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調節器、冷媒調節方法及空調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制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冷媒調節器和冷媒調節方法,還涉及一種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制冷空調機組運行在不同模式時,尤其是大型制冷系統,對冷媒需求是不一樣的;以前的系統,只有一個儲液器接在室外換熱器后面,在機組運行不同模式時,機組需要冷媒不一樣的時候,儲液器只能被動的收集系統中多出的冷媒,且冷媒只是被動的儲存在儲液器中,隨時可能被運行系統帶走,帶走的冷媒會形成不必要的負載,造成多余的功耗甚至會對整個系統的可靠性產生影響。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冷媒調節器,該冷媒調節器可以自動調節冷媒量,實現對系統運行冷媒的智能化控制,保證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0004]本發明提供的冷媒調節器,包括:儲液罐、位于所述儲液罐上部的冷媒進液管和位于所述儲液罐底部的冷媒出液管,所述冷媒出液管上設置有第二控制閥,所述冷媒進液管上設置有第一控制閥和第一調節管,所述第一調節管與系統高壓連通,所述第一調節管上設置有第一調節閥,通過控制所述第一調節管的通斷來調節所述儲液罐內部的壓力。
[0005]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調節管,所述第二調節管一端設置在所述儲液罐的上部,另一端連通所述冷媒出液管,所述第二調節管上設置有第二調節閥,通過控制所述第二調節管的通斷來調節所述儲液罐內部的壓力。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調節管上還設置有節流裝置。
[0007]進一步地,第二調節管上還設置有節流裝置。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調節閥和所述第二調節閥為電磁閥,所述節流裝置為毛細管或電子膨脹閥。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調節閥和所述第二調節閥為電子膨脹閥。
[0010]進一步地,所述節流裝置位于冷媒流動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一調節閥和所述第二調節閥位于冷媒流動方向的下游。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冷媒進液管上與所述第一控制閥串聯設置有單向閥,所述單向閥設置在冷媒進液管的靠近所述儲液罐的一端。
[0012]進一步地,所述冷媒進液管上還設置有卸荷閥,所述卸荷閥與所述第一控制閥和單向閥并聯設置。
[0013]進一步地,所述冷媒出液管上沿冷媒流動方向遠離所述第二調節管與所述冷媒出液管連接點的一側設置有單向閥。
[0014]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冷媒調節器的冷媒調節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5]當機組進行冷媒調節,需要減少系統冷媒量時進行步驟S1:打開所述冷媒進液管上的第一控制閥,關閉所述冷媒出液管上的第二控制閥,中壓冷媒經所述冷媒進液管進入儲液器;
[0016]需要增加系統冷媒量時進行步驟S2:關閉所述冷媒進液管上的第一控制閥,打開所述冷媒出液管上的第二控制閥,儲液器中的冷媒經所述冷媒出液管進入壓縮機。
[0017]進一步地,步驟SI還包括:打開所述第二調節管上的第二調節閥,連通述儲液器和低壓端,降低所述儲液器內的壓力。
[0018]進一步地,步驟S2還包括:打開所述第一調節管上的第一調節閥,連通述儲液器和高壓端,增加所述儲液器內的壓力。
[0019]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具有上述冷媒調節器,所述冷媒進液管連通系統冷凝器之后的中壓管路,所述第一調節管連通系統高壓側,所述出液管連通系統低壓側。
[0020]本發明提供的冷媒調節器、冷媒調節方法及空調器,通過在冷媒進、出液管上設置控制閥,實現自動調節控制冷媒進出儲液器,通過設置第一調節管和第二調節管來調節儲液器內部的壓力,實現了自動進行冷媒調節,進一步提高了冷媒調節的速度和可靠性,提高了空調系統的能效。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發明的冷媒調節器示意圖;
[0022]其中,
[0023]10儲液器;20冷媒進液管;30冷媒出液管;40第一調節管;50第二調節管;21第一控制閥;31第二控制閥;41第一調節閥;51第二調節閥;42、52毛細管;23、33單向閥;24卸荷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25]參見圖1,本發明提供的冷媒調節器,包括:儲液罐10、位于所述儲液罐上部的冷媒進液管20和位于所述儲液罐底部的冷媒出液管30,所述冷媒出液管30上設置有第二控制閥31,所述冷媒進液管20上設置有第一控制閥21和第一調節管40,所述第一調節管40與系統高壓連通,所述第一調節管40上設置有第一調節閥41,通過控制所述第一調節管40的通斷來調節所述儲液罐10內部的壓力。該冷媒調節器通過在冷媒進、出液管上設置控制閥,實現自動調節控制冷媒進出儲液器,通過設置第一調節管,進一步提高了冷媒調節的速度和可靠性,提高自動調節的效果。
[0026]進一步地,該冷媒調節器還包括第二調節管50,第二調節管50 —端設置在在所述儲液罐10的上部,另一端連通所述冷媒出液管30,所述第二調節管50上設置有第二調節閥51,控制第二調節閥51的開閉來控制第二調節管50的通斷,從而來調節儲液罐10內部冷媒氣體量,進而調節所述儲液罐10內部的壓力,進一步提高了冷媒調節的速度和可靠性,提聞自動調節的效果。
[0027]所述第一調節閥41和所述第二調節閥51可以為電磁閥也可以為電子膨脹閥。當第一調節閥41和第二調節閥51為電磁閥時,第一調節管40和第二調節管50上還設置有節流裝置,節流裝置可以為毛細管或電子膨脹閥。優選為毛細管,如圖1中所示,第一調節管40和第二調節管50上分別設置有毛細管42和52。這樣設置,在高壓氣體通過第一調節管40進入儲液器10之前進行節流降壓,在儲液器10中的氣態冷媒經過第二調節管50進入系統低壓端之前進行節流降壓,防止壓力差異帶來的噪音問題。
[0028]優選地,第一調節管40和第二調節管50上的節流裝置位于冷媒流動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一調節閥41和所述第二調節閥51位于冷媒流動方向的下游。S卩,第一調節管40內的高壓氣體進入儲液器10之前先經過節流裝置進行節流降壓后再經過第一調節閥41進入儲液器;儲液器10內部的氣態冷媒先經過節流裝置進行節流降壓后再經過第二調節閥51進入低壓端。
[0029]進一步地,所述冷媒進液管20上與第一控制閥21串聯設置有單向閥23,單向閥23設置在冷媒進液管20的靠近所述儲液罐的一端,通過設置單向閥23只允許冷媒從冷媒進液管流向儲液罐,防止儲液罐中冷媒量過多且壓力高于冷媒進液管內的壓力時,冷媒從冷媒進液管倒灌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