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帶管式加熱器的工業制冷裝置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液壓系統油溫最佳溫度是在35~55攝氏度之間,一旦溫度升高超過60攝氏度,液壓系統的系統將大幅度下降,及其設備故障不斷出現,造成設備的穩定性嚴重下降,無法保證機器設備正常運行。尤其在盛夏季節,油溫過高,甚至會造成機器設備常常處于停機狀態。傳統的工業制冷裝置在剛開機啟動時,油溫較低,影響系統穩定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靠度高,不易損壞,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的帶管式加熱器的工業制冷裝置的工作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帶管式加熱器的工業制冷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帶管式加熱器的工業制冷裝置包括一根液壓油輸送管路,該液壓油輸送管路上從液壓油進油口至液壓油出油口之間依次設置有液壓油輸送管路輸送泵、散熱器、管式加熱器和換熱裝置,散熱器的一側設置有散熱風機,所述換熱裝置的冷卻出口至冷卻進口之間的冷卻管路上依次設置有氣液分離器、壓縮機、冷凝器、儲液器、干燥過濾器、冷卻管路電磁閥以及節流裝置,壓縮機至冷凝器之間的冷卻管路和節流裝置至換熱裝置之間的冷卻管路之間設置有一個冷卻管路旁通閥。所述管式加熱器包括管式加熱器筒體,管式加熱器筒體上設置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液體口以及第二液體口,電加熱管的主體位于管式加熱器筒體內部中心,所述管式加熱器筒體內位于電加熱管外側的區域設置有從第一液體口至第二液體口的液體流道。
所述散熱器為防沖擊蓄能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散熱器本體以及蓄能管,所述散熱器本體包括左右豎向布置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間連接有橫向布置的多根分流液槽,所述蓄能管為底部開口其余部分封閉的管式結構,蓄能管的底部開口與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連通。
步驟一、連接設備發熱源和工業制冷裝置;
工業制冷裝置的液壓油輸送管路的液壓油進油口和液壓油出油口分別通過液壓油進油口軟管和液壓油出油口軟管連接設備發熱源的液壓油排油管路和液壓油回油管路;
步驟二、設備發熱源開始運行后,儲油箱第二個液壓油室的液壓油經過儲油箱出油管路供給設備發熱裝置,設備發熱裝置內的液壓油通過儲油箱進油管路排至儲油箱的第一個液壓油室,第一個液壓油室的液壓油依次經過液壓油排油管路、液壓油進油口軟管、液壓油輸送管路、液壓油出油口軟管以及液壓油回油管路回至儲油箱的第二個液壓油室;
設備發熱源運行初期,液壓油溫度低,液壓油在液壓油輸送管路的流動直接從液壓油旁通管路流動,液壓油不經過換熱裝置進行冷卻;
設備發熱裝置運行一段時間會導致其內部的液壓油溫度也隨之升高,因此設備發熱裝置排出至儲油箱內的第一個液壓油室的液壓油溫度也升高,儲油箱溫度傳感器或者液壓油輸送管路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液壓油的溫度達到一定高溫,液壓油旁通閥關閉,液壓油經過換熱裝置進行冷卻,此時冷卻管路上的冷卻管路電磁閥啟動,冷卻管路開始運作,冷卻管路在換熱裝置處與液壓油輸送管路內的高溫液壓油進行熱交換,對高溫液壓油進行冷卻,使得被換熱裝置冷卻的低溫液壓油經過液壓油輸送管路為重新回至儲油箱的第二個液壓油室繼續供給設備發熱裝置。
液體流道為螺旋式液體分流片或者平行液體分流片。
所述第一液體口和第二液體口在管式加熱器筒體上對角布置。
管式加熱器筒體的頂部設置有下法蘭,所述下法蘭上方設置有上法蘭,上法蘭上固定安裝有多根電加熱管,電加熱管的主體穿過下法蘭位于管式加熱器筒體內部中心。
所述上法蘭上方罩設有電源保護盒,電加熱管的電源接口位于上法蘭上方的電源保護盒內。
所述管式加熱器筒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安裝螺口。
所述管式加熱器筒體底部向下設置有管式加熱器筒體固定螺絲,管式加熱器筒體固定螺絲旋置有上下布置的防震墊固定圈以及防震墊,防震墊固定圈緊貼管式加熱器筒體的底部,防震墊嵌置于防震墊固定圈內。
一、蓄能管內置時:
當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位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頂部時,將蓄能管安裝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內部;
當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位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側面時,將蓄能管安裝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內部,如果蓄能管的高度高于進液口和出液口的高度,則無需做其他處理,如果蓄能管的高度低于進液口和出液口的高度,則在蓄能管的頂部加裝分流擋板,分流擋板將進液口和出液口與其對應高度位置的分流液槽隔開;
二、蓄能管外置時:
蓄能管的底部開口與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底部一側的連接口螺紋連接,所述蓄能管的頂部與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的頂部一側的安裝邊采用螺栓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具有可靠度高,不易損壞,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管式加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爆炸圖。
圖4為液體流道選用螺旋式液體分流片的管式加熱器剖視圖。
圖5為液體流道選用螺旋式液體分流片的管式加熱器的液體流向圖。
圖6為液體流道選用平行液體分流片的管式加熱器剖視圖。
圖7為液體流道選用平行液體分流片的管式加熱器的液體流向圖。
圖8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一的正視圖。
圖9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一的側視圖。
圖10為圖9的爆炸圖。
圖11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一的立體半剖圖。
圖12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一的第一集液槽內部示意圖。
圖13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二的正視圖。
圖14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二的側視圖。
圖15為圖14的爆炸圖。
圖16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二的立體半剖圖。
圖17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二的第一集液槽內部示意圖。
圖18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三的正視圖。
圖19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三的側視圖。
圖20為圖19的爆炸圖。
圖21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三的立體半剖圖。
圖22為散熱器的實施例三的第一集液槽內部示意圖。
圖23為散熱器的實施例四的正視圖。
圖24為散熱器的實施例四的側視圖。
圖25為圖24的爆炸圖。
圖26為散熱器的實施例四的立體半剖圖。
圖27為散熱器的實施例四的第一集液槽內部示意圖。
其中:
液壓油輸送管路100、液壓油輸送管路輸送泵101、換熱裝置102、液壓油輸送管路溫度傳感器103
冷卻管路200、氣液分離器201、壓縮機202、冷凝器203、儲液器204、干燥過濾器205、冷卻管路電磁閥206、節流裝置207、冷卻管路旁通閥208
液壓油旁通管路300、液壓油旁通閥301
管式加熱器4、管式加熱器筒體401、第一液體口402、第二液體口403、下法蘭404、上法蘭405、電加熱管406、電源保護盒407、安裝螺口408、防震墊固定圈409、管式加熱器筒體固定螺絲410、防震墊411、螺旋式液體分流片412、平行液體分流片413
散熱器5、蓄能管500、第一集液槽501、第二集液槽502、分流液槽503、排污口504、排污口螺栓505、排污口密封墊506、分流擋板507
設備發熱源900、設備發熱裝置901、儲油箱902、儲油箱進油管路903、液壓油排油管路904、儲油箱出油管路905、儲油箱油路循環泵906、液壓油回油管路907、儲油箱溫度傳感器908。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7,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帶管式加熱器的工業制冷裝置,它包括一根液壓油輸送管路100,該液壓油輸送管路100上從液壓油進油口至液壓油出油口之間依次設置有液壓油輸送管路輸送泵101、散熱器5、管式加熱器4和換熱裝置102,散熱器5的一側設置有散熱風機,所述換熱裝置102的冷卻出口至冷卻進口之間的冷卻管路200上依次設置有氣液分離器201、壓縮機202、冷凝器203、儲液器204、干燥過濾器205、冷卻管路電磁閥206以及節流裝置207,其中冷凝器203可以為一個,冷凝器203也可以并聯或者串聯設置有多個,壓縮機202至冷凝器203之間的冷卻管路200和節流裝置207至換熱裝置102之間的冷卻管路200之間設置有一個冷卻管路旁通閥208。
所述液壓油輸送管路100上設置有液壓油輸送管路溫度傳感器103,所述換熱裝置102兩端的液壓油輸送管路100上并聯設置有一根液壓油旁通管路300,所述液壓油旁通管路300上設置有液壓油旁通閥301。液壓油輸送管路溫度傳感器103檢測到溫度較低時,液壓油旁通閥301打開,液壓油直接從液壓油旁通管路300流動,液壓油輸送管路溫度傳感器103檢測到溫度較高時,液壓油旁通閥301關閉,液壓油不從液壓油旁通管路300流動。
設備發熱源900包括設備發熱裝置901以及儲油箱902,所述儲液箱902內設置有一塊豎向布置的隔板,隔板將儲液箱902內分別為兩個液壓油室,第一個液壓油室設置有儲油箱902的進油口以及儲油箱902的排油口,第二個液壓油室設置有儲油箱902的出油口以及儲油箱902的回油口,儲油箱902的排油口和儲油箱902的出油口處均設置有過濾器,設備發熱裝置901的出油口與儲油箱902的進油口之間連接有儲油箱進油管路903,儲油箱902的排油口引出液壓油排油管路904,設備發熱裝置901的進油口與儲油箱902的出油口之間連接有儲油箱出油管路905,儲油箱進油管路903或者儲油箱出油管路905上設置有儲油箱油路循環泵906,儲油箱902的回油口引出液壓油回油管路907,儲油箱902的第一個液壓油室內設置有一個儲油箱溫度傳感器908。
所述液壓油輸送管路100的液壓油進油口和液壓油出油口分別通過液壓油進油口軟管和液壓油出油口軟管連接設備發熱源900的液壓油排油管路904和液壓油回油管路907。
一種帶管式加熱器的工業制冷裝置的工作方法:
步驟一、連接設備發熱源900和工業制冷裝置;
工業制冷裝置的液壓油輸送管路100的液壓油進油口和液壓油出油口分別通過液壓油進油口軟管和液壓油出油口軟管連接設備發熱源900的液壓油排油管路904和液壓油回油管路907;
步驟二、設備發熱源900開始運行后,儲油箱902第二個液壓油室的液壓油經過儲油箱出油管路905供給設備發熱裝置901,設備發熱裝置901內的液壓油通過儲油箱進油管路903排至儲油箱902的第一個液壓油室,第一個液壓油室的液壓油依次經過液壓油排油管路904、液壓油進油口軟管、液壓油輸送管路100、液壓油出油口軟管以及液壓油回油管路907回至儲油箱902的第二個液壓油室;
設備發熱源900運行初期,液壓油溫度低,液壓油在液壓油輸送管路100的流動直接從液壓油旁通管路300流動,液壓油不經過換熱裝置102進行冷卻;
設備發熱裝置901運行一段時間會導致其內部的液壓油溫度也隨之升高,因此設備發熱裝置901排出至儲油箱902內的第一個液壓油室的液壓油溫度也升高,儲油箱溫度傳感器908或者液壓油輸送管路溫度傳感器103檢測到液壓油的溫度達到一定高溫(超過60攝氏度),液壓油旁通閥301關閉,液壓油經過換熱裝置102進行冷卻,此時冷卻管路200上的冷卻管路電磁閥206啟動,冷卻管路200開始運作,冷卻管路200在換熱裝置102處與液壓油輸送管路100內的高溫液壓油進行熱交換,對高溫液壓油進行冷卻,使得被換熱裝置102冷卻的低溫液壓油經過液壓油輸送管路100為重新回至儲油箱902的第二個液壓油室繼續供給設備發熱裝置901。
其中冷卻管路200的工作原理是:
從壓縮機202出來的高溫高壓氣體經過冷凝器203后變為低溫高壓氣液混合體,然后經過儲液器204進行氣液分離形成低溫高壓液體,然后經過干燥過濾器205進行除水除雜,然后經過節流裝置207形成低溫低壓液體,低溫低壓液體在換熱裝置102內經過換熱形成低溫低壓氣液混合體,低溫低壓氣液混合體經過氣液分離器201進行氣液分離形成低溫低壓氣體,然后低溫低壓氣體再經過壓縮機202進行壓縮形成高溫高壓氣體,往復上述的循環,從而冷卻管路200對經過換熱裝置102的液壓油輸送管路100的液壓油進行冷卻。其中冷卻管路200中的冷卻管路旁通閥208的作用是在冷卻管路200中的壓力持續升高達到一定值時,冷卻管路旁通閥208打開進行泄壓對冷卻管路200起到保護作用;冷卻管路電磁閥206的作用是在冷卻管路200不運作時,放置冷卻管路電磁閥206前方的液體向后流至壓縮機202內,使得壓縮機202損壞,起到保護作用。
所述管式加熱器4包括管式加熱器筒體401,管式加熱器筒體401上設置有上下布置的第一液體口402以及第二液體口403,所述第一液體口402和第二液體口403在管式加熱器筒體401上對角布置,所述第一液體口402和第二液體口403其中一個為進液口一個為出液口,并且可以自由選擇。管式加熱器筒體401的頂部設置有下法蘭404,所述下法蘭404上方設置有上法蘭405,下法蘭404和上法蘭405通過螺絲固定連接,上法蘭405上固定安裝有多根電加熱管406,電加熱管406的主體穿過下法蘭404位于管式加熱器筒體401內部中心,所述上法蘭405上方罩設有電源保護盒407,電加熱管406的電源接口位于上法蘭405上方的電源保護盒407內。所述管式加熱器筒體401的側壁上設置有安裝螺口408,安裝螺口408用于安裝加熱保護裝置、加熱控制裝置、安全壓力保護裝置等附件。所述管式加熱器筒體401底部向下設置有管式加熱器筒體固定螺絲410,管式加熱器筒體固定螺絲410旋置有上下布置的防震墊固定圈409以及防震墊411。防震墊固定圈409緊貼管式加熱器筒體401的底部,防震墊411嵌置于防震墊固定圈409內。所述管式加熱器筒體401內位于電加熱管406外側的區域設置有從第一液體口402至第二液體口403的液體流道,液體流道可以選用螺旋式液體分流片412或者選用平行液體分流片413。其中螺旋式液體分流片412為螺旋片結構,平行液體分流片413為錯位布置的多個水平片結構。
管式加熱器的工作方法:
設備發熱源運行初期,液體溫度低于35攝氏度,散熱風機不啟動,管式加熱器啟動,將油溫升溫至35~55攝氏度之間,然后管式加熱器關閉,當設備發熱源運行一段時間后,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溫度高于60攝氏度則啟動散熱風機。
所述散熱器5為防沖擊蓄能散熱器,所述散熱器5包括散熱器本體以及蓄能管500,所述散熱器本體包括左右豎向布置的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之間連接有橫向布置的多根分流液槽503,所述蓄能管500為底部開口其余部分封閉的管式結構,蓄能管500的底部開口與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連通,所述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底部一側設置有排污口504,排污口504不使用時采用排污口螺栓505和排污口密封墊506進行堵塞。
實施例一、
蓄能管內置,當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位于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頂部時,蓄能管500安裝于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內部即可。
實施例二、
蓄能管內置,當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位于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側面時,將蓄能管500安裝于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內部,如果蓄能管500的高度高于進液口和出液口的高度,則無需做其他處理,如果蓄能管500的高度低于進液口和出液口的高度,則需要在蓄能管500的頂部加裝分流擋板507,分流擋板507將進液口和出液口與其對應高度位置的分流液槽503隔開,避免液體的直接沖擊進入分流液槽503。
實施例三、
蓄能管外置,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位于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頂部。所述蓄能管500的底部開口與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底部一側的連接口螺紋連接,所述蓄能管500的頂部與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頂部一側的安裝邊采用螺栓固定連接,便于拆裝。由于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蓄能管500設置于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外部,使得可以按液體流量和沖擊力的不同,選擇不同容量、各種不同的蓄能管。
實施例四、
蓄能管外置,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位于第一集液槽501和第二集液槽502的側面。
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工作方法:
設備發熱源運行初期,液體溫度較低,散熱風機不啟動,液體由進液口進入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第一集液槽內,正常情況下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分流液槽內阻力較小或者無阻力,則液體先進入第一集液槽內,然后在經過分流液槽的過程中進行散熱,再進入第二集液槽,最后從出液口離開防沖擊蓄能散熱器;在防沖擊蓄能散熱器的分流液槽內阻力較大時,由于此時蓄能管內的壓力較小,就有一部分液體進入蓄能管內,隨著液體在蓄能管內液位的升高,壓縮蓄能管內的空氣,使得蓄能管內的壓力也升高,最終蓄能管內的壓力達到與進液口處的壓力相等,此時進液口處的液體速度放緩,進液口處的壓力也隨之減小,隨著進液口處的壓力減小,進入蓄能管內的液體由于壓力高于進液口處,就會返回至第一集液槽內,然后在經過分流液槽的過程中進行散熱,再進入第二集液槽,最后從出液口離開防沖擊蓄能散熱器。
因為空氣的運動性好,基本沒有滯后性,在防沖擊蓄能散熱器內空氣遇到有沖擊力的瞬間,就立即壓縮和動作,這個動作在瞬間完成,不會像機械緩沖一樣有滯后性和使用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