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換熱器以及該換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換熱器以及該換熱器的制造方法,屬于熱交換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近幾十年來,空調行業和制冷行業迅猛發展,而換熱器作為空調與制冷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根據市場方面的要求進行改進和優化設計。微通道換熱器具有制冷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耐壓能力強等特點,能夠很好的滿足市場的要求。
[0003]微通道換熱器包括微通道扁管、散熱翅片和集流單元,在微通道扁管的兩端設有集流單元,用于分配和匯集流體。在相鄰的微通道扁管之間設有波紋狀或帶有百葉窗形的散熱翅片,用以強化換熱器與空氣側的換熱效率。在集流單元的內部設有隔板,可以將所有的微通道扁管分成若干個流程,合理分配每個流程的扁管數,以得到最佳的微通道換熱器換熱效率。
[0004]現有的微通道換熱器的集流單元多為圓管形,與扁管裝配時,扁管段插入的深度大,占據集流單元的部分流動通道,也會造成制氣、液兩相冷劑在扁管中分配嚴重不均;同時,在微通道換熱器的安裝高度限定的情況下,換熱器的集流單元占據一定高度,導致換熱區的面積減小,降低了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0005]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
【發明內容】
】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換熱器,可以降低集流單元的高度,并抑制流體的氣液分離現象;還提供了一種換熱器,可以降低集流單元的高度,提高換熱效率。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換熱器,包括至少兩個集流單元以及連通所述集流單元的扁管,其中至少一個集流單元包括第一部件以及與第一部件相固定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靠近所述扁管設置,所述第一部件相對第二部件遠離所述扁管設置,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組裝,并形成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部件設置有貫穿的用于插入所述扁管的第一狹長孔;所述集流單元還包括第一擾流單元,所述第一擾流單元包括自所述第一流通腔外部向所述第一流通腔內部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第一擾流單元使所述第一流通腔的內部空間形成縮口結構。
[0008]所述第一擾流單元包括第一擾流元件和/或第二擾流元件,所述第一擾流元件與所述第一部件一體成形的,所述第二擾流元件與所述第二部件一體成形的。
[0009]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為所述第一連接部自所述第一部件與所述第二部件的結合面向遠離所述扁管方向凸起形成;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連接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所述第四凸起部為所述第二連接部自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結合面朝向所述扁管方向凸起形成;所述第四凸起部設置有貫穿的所述第一狹長孔;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貼合,密封,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形成的內部空間連通,并形成所述第一連通腔。
[0010]所述第一擾流元件設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兩個相對設置的側壁上,所述第一擾流元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側壁設置多個第一凹塊,所述第一凹塊自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部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內部空間凹陷形成,兩個相對設置的所述第一凹塊之間的距離自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到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另一端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小;所述第二擾流元件設置于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兩個相對設置的側壁上,所述第四凸起部包括沿所述第四凸起部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多個第二凹塊,所述第二凹塊自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外部向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內部空間凹陷形成,兩個相對設置的所述第二凹塊之間的距離自所述第四凸起部的一端向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另一端的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小。
[0011]所述第一部件還包括第二凸起部和第一分隔元件,所述第一分隔元件與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間隔布置;所述第一分隔元件包括自所述第一、第二凸起部的外部向凸起部的內部形成的凹槽;所述第二部件還包括第五凸起部和第二分隔元件,所述第二分隔元件與所述第四凸起部和所述第五凸起部間隔布置,貫穿所述第五凸起部的頂部設置第二狹長孔;所述第二凸起部與所述第五凸起部的內部空間連通,形成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一流通腔與所述第二流通腔沿所述集流單元長度方向延伸并排布成兩排,所述第一流通腔與所述第二流通腔不連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至少包括第一收集段和第一分配段中的一個,所述第一分配段設置有所述第一擾流單元,所述第一擾流單元使所述第二流通腔的所述第一分配段的內部空間形成縮口結構;所述第一收集段用于收集所述扁管中的流體道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一分配段將所述第二流通腔中的流體分配到所述扁管中。
[0012]所述第一部件還包括第三凸起部和第三分隔元件,所述第三分隔元件將所述第三凸起部與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隔開,所述第三分隔元件與所述第一分隔元件大致垂直設置;第二部件還包括第六凸起部和第四分隔元件,所述第四分隔元件將所述第六凸起部與第四凸起部和所述第五凸起部分隔開,所述第四分隔元件與所述第二分隔元件大致垂直設置;所述第六凸起部頂部設置有貫穿的兩排第三狹長孔,其中一排第三狹長孔與所述第一狹長孔設置于同一排,另一排第三狹長孔與所述第二狹長孔設置于同一排;所述第三凸起部與所述第六凸起部的內部空間連通,形成第三流通腔,所述第三流通腔設置有第二擾流單元,所述第二擾流單元設置于兩排所述第三狹長孔之間,使所述第三流通腔的內部空間形成縮口結構。
[0013]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第一底部和圍繞所述第一底部的第一框體,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第二底部,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為平面,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相互貼合并固定,所述第一框體圍繞所述第二底部的外邊緣設置;或者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第二底部和第二框體,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第一底部,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為平面,所述第二底部與所述第一底部相互貼合并固定,所述第二框體圍繞所述第一底部的外邊緣設置。
[0014]所述集流單元包括第一集流單元和第二集流單元,所述第一集流單元和所述第二集流單元分別設置于所述扁管兩端;所述第一集流單元包括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第三流通腔;所述第二集流單元包括第四流通腔和第五流通腔;所述換熱器包括前后兩層扁管組件,所述前層扁管組件包括第一組扁管和第二組扁管,所述后層扁管組件包括第三組扁管和第四組扁管,所述第一組扁管與所述第三組扁管并排平行設置,所述第二組扁管與所述第四組扁管并排平行設置;所述第一集流單元包括進流口和出流口,所述進流口和所述出流口設置于所述第一集流單元集流單元的同一側,所述進流口與所述第一流通腔連通,所述出流口與所述第二流通腔連通;所述第一組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集流單元的所述第一流通腔,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集流單元的第四流通腔,所述第四流通腔包括第二收集段和第二分配段,所述第二分配段與所述第二組扁管連通,所述第二組扁管通過所述第三流通腔與所述第三組扁管連通,所述第三扁管組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集流單元的第五流通腔,所述第五流通腔包括第三收集段和第三分配段,所述第三分配腔與所述第四組扁管連通,所述第四組扁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集流單元的所述第二流通腔,其中,所述第一流通腔、第四流通腔的第二分配段、以及第五流通腔的第三分配段設置有所述第一擾流單元,所述第三流通腔中部設置有所述第二擾流單元。
[0015]所述集流單元包括第一集流單元和第二集流單元,所述第一集流單元和所述第二集流單元分別設置于所述扁管兩端;所述第一集流單元包括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二集流單元包括所述第三流通腔和所述第四流通腔;所述換熱器包括前后兩層扁管組件,前層扁管組件包括第一組扁管和第二組扁管,后層扁管組件包括第三組扁管和第四組扁管,所述第一組扁管與所述第組三扁管并排平行設置,所述第二組扁管與所述第四組扁管并排平行設置;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進流口和出流口,所述進流口和所述出流口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兩端;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第一流通腔和第二流通腔,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第三流通腔和第四流通腔;所述進流口與所述第一流通腔連通,所述第一流通腔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結合面上呈U形,所述第一流通腔與所述第一扁管組和所述第三扁管組連通,所述第一組扁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三流通腔連通,所述第三流通腔包括第二收集段和第二分配段,所述第三流通腔的第二分配段與所述第二組扁管連通,所述第三組扁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四流通腔連通,所述第四流通腔包括的第三收集段和第三分配段,所述第三分配段與所述第四組扁管連通,所述第二組扁管和所述第四組扁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所述第二流通腔連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設置有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第一流通腔、第三流通腔的第二分配段以及所述第四流通腔的第三分配段設置有所述第一擾流單元。
[0016]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換熱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換熱器包括第一集流單元、第二集流單元以及連通第一集流單元和第二集流單元集流單元的扁管,相鄰扁管之間的翅片,所述第一集流單元包括第一部件以及與第一部件相固定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連接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貼合密封,所述第一凸起部與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凸起方向相反并連通,形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