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調器室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空氣調節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空調器,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立式空調器室內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立式空調器室內機均在出風口上設置有多片聯動的橫向擺葉,通過電機驅動擺葉轉動,實現對出風口出風上、下方向的調節。
[0003]由于擺葉數量多,需要進行聯動連接,生產和裝配工序復雜。擺葉設置在出風口上,容易與外界發生接觸而造成結構損壞,且影響室內機的外形美觀性。而且,擺葉的轉動方向有限,因而,出風方向可調節的范圍小,送風范圍小,影響送風效果。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立式空調器室內機,解決現有室內機在出風口上設置擺葉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立式空調器室內機,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的前上部形成有出風口,在所述殼體內部形成有換熱器,在所述殼體內部還形成有引風部和導風部,所述引風部相對于所述出風口呈外凸的弧形結構,并從所述換熱器上方、沿所述殼體的后部和頂部向所述出風口的上邊緣延伸;所述導風部以繞轉軸前后轉動的結構形成在所述引風部、所述換熱器及所述出風口所圍成的區域內。
[0006]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調器室內機,所述引風部靠近所述換熱器的下邊緣與所述出風口的下邊緣平齊,所述轉軸位于所述導風部的頂端,且所述轉軸的中心的高度與所述出風口的下邊緣的高度相同。
[0007]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調器室內機,所述轉軸的中心與所述出風口所在的前殼體的距離不小于所述殼體厚度的1/3,所述轉軸的中心與所述前殼體相對的后殼體的距離也不小于所述殼體厚度的1/3 ;所述殼體厚度為所述前殼體與所述后殼體之間的距離。
[0008]優選的,所述轉軸的中心位于所述前殼體與所述后殼體中間。
[0009]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調器室內機,所述導風部在長度方向上從所述殼體的左側殼體向所述殼體的右側殼體橫向延伸,所述導風部的底端為在所述導風部繞所述轉軸轉動時不與所述換熱器發生干涉的自由端。
[0010]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調器室內機,所述導風部從頂端到所述自由端的寬度是所述殼體厚度的1/2-2/3倍,所述殼體厚度為所述殼體的前殼體與所述前殼體相對的后殼體之間的距離。
[0011]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調器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風部的輪廓線是由多段圓弧依次連接形成的漸開線。
[0012]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調器室內機,所述引風部的輪廓線包括有從靠近所述換熱器開始的三段圓弧,第一段圓弧的起點為所述引風部靠近所述換熱器的下邊緣,所述第一段圓弧的終點與所述出風口的上邊緣平齊,所述第一段圓弧的圓心位于所述殼體的前殼體上;第三段圓弧的起點的切線為水平線,所述第三段圓弧的終點位于所述出風口的上邊緣處,所述第三段圓弧的圓心為所述轉軸的中心;所述第一段圓弧的終點與所述第三段圓弧的起點通過第二段圓弧連接。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在室內機內部設置弧形引風部和導風部,對換熱器換熱后的風進行導向,實現出風口出風上、下方向的擺風調節,出風方向可調節角度大,送風范圍大;由于導風部內置,避免了與外界接觸造成的結構損壞,提高了室內機零部件的使用壽命,且不影響室內機的外形美觀性;由于僅設置一個導風部就可實現大角度的出風方向調節,簡化了導風部件的結構和控制,降低了生產和裝配工序。
[0014]結合附圖閱讀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發明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
/H- ο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立式空調器室內機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立式空調器室內機向下送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立式空調器室內機水平送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立式空調器室內機向上送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7]首先,簡要說明本發明的技術路線:
為了解決現有立式空調器室內機均在出風口設置擺葉、通過擺葉調整送風方向而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創造性地提出了去掉出風口處的擺葉、而在室內機殼體內部設置導風部和引風部,利用導風部和引風部的配合,實現出風口出風方向的可調節,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0018]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述實施例對室內機進行描述時,所采用的前、后、左、右、頂、底、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是以室內機正常使用狀態下相對于使用者位置的相對位置進行的定義。
[0019]請參見圖1,該圖所示為本發明立式空調器室內機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如圖1所示,該實施例的立式空調器室內機包括有殼體,具體來說,殼體包括有前殼體11、與前殼體11相對的后殼體12、左側殼體、右側殼體、頂板及底板(圖中未標注)。在殼體的前上部、具體來說是在前殼體11的上部形成有出風口 111,在殼體內部形成有換熱器12。在殼體內部還形成有引風部3和導風部4。具體來說,引風部3位于換熱器2上方,是相對于出風口 111呈外凸的弧形結構。而且,引風部3將從換熱器2上方、沿殼體的后部和頂部向出風口 111的上邊緣1111延伸。而導風部4形成在由引風部3、換熱器2及出風口 111所圍成的區域內,且導風部4可以繞轉軸5前后轉動。
[0021]通過在室內機內部設置弧形引風部3和導風部4,對換熱器2換熱后的風進行導向,能實現出風口 111出風上、下方向的擺風調節,出風方向可調節角度大,送風范圍大。由于導風部4內置,避免了與外界接觸造成的結構損壞,提高了室內機零部件的使用壽命,且不影響室內機的外形美觀性。此外,由于僅設置一個導風部4就可實現大角度的出風方向調節,簡化了導風部件的結構和控制,降低了生產和裝配工序。
[0022]具體而言,在該實施例中,引風部3靠近換熱器2的下邊緣31與出風口 111的下邊緣1112平齊,也即,在圖1的側剖結構示意圖中,引風部3的下邊緣31與出風口 111的下邊緣1112處在同一水平線上。而轉軸5位于導風部4的頂端41,且轉軸5的中心Ol的高度與出風口 111的下邊緣1112的高度相同。也即,在圖1中,轉軸5的中心01、引風部3的下邊緣31及出風口 111的下邊緣1112處在同一水平線上。而且,轉軸5的中心01在該水平線上可以向前或向后偏移,但是,要滿足下述條件:轉軸5的中心01與出風口 111所在的前殼體11的距離不小于殼體厚度H2的1/3,轉軸5的中心01與后殼體12的距離也不小于殼體厚度H2的1/3。如圖1所示,殼體厚度H2是指前殼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