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取暖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靜態儲熱電暖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在進步,冬天的取暖設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主要有鍋爐及電暖器等。一般的鍋爐采用水作為導熱介質,能量來源是煤、燃油或者燃氣,使用煤作為能量來源的成本最低,但是會制造大量的污染物,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隨著城市的空氣污染嚴重,人們開始意識到了燃煤的弊端,逐步走低碳環保的道路;燃氣和燃油作為能量來源污染物少,但是成本過高,也是對地球資源的一種浪費,這種供暖方式并不被社會認可。
使用電暖器供暖既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又不會過度浪費,但是目前市場上的電暖器達到取暖要求后,電暖器一直處于保溫狀態,造成能源的浪費,并且經常出現電暖器整機過熱的情況,導致溫度過高燒毀電源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電暖器溫度過高給周圍環境帶來危害的缺陷。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靜態儲熱電暖器,包括外殼本體,設置于外殼本體內部的儲熱塊,包在儲熱塊外面的隔熱層;
儲熱塊相對且豎直放置,儲熱塊相對的側面設置有對稱的豎直方向的貫通凹槽,對稱的貫通凹槽拼接的空間內設置有加熱管,加熱管通電的一端為兩個圓柱形,加熱管通電的一端伸出儲熱塊的底側;
外殼本體的上側連接有時間控制器,時間控制器與加熱管電線連接;
所述外殼本體的底端設置有電源線孔,電源線穿過電源線孔與加熱管電線連接;
外殼本體面積大的一側連接有換氣室本體;
換氣室本體的底側開設有一排橫向均勻分布的進風口;
換氣室本體的頂側開設有一排橫向均勻分布的出風口。
作為優選,所述隔熱層包括第一隔熱層、第二隔熱層和第三隔熱層;
第一隔熱層包在儲熱塊的前、后、左、右面,結構為硅酸鋁棉層;
第二隔熱層包在儲熱塊的頂面,結構從上至下為硅酸鋁棉層、高硅氧棉層;
第三隔熱層位于儲熱塊的底面,結構為硅酸鈣板。
作為優選,所述第三隔熱層與所述儲熱塊之間還設置有托板,托板設置于所述貫通凹槽的正下方,托板開設有兩個直徑與加熱管通電一端的直徑相同的通孔,加熱管插裝于托板的通孔中。
作為優選,所述時間控制器為微電腦時控開關。
作為優選,所述外殼本體遠離換氣室本體的側面設置有拉手,外殼本體的底端對稱設置有兩個支腳,支腳與換氣室本體相對的側面設置有滾輪。
可選的,對稱的所述凹槽拼接的空間的形狀和尺寸與加熱管的形狀和尺寸相同。
作為優選,所述進風口設置有過濾板,過濾板的結構從上至下為第一過濾海綿層、活性炭層、第二過濾海綿層、過濾網層。
作為優選,所述出風口上設置有蓋板,蓋板與換氣室本體的頂側鉸接。
本實用新型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靜態儲熱電暖器,通過所述換氣室本體上的進風口和出風口,空氣在換氣室本體內加熱后通過出風口排出,帶走熱量,溫度低的空氣通過進風口進入換氣室本體內,形成對流散熱,有效降低了電暖器外部殼體的溫度,防止燙傷;電源線孔位于外殼本體底端,電源線通過電源線孔與加熱管連接,外殼本體底端的溫度不會使電源線燒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換氣室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外殼本體的透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外殼本體的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托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過濾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7所示,一種靜態儲熱電暖器,包括外殼本體10,設置于外殼本體內部的儲熱塊11,包在儲熱塊11外面的隔熱層,儲熱塊11相對且豎直放置,儲熱塊11相對的側面設置有對稱的豎直方向的貫通凹槽,對稱的貫通凹槽拼接的空間內設置有加熱管13,加熱管13將熱量傳輸到儲熱塊11 上,加熱管13通電的一端為兩個圓柱形,加熱管13通電的一端伸出儲熱塊 11的底側;外殼本體10的上側連接有時間控制器14,時間控制器14與加熱管13電線連接,時間控制器14可編入程序,時間控制器14控制電暖器的加熱時間,監測加熱管13的電流,時間控制器14為微電腦時控開關,時間控制器在現有技術中已成熟運用,故不再贅述;所述外殼本體10的底端設置有電源線孔15,電源線穿過電源線孔15與加熱管13電線連接,電源線通過電源線孔15與加熱管13連接,外殼本體10底端的溫度不會使電源線燒毀;外殼本體10面積大的一側連接有換氣室本體20,換氣室本體20的底側開設有一排橫向均勻分布的進風口21;換氣室本體的頂側開設有一排橫向均勻分布的出風口22。通過所述換氣室本體20上的進風口21和出風口22,空氣在換氣室本體20內加熱后通過出風口22排出,帶走熱量,溫度低的空氣通過進風口21進入換氣室本體20內,形成對流散熱,有效降低了電暖器外部殼體的溫度,防止燙傷。
所述隔熱層包括第一隔熱層121、第二隔熱層122和第三隔熱層123;第一隔熱層121包在儲熱塊11的前、后、左、右面,結構為硅酸鋁棉層;第二隔熱層122包在儲熱塊11的頂面,結構從上至下為硅酸鋁棉層、高硅氧棉層;第三隔熱層123位于儲熱塊11的底面,結構為硅酸鈣板。隔熱層能夠降低電暖器的散熱速度,使電暖器供熱時間更長。
所述第三隔熱層123與所述儲熱塊11之間還設置有托板16,托板16設置于所述貫通凹槽的正下方,托板16開設有兩個直徑與加熱管13通電一端的直徑相同的通孔,加熱管13插裝于托板16的通孔中。托板16對加熱管 13起固定和支撐的作用,是電暖器更牢固。
所述外殼本體10遠離換氣室本體20的側面設置有拉手17,外殼本體10 的底端對稱設置有兩個支腳18,支腳18與換氣室本體20相對的側面設置有滾輪19。當電暖器需要移動時,通過拉動拉手17,使電暖器傾斜,滾輪19 與地面接觸,電暖器通過拉手17的拉力實現移動。
另一實施例,儲熱塊11相對的側面設置有對稱的豎直方向的凹槽,對稱的所述凹槽拼接的空間的形狀和尺寸與加熱管13的形狀和尺寸相同。
所述進風口21設置有過濾板23,過濾板23的結構從上至下為第一過濾海綿層、活性炭層、第二過濾海綿層、過濾網層。過濾板23對通過進風口 21的空氣進行過濾,防止灰塵通過出風口22在室內循環。
所述出風口22上設置有蓋板24,蓋板24與換氣室本體20的頂側鉸接。在不使用電暖器的情況下將蓋板24關閉,降低散熱速度。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