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動力冷卻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冷卻設備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無動力冷卻塔。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工業用冷卻塔都是由電動機帶動的,全國的各大化工廠用冷卻塔所配電動機每年消耗的電量是相當驚人的,年耗電量約5億度。我國現在科技發展的重大課題就是“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和“循環經濟”,加強對冷卻塔的節能改造,對我國的電力資源的節約和可持續發展是迫在眉睫的。同時目前的冷卻塔冷卻效果差,而且電動機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容易損壞,需要經常維修。
[0003]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動力冷卻塔,以克服目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5]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無動力冷卻塔,包括冷卻塔外殼,所述冷卻塔外殼的內部空腔分為三層,其中上層設有抽風裝置,中層設有水輪裝置,下層設有冷卻層,所述冷卻塔外殼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出風口和出水口;所述水輪裝置包括水動輪,所述水動輪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有變速箱,所述變速箱的輸出端通過主軸與所述抽風裝置相連接,所述抽風裝置設置在所述出風口處;所述水動輪包括外罩殼和栗底殼,所述外罩殼扣合于所述栗底殼上,所述外罩殼和栗底殼之間設有若干組合水管,每個組合水管均包括由完整的水管軸向剖切分割而成的第一組合部和第二組合部,其中,第一組合部和第二組合部分別固定于所述外罩殼和栗底殼的外圓周上,且每個第一組合部與外罩殼在連通處形成高壓噴水口,每個組合水管的另一端均穿透冷卻塔外殼且延伸至冷卻塔外殼外,每個第一組合部上均設有水壓調節閥,所述外罩殼和所述栗底殼之間所圍成的空腔內設有水輪,所述水輪的旋轉軸心與變速箱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水輪的圓周上均勻設有沖擊水斗,所述栗底殼上設有栗底噴水口陣列。
[0006]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層包括緩沖波紋填料二次冷卻層,所述冷卻塔外殼內的所述緩沖波紋填料二次冷卻層與所述栗底殼之間形成噴灑冷卻腔,所述冷卻塔外殼內的所述緩沖波紋填料二次冷卻層與所述冷卻塔外殼的底壁之間形成落水冷卻腔,所述落水冷卻腔處的冷卻塔外殼殼壁上設有進風孔陣列。
[0007]進一步的,所述變速箱上連接有支架,且每個支架的另一端均與冷卻塔外殼的內壁緊固連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抽風裝置包括與主軸相連接的風葉安裝件,該風葉安裝件呈圓柱形結構,且在所述風葉安裝件的圓周上設有等角度分布有風葉。
[0009]進一步的,所述風葉上均固定連接有若干風葉片。
[0010]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塔外殼的底部設有若干塔腳。
[0011]進一步的,所述沖擊水斗呈半圓形結構。
[0012]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塔外殼的底部呈弧形結構。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利用水栗的水的壓力進行冷卻,不使用電機驅動,節省了電能,同時通過抽風裝置和冷卻層,有效的提高了冷卻塔的冷卻效果,維護成本低,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15]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無動力冷卻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抽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水動輪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栗底殼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
1、冷卻塔外殼;2、出風口; 3、出水口;4、水動輪;5、變速箱;6、主軸;7、外罩殼;8、栗底殼;9、組合水管;1、第一組合部;11、第二組合部;12、高壓噴水口; 13、水壓調節閥;14、水輪;15、沖擊水斗;16、栗底噴水口 ; 17、緩沖波紋填料二次冷卻層;18、噴灑冷卻腔;19、落水冷卻腔;20、進風孔;21、支架;22、風葉安裝件;23、風葉;24、風葉片;25、塔腳。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8]如圖1至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動力冷卻塔,包括冷卻塔外殼I,所述冷卻塔外殼I的內部空腔分為三層,其中上層設有抽風裝置,中層設有水輪裝置,下層設有冷卻層,所述冷卻塔外殼I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出風口 2和出水口 3;所述水輪裝置包括水動輪4,所述水動輪4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有變速箱5,所述變速箱5的輸出端通過主軸6與所述抽風裝置相連接,所述抽風裝置設置在所述出風口 2處;所述水動輪4包括外罩殼7和栗底殼8,所述外罩殼7扣合于所述栗底殼8上,所述外罩殼7和栗底殼8之間設有若干組合水管9,每個組合水管9均包括由完整的水管軸向剖切分割而成的第一組合部10和第二組合部11,其中,第一組合部10和第二組合部11分別固定于所述外罩殼7和栗底殼8的外圓周上,且每個第一組合部10與外罩殼7在連通處形成高壓噴水口 12,每個組合水管9的另一端均穿透冷卻塔外殼I且延伸至冷卻塔外殼I外,每個第一組合部10上均設有水壓調節閥13,所述外罩殼7和所述栗底殼8之間所圍成的空腔內設有水輪14,所述水輪14的旋轉軸心與變速箱5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水輪14的圓周上均勻設有沖擊水斗15,所述栗底殼8上設有栗底噴水口 16陣列。
[0019]所述冷卻層包括緩沖波紋填料二次冷卻層17,所述冷卻塔外殼I內的所述緩沖波紋填料二次冷卻層17與所述栗底殼8之間形成噴灑冷卻腔18,所述冷卻塔外殼I內的所述緩沖波紋填料二次冷卻層17與所述冷卻塔外殼I的底壁之間形成落水冷卻腔19,所述落水冷卻腔19處的冷卻塔外殼I殼壁上設有進風孔20陣列,進過三次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