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特別是新型窗機空調。
背景技術:
窗機空調與分體式空調相比,有著難以克服的弊端。窗機空調最大的一點是噪音大,噪音主要來源于外界噪音和機器本身運作時的噪音,外界噪音主要通過機器內部到達屋內,而本身的噪音主要是由于窗機的壓縮機和風扇與室內不是完全隔離的,因而在室內能明顯感覺到噪音。
同時目前窗機空調,人們經常在其機器上表面放置一些物品,而這些物品會因為機器運作,可能會發生顫抖,或者燙壞底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新型窗機空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新型窗機空調,包括窗戶本體和窗機空調組件,所述窗機空調組件外部設有一號T型外殼和二號T型外殼,所述一號T型外殼上和二號T型外殼開口處均固定壓板,所述壓板上等距離設有多個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嚙合螺栓,所述一號T型外殼和二號T型外殼連接處嵌裝在窗戶本體上,所述一號T型外殼左右壁面固定銷桿,所述銷桿上套裝配合件,所述配合件上固定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設置膠皮防滑墊,所述一號T型外殼上固定降音罩,所述降音罩上;且位于邊緣開口處設置插件,所述位于一號T型外殼的壓板外壁上設有插槽;
優選的,所述螺栓兩端均嚙合螺母;
優選的,所述插件與插槽配合,所述插槽深度等于插件長度;
優選的,所述一號T型外殼安裝于室內,所述二號T型外殼安裝于室外;
優選的,所述降音罩為樹脂罩體;且其內部設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大小與降音罩內壁大小相同;
優選的,所述降音罩外部設置把手,所述把手上固定防滑套。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制作的新型窗機空調,本技術方案價格低,因為窗機空調的制造用材少,成本底.安裝較方便。作為一體機,安裝要求較低,技術要求不高,用電量小。因冷量損耗小,同時本技術方案具有放置物品的操作面板,如果在不使用時可將降音罩扣在一號T型外殼,可有效的減少噪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窗機空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窗機空調部分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窗機空調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窗機空調部分的結構示意放大圖;
圖中,1-窗戶本體;2-窗機空調組件;3-一號T型外殼;4-二號T型外殼;5-壓板;6-螺紋孔;7-螺栓;8-銷桿;9-配合件;10-操作面板;11-防滑墊;12-降音罩;13-插槽;14-插件;15-螺母;16-隔音板;17-把手;18-防滑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4所示的新型窗機空調,包括窗戶本體1和窗機空調組件2,所述窗機空調組件2外部設有一號T型外殼3和二號T型外殼4,所述一號T型外殼3上和二號T型外殼4開口處均固定壓板5,所述壓板5上等距離設有多個螺紋孔6,所述螺紋孔6內嚙合螺栓7,所述一號T型外殼3和二號T型外殼4連接處嵌裝在窗戶本體1上,所述一號T型外殼3左右壁面固定銷桿8,所述銷桿8上套裝配合件9,所述配合件9上固定操作面板10,所述操作面板10上設置膠皮防滑墊11,所述一號T型外殼3上固定降音罩12,所述降音罩12上;且位于邊緣開口處設置插件14,所述位于一號T型外殼3的壓板5外壁上設有插槽13;所述螺栓7兩端均嚙合螺母15;所述插件14與插槽13配合,所述插槽13深度等于插件14長度;所述一號T型外殼3安裝于室內,所述二號T型外殼4安裝于室外;所述降音罩12為樹脂罩體;且其內部設有隔音板16,所述隔音板16的大小與降音罩12內壁大小相同;所述降音罩12外部設置把手17,所述把手17上固定防滑套18。
具體使用時:首先通過人工將窗機空調組件2放置一號T型外殼3和二號T型外殼4內,同時在一號T型外殼3和二號T型外殼4上固定壓板5,通過螺栓7與壓板5上的螺紋孔配合,在將螺栓7兩端嚙合螺母15,主要說明的是螺栓7是貫穿窗戶本體1的,這樣可將一號T型外殼3和二號T型外殼4牢固的固定在窗戶本體1上,同時在一號T型外殼3外兩側表面固定銷桿8,在銷桿8上固定配合件9,在一對配合件9上固定操作面板10,用于人工放置一些物品,同時在位于一號T型外殼3上的壓板5上加工插槽13,將具有插件14的降音罩12插裝在插槽13內,可擋住外界噪音由機器內部傳到屋內,在降音罩12外壁還設置了把手17,可方便拿取,在降音罩12內設置了隔音板16,可進行更好的隔音。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