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片和具有它的取暖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制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散熱片和具有所述散熱片的取暖器。
【背景技術】
[0002]相關技術中的充油式取暖器,通過充油的散熱片進行熱循環從而進行散熱。由于油溫非常高,因此散熱片邊緣溫度經常超過110°c,用戶觸及后容易被燙傷,安全性較差。一些取暖器通過加大散熱面積來降低邊緣溫度,但需要增加散熱片的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散熱片,該散熱片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散熱效率高等優點。
[0004]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具有所述散熱片的取暖器。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種散熱片,所述散熱片包括兩個散熱單片,兩個所述散熱單片貼裝在一起且兩個所述散熱單片之間限定出相互分隔開的儲油腔和風道,所述風道位于所述散熱片的邊緣處,兩個所述散熱單片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與所述風道連通的隔熱孔。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片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散熱效率高等優點。
[0007]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片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08]兩個所述散熱單片的邊緣處分別設有加強筋,所述風道由兩個所述散熱單片上的所述加強筋限定出,所述隔熱孔設在所述加強筋上。
[0009]所述儲油腔位于所述散熱片的中心處,所述風道位于所述儲油腔外側,
[0010]所述風道為繞所述儲油腔設置的倒U形。
[0011]所述隔熱孔鄰近所述散熱片的兩縱向邊沿設置。
[0012]鄰近所述散熱片的每一縱向邊沿設置的所述隔熱孔為多個且沿所述散熱片的縱向間隔開設置。
[0013]所述隔熱孔為沿所述散熱片的縱向延伸的條形孔。
[0014]兩個所述散熱單片上分別設有多個所述隔熱孔且兩個所述散熱單片上的所述隔熱孔在所述散熱片的厚度方向上兩兩相對。
[0015]兩個所述散熱單片焊接在一起。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種取暖器,所述取暖器包括多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熱片,每個所述散熱片的兩個所述散熱單片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與所述儲油腔連通的通油孔,相鄰兩個所述散熱片上的通油孔相互連通。
[001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取暖器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取暖效果好等優點。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片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片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取暖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取暖器1、散熱片10、散熱單片100、儲油腔110、風道120、隔熱孔130、通油孔140、加強筋150。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4]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片10。
[0025]如圖1-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片10包括兩個散熱單片100。
[0026]兩個散熱單片100貼裝在一起,且兩個散熱單片100之間限定出相互分隔開的儲油腔I1和風道120。其中,風道120位于散熱片10的邊緣處,兩個散熱單片100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與風道120連通的隔熱孔130。
[0027]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片10,通過在兩個散熱單片100之間限定出位于散熱片10的邊緣處的風道120,且兩個散熱單片100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與風道120連通的隔熱孔130,這樣外界的風可以通過隔熱孔130進入風道120并在風道120內流動,由此可以有效降低散熱片10邊緣處的溫度,防止散熱片10邊緣處的溫度過高而燙傷用戶,從而提高散熱片10的安全性,且無需增大散熱面積而提高成本。此外,風道120和隔熱孔130的設置可以加快冷熱氣流對流,進而可以提高散熱片10的散熱效率。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片10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散熱效率高等優點。
[0028]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散熱片10。
[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片10包括兩個散熱單片100。其中,兩個散熱單片100焊接在一起,這樣可以實現兩個散熱單片100的貼裝,且可以使儲油腔110和風道120分隔開。
[0030]進一步地,如圖1-圖3所示,兩個散熱單片100的邊緣處分別設有向外凸出的加強筋150,風道120由兩個散熱單片100上的加強筋150限定出,隔熱孔130設在加強筋150上。由此不僅可以方便在兩個散熱單片100之間形成風道120,而且可以利用加強筋150加強散熱單片100的結構強度,以加強散熱片10的整體結構強度。
[003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示例中,如圖1-圖3所示,儲油腔110位于散熱片10的中心處,風道120位于儲油腔110外側,且風道120為繞儲油腔110設置的倒U形。換言之,每個散熱單片100上的加強筋150為倒U形,兩個散熱單片100上的加強筋150共同限定出倒U形的風道120,該倒U形的風道120分別鄰近散熱片10的上邊沿和兩側沿設置,從而可以有效降低散熱片10的上邊沿和兩側沿處的溫度,由于散熱片10的底沿并非用戶容易觸及到的部分,因此散熱片10的底沿處無需設置風道120,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簡化散熱片10的結構和生產工藝。
[0032]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地是,散熱片10的上下方向以散熱片10實際使用時的上下方向為標準。
[003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圖3所示,隔熱孔130鄰近散熱片10的兩縱向邊沿設置(散熱片10的縱向如附圖中的箭頭A所示)。也就是說,隔熱孔130與倒U形的風道120的兩個平行肢連通,即隔熱孔130設在倒U形加強筋150的兩個平行肢上。
[0034]進一步地,鄰近散熱片10的每一縱向邊沿設置的隔熱孔130為多個且沿散熱片10的縱向間隔開設置。具體地,隔熱孔130在散熱單片100上排列成沿散熱片10的橫向間隔開的兩列(散熱片10的橫向如附圖中的箭頭C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