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節能民用采暖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節能民用采暖爐,屬于采暖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北方的農村地區,很多家庭在普通火爐基礎上增加熱交換設備,通過熱交換設備給屋子供暖,從而既可以燒火做飯也可以供熱取暖。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家用取暖鍋爐”專利號“ZL 201320769406.7”提供了一種取暖鍋爐,但是該取暖鍋爐存在以下問題,即鍋爐安裝在臥室內,因而容易造成煤氣中毒;且在不需要供暖時,供暖通道無法關閉,熱交換設備仍然吸熱,造成能源浪費,熱利用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熱效率利用高、節能環保的高效節能民用采暖爐。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爐體、設置在爐體內的燃燒室、與燃燒室相連通的受熱室以及設置在燃燒室和受熱室外側相連通的爐壁水套,在所述受熱室內設有翅片管;
[0006]所述爐體下部設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與燃燒室相通的清灰門,所述爐體側壁設有出渣口,所述爐體上端設有與燃燒室相通的做飯口 ;所述燃燒室下部設有爐箅子;所述爐體側壁設有與爐壁水套相連通的熱水出口、回水進口 ;
[0007]所述爐壁水套與第一隔板水套、第二水套、第三隔板水套以及第四隔板水套相連通;所述第一隔板水套設置在燃燒室與受熱室相鄰側中上部,所述第二水套設在受熱室頂部,所述第三隔板水套設在燃燒室與受熱室相鄰側下部,所述第四隔板水套設在受熱室上部且位于受熱室出口一側;
[0008]所述受熱室包括第一受熱室、第一上風室、第二受熱室以及第二上風室;所述第一受熱室設在第一隔板水套和第三隔板水套之間,所述第一上風室設在第一隔板水套、第二水套和第四隔板水套之間,第二受熱室設在第三隔板水套和爐壁水套之間,第二上風室設在第四隔板水套和爐壁水套之間;所述燃燒室與第一受熱室相連通,所述第一受熱室與第一上風室相連通,所述第一上風室與第二受熱室相連通,所述第二受熱室與第二上風室相連通,所述第二上風室與設在受熱室出口的煙囪出口相連通;所述第一上風室和第二受熱室之間設有與第三隔板水套和第四隔板水套連通的I個以上的所述翅片管,在第二受熱室和第二上風室之間設有與第四隔板水套和爐壁水套連通的I個以上的所述翅片管;
[0009]在所述燃燒室上部與第一上風室之間安裝有用于隔斷燃燒室上端和第一上風室之間的火焰切換板;所述第一上風室與燃燒室上側連通。進一步,所述爐體內壁設有耐熱防腐涂層。
[0010]進一步,所述翅片管包括管體以及環繞在管體外部的翅片。進一步,所述翅片與管體采用焊接式、繞片式或軋制方式連接;所述翅片為鋁片、不銹鋼片或者鐵片。
[0011]進一步,所述用于隔斷燃燒室上端和第一上風室之間的火焰切換板與第一隔板水套上端相鉸連,所述火焰切換板上設有帶動火焰切換板擺動的轉動手柄。
[0012]進一步,所述底座設有與第二受熱室相通的清灰門。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利用從燃燒室下側向受熱室供熱的反燒多回程燃燒原理,相比于傳統采暖爐的從燃燒室上部供熱結構,使火焰得到充分利用,水套更好的受熱,黑煙經過火焰的高溫區,完全分解,充分燃燒,減少了煙氣排放,不冒黑煙,環保節能。在翅片管外部設置翅片,提高熱量轉換效率。通過增氣孔提高供氧量,使得燃料燃燒更充分。在爐體內壁設有耐熱防腐涂層,提高采暖爐的壽命。通過轉動火焰切換板調整火焰進入受熱室的大小,調節供暖溫度;該采暖爐也可以遠離臥室,通過熱水出口、回水進口連接暖氣,避免煤氣中毒。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設計合理,熱效率高,適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火焰切換板閉合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翅片管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爐體、11底座、21熱水出口、22回水進口、23安全閥、3燃燒室、31清灰門、32出渣口、33做飯口、34爐箅子、35爐口吸熱盤、41第一受熱室、42第一上風室、43第二受熱室、44第二上風室、46煙囪出口、45火焰切換板、5翅片管、47第一隔板水套、48第二水套、49第三隔板水套、50第四隔板水套、51爐壁水套、52轉動手柄、5_1管體、5-2翅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0020]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爐體1、設置在爐體I內的燃燒室3、與燃燒室3相連通的受熱室以及設置在燃燒室3和受熱室外側相連通的爐壁水套51,在所述受熱室內設置翅片管5 ;所述翅片管5包括管體5-1以及環繞在管體5-1外部的翅片5-2,所述翅片5_2與管體5-1采用焊接式、繞片式或軋制方式等方式連接;所述翅片5-2為鋁片、不銹鋼片或者鐵片。所述爐體I下部設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設有與燃燒室3相通的清灰門31,所述爐體I側壁設有出渣口 32,所述爐體I上端設有與燃燒室3相通的做飯口 33,所述燃燒室3內設有爐口吸熱盤35 ;所述燃燒室3下部設有爐箅子34 ;所述爐體I側壁設有與爐壁水套51相連通的熱水出口 21、回水進口 22、安全閥23 ;所述熱水出口 21和回水進口 22與家用暖氣管道相連。所述爐體I內壁設有耐熱防腐涂層。所述底座11設有與第二受熱室43相通的清灰門31,用于清出受熱室內部的積灰。所述爐壁水套51與第一隔板水套47、第二水套48、第三隔板水套49以及第四隔板水套50相連通;所述第一隔板水套47設置在燃燒室3與受熱室相鄰側中上部,所述第二水套48設在受熱室頂部,所述第三隔板水套49設在燃燒室3與受熱室相鄰側下部,所述第四隔板水套50設在受熱室上部且位于受熱室出口一側;所述受熱室包括第一受熱室41、第一上風室42、第二受熱室43以及第二上風室44 ;所述第一受熱室41設在第一隔板水套47和第三隔板水套49之間,所述第一上風室42設在第一隔板水套47、第二水套48和第四隔板水套50之間,第二受熱室43設在第三隔板水套49和爐壁水套51之間,第二上風室44設在第四隔板水套50和爐壁水套51之間;所述燃燒室3與第一受熱室41相連通,所述第一受熱室41與第一上風室42相連通,所述第一上風室42與第二受熱室43相連通,所述第二受熱室43與第二上風室44相連通,所述第二上風室44與設在受熱室出口的煙囪出口 46相連通;所述第一上風室42和第二受熱室43之間設有與第三隔板水套49和第四隔板水套50連通的I個以上的所述翅片管5,在第二受熱室43和第二上風室44之間設有與第四隔板水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