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部18-3是朝向連接配管罩17側突出的多個突起,且形成為與連接配管罩17的外周形狀大致相同的形狀。連接配管收容部18在比熱交換器4的配管組Z靠右側處,對沿著背面側殼體3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連接配管罩17進行保持。
[0046]如圖6所示,在比右引導壁18-2靠熱交換器4側所形成的左引導壁18_1,形成有插入部19,該插入部19供熱交換器罩5的定位用突起5d插入。通過將熱交換器罩5的定位用突起5d插入于左引導壁18-1的插入部19,由此能夠將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定位。定位用突起5d以及插入部19構成定位部,用于對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進行定位。
[0047]若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被定位,則能夠使圖7所示的熱交換器罩5的螺紋固定部5e、與形成于右引導壁18-2的螺紋凸臺20對位。若利用螺紋固定部5e和螺紋凸臺20進行螺紋固定,則能夠將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固定。螺紋固定部5e和螺紋凸臺20構成固定部,用于進行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的固定。在比左引導壁18-1遠離熱交換器4的右引導壁18-2,形成用于進行螺紋固定的螺紋凸臺20,因此能夠容易地進行螺紋固定。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兩個位置形成有螺紋固定部5e以及螺紋凸臺20,因此能夠在兩個位置進行螺紋固定,但螺紋固定位置也可以是一個位置,也可以是三個位置以上。
[0048]圖8是對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的螺紋固定進行說明的示意圖。若將圖6所示的熱交換器罩5的定位用突起5d插入于背面側殼體3的插入部19,則能夠將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定位,從而如圖8所示,能夠使螺紋固定部5e與螺紋凸臺20對位。在螺紋固定部5e與螺紋凸臺20對位的狀態下,利用固定螺釘21進行螺紋固定。
[0049]圖9是簡要地記載將圖7所記載的熱交換器4、背面側殼體3以及熱交換器罩5組裝后的狀態的橫剖面的簡略圖。圖10是將圖9所記載的連接配管收容部18的局部放大后的放大圖。圖11是圖10所記載的熱交換器罩5的背面罩板5b的后視圖。
[0050]如圖9以及圖10所示,若將熱交換器罩5安裝于背面側殼體3,則熱交換器罩5覆蓋熱交換器4的右側的配管組Z,并且將連接配管罩17朝背面側按壓。由于熱交換器罩5將具有彈性的連接配管罩17按壓于背面側殼體3,因此連接配管罩17被適當地夾持在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之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夾持在左引導壁18-1與右引導壁18-2之間、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連接配管罩17的部分按壓于背面側殼體3,從而將連接配管罩17固定于背面側殼體3。另外,熱交換器罩5也可以在其他位置將連接配管罩17按壓于背面側殼體3。
[0051]如圖10以及圖11所示,在熱交換器罩5的背面罩板5b的背面側,形成有從背面罩板5b的背面突出的定位用突起5d和按壓用突起5f。定位用突起5d和按壓用突起5f,抵接于連接配管罩17,并將連接配管罩17按壓于背面側殼體3。定位用突起5d比按壓用突起5f朝向右側突出,如上述那樣,插入于圖7所記載的左引導壁18-1的插入部19。
[0052]如圖11所示,在兩個定位用突起5d之間形成有引導部5h,該引導部5h從熱交換器罩5的左側面朝向與定位用突起5d相同的方向(左側)突出。引導部5h是以突出方向的前端側(左側)變細的方式形成的尖細的形狀。通過使引導部5h與圖7所記載的左引導壁18-1的位于插入部19之間的正面側端部(端面)抵接,由此能夠適宜地進行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的定位。此外,在將熱交換器罩5安裝于背面側殼體3時,能夠減輕作用于定位用突起5d的應力,因此能夠降低定位用突起5d變形或損傷的可能。
[0053]如圖10以及圖11所示,在背面罩板5b的背面側形成的多個按壓用突起5f形成為:沿著左右方向的長度與左引導壁18-1和右引導壁18-2之間的寬度大致相等。因此能夠使熱交換器罩5的按壓用突起5f對位于左引導壁18-1和右引導壁18-2之間,進行熱交換器罩5與背面側殼體3的定位。
[0054]圖12是從上側觀察排水盤7與熱交換器罩5的位置關系的示意圖。圖13是從左側觀察熱交換器4、排水盤7以及熱交換器罩5的位置關系的示意圖。
[0055]在制冷運轉時,若在熱交換器4中進行熱交換,則存在在熱交換器4中發生結露的情況。因此如圖13所示,在熱交換器4的下部設置有排水盤7,用于接受落下的結露水。另夕卜,在熱交換器4的右側設置有熱交換器罩5,用于接受朝向熱交換器4的右側飛散的結露水。
[0056]如上所述,在熱交換器4的右側,配管組Z從熱交換器4的側面突出。在配置有配管組Z的位置,錯綜復雜地配置有配管,從而存在從某配管落下的結露水,滴落于其他配管,從而使結露水飛散的情況。例如,在配管的剖面形狀為圓形的情況下,結露水容易沿配管組Z的左右方向飛散。因此為了不使結露水附著于電器盒6,而在熱交換器4的配管組Z與電器盒6之間設置有熱交換器罩5,其中電器盒6設置在比熱交換器4靠右側的位置。熱交換器罩5覆蓋熱交換器4的配管組Z,并接受朝向熱交換器4的右側飛散的結露水。
[0057]如圖13所示,熱交換器罩5的正面罩板5a,覆蓋配管組Z的正面側。另外,如圖9以及圖10所示,配管組Z的右側和背面側被側面罩板5c、背面罩板5b以及背面側殼體3覆蓋。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結露水能夠不向熱交換器罩5的右側飛散。其結果,結露水不會附著于電器盒6 (參照圖2),該電器盒6設置在比熱交換器罩5靠右側的位置。
[0058]圖14是從左側觀察圖13所記載的熱交換器罩5的立體圖。熱交換器罩5接受的結露水因重力而朝向下側。其中,熱交換器罩5形成為比排水盤7大,以便能夠可靠地接受向熱交換器4的右側飛散的結露水。因此熱交換器罩5的下側形成為:以使結露水朝向排水盤7的方式傾斜的傾斜部5g,其中排水盤7位于比熱交換器罩5靠內側。熱交換器罩5接受的結露水,通過傾斜部5g而被引導到排水盤7。
[0059]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僅將接受結露水的熱交換器罩5安裝于背面側殼體3,就能夠將被連接配管罩17覆蓋的連接配管16固定于背面側殼體3。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安裝熱交換器罩5,由此能夠將連接配管16適宜地固定,因此能夠減輕連接配管16在室內機100的殼體內部的扭轉、變形以及損傷等的可能。
[0060]如圖5所示,優選連接配管16從熱交換器4的右側面突出,并在比U字狀配管14以及輔助配管15更靠右側處、朝上側彎曲,然后朝下側彎曲。這樣,通過使連接配管16朝上側彎曲之后、再朝下側彎曲,由此能夠增大利用熱交換器罩5和背面側殼體3來夾持連接配管16的面積。S卩,如圖7所示,能夠使收容于連接配管收容部18的連接配管罩17的長度加長,因此能夠增大在連接配管收容部18被熱交換器罩5按壓的連接配管罩17的面積。其結果能夠將連接配管16適宜地固定。
[0061]本實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改變。即,也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的結構進行適當地改進,另外也可以將至少一部分代替成其他結構。此外,對于該配置未特殊限定的構成要件,不限定于在實施方式中公開的配置,而是能夠配置在能夠實現該功能的位置。
[0062]例如,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對連接配管16朝向熱交換器4的右側突出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也能夠應用于連接配管朝向熱交換器4的左側突出的室內機。
[0063]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利用熱交換器罩5將連接配管16直接固定的結構。在該情況下,能夠省略連接配管罩17的至少一部分。
【主權項】
1.一種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征在于,具有: 熱交換器; 殼體,其收容有所述熱交換器; 連接配管,其從所述熱交換器的左右方向的一側突出,將所述室內機與室外機連接;以及 熱交換器罩,其配置于所述殼體內,并接受朝向所述熱交換器的所述一側飛散的結露水, 所述熱交換器罩將所述連接配管按壓于所述殼體,并將所述連接配管固定于所述殼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連接配管罩,其覆蓋所述連接配管, 所述熱交換器罩將所述連接配管罩按壓于所述殼體,并將所述連接配管固定于所述殼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交換器包括向所述一側突出的多個配管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配管在比所述多個配管組遠離所述熱交換器的位置向下側彎曲, 在所述殼體形成有連接配管收容部,該連接配管收容部對所述連接配管罩中的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進行收容, 所述熱交換器罩將所述連接配管罩的收容于所述連接配管收容部的部分按壓于所述殼體,并將所述連接配管固定于所述殼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配管收容部具有第一引導壁和第二引導壁,它們限制所述連接配管罩中的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在所述第一引導壁形成有定位部,該定位部進行所述殼體與所述熱交換器罩的定位,所述第一引導壁形成在比所述第二引導壁靠所述熱交換器側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引導壁形成有固定部,該固定部進行所述殼體與所述熱交換器罩的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熱交換器罩的所述連接配管罩側形成有按壓突起,該按壓突起對所述連接配管罩進行按壓。
7.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電器盒,其隔著所述熱交換器罩而設置在與所述熱交換器相反的一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具有:熱交換器(4);殼體(3),其收容有熱交換器(4);連接配管(16),其從熱交換器(4)的左右方向的一側突出,并將該室內機與室外機連接;以及熱交換器罩(5),其配置在殼體(3)內并接受向熱交換器(4)的一側飛散的結露水,熱交換器罩(5)將連接配管(16)按壓于殼體(3),并將連接配管(16)固定于殼體(3)。
【IPC分類】F24F13-20, F24F1-00, F24F13-22
【公開號】CN204555020
【申請號】CN201520111118
【發明人】河合信志, 石川正人, 鈴木章元, 木南雅英, 池田久典, 橫田周平, 小柳洋平, 石神勝也, 后藤卓哉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