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墻角放置的三角形散熱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換熱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散熱使用的散熱管,屬于F28D的換熱器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散熱器中,目前廣泛的使用散熱片管散熱器,通過散熱片可以擴大散熱面積,增強換熱效果,但是散熱片管的散熱器類型、以及散熱片管參數的設定都影響者散熱效果的好壞,而且目前在能源危機的情況下,急需要節約能源,滿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新的散熱片管,同時需要將散熱片管的結構進行優化,使其達到換熱效率最大化,以節約能源,節約安裝空間,達到環保節能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安裝在墻角的散熱片管散熱器。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三角形通道的散熱管組,所述散熱管組包括兩個散熱管,所述散熱管包括基管以及位于基體外圍的散熱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的橫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所述散熱片包括第一散熱片和第二散熱片,所述第一散熱片是從等腰三角形頂角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散熱片包括從等腰三角形的兩條腰所在的面向外延伸的多個散熱片以及從第一散熱片向外延伸的多個散熱片,向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散熱片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散熱片、第二散熱片延伸的端部形成第二等腰三角形;所述基管內部設置第一流體通道,所述第一散熱片內部設置第二流體通道,所述第一流體通道和第二流體通道連通;
所述第二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直角,所述兩個散熱管通過第二等腰三角形的腰對接在一起,其中兩個散熱管的第二等腰三角形頂角連接在一點,兩個散熱管的第二等腰三角形一個底角連接在一點,從而使得連接在一點的兩個散熱管的第二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組合為直角。
[0005]作為優選,所述第二散熱片相對于第一散熱片中線所在的面鏡像對稱,相鄰的所述的第二散熱片的距離為L1,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度為W,所述第二等腰三角形的腰的長度為S,滿足如下公式:
Ll/S*100=A*Ln(Ll/W*100)+B* (Ll/ff) +C,其中 Ln 是對數函數,A、B、C 是系數,0.68〈Α〈0.72,22〈B〈26,7.5<C<8.8 ;
0.09〈L1/S〈0.11,0.ll<Ll/ff<0.13
4mm<Ll<8mm
40mm <S<75mm
45mm <ff<85mm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a,110° <a<160°。
[0006]作為優選,基管長度為L,0.02<ff/L<0.08,800mm〈L〈2500mm。
[0007]作為優選,A=0.69,B=24.6,C=8.3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散熱管具有如下的優點:
1)本發明設置了一種可以安裝在墻角的散熱管,可以在滿足散熱效率的情況下加大的節省了安裝空間。
[0008]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散熱管,并對散熱管的散熱片進行合理設置,可以布置更多的散熱片,因此具有很好的散熱效果。
[0009]3)本發明通過再散熱管一面設置散熱片,而且散熱管的底面(既沒有設置散熱片的一面)為平面,安裝的時候可以將平面緊貼在墻體上,從而節省安裝空間。
[0010]4)本發明在散熱管的第一散熱片上設置流體通道,并于基管的流體通道連通,進一步增加了流體的流動空間,拓展了流體的換熱區域,使得流體直接與接觸換熱,提高了散熱能力。
[0011]5)本發明通過多次試驗,得到一個最優的散熱管優化結果,并且通過試驗進行了驗證,從而證明了結果的準確性。
[0012]6)通過兩個散熱管組合成的新的散熱管組,從而實現散熱效果的最優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一個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一個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右側觀察的示意圖;
圖4是設置孔的散熱片的切面圖;
圖5是設置孔的散熱片的正面圖;
圖6是孔錯列的示意圖;
圖7是集管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8是雙三角散熱管組示意圖。
[0014]附圖標記如下:
1.基管,2.第一流體通道,3第一散熱片,4第二散熱片,5第二散熱片,6第一腰,7第二腰,8底邊,9孔,10第二流體通道,11集管靠近墻壁的一側,12集管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15]本文中,如果沒有特殊說明,涉及公式的,“/”表示除法,“ X ”、表示乘法。
[0016]如圖1、2所示,一種散熱器使用的散熱管,所述散熱管包括基管1以及位于基管外圍的散熱片3-5,如圖1、2所示,所述基管的橫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所述散熱片包括第一散熱片3和第二散熱片4、5,所述第一散熱片3是從等腰三角形頂角向外延伸的,所述第二散熱片4、5包括從等腰三角形的兩條腰所在的面向外延伸的多個散熱片4以及從第一散熱片向外延伸的多個散熱片5,向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散熱片4、5互相平行,例如,如圖所示,從等腰三角形第二腰7 (左邊的腰)向外延伸的第二散熱片4、5互相平行,從等腰三角形第一腰6 (即右邊的腰)向外延伸的第二散熱片4、5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散熱片3、第二散熱片
4、5延伸的端部形成第二等腰三角形,如圖1所示,第二等腰三角形的腰的長度為S ;所述基管1內部設置第一流體通道2,所述第一散熱片3內部設置第二流體通道10,所述第一流體通道3和第二流體通道連通10。例如,如圖1所述,在等腰三角形頂角位置連通。
[0017]優選的,第一流體通道為等腰三角形。
[0018]通過如此的結構設置,可以使得基管1外部設置多個散熱片,增加散熱,同時在第一散熱片內部設置流體通道,使得流體進入第一散熱片內,直接的與第一散熱片相連的第二散熱片進行換熱,增加了散熱能力。
[0019]所述散熱器優選為供暖散熱器,所述第一流體通道和第二流體通道的流體優選為水。
[0020]—般散熱管都是四周或者兩邊設置散熱片,但是在工程中發現,與墻壁接觸的一側的散熱片一般情況下對流換熱效果不好,因為空氣在墻壁側流動的相對較差,因此本發明將等腰三角形底邊8設置為平面,因此安裝散熱片的時候,可以直接將平面與墻壁緊密接觸,與其它散熱器相比,可以大大的節省安裝空間,避免空間的浪費,同時采取特殊的散熱片形式,保證滿足最佳的散熱效果。
[0021]作為優選,所述第二散熱片4、5相對于第一散熱片3中線所在的面鏡像對稱,即相對于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和底邊所在的中點的連線所在的面鏡像對稱。
[0022]作為優選,第二散熱片垂直于第二等腰三角形的兩條腰延伸。
[0023]等腰三角形的邊的長度一定的情況下,第一散熱片3和第二散熱片4、5越長,則理論上換熱效果越好,在試驗過程中發現,當第一散熱片和第二散熱片達到一定長度的時候,則換熱效果就增長非常不明顯,主要因為隨著第一散熱片和第二散熱片長度增加,在散熱片末端的溫度也越來越低,隨著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則會導致換熱效果不明顯,相反還增加了材料的成本以及大大增加了散熱器的占據的空間,同時,換熱過程中,如果第二散熱片之間的間距太小,也容易造成換熱效果的惡化,因為隨著散熱管長度的增加,空氣上升過程中邊界層變厚,造成相鄰散熱片之間邊界層互相重合,惡化傳熱,散熱管長度太低或者第二散熱片之間的間距太大造成換熱面積減少,影響了熱量的傳遞,因此在相鄰的第二散熱片的距離、等腰三角形的邊長、第一散熱片和第二散熱片的長度以及散熱器基體長度之間滿足一個最優化的尺寸關系。
[0024]因此,本發明是通過多個不同尺寸的散熱器的上千次試驗數據總結出的最佳的散熱器的尺寸優化關系。
[0025]所述的相鄰的第二散熱片的距離為L1,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度為W,所述第二等腰三角形的腰的長度為S,上述三者的關系滿足如下公式:
Ll/S*100=A*Ln(Ll/W*100)+B* (Ll/ff) +C,其中 Ln 是對數函數,A、B、C 是系數,0.68〈Α〈0.72,22〈B〈26,7.5<C<8.8 ;
0.09〈L1/S〈0.11,0.ll<Ll/ff<0.13
4mm<Ll<8mm
40mm <S<75mm
45mm <ff<85mm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a,110° <a<160°。
[0026]作為優選,基管長度為L,0.02<ff/L<0.08,800mm〈L〈2500mm。
[0027]作為優選,A=0.69,B=24.6,C=8.3。
[0028]需要說明的是,相鄰第二散熱片的距離L1是從第二散熱片的中心開始算起的距離,如圖1所示的那樣。
[0029]通過計算結果后再進行試驗,通過計算邊界以及中間值的數值,所得的結果基本上與公式相吻合,誤差基本上在3.54%以內,最大的相對誤差不超過3.97%,平均誤差是
2.55%o
[0030]優選的,所述的相鄰的第二散熱片的距離相同。
[0031]作為優選,第一散熱片的寬度要大于第二散熱片的寬度。
[0032]優選的,第一散熱片的寬度為bl,第二散熱片的寬度為b2,其中2.2*b2〈bl〈3.1*b2;
作為優選,第二流體通道的寬度為第二散熱片的寬度的0.85-0.95倍,優選為0.90-0.92 倍。
[0033]此處的寬度bl、b2是指散熱片的平均寬度。
[0034]作為優選,0.9mm〈b2〈lmm,2.0mm〈bl〈3.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