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冷系統的空氣分離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換熱凈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可以運用于制冷系統的新型高效空氣分離器。
【背景技術】
[0002]在制冷系統運行過程中,雖然制冷裝置利用封閉循環系統來運行,但是在加油、力口制冷劑、開啟式壓縮機的軸封及閥門閥桿的開啟等制冷系統負壓運行操作時難免會讓空氣進入到封閉系統中,且潤滑油在高溫作用下也會分解出不凝性氣體。若系統中存在大量不凝性氣體,就會使高壓冷凝系統壓力升高,壓縮機電機功耗增大,制冷量降低,系統運行效能下降等不良運行指標,嚴重時甚至危及設備及人身安全。空氣分離器作為制冷系統中的一種換熱凈化制冷劑的必備設備,它主要是通過換熱把系統混合氣體中的制冷劑冷凝置換回收,并把空氣和一些不凝性氣體排到系統之外,使制冷系統能維持正常的運行壓力,以達到系統節能的目的,并消除上述弊端。
[0003]結合換熱器的工作特性,我們發現:換熱器換熱面積大,換熱溫差就越大,放空氣時,制冷劑的損失量就相應越小,換熱器的分離效果也就越好。因此,為最大限度的減少制冷劑的損失,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必須提高制冷系統空氣分離器的換熱效果。
[0004]目前常見制冷系統的空氣分離器主要有臥式四重套管式和立式螺旋管式兩種,其普遍存在結構不緊湊,連接彎頭較多、沿程阻力大、換熱效率低,換熱不徹底,制冷劑損失多等問題。在全球資源日趨衰竭的總體形式下,節能減排、講究高效迅捷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制冷系統空氣分離器的換熱凈化工作效率,從而改善系統的運作效率,以達到制冷系統運行節能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5]針對以上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制冷系統的空氣分離器,能夠提高其換熱凈化工作效率,從而改善制冷系統的運作效率,達到制冷系統節能運行的目的。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制冷系統的空氣分離器,包括封頭、下管板、筒體、多根換熱管、混合氣體進氣口、溫度探頭插孔、上管板、出液口、出氣口、供液管以及冷凝液出口 ;
[0007]其中,所述供液管和所述冷凝液出口位于所述筒體的最下方,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筒體的頂部;所述換熱管連接著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在所述筒體內呈三角排列;所述混合氣體進氣口位于所述筒體的一側中部,所述出氣口位于所述筒體的另一側上部;所述換熱管內流通有低溫制冷劑。
[0008]可選地,所述下管板以四周水平、中間下凹的形式焊接于所述筒體內的下部,所述冷凝液出口設置于所述下管板的中間;所述冷凝液出口的外徑為15_,傾斜角為5?10°。
[0009]可選地,所述供液管的外徑為20mm,安裝于所述封頭的一側下方;與所述供液管配套的接管的外徑25mm,在筒外延伸100mm,與所述冷凝液出口的接管的水平中心距離為40mmo
[0010]可選地,所述換熱管的外徑為19mm,管長為885?1175mm。
[0011]可選地,所述換熱管與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是釆用兩點焊接工藝處理連接的。
[0012]可選地,所述筒體的外徑為159?219mm,壁厚為6?8mm,高度為910?1200mm。
[0013]可選地,所述混合氣體進氣口的管口位置距離所述上管板435mm ;所述出氣口的外徑為10mm,所述出氣口的管口位置距離所述上管板10mm ;與所述混合氣體進氣口和/或所述出氣口配套的接管直徑14mm,在筒外延伸100mm。
[0014]可選地,所述溫度探頭插孔的安裝位置距離所述上管板250mm,所述溫度探頭插孔的外徑為1mm,安裝傾斜角度為30°。
[0015]可選地,所述空氣分離器的總體高度為1200?1500mm。
[0016]可選地,在工作狀況下,所述筒體的外表面具有保溫層;當所述保溫層為聚氨酯材料時,所述保溫層的厚度為80mm。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18]本發明通過改進換熱管為三角排列,使混合氣體從一側的進氣口進入,快速有效地和管內流有低溫制冷劑的換熱管接觸,通過增大混合氣體接觸的冷凝面積,讓混合氣體能夠充分地冷凝換熱,提高了空氣分離器的工作效率。
[0019]此外,本發明采用直線三角排列的冷凝盤管,能有效地減少制冷劑在盤管中流動的沿程阻力,降低制冷系統的能耗;同時直線型的設計也能夠有效地減少制冷劑管道堵塞的現象,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0020]總而言之,本發明的空氣分離器適用于清除制冷系統中的空氣和其他不凝性氣體,提高了制冷系統的效能,并達到了制冷系統節能運行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21]本發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質和優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得更加明顯,其中:
[0022]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制冷系統的空氣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用于制冷系統的空氣分離器的A向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發明的空氣分離器,屬于換熱凈化設備,適用于清除制冷系統中空氣和其他不凝性氣體。本發明針對傳統的四重套管式和螺旋換熱管式的空氣分離器的缺點進行了改良,其主要是將殼體內換熱元件改良成結構緊湊、三角排列的換熱管。相比傳統空氣分離器相比,減小了空氣分離器的占用空間,增加了冷凝換熱面積,提高了冷凝冷卻效率,加快了不凝性氣體外排的速度。此外,該發明具有結構簡易、便于制造、使用壽命長、使用范圍廣等優點,使用本發明設計的高效空氣分離器可以增強制冷系統換熱凈化能力,提高系統的節能運作。
[002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闡述了更多的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顯然能夠以多種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應用情況作類似推廣、演繹,因此不應以此具體實施例的內容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26]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制冷系統的空氣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用于制冷系統的空氣分離器的A向剖視示意圖(未示出溫度探頭插孔)。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附圖均僅作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條件繪制的,并且不應該以此作為對本發明實際要求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制。
[0027]請結合圖1和圖2所示,該空氣分離器主要包括封頭1、下管板2、筒體3、多根換熱管4、混合氣體進氣口 5、溫度探頭插孔6、上管板7、出液口 8、出氣口 9、供液管10以及冷凝液出口 11。其中,供液管10和冷凝液出口 11位于筒體3的最下方,出液口 8位于筒體3的頂部。換熱管4連接著上管板7和下管板2,在筒體3內呈三角排列。混合氣體進氣口5位于筒體3的一側(如左側)中部,出氣口 9位于筒體3的另一側(如右側)上部,筒外接管以焊接方式與空氣分離器的各接口連接。換熱管4內流通有低溫制冷劑。混合氣體從混合氣體進氣口 5進入,與呈三角排列、管內流有低溫制冷劑的換熱管4充分接觸換熱。換熱完畢后,混合氣體中的制冷劑氣體被冷凝成液體順著換熱管4流下,以便回收利用;與此同時,不凝性氣體聚集在空氣分離器的上部,經出氣口 9放出。
[0028]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空氣分離器的換熱元件采用了結構緊湊的換熱管4代替了傳統的螺旋換熱元件,不僅增加了換熱的表面積,提高了換熱量,而且占用空間小。與傳統空氣分離器相比,減小了冷凝盤管中制冷劑流體流動的沿程阻力,降低制冷系統的能耗,在有限空間內,使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
[0029]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下管板2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