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需要的室內機2供給冷的制冷劑,向有制熱需要的室內機2供給熱的制冷劑。
[0153]另外,以制冷劑從室外機I循環至室內機2的空調裝置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不限定與此,也可以是如下的空調裝置,利用同樣的方法,發揮同樣的效果,在所述空調裝置中,在室外機I和室內機2之間設置中繼機,制冷劑在室外機I和中繼機之間循環,在中繼機中使制冷劑和水或載冷劑等熱介質進行熱交換,使熱介質在中繼機和室內機2之間循環。另外,該類型的空調裝置既可以是在中繼機中只生成冷水或熱水中的任意一方的空調裝置,也可以是在中繼機中能夠生成冷水和熱水兩者的空調裝置。
[0154]作為制冷劑,在使用R32等排出溫度高的制冷劑時效果好,除了 R32以外,也可以使用R32與全球變暖潛能值小的、化學式用CF3CF = CH2表示的四氟丙烯類制冷劑即HF01234yf或HF01234ze的混合制冷劑(非共沸混合制冷劑)。在使用R32作為制冷劑的情況下,與使用R410A的情況相比,在相同運轉狀態下,排出溫度上升約20°C,因此,需要降低排出溫度來使用,吸入噴射的效果好。在R32和HF01234yf的混合制冷劑中,在R32的質量比率是62% (62wt% )以上的情況下,與使用R410A制冷劑的情況相比排出溫度變高3°C以上,如果利用吸入噴射降低排出溫度,則效果好。
[0155]另外,在R32和HF01234ze的混合制冷劑中,在R32的質量比率是43% (43wt% )以上的情況下,與使用R410A制冷劑的情況相比排出溫度變高3°C以上,如果利用吸入噴射降低排出溫度,則效果好。另外,混合制冷劑中的制冷劑種類不限定與此,使用少量含有其它制冷劑成分的混合制冷劑也不會對排出溫度造成大的影響,能發揮同樣的效果。例如,也可以使用R32、HF01234yf和少量含有其它制冷劑的混合制冷劑等,只要是排出溫度比R410A高的制冷劑,都需要降低排出溫度,具有同樣的效果。
[0156]另外,通常,大多在熱源側熱交換器12和利用側熱交換器17a?17d安裝有送風機,利用送風促進冷凝或蒸發,但不限定與此,例如作為利用側熱交換器17a?17d,可以使用利用輻射的板式加熱器那樣的設備,而作為熱源側熱交換器12,可以使用利用水或防凍液來移動熱量的水冷式類型的設備,只要是能夠放熱或吸熱的結構,可以使用任何設備。
[0157]根據上述,空調裝置100在制冷運轉和制熱運轉這兩者下,能夠使壓縮機10的排出溫度不變得過高。因此,根據空調裝置100,能夠防止壓縮機10的損傷,延長壓縮機10的壽命,并且,在外部氣溫為低溫時的制熱運轉中,能夠發揮所需要的制熱能力。
[0158]附圖標記說明
[0159]I室外機、2室內機、2a室內機、2b室內機、2c室內機、2d室內機、4a第一旁通配管、4b第二旁通配管、4c第三旁通配管、5延長配管、6室外空間、7室內空間、9建筑物、10壓縮機、11制冷劑流路切換裝置、12熱源側熱交換器、13過冷卻熱交換器、14a節流裝置、14b節流裝置、14c節流裝置、15儲液器、16節流裝置、16a節流裝置、16b節流裝置、16c節流裝置、16d節流裝置、17利用側熱交換器、17a利用側熱交換器、17b利用側熱交換器、17c利用側熱交換器、17d利用側熱交換器、18液體分離器、19a開閉裝置、19b開閉裝置、21排出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2高壓檢測裝置、23低壓檢測裝置、24液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5過冷卻熱交換器入口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6過冷卻熱交換器出口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7利用側熱交換器液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7a利用側熱交換器液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7b利用側熱交換器液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7c利用側熱交換器液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7d利用側熱交換器液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8利用側熱交換器氣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8a利用側熱交換器氣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8b利用側熱交換器氣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8c利用側熱交換器氣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8d利用側熱交換器氣體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9利用側熱交換器中間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9a利用側熱交換器中間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9b利用側熱交換器中間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9c利用側熱交換器中間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29d利用側熱交換器中間制冷劑溫度檢測裝置、50控制裝置、100空調裝置。
【主權項】
1.一種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壓縮機、第一熱交換器、使高溫的制冷劑和低溫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來使高溫的制冷劑過冷卻的過冷卻熱交換器的第一流路、第一節流裝置、第二熱交換器、以及儲液器用制冷劑配管連接,使制冷劑在內部循環,來構成冷凍循環, 關于所述壓縮機, 具有用于將制冷劑從外部導入壓縮室的內部的噴射口, 將所述儲液器設置在所述壓縮機的吸入側, 并具備: 第一旁通配管,所述第一旁通配管將所述第一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二熱交換器之間的所述制冷劑配管分支,經由第二節流裝置、與在所述過冷卻熱交換器的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的所述過冷卻熱交換器的第二流路、以及第一開閉裝置,與所述儲液器的入口側流路連接; 第二旁通配管,所述第二旁通配管將所述過冷卻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一開閉裝置之間的所述第一旁通配管分支,經由第二開閉裝置,與所述壓縮機的噴射口連接;以及 第三旁通配管,所述第三旁通配管將所述第一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二熱交換器之間的所述制冷劑配管分支,經由第三節流裝置,與所述壓縮機的入口側和所述儲液器的出口側之間的所述制冷劑配管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壓縮機的排出溫度比R410A高的制冷劑在所述制冷劑配管的內部循環, 具備對所述壓縮機的出口側流路的制冷劑的溫度進行檢測的排出溫度檢測裝置, 并具備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調整所述第二節流裝置或所述第三節流裝置的開度,來控制在所述第二旁通配管中流動的制冷劑的流量或在所述第三旁通配管中流動的制冷劑的流量,并控制所述排出溫度檢測裝置的檢測溫度即排出溫度或根據所述排出溫度計算出的值。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第一熱交換器作為冷凝器發揮作用、并使所述第二熱交換器作為蒸發器發揮作用的制冷運轉中, 所述控制裝置以所述排出溫度檢測裝置的檢測溫度即排出溫度或根據所述排出溫度計算出的值為基礎,調整所述第三節流裝置的開度,來控制向所述第三旁通配管流動的制冷劑的流量。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冷運轉中,至少當在所述第一熱交換器處與所述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的所述第一熱交換器的周圍的空氣溫度高的情況下,所述控制裝置使制冷劑向所述第一旁通配管流動,并且使制冷劑也向所述第三旁通配管流動。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冷運轉中,所述控制裝置調整所述第三節流裝置的開度,來控制所述排出溫度檢測裝置的檢測溫度即排出溫度。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第一熱交換器作為蒸發器發揮作用、并使所述第二熱交換器作為冷凝器發揮作用的制熱運轉中,在位于所述第二熱交換器的下游側的所述第一節流裝置和所述第一熱交換器之間設置第四節流裝置, 在所述制熱運轉中, 所述控制裝置以所述排出溫度檢測裝置的檢測溫度即排出溫度或根據所述排出溫度計算出的值為基礎,調整所述第二節流裝置的開度,來控制向所述第二旁通配管流動的制冷劑的流量,所述第二節流裝置使從所述第四節流裝置的上游側分支的制冷劑流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熱運轉中,至少當在所述第一熱交換器處與所述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的所述第一熱交換器的周圍的空氣溫度低的情況下,所述控制裝置使制冷劑向所述第二旁通配管流動。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對所述壓縮機的出口側流路的制冷劑的壓力進行檢測的高壓壓力檢測裝置, 在所述制熱運轉中,所述控制裝置調整所述第二節流裝置的開度,來控制根據所述排出溫度和所述高壓壓力檢測裝置的檢測壓力計算出的排出過熱度。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壓縮機的排出溫度比R410A高的制冷劑在所述制冷劑配管的內部循環, 具有使所述第一熱交換器作為冷凝器發揮作用并使所述第二熱交換器作為蒸發器發揮作用的制冷運轉、以及 使所述第一熱交換器作為蒸發器發揮作用并使所述第二熱交換器作為冷凝器發揮作用的制熱運轉, 具備對所述壓縮機的出口側流路的制冷劑的溫度進行檢測的排出溫度檢測裝置、以及 對所述壓縮機的出口側流路的壓力進行檢測的高壓壓力檢測裝置, 并具備控制裝置, 在所述制冷運轉中, 所述控制裝置調整所述第三節流裝置的開度,控制向所述第三旁通配管流動的制冷劑的流量,來控制所述排出溫度檢測裝置的檢測溫度即排出溫度, 在所述制熱運轉中,所述控制裝置調整所述第二節流裝置的開度,控制向所述第二旁通配管流動的制冷劑的流量,來控制根據所述排出溫度和所述高壓壓力檢測裝置的檢測壓力計算出的排出過熱度。10.根據權利要求2、從屬于權利要求2的權利要求3?8、以及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使R32或R32含有62%以上的混合制冷劑在所述制冷劑配管的內部循環。11.根據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壓縮機、所述儲液器、所述過冷卻熱交換器、所述第二節流裝置、所述第三節流裝置、所述第一熱交換器、所述第一旁通配管、所述第二旁通配管、以及所述第三旁通配管收容在室外機中。12.根據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液體分離器,所述液體分離器從在所述第一熱交換器和所述第二熱交換器之間流動的制冷劑中取出液體制冷劑的一部分, 將與所述液體分離器的液體制冷劑的取出口連接的配管分支,并與所述第二節流裝置和所述第三節流裝置連接。
【專利摘要】空調裝置(100)具備:經由第二節流裝置(14a)、與在過冷卻熱交換器(13)的第一流路中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的過冷卻熱交換器(13)的第二流路、以及第一開閉裝置(19a),與儲液器(15)的入口側流路連接的第一旁通配管(4a);將過冷卻熱交換器(13)和第一開閉裝置(19a)之間的第一旁通配管(4a)分支,經由第二開閉裝置(19b),與壓縮機(10)的噴射口連接的第二旁通配管(4b);將熱源側熱交換器(12)和利用側熱交換器(17)之間的制冷劑配管分支,經由第三節流裝置(14b),與壓縮機(10)的入口側和儲液器(15)的出口側之間的制冷劑配管連接的第三旁通配管(4c)。
【IPC分類】F25B1/00, F25B13/00
【公開號】CN105008820
【申請號】CN201380074508
【發明人】山下浩司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公開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請日】2013年3月12日
【公告號】US20150362235, WO2014141374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