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制冷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風道系統及冰箱,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降低風道厚度以提高冰箱有效容積的風道系統及冰箱。
背景技術:
無霜間冷冰箱,又稱風冷冰箱(以下稱風冷冰箱),通過風機提供壓頭與動能,以實現間室、蒸發器、風道中空氣的循環流動。風冷冰箱,特別是多門冰箱,常見的多門冰箱間室拓撲布置型式如圖1所示,給出了某款典型的十字對開門系列冰箱的整體布置,具體包括冷藏室1、冷凍室2及變溫室3,其中,冷藏室1、冷凍室2及變溫室3各自獨立設計以空氣為載體的換熱系統,實現了各間室不串味,單獨控制的需求。
多系統冰箱,每個間室獨立設計了蒸發器、風道,勢必占用了冰箱寶貴的有限使用空間,圖2為某款典型多門冰箱冷藏室風道的布局,包括翅片蒸發器5及離心風機4。其中,翅片蒸發器5處于第一蓋板與內膽6形成的腔體內(定義為‘換熱腔’),風機4處于第二蓋板與第一蓋板形成的腔體內(定義為‘送風腔’);氣流限制在腔體內并沿著翅片蒸發器5流向離心風機4的進風口,氣流進入離心風機4,經過離心風機4做功,從出風口7送入間室。
但是,采用上述結構形式的風道,存在以下問題:
其一、風機設于送風腔內,因風機與蒸發器距離較近,風道的厚度除了受限于風機本身的厚度之外,還受限于送風腔的厚度,因此導致風道厚度偏大;
其二、換熱腔與送風腔在離心風機進風口處存在重疊區域,造成此處風道在冰箱深度方向的尺寸更大,占用了冰箱可貴的有效容積;
其三、風道中風機與蒸發器間距設計過于緊湊,蒸發器為保證制冷能力,只能在厚度方向增加設計尺寸,造成了風道占用的體積偏大。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降低風道厚度以提高冰箱有效容積的風道系統,以解決現有的風道系統因蒸發器與風機設于同一側且設置位置過于靠近,而造成的風道厚度大及占用冰箱有效容積大的問題。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降低風道厚度以提高冰箱有效容積的冰箱,以解決現有的冰箱采用的風道系統,因蒸發器與風機設于同一側且設置位置過于靠近,而造成的風道厚度大及占用冰箱有效容積大的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道系統,安裝在冰箱內,包括蒸發器、風機及呈類“γ”型結構的風道本體,所述風道本體具有與所述冰箱的制冷間室相連通的送風口及進風口,氣流能夠經所述送風口進入所述制冷間室,并經所述進風口返回所述風道本體,且所述蒸發器及風機分別設在所述風道本體的兩端,用于對所述氣流降溫并將降溫后的氣流引導至所述制冷間室內。
其中,所述風道本體的一端設有用于安裝所述風機的送風腔,另一端設有用于安裝所述蒸發器的換熱腔,且所述換熱腔所在端的側邊設有與所述制冷間室連通的送風通道,所述送風通道與所述換熱腔分別與所述送風腔連通。
其中,所述風道本體包括風道前蓋板、風道后蓋板及送風通道蓋板,所述風道前蓋板包括第一板及與所述第一板連接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與風道后蓋板構成所述送風腔,所述第二板與所述制冷間室的內腔后壁構成所述換熱腔,所述第二板與所述送風通道蓋板構成所述送風通道。
其中,所述風道前蓋板設有至少一個所述送風口,且所述送風口與所述送風腔連通。
其中,所述換熱腔在所述第二板的自由端處的寬度大于所述換熱腔在所述第二板與第一板的連接處的寬度。
其中,所述送風通道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送風通道以所述換熱腔的中心為中心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二板的兩側。
其中,所述風道本體還包括兩個分風蝸舌,兩個所述送風通道通過所述兩個分風蝸舌間隔形成;每個所述分風蝸舌均具有一靠近所述風機的端部且所述兩個分風蝸舌的端部位于同一蝸殼型線上。
其中,所述蒸發器為板管式蒸發器或翅片式蒸發器。
其中,所述風道前蓋板由第一板與第二板一體成型,且所述第一板及第二板構成呈類“γ”型結構的板件。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冰箱,其包括所述的風道系統。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道系統,安裝在冰箱內,包括蒸發器、風機及呈類“γ”型結構的風道本體,風道本體具有與冰箱的制冷間室相連通的送風口及進風口,氣流能夠經送風口進入制冷間室,并經進風口返回風道本體,且蒸發器及風機分別設在風道本體的兩端,用于對氣流降溫并將降溫后的氣流引導至制冷間室內,結構簡單,加工工藝簡便;采用本申請提供的風道系統,一方面避免了用于安裝風機的送風腔與用于安裝蒸發器的換熱腔在制冷間室的深度方向重疊,有效降低了風道在制冷間室的深度方向的厚度,降低了風道容積占比;另一方面,使得風機與蒸發器的間距達到最大,有效增加換熱腔的設計空間,可以設計厚度較小的蒸發器,以進一步地降低風道厚度,進而提高了冰箱可貴的有效容積。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多門冰箱間室拓撲布置型式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中冷藏風道中的風機與蒸發器的布置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風道系統實施例的風道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種風道系統實施例的風道系統的結構爆炸圖;
圖5是本發明一種風道系統實施例的風道系統的后視圖;
圖6是本發明一種風道系統實施例的風道系統與冰箱內膽配合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一種風道系統實施例的風道系統的俯視圖;
圖8是本發明一種風道系統實施例的風道系統的側視圖;
圖9是本發明一種風道系統實施例的風道系統的正視圖。
圖中:1:冷藏室;2:冷凍室;3:變溫室;4:離心風機;5:翅片蒸發器;6:內膽;7:出風口;101:風道后蓋板;102:第一板;103:第二板;104:風道前蓋板;105:送風通道蓋板;106:風機;107:送風腔;108:風道本體;109:送風通道;110:換熱腔;111:進風口;112:冰箱內膽;113:隔板;114:送風口;115:分風蝸舌;116: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3至圖9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拓撲型式的風道系統,與冰箱內膽112配合安裝在冰箱內,該風道系統具體包括蒸發器、風機106及呈類“γ”型結構的風道本體108,風道本體108具有與冰箱的制冷間室相連通的送風口114及進風口111,氣流能夠經送風口114進入制冷間室,并經進風口111返回風道本體108,以形成一個制冷回路;因風道本體108為呈類“γ”型的結構件,且蒸發器及風機106分別設在呈類“γ”型結構的風道本體108的兩端,即避免了蒸發器與風機106設于同一側,蒸發器及風機106用于對氣流降溫并將降溫后的氣流引導至制冷間室內,如此,一方面有效避免了用于安裝風機106的送風腔107與用于安裝蒸發器的換熱腔110在制冷間室的深度方向重疊,有效降低了風道在制冷間室的深度方向的厚度,降低了風道容積占比;另一方面,使得風機106與蒸發器的間距達到最大,有效增加換熱腔110的設計空間,可以設計厚度較小的蒸發器,以進一步地降低風道厚度,進而提高了冰箱可貴的有效容積。
特別的,風機106可以為離心風機或軸流風機或貫流風機,具體可根據實際實施條件進行合理的選擇;冰箱的制冷間室為冰箱冷藏室或冰箱冷凍室或冰箱變溫室。
為達到較優的制冷效果,風機106設于“γ”型風道本體108的短邊端,蒸發器設于“γ”型風道本體108的長邊端;由此,能進一步地增加換熱腔110的設計空間,在保證換熱效果的情況下可以設計厚度較小的蒸發器,以降低風道的厚度,利于提高冰箱的有效容積。
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安裝時,“γ”型風道本體108的短邊端位于冰箱制冷間室的頂端,制冷間室頂部的內膽采用吸塑工藝設計凹槽,與風機106的進風口111配合,形成氣流同流腔體,使得氣流從換熱腔110流入風機106;相應的,“γ”型風道本體108的長邊端位于冰箱制冷間室的后壁端(即遠離冰箱門的一側)。除上述這種安裝方式,“γ”型風道本體108的短邊端也可位于冰箱制冷間室的底部,相應的,“γ”型風道本體108的長邊端位于冰箱制冷間室的后壁端(即遠離冰箱門的一側),具體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合理選擇。
具體地,風道本體108的一端設有用于安裝風機106的送風腔107,另一端設有用于安裝蒸發器的換熱腔110,且換熱腔110所在端的側邊設有與制冷間室連通的送風通道109,通過送風通道109將降溫后的氣流向冰箱制冷間室的前方送風,其中,前方為由冰箱制冷間室的中心指向冰箱門體的方向;送風通道109與換熱腔110分別與送風腔107連通。在本實施例中,制冷間室內的氣流從進風口111返回至換熱腔110,通過蒸發器對該氣流降溫并將降溫后的氣流進入送風腔107,通過風機106將該降溫后的氣流通過送風通道109送入冰箱的制冷間室內,送風通道109上設有若干個送風口114,且若干個送風口114由上之下依次設置,使得送風通道109在制冷間室的深度方向送風;優選地,風機106選用離心風機106,在送風腔107中,充分利用離心風機106切向出流的特點,在換熱腔110所在端的側邊設有與制冷間室連通的送風通道109,如此,該送風通道109與換熱腔110厚度相同,不額外占用厚度空間,并且該送風通道109與換熱腔110內氣流流動方向相反。特別的,為保證送風效果,送風通道109與換熱腔110通過隔板113隔開;送風通道109既可以設置在風道本體108上,也可設置在冰箱的箱膽上。
具體地,風道本體108包括風道前蓋板104、風道后蓋板101及送風通道蓋板105,風道前蓋板104包括第一板102及與第一板102連接的第二板103;第一板102與風道后蓋板101構成送風腔107,風機106設于送風腔107內;第二板103與制冷間室的內腔后壁構成換熱腔110,蒸發器設于換熱腔110內,第二板103與送風通道蓋板105構成送風通道109。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板102水平設置,第二板103豎直設置,第一板102與第二板103連接且構成呈類“γ”型結構的風道前蓋板104;其中,第一板102與風道后蓋板101構成用于安裝風機106的送風腔107,具體地,風機106上設有三個安裝腳,第一板102上對應設有安裝孔,風機106通過螺釘116依次穿過安裝腳及安裝孔,以將風機106固定安裝在第一板102上,結構簡單,安裝簡便;且風機106在制冷間室內無凸出,以減小風道的厚度。
除上述之外,風機106也可固定在安裝在風道后蓋板101上,具體地,風機106上設有三個安裝腳,風道后蓋板101上對應設有安裝孔,安裝孔與安裝腳一一對應設置;風機106通過螺釘116依次穿過安裝腳及安裝孔,以將風機106固定安裝在風道后蓋板101上。
進一步地,風道前蓋板104設有至少一個送風口114,且送風口114與送風腔107連通。在本實施例中,風道前蓋板104在第一板102上設有兩個向下設置的送風口114,兩個送風口114均與送風腔107連通,用于將通過蒸發器和風機106降溫處理后的氣流以向下的維度送入冰箱的制冷間室內,由此,該送風口114與送風通道109相結合,使得冰箱的制冷間室存在向前和向下兩個送風維度,使得制冷間室內送風更加均勻,有效提高了送風效果。
特別的,風道前蓋板104還可在第一板102遠離第二板103的端部設有送風口114,該送風口114與送風腔107連通,以進一步增加對制冷間室送風的維度,進而提高了制冷間室的降溫效果;除上述之外,風道前蓋板104可設有多個與送風腔107連通的送風口114,且送風口114的數量及具體布置方式可根據實際實施條件進行合理的選擇與設置。
優選地,換熱腔110在第二板103的自由端處的寬度大于換熱腔110在第二板103與第一板102的連接處的寬度,其中,第二板103的自由端指的是第二板103遠離第一板102的端部。在本實施例中,換熱腔110呈漸縮式設計,即換熱腔110的寬度自遠離送風腔107的端部向靠近送風腔107的端部逐漸減小,根據流體連續特性可知,在換熱腔110收窄的過程中,氣流的流速會增加,進而有利于換熱腔110內的蒸發器的強制對流換熱,提高蒸發器的利用效率。
優選地,送風通道109的數量為兩個,兩個送風通道109以換熱腔110的中心為中心對稱設置在第二板103的兩側,具體地,換熱腔110設于第二板103上,兩個送風通道109對稱設于換熱腔110的左右兩側,一方面使得向制冷間室送風更加均勻,提高制冷效果;另一方面也便于生產加工,同時外觀性好。
在本實施例中,換熱腔110設在第二板103上且呈漸縮式設計,則第二板103上剩下的空間用做送風通道109設計,如此,充分利用了第二板103的使用空間,結構緊湊且換熱和送風效果好。
進一步地,風道本體108還包括兩個分風蝸舌115,兩個送風通道109通過兩個分風蝸舌115間隔形成;每個分風蝸舌115均具有一靠近風機106的端部且兩個分風蝸舌115的端部位于同一蝸殼型線上,能使得自風機106吹出的氣流能更好的通過兩個送風通道109導流至對應的送風口114,一方面保證兩個送風通道分風均勻,以提高送風效果,另一方面降低了在風道本體108中氣流的流動損失,進而提高該風道中風機106的效能。
特別的,本申請提供的風道系統,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多個送風通道109,并設置相應數量的分風蝸舌115,多個送風通道109通過多個分風蝸舌115間隔形成,以提高風機106的效能。
優選地,蒸發器為板管式蒸發器或翅片式蒸發器。在本實施例中,因風機106與蒸發器分別設于呈類“γ”型結構的風道本體108的兩端,即風機106與蒸發器不位于同一側,由此,大大增加了換熱腔110的設計空間,在保證換熱效果的同時,減小蒸發器的厚度,可根據實際實施條件合理選擇板管式蒸發器或翅片式蒸發器,本發明實施例蒸發器的厚度優選為15mm,以降低風道本體108在間室在豎直方向上的厚度,以利于提高冰箱的有效使用容積。
優選地,風道前蓋板104由第一板102與第二板103一體成型,且第一板102及第二板103構成呈類“γ”型結構的板件。采用一體成型的方式,工藝簡便,有效提高了風道前蓋板104的生產效率,同時,也利于提高風道前蓋板104的整體結構穩定性,利于延長風道系統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冰箱,因設置有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風道系統,從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道系統,安裝在冰箱內,包括蒸發器、風機及呈類“γ”型結構的風道本體,風道本體具有與冰箱的制冷間室相連通的送風口及進風口,氣流能夠經送風口進入制冷間室,并經進風口返回風道本體,且蒸發器及風機分別設在風道本體的兩端,用于對氣流降溫并將降溫后的氣流引導至制冷間室內,結構簡單,加工工藝簡便;采用本申請提供的風道系統,一方面避免了用于安裝風機的送風腔與用于安裝蒸發器的換熱腔在制冷間室的深度方向重疊,有效降低了風道在制冷間室的深度方向的厚度,降低了風道容積占比;另一方面,使得風機與蒸發器的間距達到最大,有效增加換熱腔的設計空間,可以設計厚度較小的蒸發器,以進一步地降低風道厚度,進而提高了冰箱可貴的有效容積。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