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機的室內機和空調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將送風機和換熱器收納于殼體內的室內機、以及具備該室內機的空調機。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存在將送風機和換熱器收納于殼體內的空調機的室內機。作為這樣的設備,提出了如下方案,即:“一種空調機,具備:殼體,該殼體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在前表面部下側形成有吹出口 ;送風機,該送風機是軸流式或斜流式,設置于殼體內的吸入口的下游側;換熱器,該換熱器設置于殼體內的送風機的下游側且是吹出口的上游側,供從送風機吹出的空氣與制冷劑進行換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該室內機在吸入口配設送風機,在其下游側配設換熱器,在通過驅動送風機而從吸入口被吸入的室內空氣、和在換熱器中流動的制冷劑之間進行換熱,來進行空氣調節。
[0003]該室內機的換熱器構成為,在空調機的右側縱剖面中,配置成大致Λ形的形狀。
[0004]另外,在空調機的右側縱剖面中,該換熱器相對于繪制在大致中央部的對稱線而被分成位于前表面側的前表面側換熱器、和位于背面側的背面側換熱器。并且,使通過背面側換熱器的風量比通過前表面側換熱器的風量大,由此,對于位于殼體前表面下側的吹出口,能夠不利用殼體強制地使風彎曲地、向吹出口送風。另外,通過這樣構成,實現了低電力消耗化和低噪音化。
[0005]現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l:W010/089920號(例如,參照段落
[0006]、圖5?圖7)
【發明內容】
[0008]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9]在專利文獻I那樣的空調機的室內機中,隨著使換熱器的結構從空調機的右側縱剖面中的大致Λ形向大致H形、大致M形變化,能夠增加通過換熱器的風量,其結果是,能夠提尚空調機性能(換熱能力)。
[0010]但是,隨著像上述那樣地使換熱器的結構變化,換熱器的拐點部(配置坡度從上升坡度向下降坡度、或從下降坡度向上升坡度變化的位置)的數量也增加,因此,排水盤的數量也同樣地增加。其結果是,存在如下問題:根據殼體尺寸(產品尺寸)的不同,吹出口的吹出面積極端地減少,因此吹出口附近的壓力損失增大,導致空調機性能的下降。
[0011]另外,在專利文獻I那樣的空調機的室內機中,通過增加換熱器的載置量也能夠提尚空調機性能。
[0012]為了增加換熱器的載置量,需要增大室內機的殼體尺寸,考慮將室內機裝設在頂棚低的房屋(例如日本國內的房屋等)、玄關等處的門的上方的空間等位置的情況,則尤其在高度方面受到殼體尺寸的限制。此外,在寬度方面,也受到設置的房間的形狀或設置在柱子彼此之間的情況等的限制。即,厚度方面的限制最少。
[0013]但是,如果改變室內機的殼體的厚度,每次改變都不得不重新設計換熱器的配置和風路結構,因此存在量產之前的開發時間花費很多的課題。
[0014]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以上的課題中的至少一個課題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機的室內機以及空調機,即使比以往增加換熱器的拐點部的數量,也能夠不增大吹出口附近的壓力損失地提高空調機性能。
[0015]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6]本發明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具有:殼體,所述殼體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在下部形成有吹出口 ;送風機,所述送風機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所述吸入口的下游側,由軸流風扇或斜流風扇構成;以及換熱器,所述換熱器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所述送風機和所述吹出口之間,關于所述換熱器,在所述吸入口側和所述吹出口側具有多個拐點部,所述拐點部是配置坡度從上升坡度向下降坡度變化、或從下降坡度向上升坡度變化的位置,所述換熱器配置成在從所述殼體的正面側觀察的狀態下,所述拐點部全部可見,并在所述吹出口側的拐點部的下方設置有排水盤。
[0017]發明的效果
[0018]根據本發明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即使比以往增加換熱器的拐點部的數量,也能夠不增大吹出口附近的壓力損失地提高空調機性能。另外,只要與室內機所需要的制冷制熱能力和換熱性能相應地僅改變殼體的厚度方向上的換熱器厚度的尺寸即可,能夠容易地設計,因此,能夠縮短開發花費的時間。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的空調機的室內機的一例(以下,稱為室內機
100)的縱剖視圖。
[0020]圖2是空調機的室內機的右側縱剖視圖和A — A '剖視圖。
[0021]圖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I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和以往的室內機的、殼體的厚度與換熱器的通風面積的關系的圖。
[0022]圖4是各種換熱器((a)?(f))的側視圖。
[0023]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空調機的室內機的一例(以下,稱為室內機
101)的縱剖視圖。
[0024]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空調機的室內機的一例(以下,稱為室內機
102)的縱剖視圖。
[0025]圖7是表示與圖6所示的空調機的室內機比較的比較例的、空調機的室內機(以下,稱為室內機102b)的縱剖視圖。
[0026]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空調機的室內機的一例(以下,稱為室內機
103)的縱剖視圖。
[0027]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空調機的室內機的一例(以下,稱為室內機
104)的縱剖視圖。
[0028]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的空調機的室內機的一例(以下,稱為室內機
105)的縱剖視圖。
[0029]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6的空調機的室內機的一例(以下,稱為室內機
106)的縱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此外,本發明不限定于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附圖中,存在各構成部件的大小關系與實際不同的情況。另外,以室內機100?106是安裝于空調對象區域的墻面的壁掛式的情況為例示出。此外,以將室內機100?106安裝于墻面時的墻面側的面作為背面,以其相反側的面作為正面。
[0031]實施方式I
[0032]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的空調機的室內機的一例(以下,稱為室內機
100)的縱剖視圖。此外,圖1的近前側表示室內機100的前表面。
[0033]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的室內機100通過利用使制冷劑循環的冷凍循環,從而向室內等空調對象區域供給空調空氣。
[0034]室內機100主要具有:殼體1,所述殼體I形成有用于將室內空氣向內部吸入的吸入口 2、和用于將空調空氣向空調對象區域供給的吹出口 3 ;送風機4,所述送風機4收納于所述殼體I內,從吸入口 2吸入室內空氣,并從吹出口 3吹出空調空氣;換熱器5,所述換熱器5配設于從吸入口 2到吹出口 3為止的風路上,通過在制冷劑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換熱,從而產生出空調空氣。并且,通過這些結構要素,空氣流路(箭頭A)在殼體I內連通。
[0035]吸入口 2在殼體I的上部開口而形成。吹出口 3在殼體I的下部(更詳細地說,是在殼體I的前表面側下部)開口而形成。送風機4配設于吸入口 2的下游側(吹出口 3側)且是換熱器5的上游側(吸入口 2側),由軸流風扇或斜流風扇構成。換熱器5配置于送風機4的下風側。對于該換熱器5,使用例如板式翅片管式或波紋翅片管式等換熱器5即可。以下,以板式翅片管型為例來說明。另外,在吸入口 2設置有手指保護罩6和過濾器7,在吹出口 3設置有控制氣流的吹出方向的機構,例如是省略圖示的葉片等。
[0036]此外,在室內機100中設置有省略圖示的、用于葉片驅動等的馬達和電氣控制基板等。
[0037]在這里,簡單地說明室內機100內的空氣的流動。
[0038]首先,通過送風機4的葉輪以旋轉軸11為中心旋轉,室內空氣從形成于殼體I的上部的吸入口 2向室內機100內流入。此時,利用過濾器7除去包含在室內空氣中的塵埃。該室內空氣從送風機吹出口 4a向換熱器5被吹出,在通過換熱器5時被在換熱器5內導通的制冷劑加熱或冷卻而成為空調空氣。然后,空調空氣從形成于殼體I的下部的吹出口 3向室內機100的外部、即空調對象區域被吹出。
[0039]此外,以下將室內空氣和空調空氣僅稱為空氣。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