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智能家居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智能空調端的個性化模式設置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家居設備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脫離了傳統的遙控器,通過移動app就能輕松實現對設備的控制,讓大家能更好的享受生活。為了覆蓋更多人的生活需求,各個智能設備的功能劃分也越來越細,一方面,能更準確的劃分和滿足用戶需求,另一方面,也間接增加了使用步驟,讓用戶面臨更多的操作。以空調為例,新型智能空調不僅包含溫度設定、風速調節、模式設定等基礎功能,更包含了光感睡眠、自動空清、風隨人動、預約等一系列智能功能,而空調的溫度、風速、是否打開光感睡眠等都需要用戶點擊設置,這樣一步一步設置會消耗用戶不少時間,故一種能簡化用戶操作的方法將十分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智能空調端的個性化模式設置方法,用戶可以通過移動app根據自己需要個性化設置智能家居設備各個參數,一次性設置保存后,以后便能實現一鍵式快捷操作控制,有效避免了重復設置的繁瑣操作,讓人們能夠更好的享受生活。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智能空調端的個性化模式設置方法,包括移動終端、智能空調端和服務器端,本發明優選的移動終端為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所述移動終端與智能空調端通信連接,所述智能空調端內部具有存儲模塊,所述移動終端與服務器端網絡連接,所述移動終端內部具有移動終端應用app,所述移動終端的移動終端應用app具有個性化設置模塊,所述個性化設置模塊用于設置各種個性化模式,其方法如下:
a、所述移動終端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與智能空調端建立好通信連接,用戶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的個性化設置模塊設置出至少一個個性化模式,每個個性化模式分別對應設置有空調模式控制參數,所述空調模式控制參數包括空調溫度設定值、風速設定參數、自動空清參數、光感睡眠設定值、定時時長;對每個個性化模式分別進行身份標記,所述身份標記包括模式名稱、模式id號,然后將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一一對應存儲于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中;
b、用戶通過移動終端向服務器端注冊用戶信息,通過移動終端將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一一對應上傳至服務器端,服務器端將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一一對應存儲于所對應的用戶信息中,所述用戶信息包括注冊用戶名、登錄名、密碼、個人信息、智能空調設備信息、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所述智能空調設備信息包括智能空調名稱、型號、id;
c、用戶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選擇所設置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然后經過如下步驟控制智能空調:
c1、所述移動終端首先與智能空調端通信連接,所述移動終端將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傳輸至智能空調端,所述智能空調端將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與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進行一一比較,如果在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中能夠找到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那么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直接調取該個性化模式中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對智能空調端進行快速設置;
c2、如果在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中不能夠找到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那么移動終端與服務器端網絡通信連接,所述移動終端將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傳輸至服務器端,所述服務器端將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與所對應用戶信息下的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進行一一比較,在服務器端所對應用戶信息下能夠找到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那么服務器將調取該個性化模式中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下發到智能空調端中并對智能空調端進行快速設置,然后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對該個性化模式中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以及身份標記進行一一對應存儲。
本發明還包括如下的步驟d:
d、所述移動終端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與智能空調端建立好通信連接,用戶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的個性化設置模塊對已有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進行編輯修改,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將修改內容實時傳輸至服務器端和智能空調端并進行對應數據更新;
用戶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的個性化設置模塊增加某個個性化模式或刪除某個個性化模式,所述移動終端通信傳輸至服務器端和智能空調端并對相應數據進行增加或刪除更新。本發明的步驟d可以步驟a之后或步驟b之后或步驟c之后。
本發明較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用戶可以通過移動app根據自己需要個性化設置智能家居設備各個參數,一次性設置保存后,以后便能實現一鍵式快捷操作控制,有效避免了重復設置的繁瑣操作,讓人們能夠更好的享受生活。本發明除了應用于智能空調上,還可以廣泛應用其他智能家電產品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原理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智能空調端的個性化模式設置方法,包括移動終端、智能空調端和服務器端,本發明優選的移動終端為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所述移動終端與智能空調端通信連接,所述智能空調端內部具有存儲模塊,所述移動終端與服務器端網絡連接,所述移動終端內部具有移動終端應用app,所述移動終端的移動終端應用app具有個性化設置模塊,所述個性化設置模塊用于設置各種個性化模式,其方法如下:
a、所述移動終端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與智能空調端建立好通信連接,用戶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的個性化設置模塊設置出至少一個個性化模式,每個個性化模式分別對應設置有空調模式控制參數,所述空調模式控制參數包括空調溫度設定值、風速設定參數、自動空清參數、光感睡眠設定值、定時時長;對每個個性化模式分別進行身份標記,所述身份標記包括模式名稱、模式id號,然后將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一一對應存儲于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中;
b、用戶通過移動終端向服務器端注冊用戶信息,通過移動終端將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一一對應上傳至服務器端,服務器端將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一一對應存儲于所對應的用戶信息中,所述用戶信息包括注冊用戶名、登錄名、密碼、個人信息、智能空調設備信息、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所述智能空調設備信息包括智能空調名稱、型號、id;
c、用戶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選擇所設置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然后經過如下步驟控制智能空調:
c1、所述移動終端首先與智能空調端通信連接,所述移動終端將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傳輸至智能空調端,所述智能空調端將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與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進行一一比較,如果在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中能夠找到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那么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直接調取該個性化模式中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對智能空調端進行快速設置;
c2、如果在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中不能夠找到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那么移動終端與服務器端網絡通信連接,所述移動終端將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傳輸至服務器端,所述服務器端將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與所對應用戶信息下的各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進行一一比較,在服務器端所對應用戶信息下能夠找到所選擇的某個個性化模式,那么服務器將調取該個性化模式中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下發到智能空調端中并對智能空調端進行快速設置,然后智能空調端的存儲模塊對該個性化模式中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以及身份標記進行一一對應存儲。
本發明還包括如下的步驟d:
d、所述移動終端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與智能空調端建立好通信連接,用戶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的個性化設置模塊對已有的某個個性化模式的身份標記以及所對應的空調模式控制參數進行編輯修改,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將修改內容實時傳輸至服務器端和智能空調端并進行對應數據更新;
用戶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的個性化設置模塊增加某個個性化模式或刪除某個個性化模式,所述移動終端通信傳輸至服務器端和智能空調端并對相應數據進行增加或刪除更新。
實施例二
一種基于移動app的個性化模式設置方法,參見圖1所示。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移動終端的移動終端應用app通過約定好的通信協議與設備端(設備端可以是智能空調或智能電視)建立通信連接;
步驟二:移動終端通過移動終端應用app進行個性化設置模式,即對該設備端的各個參數進行逐一設置并命名保存。例如,設備端為智能空調時,可以將智能空調的空調溫度設為26℃、風速設為微風、自動空清為打開等,并將其命名為“我的模式一”進行保存。
步驟三:移動終端將個性化模式上傳至服務器,由服務器端統一保存用戶信息;
步驟四:通過移動終端上點擊應用設置的某個個性化模式,將該個性化模式下保存的參數,通過通信連接發送給設備端;
步驟五:設備端接收到參數,并根據參數設置當前設備狀態;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步驟一是所有實施步驟順利完成的基礎,只有穩定的連接才能穩定的傳輸數據;步驟二中所述的個性化模式設置是在移動終端應用app上設置,用戶在移動終端應用app上通過用戶界面引導設置,此時并不需要移動終端和設備端已經建立連接,保存好設置的個性化模式后,需要將模式的參數應用到設備端時,才需要建立連接;步驟三中將用戶設置的個性化模式數據上傳至服務器端,便于通過移動端與服務器端約定好的接口進行上傳和獲取,雖然用戶設置的個性化模式數據不局限于保存在服務器端,但用戶設置的模式數據是和單個用戶相關聯的,不同的用戶設置的模式不盡相同,將其和該用戶的其他屬性信息一起保存在服務器端上,能有效避免數據信息和用戶不匹配的情況;步驟四中移動終端發送給設備端的數據,其格式、類型需提前商討一致,這樣設備端在拿到數據后才能更好的解析;步驟五中設備端根據接收到的參數設置當前運行狀態,正常運行后,用戶此時依然可以對設備的某一參數進行調整,并可保存為另一個個性化模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