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伴隨著節能減排和人類對生活舒適性的追求,變頻空調在行業內得到了普遍的應用。相關技術中的空調器的電控控制系統中的電控換熱組件,尤其是電控元件發熱大,在高溫環境下極大的制約了壓縮機的運行頻率,目前使用的電控散熱方式,大多為金屬散熱器通過空氣對流進行散熱,但在室外使用環境溫度較高的情況下,由于發熱量大,遇到金屬散熱器散熱瓶頸,通常做法是通過降低壓縮機運轉頻率而降低電控元件發熱來保證空調器正常運行,從而極大的影響了變頻空調在室外使用環境溫度較高情況下的制冷效果,影響用戶使用舒適性。
[0003]為此,相關技術中的空調器利于制冷劑對室外電控降溫,基本是通過液態冷媒在電控散熱器內蒸發吸熱而使電控降溫,這樣不僅損失了空調器的制冷量和能效,而且由于制冷劑蒸發過程中溫度過低而導致電控元件上會有冷凝水生成,存在電控使用安全的隱患,影響空調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空調器,所述空調器可提高電控換熱組件的使用安全性。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包括: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具有排氣口和回氣口 ;七通閥,所述七通閥具有兩個間隔開設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閥口至第四閥口,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第五閥口至第七閥口,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二腔室具有與所述第一滑塊聯動的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動作以使得所述第一閥口與第二閥口和第三閥口中的其中一個連通且所述第四閥口與所述第二閥口和所述第三閥口中的另一個連通,所述第二滑塊動作以封堵所述第五閥口和第六閥口中的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閥口與排氣口相連,所述第四閥口與所述回氣口相連;室外換熱器和室內換熱器,所述室外換熱器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閥口和第七閥口相連,所述室內換熱器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三閥口相連;電控換熱組件,所述電控換熱組件包括電控元件和用于對所述電控元件進行散熱的電控散熱器,所述電控散熱器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五閥口相連,所述電控散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室內換熱器的第二端相連,所述電控散熱器和所述室內換熱器之間串聯有節流元件;第一冷媒管路,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第一端與所述第六閥口相連,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第二端連接至所述電控散熱器和所述節流元件之間。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通過七通閥的滑塊控制,空調器制冷時冷媒先流經電控換熱組件再流經節流元件,對電控元件進行散熱時避免冷媒過冷散熱產生冷凝水,保證了電控換熱組件使用壽命和安全性,空調器制熱時冷媒不流經電控換熱組件,有效地提尚了制熱效率。
[0007]具體地,所述節流元件為毛細管或者電子膨脹閥。
[0008]可選地,所述電控散熱器與所述電控元件直接接觸以對所述電控元件進行散熱。
[0009]可選地,所述電控散熱器與所述電控元件之間設有金屬導熱板。
[0010]進一步地,所述電控散熱器焊接或者粘接在所述金屬導熱板上。
[0011]具體地,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通過連桿相連。
[0012]具體地,所述電控散熱器為金屬管。
[0013]進一步地,所述金屬管蜿蜓延伸。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的制冷原理示意圖;
[0015]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的制熱原理示意圖。
[0016]附圖標記:
[0017]空調器100;
[0018]壓縮機I ;排氣口 11 ;回氣口 12 ;
[0019]七通閥2 ;第一腔室21 ;第一閥口 211 ;第二閥口 212 ;第三閥口 213 ;第四閥口214 ;
[0020]第二腔室22 ;第五閥口 221 ;第六閥口 222 ;第七閥口 223 ;
[0021]第一滑塊23;
[0022]第二滑塊24 ;
[0023]連桿25 ;
[0024]室外換熱器3 ;
[0025]室內換熱器4;
[0026]電控換熱組件5 ;
[0027]節流元件6;
[0028]第一冷媒管路7。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1]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32]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3]下面參考圖1-圖2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100。
[0034]參考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器100包括:壓縮機1、七通閥2、室外換熱器3、室內換熱器4、電控換熱組件5、節流元件6、第一冷媒管路7。
[0035]參考圖1所示,壓縮機I具有排氣口 11和回氣口 12,壓縮機I工作時從排氣口 11排出高溫高壓的冷媒,最后低溫低壓的冷媒會從回氣口 12重新回到壓縮機I內,形成冷媒流路的循環。
[0036]參考圖1-圖2所示,七通閥2具有兩個間隔開設置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也就是說,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間互不連通,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內的冷媒只能通過多個閥口流入或者流出,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內的冷媒相互之間不會直接流通。
[0037]參考圖1-圖2所示,第一腔室21具有第一閥口 211、第二閥口 212、第三閥口 213和第四閥口 214,第二腔室22具有第五閥口 221、第六閥口 222和第七閥口 223,第一腔室21具有第一滑塊23,第二腔室22具有與第一滑塊23聯動的第二滑塊24,也就是說,第一滑塊23和第二滑塊24保持一樣的移動方向,當第一滑塊23和第二滑塊24中的其中一個移動時,第一滑塊23和第二滑塊24中的另一個也移動。
[0038]第一滑塊23動作以使得第一閥口 211與第二閥口 212和第三閥口 213中的其中一個連通且第四閥口 214與第二閥口 212和第三閥口 213中的另一個連通,第二滑塊24動作以封堵第五閥口 221和第六閥口 222中的其中一個。在圖1和圖2的示例中,當第一滑塊23向左運動時,第二滑塊24也會向左運動,此時,第一閥口 211與第二閥口 212連通,第四閥口 214與第三閥口 213連通,第六閥口 222被第二滑塊24封堵住從而不與第二腔室22連通,第五閥口 221與第七閥口 223連通;當第一滑塊23向右運動時,第二滑塊24也會向右運動,此時,第一閥口 211與第三閥口 213連通,第四閥口 214和第二閥口 212連通,第五閥口 221被第二滑塊24封堵住從而不與第二腔室22連通,第六閥口 222與第七閥口 223連通。
[0039]第一閥口 211與排氣口 11相連,第四閥口 214與回氣口 12相連,也就是說,在空調器100制冷或制熱模式下,壓縮機I工作時產生的高溫高壓的冷媒,都會從排氣口 11排出并通過第一閥口 211進入第一腔室21內,經過一系列的工作,最終會從第四閥口 214流出并通過回氣口 12重新進入到壓縮機I內,形成冷媒流路的工作循環。
[0040]可以理解的是,七通閥2可以通過線圈通電或者通過節流部件前后的壓力差實現換向,對本技術領域人員容易理解,這里就不再詳細闡述。
[0041]參考圖1和圖2所示,室外換熱器3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閥口 212和第七閥口 223相連,室內換熱器4的第一端(圖1中所示的室內換熱器4的左端口 )與第三閥口 213相連。
[0042]電控換熱組件5包括電控元件(圖中未示出)和用于對電控元件進行散熱的電控散熱器(圖中未示出),空調器100工作時,電控元件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樣,就需要電控散熱器對電控元件進行散熱,避免熱量的不及時擴散而影響電控元件的工作,電控散熱器的一端與第五閥口 221相連,電控散熱器的另一端與室內換熱器4的第二端(圖1中所示的室內換熱器4的右端口)相連,電控散熱器和室內換熱器4之間串聯有節流元件6。
[0043]第一冷媒管路7的第一端與第六閥口 222相連,第一冷媒管路7的第二端連接至電控散熱器和節流元件6之間。
[0044]具體而言,參考圖1所示,空調器100在制冷模式運行下,第一滑塊23和第二滑塊24聯動移動(例如如圖1中所示的向左移動),這樣,第一閥口 211與第二閥口 212連通,第四閥口 214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