后面的過水管路中設置高水壓控制開關16進行過壓保護。該反滲透膜濾膽24的排濃口的排放管路中設置作為連接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6的截流閥門即“廢水比”裝置,控制排放管路的“濃水”排出流量。在后過水通道的末端設置流量傳感器12。
低水壓控制開關19、進水電控閥門18、高水壓控制開關16、流量傳感器12通過緊固標準件13固定在維修模塊4上。維修模塊4通過緊固裝置5連接固定在機座1上。維修模塊上多個對應控制部件水口的管路外端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的對接水口3a至少通過對接水口的管壁圓周面相互插接,或通過對接水口的水口端面相互對接二者之一的連接模式,與過濾通道各相應處的對接水口3a一同對接并以密封件15密封對接處。
具體實施方式
連接各濾膽的過濾通道分別連接機座進、出水管路構成過濾通道。選擇包括過水閥、水壓力控制開關、流量傳感器、增壓泵、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組合式對接腔體在內的過水控制部件,對機座過濾通道中涉及的相關過水管路進行控制;各過水控制部件的水路通過過水管路接口連接在過濾通道的過水管路中。其中,
作為過水電控閥之一的進水閥、排水閥、回水閥、溢流閥均用于管路過水通、斷控制;通常,過水電控閥包括管路過水結構和由蓋板及電控裝置組成的蓋板裝置。
作為水壓控制開關之一的高、低水壓控制開關16、19用于通過管路水壓變化控制電路開關;
流量傳感器12用于通過過水流動驅動相關電路輸出控制信號,并累計過水流量;
增壓泵14用于增加反滲透膜濾膽或納濾膜濾膽進水管路中的水壓,滿足反滲透膜濾膽或納濾膜濾膽運行需要;
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6,控制反滲透膜濾膽或納濾膜濾膽的排濃水口的排水流量(俗稱廢水比);本案所指的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6不采用螺紋及螺帽連接管路的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俗稱廢水比),采用插入可分離插接殼體中的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隨維修模塊分開插接殼體便可取出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
紫外線殺菌裝置,對管路過水進行紫外線殺菌。
組合式對接腔體是指或內置濾料層或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的可分離密封插接殼體。設置組合式對接腔體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更換內置的裸膽或內置的插接式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
下述各實施例中,不再對上述過水控制部件的功能及原理進行說明。
實施例1。三個前置濾膽21、22、23與RO反滲透膜濾膽24連接組成純水機型,并采用控制機器進水管路的三管路無壓式水龍頭,其控制閥前端連接自來水管路,其控制閥后端出水口連接機座1進水管路接口1a,其凈水出水口連接機座1出水管路接口1b。無壓式水龍頭關閉后,機座1過濾通道3不承受自來水管壓;無壓式水龍頭開啟后,自來水管路中的水流入機座進水管路1a中,并經過機座1過濾通道3的同向對接水口3a、位于維修模塊4上的同向對接水口7,觸發通過緊固標準件13連接固定在維修模塊4上的低水壓控制開關19,并流經機座1上的各濾膽2后由機座出水管路1b,以及無壓式水龍頭關的凈水出水口流出。增壓泵14串接在反滲透膜濾膽或納濾膜濾膽24的進水管路中,其進水端連接前過濾通道的出水管路;高水壓控制開關16位于增壓泵14出水端與反滲透膜濾膽或納濾膜濾膽24的進水管路之間,并且通過緊固標準件13連接固定在維修模塊4上,其進、出水兩端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7分別與位于機座1上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從而將高水壓控制開關16連接在過濾通道3中。
安裝高、低水壓控制開關16、19的維修模塊4,維修模塊上設置2條分別連接高、低水壓控制開關16、19的過水管路接口的對接管路,并且位于高水壓控制開關16兩個過水管路接口,以及低水壓控制開關19過水管路接口的3個對接水口具有相同的朝向構成同向對接水口7;維修模塊4通過緊固裝置5與機座1連接構成一體,對應連接上述兩條對接管路的3個同向對接水口7通過對接水口的管壁圓周面相互插接,并借助于密封件15與過濾通道3的三處同向對接水口3a一同密封對接;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4上分別連接高、低水壓控制開關16、19的對接管路的3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3個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從卸下的維修模塊4上取下異常的高水壓控制開關16或低水壓控制開關19, 并換上相應新的高水壓控制開關16或低水壓控制開關19,然后,再通過緊固裝置5將維修模塊4與機座1連接構成一體。維修模塊4上分別連接高、低水壓控制開關16、19的兩對接管路的3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三處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重新恢復。
作為本實施例的第二種模式,由低水壓控制開關19、三個的前置濾膽21、22、23與增壓泵、高水壓控制開關16、RO反滲透膜濾膽或納濾膜濾膽24、壓力罐,以及單管路的承壓式凈水龍頭連接組成純水機型。
承壓式凈水龍頭關閉時,機器承受自來水管壓。開啟單管路的承壓式凈水龍頭,借助于壓力罐中氣囊的作用,將壓力罐中的凈水壓出凈水龍頭。當壓力罐中凈水水壓降低直至觸發高水壓控制開關16動作,驅動增壓泵運行將經過前置濾膽處理后的水壓入反滲透膜濾膽或納濾膜濾膽24制水,并注入壓力罐中直至高水壓控制開關16承受的壓力達到設置值復位后停止制水。為了避免增壓泵運行過程中,因前過濾通道無水導致增壓泵損壞的現象發生,在機座進水管路1a中設置低水壓控制開關19。當低水壓控制開關19監測出管路自來水水壓較低或無水時,限制增壓泵14運行。
維修模塊上設置2條分別連接高、低水壓控制開關16、19的過水管路接口的對接管路的3個同向對接水口7;通過緊固裝置5與機座1連接構成一體,對應連接上述兩條對接管路的3個同向對接水口7通過對接水口的端面相互對接,并借助于密封件15與過濾通道3的三處同向對接水口3a一同密封對接;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4上的三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三個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從卸下的維修模塊4上取下異常的高水壓控制開關16或低水壓控制開關19,并換上相應新控制部件,然后,再通過緊固裝置5將維修模塊4與機座1連接構成一體。維修模塊4上分別連接高、低水壓控制開關16、19的兩對接管路的3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三處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重新恢復。
作為本實施例的第三種模式,由進水電控閥18、低水壓控制開關19、三個的前置濾膽21、22、23與增壓泵、RO反滲透膜濾膽或納濾膜濾膽24,以及設置水位控制裝置及凈水龍頭的水箱連接組成臺式純水機型。當凈水龍頭開啟放水致使水位控制裝置檢測到水箱內水位降至低位后,啟動進水電控閥18導通、增壓泵14及RO反滲透膜濾膽或納濾膜濾膽24運行制水,直至水箱內凈水水位上升至高位后停止制水。通過監測低水壓控制開關19是否對應進水電控閥18的關閉或導通出現相應的動作,判斷進水電控閥18運行是否正常。
維修模塊上設置一條依次串接進水電控閥18及低水壓控制開關19的對接管路,其中,進水電控閥18設置進、出水兩個過水管路接口;低水壓控制開關19設置一個過水管路接口并且與進水電控閥18出水端的過水管路接口連通。該 對接管路兩端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相互以管壁插接并借助于密封件15密封對接處。同時通過緊固裝置5將維修模塊4與機座1連接構成一體。維修時,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4上的二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二個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從卸下的維修模塊4上取下異常的進水電控閥18或低水壓控制開關19,并換上相應新部件,然后,再通過緊固裝置5將維修模塊4與機座1連接構成一體。維修模塊4上依次連接進水電控閥18及低水壓控制開關19的對接管路的前、后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重新恢復。
作為改進,將用于監控保護增壓泵14的高水壓控制開關16也設置在維修模塊4上,并且在維修模塊上設置串接高水壓控制開關16的第二條對接管路,其前、后兩端均設置同向對接水口7,與在機座上分別設置在增壓泵14出水管路,以及RO反滲透膜濾膽或NF納濾膜濾膽24的進水管路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從而構成具有兩條對接管路、四個同向對接水口的維修模塊4。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4上的四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四個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從卸下的維修模塊4上取下異常的進水電控閥18,或低水壓控制開關19,或高水壓控制開關16,并換上相應新部件,然后再通過緊固裝置5將維修模塊4與機座1連接構成一體。
另外,作為本實施例的第四種模式也是特例(將構成同向對接水口7的兩個對接水口中的一個省略),將機座進水管路1a設置在維修模塊上并連接進水電控閥18進水口;進水電控閥18出水端連接低水壓控制開關19。只在該對接管路中低水壓控制開關19的后端(也是進水電控閥18的出水端)設置可隨維修模塊4脫開的同向對接水口,與設置在機座前置濾膽的進水管路的對應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即維修模塊4上的一條對接管路對應兩個控制部件,并且設置一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過濾通道3相應處的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當維修模塊4上的一條對接管路設置兩個同向對接水口7分別與機座上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一同密封對接后便不具有特殊性。第三個同向對接水口既可以位于進水電控閥18的進水管路,也可以位于進水電控閥18與低水壓控制開關19之間;相應的機座過濾通道也增設一個對應的同向對接水口3a。
作為實施例1四種模式的改進,在過濾通道3的末端增設流量傳感器12,并且將流量傳感器12也設置在維修模塊4上,同時在維修模塊上增設串接流量傳感器12的對接管路,從而構成具有對應三或四個控制部件的對接管路、并設置多個同向對接水口的維修模塊4。如附圖示出在本實施例第三種模式下,對應四個控制部件的三條對接管路,六個同向對接水口7的維修模塊4,與機座1過濾通道3對應處的六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維修模塊4通過緊固裝置5固定在機座1上。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 4上的六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六個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
實施例2。由三個的前置濾膽21、22、23與流量傳感器12、紫外線殺菌器,以及凈水龍頭連接組成凈水機型。設置在過濾通道中的流量傳感器12用于控制位于水箱內的紫外線殺菌器的驅動。當凈水龍頭開啟導通過濾通道,流量傳感器12運行驅動紫外線殺菌器對經過過濾處理后的凈水再次進行殺菌處理。將流量傳感器12、紫外線殺菌器設置在維修模塊上,同時在維修模塊上設置對應連接流量傳感器12及紫外線殺菌器的對接管路,既可以設置一條對接管路依次串接傳感器12、紫外線殺菌器,并設置兩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過濾通道3對應處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也可以設置兩條對接管路分別連接傳感器12和紫外線殺菌器,并設置四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過濾通道3對應處的四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維修模塊4通過緊固裝置5固定在機座1上。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4上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過濾通道3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
實施例3。在實施例1四種模式的基礎上,將RO反滲透膜濾膽或NF納濾膜濾膽24排濃水口連接的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也設置在維修模塊4上。同時在維修模塊上設置對應連接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的對接管路,既可以設置一個連接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6進水管路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RO反滲透膜濾膽或NF納濾膜濾膽24排濃水口管路對應處的一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也可以設置兩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RO反滲透膜濾膽或NF納濾膜濾膽24排濃水口管路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維修模塊4通過緊固裝置5固定在機座1上。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4上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
實施例4。在實施例1、3的基礎上,增設排濃水箱。在RO反滲透膜濾膽或NF納濾膜濾膽24排濃水口連接的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6的出水管路連接排濃水箱,用于存儲RO反滲透膜濾膽或NF納濾膜濾膽24排濃水口排出的“濃水”。
作為實施例4的第一種模式,排濃水箱設置連接排放閥的排放管路,并將該排放閥設在維修模塊上并設置相應的排放對接管路。既可以設置一個連接排放閥進水管路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排濃水箱排放管路對應處的一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也可以設置兩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排濃水箱排放管路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維修模塊4通過緊固裝置5固定在機座1上。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4上的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的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
作為實施例4的第二種模式,設置回水閥及回水管路,其前端連接排濃水箱的回水口,其后端連接前過濾通道。將該回水閥設在維修模塊上并設置相應的回水對接管路,并設置兩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排濃水箱回水管路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該回水閥既可以是單向過水的逆止閥,也可以是與前過濾通道進水電控閥18聯動的回水電控閥。增壓泵14將排濃水箱內的“濃水”抽入前過濾通道再次利用。對于設置逆止閥的回水管路,增壓泵14將排濃水箱內的“濃水”匯同機座進水管路1a的自來水一同壓入前置濾膽21、22、23,并壓入RO反滲透膜濾膽或NF納濾膜濾膽24制水。對于設置與前過濾通道進水電控閥18聯動的回水電控閥及回水管路,回水電控閥導通的同時關閉前過濾通道進水電控閥18。增壓泵14將排濃水箱內的“濃水”抽入前置濾膽21、22、23,并壓入RO反滲透膜濾膽或NF納濾膜濾膽24制水。當排濃水箱內水位較低時,回水電控閥關閉,同時開通前過濾通道進水電控閥18繼續制水。
將該回水閥設在維修模塊上并設置相應的回水對接管路,并設置兩個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回水對接管路的兩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維修模塊4通過緊固裝置5固定在機座1上。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4上的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的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
實施例5。實施例5是最優實施例。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在排濃水箱的高處設置帶溢流閥的溢流管路,并將該溢流閥設在維修模塊上并設置相應的溢流對接管路:設置一個連接溢流閥進水管路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排濃水箱溢流管路對應處的一個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維修模塊4通過緊固裝置5固定在機座1上。脫開緊固裝置5,使該維修模塊4與機座1分離;維修模塊4上的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1上的各相關同向對接水口3a的密封連接也一同相應脫開。此例,設置在維修模塊4上的過水控制部件包括進水電控閥、排水電控閥、回水電控閥、閥溢流電控閥或高、低水壓控制開關、流量傳感器、增壓泵、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紫外線殺菌器十個部件。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增加一個組合式對接腔體,或以組合式對接腔體取代前面所述十個過水控制部件中的任意一個過水控制部件。
實施例6。在實施例1-5的基礎上,在機器的維修模塊通過緊固裝置5固定在機座1上,維修模塊上的各過水控制部件中,至少有一個過水控制部件一是由設置過水管路接口的管路過水結構和由蓋板及電控裝置組成的蓋板裝置組合構成,如過水電控閥或水壓控制開關。對于過水電控閥(包括前面提及的各類電控閥)或水壓控制開關(包括高、低壓開關),機座過濾通道通過過水管路接口的連通管路過水結構,并在管路過水結構上另設置與蓋板裝置連接配合的同向對接水口;維修模塊與機座各自的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對接模式實為由蓋板及電控裝置組成的蓋板裝置與管路過水結構上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模式:具體結構為蓋板裝置與管路過水結構接觸配合,與電控裝置聯動的密封活 動件與管路過水結構上另設置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插接配合:對于過水電控閥,該密封活動件與電磁閥芯聯動,導通或關閉管路過水結構上的同向對接水口;對于水壓控制開關,該密封活動件受管路過水結構上同向對接水口內水壓的作用移動,觸發位于另一側的微動開關觸頭動作相應改變水壓控制開關的狀態。維修模塊通過緊固裝置與機座連接構成一體,將蓋板裝置密封固定在管路過水結構上并構成管路過水結構和蓋板裝置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連接;脫開緊固裝置,使該維修模塊與機座分離,管路過水結構和蓋板裝置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相應脫開,繼而更換維修模塊上的蓋板裝置,通過更換過水控制部件中易損的蓋板裝置,并保留不易損壞的管路過水結構模式降低維修成本。需要說明的是,蓋板裝置固定在維修模塊上,再通過緊固裝置將維修模塊固定在機座上。繼而實現管路過水結構和蓋板裝置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
當維修模塊上的各過水控制部件中,需要將組合式對接腔體設置成可密封插接同向對接水口的蓋板裝置時,將組合式對接腔體的殼體一作為管路過水結構固定在機座上,并通過過水管路接口連接機座過濾通道相應處,組合式對接腔體的殼體二作為蓋板裝置固定定在維修模塊上,兩殼體密封對接處構成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維修模塊與機座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模式為蓋板裝置與管路過水結構上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模式:維修模塊通過緊固裝置與機座連接構成一體,將蓋板裝置密封固定在管路過水結構上并構成管路過水結構和蓋板裝置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連接;脫開緊固裝置,使該維修模塊與機座分離,蓋板裝置和管路過水結構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相應脫開,繼而更換組合式對接腔體內置的濾料層裸膽或內置的插接式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
以此類推,還可以將作為過水控制部件之一的的流量傳感器設置成與組合式對接腔體相同或相似的可密封插接同向對接水口的蓋板裝置結構,其中固定在維修模塊上的可密封插接裝置為蓋板裝置。脫開緊固裝置,使該維修模塊與機座分離,蓋板裝置和管路過水結構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相應脫開,繼而更換流量傳感器內的轉子裝置。
在本案中,維修模塊與機座各自的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對接模式實為由蓋板及電控裝置組成的蓋板裝置與管路過水結構上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的蓋板裝置被廣義上視為設置帶“堵頭”的“同向對接水口”,與管路過水結構上同向對接水口密封插接配合。就本案而言,由固定在維修模塊上的蓋板裝置與管路過水結構上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模式與固定在維修模塊上的對接管路與機座各自的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對接模式的作用是相同的,即在滿足相應過水控制部件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隨維修模塊一起卸下。因此,本案中所述的“該維修模塊上設置對應連接各過水控制部件過水管路接口的對接管路;各對接管路的內端水口分別連接各過水控制部件過水管路接口,其外端水口具有 相同的朝向構成同向對接水口”的內容中,包括維修模塊設置“具有廣義上視為設置帶“堵頭”的“同向對接水口””的蓋板裝置。此時,維修模塊與機座各自的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對接模式,就是蓋板裝置與管路過水結構上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模式。
除過水控制部件一外,另外一個過水控制部件二可以是過水電控閥或水壓控制開關或流量傳感器或增壓泵或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或紫外線殺菌器或組合式對接腔體七者中的一個部件;在脫開維修模塊時,隨維修模塊一起脫開的過水控制部件二既可以是整體脫開,也可以是只脫開蓋板裝置。
以此類推。維修模塊除過水控制部件一外,還可以分別再依次設置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個過水控制部件,相應構成連接固定三過水控制部件的維修模塊,并通過緊固裝置與機座連接構成一體,同時將各過水控制部件連通機座過濾通道的各相應處。除上面所述的過水控制部件一外,其他各過水控制部件是什么部件并不影響本實施例的實施。
在上述1-6個實施例中,設置在維修模塊4上的過水控制部件的數量至少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其上限不限于實施例5所列的十個控制部件,如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凈水電控閥,或者相關過水控制部件重復使用,相關原理相同不再重復。
在上述1-6個實施例中,當采用設置排水電控閥的下置機座時,濾膽位于機座上方;排水電控閥和維修模塊位于下置機座的下方。固定在維修模塊上的排水電控閥進、出水端分別連接相應對接管路的兩個內端水口。維修模塊對接管路的兩個外端水口,或者設置兩個同向對接水口與機座排放管路的兩個相應的同向水口密封對接;或者采用對應進水端的一個同向對接水口與機座排放管路的同向水口密封對接,另一個對應出水端的外端水口直接連接排放管路,從而降低排水電控閥后端的高度以便于排水。
在上述1-6個實施例中,過水控制部件至少是過水電控閥或水壓控制開關或流量傳感器或增壓泵或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或紫外線殺菌器或組合式對接腔體七者之一的部件,其中,過水電控閥包括進水電控閥、排水電控閥、回水電控閥、閥溢流電控閥,另外,過水電控閥還包括位于過濾通道末端的凈水電控閥;水壓控制開關包括設置進、出水兩個過水管路接口的高水壓控制開關,以及設置一個過水管路接口的低水壓控制開關。所述的2-10個過水控制部件包括上述控制部件,而且控制部件的數量上限不限于10個,也不要求所列的各種控制部件同時使用,另外,也不限制同一種控制部件多處使用。
在上述1-6個實施例中,所述維修模塊還設置與緊固裝置連接配合的緊固結構;相應的緊固裝置或是緊固標準件,或是活動卡接裝置,或是活動壓板裝置。其中,緊固標準件或是與螺母螺紋連接配合的螺栓,或是與螺釘孔連接配合的螺釘,或是與銷孔插接配合的銷件;活動卡接裝置包括一端插接另一端彈 性卡接的卡接結構,以及一端插接另一端以緊固標準件固定的卡接結構。活動壓板裝置是借助于緊固標準件將壓板與機座連接并軸向限位,再通過壓板的轉動將維修模塊4固定在機座上。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所述的位于維修模塊4上各條對接管路一端或兩端的對接水口具有相同的朝向構成同向對接水口,即維修模塊4上的對接水口的軸線平行、朝向相同,并且一同密封連接或一同脫開。當維修模塊4上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上對應設置的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時,兩對接的同向對接水口的軸線重合。
在上述1-6個實施例中,過水電控閥、高壓開關16、低壓開關19均設置管路過水結構11、蓋板10、電控裝置17,由蓋板10、電控裝置17組成蓋板裝置。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設置及蓋板安裝螺釘孔9并與螺釘8連接配合,將電控裝置17及蓋板10與管路過水結構11連接配合。蓋板安裝螺釘孔9既可以設置在管路過水結構11用于整體更換整體過水控制部件,也可以設置在機座上用于更換過水控制部件的蓋板裝置。
在上述1-6個實施例中進,對于需要豎直向上即正裝模式的控制部件,如作為控制部件之一的過水電控閥,包括進水電控閥、出水(排水)電控閥,所述對接管路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包括過水電控閥在內的豎直正裝控制部件的朝向相同,從而保證在采用下置維修模塊對接管路及朝上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上置的過濾通道各相應處朝下的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模式時,作為控制部件之一的過水電控閥的正常運行狀態處于蓋板裝置在上、管路過水結構11在下的正裝模式。此時,螺釘8由上向下將電控裝置17及蓋板10固定在管路過水結構11上。過水電控閥與下置維修模塊上、下連接固定,只有先向下卸下下置維修模塊并脫開朝上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上置機座過濾通道各相應處朝下的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后,才能從維修模塊上再向上卸下過水電控閥。以此類推,對于其他需要豎直正裝的控制部件而言,當采用下置維修模塊并脫開朝上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上置的過濾通道各相應處朝下的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模式時,都可以采用豎直正裝控制部件與對接管路的同向對接水口7朝向相同的結構模式,卸下下置維修模塊再更換需要豎直正裝的控制部件。
本案中,在上述各實施例中,過水控制部件至少是過水電控閥或水壓控制開關或流量傳感器或增壓泵或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或紫外線殺菌器或組合式對接腔體七者之一的部件,其中,過水電控閥包括進水電控閥、排水電控閥、回水電控閥、閥溢流電控閥,另外,過水電控閥還包括位于過濾通道末端的凈水電控閥;水壓控制開關包括設置進、出水兩個過水管路接口的高水壓控制開關,以及設置一個過水管路接口的低水壓控制開關;組合式對接腔體是指或內置濾料層或膜排濃水流量控制裝置的可分離密封插接腔體。所述的2-10個過水控制部件包括上述控制部件,而且控制部件的數量上限不限于10個,也不要求所列的各種控制部件同時使用,另外,也不限制同一種控制部件多處使用。
過水控制部件既可以以一個過水管路接口連接機座過濾通道,也可以以二個過水管路接口連接機座過濾通道。
所述過水控制部件還包括設置過水管路接口并連接在過水通道中,或通過所在處過水管路中水壓或水流變化過程作為驅動來源產生電信號,或對所在處過水管路中水流進行控制改變該水流的運行狀態,并且該過水控制部件的拆卸影響過濾通道中相關過水管路連通的過水裝置。
在上述連接固定各過水控制部件的維修模塊通過緊固裝置與機座連接固定,各相關過水控制部件與機座過濾通道各相應處對接水口之間以相應同向對接水口一同密封對接的技術方案中,維修模塊通過緊固裝置與機座連接構成一體,其中:
對于需要整體更換的過水控制部件,維修模塊至少固定二個及二個以上過水控制部件,并針對每個過水控制部件相應設置連接各過水控制部件過水管路接口的同向對接水口,與機座過濾通道相應處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結構。
對于包括帶管路過水結構和蓋板裝置的過水控制部件,在維修過程中打算只更換有可能損壞的蓋板裝置的技術方案中,涉及二個及二個以上過水控制部件過水管路通道的維修模塊,至少固定一個過水控制部件的蓋板裝置,相應的管路過水結構連通機座過濾通道。
脫開緊固裝置,使該維修模塊與機座分離,維修模塊與機座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相應脫開,相關過水控制部件與機座過濾通道的相應處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對接結構相應脫開,繼而更換維修模塊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或蓋板裝置。
作為上述1-6個實施例的改進,將所述的維修模塊設置在機座過濾通道的下方,其上的多條對接管路朝上的對接水口與上置的過濾通道各相應處朝下的同向對接水口一同密封對接。例如,將過濾通道3設置在機座上,并且在機座各相應處朝下的同向對接水口;在維修模塊4的多條對接管路朝上的各同向對接水口管壁外側設置密封件15,并與上置的過濾通道各相應處朝下的同向對接水口一同密封插接接。
作為上述1-6個實施例的的進一步改進,機座還設置活動支架;該活動支架位于機座的下部,或是折疊支架或是伸縮支架;當該活動支架展開將機座的過濾通道架空后,留出脫卸緊固裝置,以及該維修模塊與機座分離的操作空間。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設置對應活動支架展開位置狀態的卡位裝置對展開的活動支架進行鎖位。通常活動支架處于折疊或收縮狀態,只有在維修或更換濾膽時才會展開。
作為上述1-6個實施例的改進,還包括控制導線插件裝置;配套設置連線插頭及插座兩個零件構成的控制導線插件裝置,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插接模式進行插接或:在采用兩個零件分別固定在維修模塊和機座上的靜-靜互插模式下, 當維修模塊從機座上脫開時,控制導線插件裝置的連線插頭及插座也脫開相互之間的插接;在采用零件一固定在機座上,與其插接的另一個零件二通過導線連接維修模塊上的多個過水控制部件的電控裝置構成的靜-動互插模式下,需要單獨將控制導線插件裝置的連線插頭及插座分開,以便脫開控制部件的電路將控制部件從機座上分離下來。同理,也可以采用一個零件二固定在維修模塊上,與其插接的另一個零件一通過導線連接機座上的控制導線構成的靜-動互插模式,單獨將控制導線插件裝置的連線插頭及插座分開,以便脫開控制部件的電路將控制部件從機座上分離下來。當需要較大的拆卸空間,或者針對不易操作的的環境,還可以采用相互插接的兩個零件通過導線分別連接機座上的控制導線,以及連接維修模塊上的多個過水控制部件的電控裝置構成的動-動互插模式,設置較長的連接導線,單獨將控制導線插件裝置的連線插頭及插座分開,以便脫開控制部件的電路將控制部件從機座上分離下來。
對于采用上置維修模塊對接管路及朝下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下置的過濾通道各相應處朝上的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模式時,固定在上維修模塊上的對接管路之同向對接水口7與固定在上維修模塊上的需要豎直正裝的控制部件朝向相反。此時,控制部件采用豎直向上的正裝連接結構,不影響與控制部件對接水口連接的上置維修模塊對接管路及朝下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機座設置的朝上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模式。即便是對于作為控制部件之一的過水電控閥,也可以將其視為普通(正、反裝模式下均可以正常穩定的運行)的控制部件對待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就過水電控閥而言,采用豎直向上正裝的安裝模式與采用豎直向下反裝的安裝模式的區別在于:通常電磁閥只考慮豎直向上正裝情況下,閥芯受重力的影響情況下的運行參數和狀態,未考慮豎直向下反裝情況下,閥芯受重力的影響情況下的運行參數和狀態,導致反裝的電控閥不能正常穩定的運行達到導通或封閉過水水路的目的。
同理,對于其他因控制元件受重力影響需要豎直正裝的控制部件,如帶擺動臂或移動臂的水壓控制開關而言,也存在由于控制元件受重力作用,在反裝情況下不能正常穩定的運行的問題,必須豎直向上正裝的情況。
此外,在采用下置維修模塊對接管路及朝上的同向對接水口7與上置的過濾通道各相應處朝下的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模式下,對于經過專門針對控制元件重力處理后的控制部件(包括專門設置驅動參數及復位回彈力參數的過水電控閥)也可以采用豎直向下的反裝模式,作為控制部件之一的過水電控閥的正常運行狀態處于蓋板裝置在下、管路過水結構11在上的反裝模式。
鑒于凈水器所涉及的過水控制部件都是常規部件,與本案有關的只是各過水控制部件過水管路接口分別連接維修模塊上設置對應連接各過水控制部件過水管路接口的對接管路的內端水口,并且其外端水口具有相同的朝向構成同向對接水口,與機座過濾通道各相應處設置相應朝向的同向對接水口一同密封對 接。因此,本案不再進一步重復對豎直向上正裝或豎直向下反裝過水控制部件的工作原理展開說明。
在此基礎上,對于采用側裝的維修模塊4對接管路及水平的對接水口7與機座的過濾通道各相應處水平的同向對接水口3a密封對接模式時,所述多條對接管路的同向對接水口與蓋板安裝螺釘孔朝向相互垂直,從而保證作為控制部件之一的過水電控閥處于正裝的正常運行狀態。
作為上述各實施例的更進一步改進,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還可以在所述維修模塊還至少設置一個對應過水控制部件的窗口和相應的活動板裝置,以及將活動板裝置固定在維修模塊上的活動板緊固裝置;固定在活動板裝置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或是整體或是可密封插接同向對接水口的蓋板裝置部分;每個活動板裝置與機座過濾通道各相應處之間至少設置一個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結構;脫開活動板緊固裝置,使活動板裝置與維修模塊分離,固定在活動板裝置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或整體或蓋板裝置部分與機座過濾通道對應設置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對接結構也相應脫開。既可以卸下活動板裝置,脫開相應的一個過水控制部件,也可以卸下維修模塊將固定在該維修模塊上的過水控制部件,連同固定在活動板裝置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或過水控制部件的蓋板裝置一同脫開,從而增加維修操作的靈活性,簡化維修模塊上過水控制部件對接管路與機座過濾通道密封插接操作難度。同時,也便于過水控制部件及其過水管路的布設,為設計緊湊的機座,以及維修模塊提供技術手段。針對動作頻率較高、容易損壞的過水控制部件,如進水電控閥、高、低壓開關、流量傳感器,以及5時PP濾芯的組合式對接腔體,在維修模塊上相應設置單獨或專門的窗口和相應的活動板裝置。
在此基礎上,每個活動板裝置固定的過水控制部件還可以增至多個,如2、3、4、5個,分別對應構成每個活動板裝置固定3、4、5、6個過水控制部件,并在實施例1-6的基礎上,相應設置活動板裝置與機座過濾通道對應處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脫開活動板緊固裝置,使活動板裝置及過水控制部件與維修模塊分離,活動板裝置與機座各自的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連接也相應脫開。此時,增加的過水控制部件既可以包括過水控制部件整體,也可以包括過水控制部件的蓋板裝置。
作為上述1-6個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一臺機器既可以設置一個維修模塊與機座對應,也可以設置多個維修模塊與一個機座對應。另外,每個維修模塊上還可以至少設置一個窗口和活動板裝置。
在上述連接固定各過水控制部件的維修模塊通過緊固裝置與機座連接固定,各相關過水控制部件與機座過濾通道各相應處對接水口之間以相應同向對接水口一同密封對接的技術方案基礎上,維修模塊還至少設置一個對應過水控制部件的窗口和相應的活動板裝置。活動板裝置通過活動板緊固裝置與維修模塊連接構成一體,其中:
對于每個需要整體更換的過水控制部件,每個活動板裝置至少固定一個過水控制部件,并相應設置連接該過水控制部件過水管路接口的同向對接水口,活動板裝置通過活動板緊固裝置與維修模塊連接固定的同時,活動板裝置與機座過濾通道相應處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
對于包括帶管路過水結構和蓋板裝置的過水控制部件,在維修過程中打算只更換有可能損壞的蓋板裝置的技術方案中,相關活動板裝置至少固定一個過水控制部件的蓋板裝置,相應設置同向對接水口的管路過水結構連通機座過濾通道。活動板裝置通過活動板緊固裝置與維修模塊連接固定的同時,活動板裝置與機座過濾通道相應處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
脫開活動板緊固裝置,使活動板裝置與機座過濾通道對應處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相應脫開,繼而相應更換維修模塊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或蓋板裝置或過水控制部件和蓋板裝置。
脫開緊固裝置,維修模塊與固定在其上的活動板裝置一同與機座脫開。
現再以連接增壓泵14及位于其后的的高壓開關16與機座過濾通道的另一種連接模式為例,說明過水控制部件、活動板裝置與維修模塊及機座的連接關系:固定在下置維修模塊上的增壓泵進、出水口均為同向對接水口分別與上置機座過濾通道相應處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維修模塊設置一個對應過水控制部件的窗口和相應的活動板裝置,固定高壓開關16的該活動板裝置通過活動板緊固裝置與維修模塊連接固定為一體。在此基礎上:
高壓開關1與機座過濾通道連接及脫離模式一為:可以采用將高壓開關16進、出水口設置成兩個豎直向上的同向對接水口,分別與上置機座過濾通道相應處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將高壓開關16串接在機座過濾通道中,脫開活動板緊固裝置,使活動板裝置與維修模塊分離的同時,高壓開關16整體與機座過濾通道對應處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也相應脫開的模式。
高壓開關1與機座過濾通道連接及脫離模式二為:固定在活動板裝置上的過水控制部件是可密封插接同向對接水口的蓋板裝置部分;由蓋板及電控裝置及與電控裝置聯動的密封活動件組成的蓋板裝置與固定在機座過濾通道上的管路過水結構部分另設置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插接配合:脫開活動板緊固裝置,使活動板裝置與維修模塊分離的同時,高壓開關16的蓋板裝置部分與機座過濾通道對應處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也相應脫開的模式。
此外,還可以采用固定在下置維修模塊上的增壓泵進水口設置為同向對接水口分別與上置機座過濾通道相應處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其出水口通過軟管連接位于活動板裝置上高壓開關16的進水管路接口,高壓開關16的出水管路接口設置成豎直向上的同向對接水口,與上置機座過濾通道相應處的同向對接水口密封對接;脫開活動板緊固裝置,使活動板裝置與維修模塊分離的同時,高壓開關16整體與機座過濾通道對應處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 也相應脫開的模式。脫開緊固裝置,使維修模塊及活動板裝置與機座分離的同時,增壓泵14和高壓開關16整體與機座過濾通道對應處之間同向對接水口的密封對接結構也相應脫開的模式。與其相似,還可以將進、出水口設置固定在機座過濾通道上的管路過水結構上,在進水口連接軟管的前提下采用模式二的結構模式。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所述的維修模塊通常采用板結構或者階梯板結構,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在板上開槽或開孔,以便于散熱或減重。另外,還可以設置加強筋構成板架結構,以增加抗折和抗變形強度。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所述的過水控制部件設置過水管路接口并連接在過水通道中。過水控制部件的拆卸影響過水管路的連通,以及過水管路的控制。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無論各過水控制部件采用何種過濾通道的監制模式,都是采用上述的常規控制部件進行組合配套設置,因此過水控制部件不限于上述七種類型的過水控制部件,凡是設置過水管路接口并連接在過水通道中,所在處過水管路中水壓或水流變化過程作為驅動來源產生電信號,如各種水動力傳感器,或者借助外力對所在處過水管路中水流進行控制改變該水流的運行狀態,并且該過水控制部件的拆卸影響過水管路的連通的過水裝置,都是本案中所述的過水控制部件。如以手動或電動為外力的換向閥、流量閥、減壓閥。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在維修模塊上的同向對接水口與機座過濾通道各相應處設置相應朝向的同向對接水口一同密封對接的兩種結構模式中,優選在兩者管壁之間設置密封件的密封插接模式。此時,即便在維修模塊與機座之間,或是在活動板裝置與維修模塊之間存在間隙,也不影響維修模塊上對接管路的同向對接水口與機座相應處過水管路的相應朝向同向對接水口之間的密封對接。
本案中,只是在已經確定的一種過濾通道監控運行模式下,將相關的多個過水控制部件一同設置在維修模塊上,并且連接多個過水控制部件的對接管路外端水口(非過水控制部件連接端)設置成同向對接水口,與機座的相關過水管路接口密封對接與機座的相關過水管路接口密封對接。使用者通過機器設置的“自檢模式”對機器的各個過水控制部件進行檢測,按機器提示異常的過水控制部件,或者在廠家和經銷單位的遠程指導下,自行拆卸維修模塊,再更換異常的過水控制部件,便完成了對機器的維修。
作為上述各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維修模塊還與電控裝置(未標注)連接配合;該電控裝置至少包括電源或電控器或紫外燈驅動器或包括熔斷絲裝置在內的電路過載保護器四者之一的裝置。將電控裝置也固定在維修模塊上,以便于拆卸更換。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申請案的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可以根據需要將上述各實施例中的相關技術手段及原理進行重新組合派生出新的實施方案,并且同樣處于本申請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