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模塊式蒸發器結構及具有其的組合式基站空調。
背景技術:
機房由大量密集電子元件組成,要提高這些設備使用的穩定及可靠性,需將環境的溫度濕度嚴格控制在特定范圍,而基站空調即為針對現代電子設備機房設計的專用空調。現有技術中的基站空調多由舒適性空調改造而來,風量小且顯熱比低,難以滿足機房這種特定使用環境的制冷需要。
舒適性空調一般使用貫流風機或離心風機作為輸出風量的設備,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4566646A就公開了一種采用貫流風機的柜式空調,其包括空調主機,在空調主機內部自上向下豎直設置有貫流風葉,貫流風葉的上端設置有用來帶動貫流風葉轉動的電機,在電機和貫流風葉之間設置有風道蓋板,在電機的頂端設置有電機壓蓋,電機壓蓋通過固定裝置和風道蓋板連接在一起并且將電機夾合在其內部。這種柜式空調采用貫流風機作為輸出風的設備,風量小,難以滿足機房這種具有大空間環境的制冷需要。
而中國專利文獻CN1920309A則公開了一種使用離心風機的柜式空調室內機,其離心風扇包括葉輪和蝸殼,蝸殼上設有進風腔、風道,葉輪安裝在進風腔內,進風腔的前部進風口處安裝有前盤,葉輪由8-12個葉片組成,葉片位于葉輪進氣口側的邊緣上有一條整流邊,整流邊由該葉片靠近葉輪外徑的部分邊緣向葉輪旋轉方向卷曲形成。這種柜式空調室內機采用離心風機作為輸出風的設備,風量仍舊較小,不能滿足機房這種具有大空間環境的制冷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基站空調采用貫流風機或離心風機作為輸出風的設備,制冷效果差,風量輸出小,不能滿足機房等具有大空間環境的制冷需要的技術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制冷效果好,風量輸出大,能夠滿足機房等具有大空間環境的制冷需要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上述蒸發器模塊結構的組合式基站空調。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模塊式蒸發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體,具有內部容納空間,和與所述內部容納空間連通的開口;
蒸發制冷結構,安裝在所述內部容納空間內部,將所述內部容納空間分割為與所述開口直接連通的第一部分,和不與所述開口直接連通的第二部分;所述箱體上開設有若干與所述第二部分連通的通風孔;所述蒸發制冷結構上設有若干連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氣隙;沿所述第一部分至所述第二部分方向,所述蒸發制冷結構的厚度基本相同,所述蒸發制冷結構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側凸起彎曲,以在朝向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形成凹陷空間;
軸流風扇,通過安裝板安裝在所述開口位置,用于抽吸空氣,使得從所述通風孔進入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空氣,經所述蒸發制冷結構降溫后進入所述第一部分,并最后被所述軸流風扇抽吸送出。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蒸發制冷結構的朝向所述第一部分的內壁與用于安裝所述軸流風扇的安裝板一起,圍合形成封閉的所述第一部分。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部分的容積為所述第二部分容積的1.5-2.5倍。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蒸發制冷結構的橫截面形狀為V形、梯形或圓弧形。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蒸發制冷結構的朝向所述第二部分一側的至少一個擋塵罩。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擋塵罩為圓弧形,所述擋塵罩和所述蒸發制冷結構的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側面之間形成緩沖空間。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沿所述凹陷空間軸向,所述軸流風扇設置有多個。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箱體為長方體形,所述箱體的一個長方形側面完全打開形成所述開口,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的所有軸流風扇的面積占所述開口面積的60-80%。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蒸發制冷結構包括若干散熱片,以及穿設在所述散熱片上的蒸發管道,相鄰兩個所述散熱片之間形成所述氣隙,所述蒸發管道具有與伸出所述箱體以接收和輸出冷凝液的外接部。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組合式基站空調,包括:
壓縮機模塊,至少一個,用于將低溫低壓的制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制冷劑;
冷凝模塊,至少為一個,用于將高溫高壓的制冷劑冷卻成為低溫高壓的制冷劑,并釋放熱量;
蒸發模塊,至少為一個,用于將高溫低壓的制冷劑蒸發成為低溫低壓的制冷劑,并釋放熱量;
電控模塊,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模塊、所述冷凝模塊和所述蒸發模塊工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發模塊為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及具有其的組合式基站空調,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蒸發制冷結構安裝在箱體內部,并把箱體的內部容納空間分割成為與箱體的開口直接連通的第一部分,和不與開口直接連通的第二部分,箱體上開設有與第二部分連通的通風孔,蒸發制冷結構上設有連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氣隙,沿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方向,蒸發制冷結構的厚度基本相同,且蒸發制冷結構的朝向第二部分的一側凸起彎曲,以在朝向第一部分的位置形成凹陷空間;通過安裝板在開口位置安裝有軸流風扇;蒸發制冷結構凹陷形成凹陷空間,形成朝向第一部分的半包圍結構,當軸流風扇工作時,吸引空氣從通風孔進入到第二部分,然后經氣隙進入第一部分,在此過程中,外部空氣將原本位于氣隙內的低溫空氣吹向第一部分,由于上述的半包圍式結構形成了更大的空間,軸流風扇并不能將進入到第一部分的空氣迅速抽走,這樣新進入的空氣就能夠與原本位于氣隙內的冷空氣進行更長時間的熱交換,從而可以吹出溫度更低和更均勻的冷空氣;另外,新進入的空氣將氣隙內的冷空氣吹走后,重新占據氣隙,能夠以更大的溫差與蒸發制冷結構接觸,從而提高換熱效率;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采用軸流風扇,與現有技術中的貫流風機或離心風機相比,在占用相同面積的情況下,風量更大,降溫速度更快,顯熱效率高。
2.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蒸發制冷結構的朝向第一部分的內壁與安裝板一起圍合形成封閉的第一部分,能夠防止第一部分內部的低溫氣體與箱體外壁接觸發生冷量損失。
3.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在蒸發制冷結構的朝向第二部分的一側設有至少一個擋塵罩,能夠將由通風孔進入到第二部分內的空氣過濾后再輸入第一部分,從而避免粉塵堵塞氣隙,并使軸流風扇吹出的氣流更加潔凈。
4.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擋塵罩與蒸發制冷結構的朝向第二部分的側面之間形成緩沖空間,進入到緩沖空間內的空氣與蒸發制冷結構非常接近,可以先一步得到預冷,充分的利用了蒸發制冷結構的冷量;擋塵罩還起到防止冷量流失的作用。
5.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沿凹陷空間軸向,軸流風扇可以設置有多個,從而進一步提升風量,提高降溫速度。
6.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組合式基站空調,包括壓縮機模塊,冷凝模塊,蒸發模塊和電控模塊,其中壓縮機模塊,冷凝模塊和蒸發模塊可以根據需要組合有多個,從而滿足不同的制冷需求,提高通用化,安裝更加靈活,無需再根據不同的制冷需求開發不同型號的空調;另外,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基站空調采用了如上所述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還具有因采用上述模塊式蒸發器結構所帶來的一切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現有技術或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對現有技術或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圖作簡單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模塊式蒸發器結構的整理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橫截面圖。
圖3是軸流風扇在安裝板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圖4是去除安裝板和軸流風扇后模塊式蒸發器結構的立體圖。
圖5是蒸發制冷結構的立體圖。
圖6是圖5中A部分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組合式基站空調的結構原理圖。
附圖標記:1-箱體,11-內部容納空間,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2-開口,13-通風孔,2-蒸發制冷結構,20-氣隙,21-凹陷空間,22-散熱片,23-蒸發管道,24-外接部,25-排水管,26-接水盤,3-軸流風扇,31-安裝板,4-擋塵罩,40-緩沖空間;100-壓縮機模塊,200-冷凝模塊,300-蒸發模塊,400-四通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顯然,下述的實施例不是本實用新型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其他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模塊式蒸發器結構,如圖1-4所示,包括:箱體1,具有內部容納空間11,和與所述內部容納空間11連通的開口12;蒸發制冷結構2,安裝在所述內部容納空間11內部,將所述內部容納空間11分割為與所述開口12直接連通的第一部分111,和不與所述開口12直接連通的第二部分112;所述箱體1上開設有若干與所述第二部分112連通的通風孔13;所述蒸發制冷結構2上設有若干連通所述第一部分111和所述第二部分112的氣隙20;沿所述第一部分111至所述第二部分112方向,所述蒸發制冷結構2的厚度基本相同,所述蒸發制冷結構2朝向所述第二部分112的一側凸起彎曲,以在朝向所述第一部分111的位置形成凹陷空間21;軸流風扇3,通過安裝板31安裝在所述開口12位置,用于抽吸空氣,使得從所述通風孔13進入到所述第二部分112的空氣,經所述蒸發制冷結構2降溫后進入所述第一部分111,并最后被所述軸流風扇3抽吸送出。
本實施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蒸發制冷結構2安裝在箱體1內部,并把箱體1的內部容納空間11分割成為與箱體1的開口12直接連通的第一部分111,和不與開口12直接連通的第二部分112,箱體1上開設有與第二部分112連通的通風孔13,蒸發制冷結構2上設有連通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的氣隙20,沿第一部分111至第二部分112方向,蒸發制冷結構2的厚度基本相同,且蒸發制冷結構2的朝向第二部分112的一側凸起彎曲,以在朝向第一部分111的位置形成凹陷空間21;通過安裝板31在開口12位置安裝有軸流風扇3;蒸發制冷結構2凹陷形成凹陷空間21,形成朝向第一部分111的半包圍結構,當軸流風扇3工作時,吸引空氣從通風孔13進入到第二部分112,然后經氣隙20進入第一部分111,在此過程中,外部空氣將原本位于氣隙20內的低溫空氣吹向第一部分111,由于上述的半包圍式結構形成了更大的空間,軸流風扇3并不能將進入到第一部分111的空氣迅速抽走,這樣新進入的空氣就能夠與原本位于氣隙20內的冷空氣進行更長時間的熱交換,從而可以吹出溫度更低和更均勻的冷空氣;另外,新進入的空氣將氣隙20內的冷空氣吹走后,重新占據氣隙20,能夠以更大的溫差與蒸發制冷結構2接觸,從而提高換熱效率;本實施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采用軸流風扇3,與現有技術中的貫流風機或離心風機相比,在占用相同面積的情況下,風量更大,降溫速度更快,顯熱效率高。
所述蒸發制冷結構2的朝向所述第一部分111的內壁與用于安裝所述軸流風扇3的安裝板31一起,圍合形成封閉的所述第一部分111,能夠防止第一部分111內部的低溫氣體與箱體1外壁接觸發生冷量損失。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11的容積為所述第二部分112容積的2倍,作為變形設計方案,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其設置為1.5-2.5倍,也可實現發明目的。
本實施例中,如圖5-6所示,所述蒸發制冷結構2的橫截面形狀為梯形,作為變形,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將其設計為V形或圓弧形。
如圖2所示,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蒸發制冷結構2的朝向所述第二部分112一側的至少一個擋塵罩4。所述擋塵罩4為圓弧形,所述擋塵罩4和所述蒸發制冷結構2的朝向所述第二部分112的側面之間形成緩沖空間40。進入到緩沖空間40內的空氣與蒸發制冷結構2非常接近,可以先一步得到預冷,充分的利用了蒸發制冷結構2的冷量;擋塵罩4還起到防止冷量流失的作用。
沿所述凹陷空間21軸向,所述軸流風扇3設置有2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設置1個或3個或4個或5個等。
如圖1、2、4所示,所述箱體1為長方體形,所述箱體1的一個長方形側面完全打開形成所述開口12,安裝在所述安裝板31上的所有軸流風扇3的面積占所述開口12面積的60-80%,本實施例中為70%。
如圖5-6所示,所述蒸發制冷結構2包括若干散熱片22,以及穿設在所述散熱片22上的蒸發管道23,相鄰兩個所述散熱片22之間形成所述氣隙20,所述蒸發管道23具有與伸出所述箱體1以接收和輸出冷凝液的外接部24。
本實施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在第一部分111內部還設有電加熱結構,當季節變換為冬季時,為保證機房內的溫度,可停止向蒸發管道23內輸入制冷劑,而開啟電加熱結構,軸流風機3將被電加熱結構加熱后的空氣送出,從而使機房內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
本實施例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在第一部分內部還設有加濕結構,所述加濕結構包括濕膜,所述濕膜具有通氣孔,位于所述濕膜上方、為所述濕膜輸入水的送水管,位于所述濕膜下方、用于承接水的接水盤26,將落到所述接水盤26上的水導出至外部的排水管25,以及與所述排水管25連通,將從所述排水管25排出的水再次輸入到上述送水管內部以實現水循環利用的動力結構。接水盤26還能夠接收由散熱片22上滴落的冷凝水。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組合式基站空調,如圖7并參考圖1-6所示,包括:壓縮機模塊100,至少一個,用于將低溫低壓的制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制冷劑;冷凝模塊200,至少為一個,用于將高溫高壓的制冷劑冷卻成為低溫高壓的制冷劑,并釋放熱量;蒸發模塊300,至少為一個,用于將高溫低壓的制冷劑蒸發成為低溫低壓的制冷劑,并釋放熱量;電控模塊,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模塊100、所述冷凝模塊200和所述蒸發模塊300工作;所述蒸發模塊300為實施例1中所述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
圖中400為四通閥,實線為制冷時冷凝劑的流向,虛線為制熱時冷凝劑的流向。
本實施例提供的組合式基站空調,其中壓縮機模塊100,冷凝模塊200和蒸發模塊300可以根據需要組合有多個,從而滿足不同的制冷需求,提高通用化,安裝更加靈活,無需再根據不同的制冷需求開發不同型號的空調;另外,本實施例的組合式基站空調采用了實施例中的模塊式蒸發器結構,還具有因采用上述模塊式蒸發器結構所帶來的一切優點。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