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散熱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熱管散熱器。
背景技術:
目前,計算機cpu芯片的發熱量已達80w左右,使其表面熱流密度高達104-105w/m2量級,并有繼續增加的趨勢,芯片過熱問題越來越突出,常規的解決方案是增加散熱器散熱面積和采用專用cpu風扇來強化對流傳熱作用,然而,由于目前cpu芯片的散熱表面尺寸遠小于貼附其上的散熱器,故具有較短導熱路線的中部翅片承擔著主要散熱任務,兩側翅片作用較小,為了增加中部區域的散熱面積,而采用長翅片將使得翅片肋傳熱效率降低,既增加散熱器重量,又削弱強化傳熱效果,采用增加cpu風扇風量的做法也是有隱患的,當風扇發生故障時,可能導致有些發熱量大的cpu芯片短時內被高溫燒損,且大功率風扇產生的機箱內高噪聲也是有害的。現在僅依靠傳導和對流兩種常規熱傳遞原理工作的金屬散熱器隨著cpu表面對流密度的增加,正逐漸接近其導熱極限,將熱管原理和技術結合進散熱器設計中,則可有效緩解了這個矛盾。現有的熱管散熱器包括熱管、基座及散熱片,熱管、基座及散熱片通常分開成型后再組裝在一起,在成型與組裝的過程中,熱管、基座及散熱片會不可避免的形成油污,因此,組裝后的熱管散熱器通常要進行清洗,然而,現有的熱管散熱器為了滿足散熱要求,熱管會設計成各種形狀,熱管之間會形成封閉區域,在清洗過程中,導致清洗要求無法從熱管散熱器內完全排除,從而影響熱管散熱器的散熱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熱管散熱器,散熱效果好、便于清潔的特點。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熱管散熱器,包括熱管、基座、散熱件,熱管通過彎折呈“l”形,熱管截面形狀為圓形,熱管包括上段、下段,上段設有多個定位件,多個定位件沿著上段中心軸線方向均勻分布,定位件包括定位柱、固定平臺,固定平臺在水平面的投影為橢圓形,固定平臺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橢圓形通孔,定位柱與固定平臺垂直相連,多個定位柱圍繞固定平臺中心均勻分布;下段的圓柱面上設有四個環形槽,四個環形槽沿著下段中心軸線方向均勻分布;
散熱件包括導熱塊、散熱翹片,導熱塊在水平面的投影為方環形;散熱翹片的左右兩端設有三角形缺口,散熱翹片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橢圓形通孔,橢圓形通孔內設有多個容置槽,容置槽圍繞橢圓形通孔中心環形陣列;橢圓形通孔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一散熱組,兩個第一散熱組關于橢圓形通孔對稱,橢圓形通孔的上下兩側設有第二散熱組,兩個第二散熱組關于橢圓形通孔對稱,第一散熱組包括多個第一散熱條,第一散熱條之間相互平行,相鄰兩個散熱條之間的距離相等,第一散熱條在水平面的投影呈“v”形;第二散熱組包括多個第二散熱條,第二散熱條之間相互平行,相鄰兩個散熱條之間的距離相等,第二散熱條在水平面的投影為圓環形;導熱塊的外圈上均勻分布有多個散熱翹片,散熱翹片與導熱塊傾斜相連;
基座包括上部、下部,下部包括第一底板、封板、側板,兩塊側板位于第一底板的前后兩側,兩塊封板位于第一底板的左右兩側,側板一端與第一底板垂直相連,側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多個凸起,封板一端與第一底板垂直相連,封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多個凸起;側板上設有多個圓形通孔;下部內設有多個第一弧形片組,多個第一弧形片組環形陣列分布,每個第一弧形片組包括四個第一弧形片,第一弧形片固定在第一底板上,第一弧形片兩端設有凸起;
上部包括第二底板、封板、側板,兩塊側板位于第二底板的前后兩側,兩塊封板位于第二底板的左右兩側,側板一端與第一底板垂直相連,側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多個凹槽,封板一端與第一底板垂直相連,封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多個凹槽;側板上設有多個圓形通孔,第二底板上設有多個安裝孔;下部內設有多個第二弧形片組,多個第二弧形片組環形陣列分布,每個第二弧形片組包括四個第二弧形片,第二弧形片固定在第二底板上,第二弧形片兩端設有凹槽;基座上部與下部通過凹槽與凸起的配合相連;
熱管下段通過環形槽與弧形板固定在基座內,熱管上段穿過基座的安裝孔,上段每個定位件處對應設有一個散熱件,定位件與散熱件通過定位柱與容置槽的配合相連。
所述散熱件的材料為鋁合金。
所述弧形槽的寬度為l1,弧形片寬度為l2,l1=l2。
本發明具有有益效果:本發明散熱件結構增大了散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率,同時在相鄰兩個散熱翹片之間留有空隙,增加了氣流流動,當熱管散熱器經清洗或者其他表面處理過程后,殘余在封閉區域的藥水可以通過側板的圓形通孔及時排出熱管散熱器外,避免殘留藥水對熱管散熱器產生腐蝕而影響散熱性能;本發明連接方式靈活,產生的熱阻小,熱管與散熱件之間通過容置槽與定位件相連,上部與下部之間通過凹槽與凸起相連,熱管通過弧形片固定在基座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熱管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定位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散熱件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弧形片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弧形片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基座下部俯視圖。
圖8為本發明基座上部仰視圖。
圖中:1-熱管,2-基座,3-散熱件,4-上段,5-下段,6-定位件,7-定位柱,8-固定平臺,9-環形槽,10-導熱塊,11-散熱翹片,12-三角形缺口,13-容置槽,14-第一散熱組,15-第二散熱組,16-第一散熱條,17-第二散熱條,18-上部,19-下部,20-第一底板,21-封板,22-側板,23-第二底板,24-凸起,25-第一弧形片,27-凹槽,28-圓形通孔,29-橢圓形通孔,30-第二弧形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熱管散熱器,包括熱管、基座、散熱件,熱管通過彎折呈“l”形,熱管截面形狀為圓形,熱管包括上段、下段,上段設有多個定位件,多個定位件沿著上段中心軸線方向均勻分布,定位件包括定位柱、固定平臺,固定平臺在水平面的投影為橢圓形,固定平臺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橢圓形通孔,定位柱與固定平臺垂直相連,多個定位柱圍繞固定平臺中心均勻分布;下段的圓柱面上設有四個環形槽,四個環形槽沿著下段中心軸線方向均勻分布;
散熱件包括導熱塊、散熱翹片,導熱塊在水平面的投影為方環形;散熱翹片的左右兩端設有三角形缺口,散熱翹片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橢圓形通孔,橢圓形通孔內設有多個容置槽,容置槽圍繞橢圓形通孔中心環形陣列;橢圓形通孔的左右兩側設有第一散熱組,兩個第一散熱組關于橢圓形通孔對稱,橢圓形通孔的上下兩側設有第二散熱組,兩個第二散熱組關于橢圓形通孔對稱,第一散熱組包括多個第一散熱條,第一散熱條之間相互平行,相鄰兩個散熱條之間的距離相等,第一散熱條在水平面的投影呈“v”形;第二散熱組包括多個第二散熱條,第二散熱條之間相互平行,相鄰兩個散熱條之間的距離相等,第二散熱條在水平面的投影為圓環形;導熱塊的外圈上均勻分布有多個散熱翹片,散熱翹片與導熱塊傾斜相連;
基座包括上部、下部,下部包括第一底板、封板、側板,兩塊側板位于第一底板的前后兩側,兩塊封板位于第一底板的左右兩側,側板一端與第一底板垂直相連,側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多個凸起,封板一端與第一底板垂直相連,封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多個凸起;側板上設有多個圓形通孔;下部內設有多個第一弧形片組,多個第一弧形片組環形陣列分布,每個第一弧形片組包括四個第一弧形片,第一弧形片固定在第一底板上,第一弧形片兩端設有凸起;
上部包括第二底板、封板、側板,兩塊側板位于第二底板的前后兩側,兩塊封板位于第二底板的左右兩側,側板一端與第一底板垂直相連,側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多個凹槽,封板一端與第一底板垂直相連,封板另一端端面上設有多個凹槽;側板上設有多個圓形通孔,第二底板上設有多個安裝孔;下部內設有多個第二弧形片組,多個第二弧形片組環形陣列分布,每個第二弧形片組包括四個第二弧形片,第二弧形片固定在第二底板上,第二弧形片兩端設有凹槽;基座上部與下部通過凹槽與凸起的配合相連;
熱管下段通過環形槽與弧形板固定在基座內,熱管上段穿過基座的安裝孔,上段每個定位件處對應設有一個散熱件,定位件與散熱件通過定位柱與容置槽的配合相連。
所述散熱件的材料為鋁合金。
所述弧形槽的寬度為l1,弧形片寬度為l2,l1=l2。
本發明散熱件結構增大了散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率,同時在相鄰兩個散熱翹片之間留有空隙,增加了氣流流動,當熱管散熱器經清洗或者其他表面處理過程后,殘余在封閉區域的藥水可以通過側板的圓形通孔及時排出熱管散熱器外,避免殘留藥水對熱管散熱器產生腐蝕而影響散熱性能;本發明連接方式靈活,產生的熱阻小,熱管與散熱件之間通過容置槽與定位件相連,上部與下部之間通過凹槽與凸起相連,熱管通過弧形片固定在基座內。
不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發明不限于特定的實施方式,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