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固定支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固定支架、具有該固定支架的冷柜、以及具有該固定支架的冷柜的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冷柜的外置冷凝器一般固定在冷柜的后背板上,外置冷凝器包括冷凝管路。目前,冷柜的外置冷凝器的固定為:手扶外置冷凝器靠近后背板,手扶緊固墊初定位在冷凝管外側,緊固墊上開設有螺釘過孔;將螺釘套上墊片后穿過緊固墊上的螺釘過孔,并與后背板上的預留緊固孔對齊,最后緊固螺釘固定在后背板上。這樣一個緊固墊、一個螺釘、一個墊片為一套固定件,需要在生產線上進行:1、外置冷凝器在后背板上的初步定位;2、緊固墊在外置冷凝器上的初定位;3、螺釘的精確定位以及緊固。這樣的安裝固定操作復雜、且操作不方便,此工位的時間較長,拖慢了組裝流水線的節拍,影響生產效率。并且在冷柜長期使用需要維修時,可能需要拆除外置換熱器,就需要將螺釘拆除,使得外置換熱器的拆卸也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泠凝器固定支架,安裝、拆卸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泠凝器固定支架,包括本體、以及沿所述本體兩端分別折彎延伸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上分別設有與冷凝器上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相匹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為向上開口的U形。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槽包括與冷凝管相匹配的并向外開口的凹槽、以及設置在所述凹槽外側的彈性壓爪,所述冷凝管從外側通過彈性壓爪變形進入凹槽、并且所述彈性壓爪壓合在所述冷凝管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槽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彈性壓爪,兩個所述彈性壓爪從外向內逐漸靠近,兩個彈性壓爪之間形成引導所述冷凝器進入所述凹槽的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彈性壓爪內端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冷凝管的管徑。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壓爪的下端具有與所述凹槽的底面相垂直的壓合部,所述壓合部的內端面壓合在所述冷凝管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槽還包括沿所述凹槽的兩端分別向上下兩側延伸并向外折彎的兩個支撐部,所述支撐部與所述彈性壓爪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部與所述彈性壓爪之間為弧形連接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腿沿所述本體的一端向上并向外傾斜延伸。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支腿沿所述本體的另一端垂直向外延伸。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槽位于在所述第二支腿的下側。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本體、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左右兩端的加強沿。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沿還具有向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上開設有腰圓形的螺釘過孔。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為一體成型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間的距離與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之間的距離相等。
基于上述的泠凝器固定支架,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具有該固定支架的冷柜,使得外置冷凝器的安裝簡單,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牢固性,并且冷凝器的拆卸方便。
一種冷柜,包括箱體、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采用上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箱體的外側。
基于上述的泠凝器固定支架,還提供一種具有該固定支架的冷柜的安裝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將至少兩個所述固定支架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別固定在冷凝器上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上;
B、將具有固定支架的冷凝器通過螺釘固定在冷柜箱體的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為向外側開口的U形,所述第二卡槽包括與冷凝管相匹配的并開口向上的凹槽、以及設置在所述凹槽上方的彈性壓爪,所述第二卡槽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彈性壓爪,兩個所述彈性壓爪從上向下逐漸靠近;所述A中具有下述步驟:
A1、所述第一卡槽的開口向上,并向上移動所述固定支架,使得并列設置的兩端冷凝管中的位于上方的冷凝管卡合在第一卡槽內;
A2、將下方的冷凝管沿兩個彈性壓爪之間的通道向下按壓,使得兩個彈性壓爪變形,所述冷凝管到達凹槽;之后兩個彈性壓爪壓合在所述冷凝管的外側。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泠凝器固定支架,通過設置與冷凝器上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相匹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使得固定支架同時與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卡合固定,增加固定的牢固性,有利于減少冷凝器固定所需要的固定部件的數量,提高固定安裝的效率;并且通過設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使得固定支架與冷凝管之間卡合固定,這樣可以首先將固定支架卡合固定到冷凝器上,之后將固定有固定支架的冷凝器在產品組裝生產線上固定到箱體上,有利于提高冷凝器安裝固定工位的速度,減少需要的時間,有利于提高整個生產線的生產節拍,降低生產成本;并且由于冷凝器與固定支架之間卡合固定,當冷凝器需要拆除時,只需要將冷凝管從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內扣出就可以,這樣冷凝器的拆卸的比較簡單。
結合附圖閱讀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發明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提出的泠凝器固定支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的固定支架固定到冷凝器上的冷凝管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利用本發明中的固定支架將冷凝器固定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B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 “內”、“外”、“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參閱圖1-圖7,是本發明所提出的泠凝器固定支架的一個實施例,泠凝器固定支架用于將冷凝器固定在冷柜后背板外側,冷凝器為外置式冷凝器,或者說是后背冷凝器。
固定支架10包括本體1、以及沿本體1兩端分別向外延伸的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并且在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上分別設有與冷凝器20上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201相匹配的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5。通過設置與冷凝器上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201相匹配的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5,使得固定支架10同時與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201卡合固定,增加固定的牢固性,有利于減少冷凝器固定所需要的固定部件的數量,提高固定安裝的效率;并且通過設置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5,使得固定支架10與冷凝管201之間卡合固定,這樣可以首先將固定支架10卡合固定到冷凝器上,相鄰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201;之后將固定有固定支架10的冷凝器在產品組裝生產線上固定到箱體上,有利于提高冷凝器安裝固定工位的速度,減少需要的時間,有利于提高整個生產線的生產節拍,降低生產成本;并且由于冷凝器與固定支架10之間卡合固定,當冷凝器需要拆除時,只需要將冷凝管從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5內扣出就可以,這樣冷凝器的拆卸的比較簡單。
本實施例中,參見圖2和圖3所示,第一卡槽4為向上開口的U形;第二卡槽5包括與冷凝管201相匹配的并開口向外的凹槽51、以及設置在凹槽51外側的彈性壓爪52,冷凝管201從外側向內通過彈性壓爪52變形進入凹槽52、并且彈性壓爪52壓合在冷凝管201上。通過設置第一卡槽4為U形,便于冷凝管201進入第一卡槽4內,并且設置開口向上,使得第一卡槽4能夠承受較大的冷凝器的重力,向上托住冷凝器;并通過第二卡槽5具有開口向外的凹槽52和彈性壓爪52,增加第二卡槽5對于冷凝管201的卡合固定作用。
本實施例中,參見圖3和圖5所示,第二卡槽5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彈性壓爪52,兩個彈性壓爪52從外向內逐漸靠近,兩個彈性壓爪52之間形成引導冷凝器20進入凹槽51的通道。通過兩個彈性壓爪52之間的擴口形的通道,有利于引導冷凝器20通過通道進入凹槽51,提高卡合速度。在冷凝器20進入凹槽51后,兩個彈性壓爪5壓合在冷凝器20上,避免冷凝器20從凹槽51滑出;兩個彈性壓爪52下端之間的距離小于冷凝管201的管徑,也就是冷凝管201通過兩個彈性壓爪52之間的通道進入凹槽51時,向外擠壓使得兩個彈性壓爪52變形,使得冷凝管201通過通道。在冷凝器20進入凹槽51后,凹槽51的內壁限制了冷凝管201上下以及向內三個方位的自由度,兩個彈性壓爪5限制了冷凝管201向外以及沿冷凝管201滑動的自由度;在彈性壓爪5受力時發生彈性變形,也就是在給予冷凝管201一定的力,當能夠克服彈性壓爪5的壓力時,冷凝管201可以具有向外以及沿冷凝管201滑動的自由度。
本實施例中,彈性壓爪52的下端具有與凹槽51的底面相垂直的壓合部521,壓合部521的內端面壓合在冷凝管201上;通過設置與凹槽51的底面相垂直的壓合部521,使得壓合部521的力垂直作用在冷凝管201上,有利于增加壓合部521對于冷凝管201的壓緊力。
參見圖3所示,為了固定彈性壓爪52,第二卡槽5還包括沿凹槽51的兩端分別向上下兩側延伸并向上折彎的兩個支撐部53,支撐部53與彈性壓爪52連接,通過設置兩個支撐部53,用于固定彈性壓爪52,并使得彈性壓爪52與凹槽51為一體結構,有利于簡化第二卡槽5的結構,降低工藝難度,降低生產成本。在支撐部53與彈性壓爪52之間為弧形連接部54,支撐部53、弧形連接部54、彈性壓爪52為一體結構,通過設置弧形連接部54,有利于增加彈性壓爪52的變形量,增加彈性壓爪52的彈性。
本實施例中,第一支腿2沿本體1的一端向上并向外傾斜延伸,第二支腿3沿本體1的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在固定支架10固定到冷凝器上時,第一卡槽4與并列設置的上側的冷凝管配合,第二卡槽5與并列設置的下側的冷凝管配合,冷凝器的重力作用在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5上,通過設置第一支腿2沿本體1的一端向上并向外傾斜延伸,有利于增加第一支腿2對于第一卡槽4的支撐力。
本實施例中,第二卡槽5設置在第二支腿3的下側,固定支架10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本體1、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左右兩端的加強沿6,通過設置加強沿6用于增加固定支架10的結構強度,提高受力性能。加強沿6還具有向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5方向延伸的延伸部61。
本實施例中,在本體1上開設有腰圓形的螺釘過孔11,通過螺釘將本體11固定到冷柜的后背板外側。固定支架10為一體注塑成型結構。
參見圖1-圖7所示,說明具有上述固定支架的冷柜的安裝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將至少兩個固定支架10的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5分別固定在冷凝器上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201上。
具體的,在冷凝器的四個角部分別設置四個固定支架10,固定支架10的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5分別固定在并列設置的兩段冷凝管201。
B、將具有固定支架10的冷凝器通過螺釘固定在冷柜箱體的外側。
這樣有利于提高冷凝器安裝固定工位的速度,減少需要的時間,有利于提高整個生產線的生產節拍,降低生產成本。
步驟A中固定支架10固定到冷凝器的步驟具體為:
A1、將第一卡槽4的開口向上,并向上移動固定支架10,使得并列設置的兩端冷凝管中的位于上方的冷凝管201卡合在第一卡槽4內。
A2、將下方的冷凝管201沿兩個彈性壓爪52之間的通道向內按壓,使得兩個彈性壓爪52變形,冷凝管201向內到達凹槽51,之后兩個彈性壓爪52壓合在冷凝管201的外側。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