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水器,尤其是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燃氣熱水器包括殼體、燃燒器、熱交換器、進氣組件、控制組件等,各個零部件相互獨立,組裝時,須將眾多零部件先后進行連接,其中燃燒器和熱交換器均置于殼體內,為此,其連接組裝需要設置多個裝配工位,耗時較長,且安裝效率低。另外,該結構的熱水器使用時,通過殼體而外掛在墻面上,殼體頂部則連接有排煙管,對于空間有限的室內,其由于不能嵌入墻體內而略顯占用空間,影響簡潔美觀之效果。
本發明即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包括相互連接的前殼體和后殼體,前殼體呈平板狀結構,后殼體采用柱體狀結構設計,后殼體后端相應設有氣孔組,而且后殼體內的燃氣加熱模塊和熱交換排氣模塊均采用模塊化設計,組裝時,只需要將電氣控制組件安裝于前殼體后側,將燃氣加熱模塊和熱交換排氣模塊連接完成后再裝入后殼體內,為此,有效改善了熱水器的組裝工藝,提高了安裝效率,節省了組裝成本,且便于維護更換;另外,柱體狀的后殼體可嵌入安裝在墻體內,平板狀的前殼體則與墻面貼緊,不僅為使用者節省空間,而且具有簡潔美觀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包括呈平板狀的前殼體和呈柱體狀的后殼體,所述后殼體前端開口且后端設有氣孔組,所述后殼體內腔下側設有燃氣加熱模塊,所述后殼體內上側且位于燃氣加熱模塊上方連接有熱交換排氣模塊,所述熱交換排氣模塊后端與氣孔組連通;所述前殼體正面設有顯示控制面板,所述前殼體后側設有分別顯示控制面板、燃氣加熱模塊和熱交換排氣模塊電連接的電氣控制組件,且所述前殼體后側連接于后殼體前端。
所述燃氣加熱模塊包括風箱、燃燒器、風機和進氣連接組件,所述風箱上部設有兩接口并分別與燃燒器底部和風機出風口對接,所述進氣連接組件與燃燒器連接,所述燃燒器、風機和進氣連接組件通過風箱而連接構成一個整體。
所述熱交換排氣模塊包括上下開口的熱交換器和排氣箱體,所述熱交換器下開口與燃氣加熱模塊上開口對接,所述排氣箱體底部設有用于與熱交換器上開口對接,且所述排氣箱體后端設有與氣孔組對應的排氣口,所述熱交換器和排氣箱體連接形成整體。
所述燃氣加熱模塊上開口與熱交換排氣模塊下開口之間連接有燃燒器法蘭。
所述燃氣加熱模塊與熱交換排氣模塊設有支撐桿。
所述氣孔組包括設于后殼體上部側面的排氣孔和設于后殼體下部側面的吸氣孔,所述排氣孔與熱交換排氣模塊后端連通,所述吸氣孔與后殼體內腔連通。
所述后殼體后端內腔設有與排氣孔連通的排氣導流殼,所述排氣導流殼前部設有與排氣孔相對的開口,所述排氣導流殼前部開口與熱交換排氣模塊后端對接連通,所述排氣導流殼內且位于排氣導流殼開口與排氣孔之間設有排氣擾流板,所述排氣擾流板將排氣導流殼內腔隔當形成連通排氣導流殼開口與排氣孔的曲折排氣通道。
所述后殼體后端內腔設有與吸氣孔連通的吸氣導流殼,所述吸氣導流殼頂部設有與吸氣孔相對的開口,所述吸氣導流殼底部與吸氣孔連通,所述吸氣導流殼內且位于吸氣導流殼開口與吸氣孔之間設有吸氣擾流板,所述吸氣擾流板將吸氣導流殼內腔隔當形成連通吸氣導流殼開口與吸氣孔的曲折吸氣通道。
所述后殼體與前殼體之間設有殼體連接法蘭。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具有如下優點:
1、前殼體采用平板狀結構設計,且后殼體采用柱體狀結構設計,在后殼體后端設有氣孔組,當后殼體嵌入墻體后,前殼體后側則緊貼墻體,故節省了熱水器的安裝空間,具有簡潔美觀的效果;
2、燃氣加熱模塊和熱交換排氣模塊均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組裝時,只需要將燃氣加熱模塊和熱交換排氣模塊完成連接后再裝入后殼體內,最后將后殼體再與前殼體連接,整機組裝時,減少了零部件的安裝,同時減少了組裝工位,有效提高了組裝效率,而且該結構的熱水器具有維護便捷的特點。
3、通過在排氣導流殼內增設排氣擾流板而形成曲折排氣通道,避免了從排氣口噴出的廢氣直接朝向排氣孔,而致使從排氣孔排出的氣流較急的廢氣沖擊影響環境,本發明中曲折排氣通道則有效改善了廢氣氣流,使之趨緩再排出。
4、通過在吸氣導流殼內增設吸氣擾流板而形成曲折吸氣通道,避免了從吸氣孔吸入的空氣直接進入后殼體內腔,本發明中曲折吸氣通道則有效改善了所吸入空氣的氣流,使之趨緩,確保風機工作穩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
圖1為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的爆炸視圖之一;
圖3為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的爆炸視圖之二;
圖4為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中燃氣加熱模塊與熱交換排氣模塊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中燃氣加熱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中熱交換排氣模塊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中后殼體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一種嵌入式模塊化熱水器,包括呈平板狀的前殼體1和呈柱體狀的后殼體2,所述后殼體2包括采用長方體結構或圓柱體結構,所述后殼體2前端開口且后端設有氣孔組21,所述后殼體2內腔下側設有燃氣加熱模塊3,所述后殼體2內上側且位于燃氣加熱模塊3上方連接有熱交換排氣模塊4,所述熱交換排氣模塊4后端與氣孔組21連通;所述前殼體1正面設有顯示控制面板11,所述前殼體1后側設有分別顯示控制面板11、燃氣加熱模塊3和熱交換排氣模塊4電連接的電氣控制組件12,且所述前殼體1后側連接于后殼體2前端。前殼體1采用平板狀結構設計,且后殼體2采用柱體狀結構設計,當后殼體2嵌入墻體后,前殼體1后側則緊貼墻體,故節省了熱水器的安裝空間,具有簡潔美觀的效果。
如圖5所示,所述燃氣加熱模塊3包括風箱31、燃燒器32、風機33和進氣連接組件34,所述風機33為直流風機,所述風箱31上部設有兩接口并分別與燃燒器31底部和風機33出風口對接,所述進氣連接組件34與燃燒器32連接,所述燃燒器32、風機33和進氣連接組件34通過風箱31而連接構成一個整體。
如圖6所示,所述熱交換排氣模塊4包括上下開口的熱交換器41和排氣箱體42,所述熱交換器41下開口與燃氣加熱模塊3上開口對接,所述排氣箱體42底部設有用于與熱交換器41上開口對接,且所述排氣箱體42后端設有與氣孔組21對應的排氣口421,所述熱交換器41的進出水端相應地連接有進水銅件和出水銅件,所述熱交換器41和排氣箱體42連接形成整體。
由于燃氣加熱模塊3和熱交換排氣模塊4均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組裝時,如圖4所示,只需要將燃氣加熱模塊3和熱交換排氣模塊4完成連接后再裝入后殼體2內,最后將后殼體2再與前殼體1連接,整機組裝時,減少了零部件的安裝,同時減少了組裝工位,故有效提高了組裝效率,而且采用本本發明設計結構的熱水器具有維護便捷的特點。
為了便于連接,在所述燃氣加熱模塊3上開口與熱交換排氣模塊4下開口之間連接有燃燒器法蘭5。
為了確保連接穩定可靠,在所述燃氣加熱模塊3與熱交換排氣模塊4設有支撐桿6。
如圖1-圖3所示,所述氣孔組21包括設于后殼體2上部側面的排氣孔211和設于后殼體2下部側面的吸氣孔212,所述排氣孔211與熱交換排氣模塊4后端連通,所述吸氣孔212與后殼體2內腔連通。
如圖7所示,所述后殼體2后端內腔設有與排氣孔211連通的排氣導流殼43,所述排氣導流殼43前部設有與排氣孔211相對的開口,所述排氣導流殼43前部開口與熱交換排氣模塊4后端對接連通,所述排氣導流殼43內且位于排氣導流殼43開口與排氣孔211之間設有排氣擾流板44,所述排氣擾流板44將排氣導流殼43內腔隔當形成連通排氣導流殼43開口與排氣孔211的曲折排氣通道45。為了加工方便,在后殼體2的后端可拆卸地設有連接蓋板25,所述的排氣孔211則設在連接蓋板25上。
所述后殼體2后端內腔設有與吸氣孔212連通的吸氣導流殼22,所述吸氣導流殼22頂部設有與吸氣孔212相對的開口,所述吸氣導流殼22底部與吸氣孔212連通,所述吸氣導流殼22內且位于吸氣導流殼22開口與吸氣孔212之間設有吸氣擾流板23,所述吸氣擾流板23將吸氣導流殼22內腔隔當形成連通吸氣導流殼22開口與吸氣孔212的曲折吸氣通道24。
如圖7所示,為了便于連接,所述后殼體2與前殼體1之間設有殼體連接法蘭7,殼體連接法蘭7先與后殼體2開口部固定連接。
本發明組裝前,顯示控制面板11和電氣控制組件12相應地安裝在前殼體1上;燃燒器32、風機33和進氣連接組件34通過風箱31而連接構成一個整體的燃氣加熱模塊3,同樣地,熱交換器41、排氣箱體42、進水銅件和出水銅件連接形成整體的熱交換排氣模塊4;將后殼體2后端上的連接蓋板25拆開,將吸氣擾流板23和吸氣導流殼22分別與后殼體2內腔后端下部連接,排氣擾流板44和排氣導流殼43則與連接蓋板25連接,之后連接蓋板25再與后殼體2連接。
經上述成品組裝前準備,進行組裝時,主要對四大模塊組件進行組裝,即將前殼體、燃氣加熱模塊3、熱交換排氣模塊4和后殼體2進行組裝。先將燃氣加熱模塊3與熱交換排氣模塊4通過燃燒器法蘭5進行固定連接,同時將支撐桿6上下兩端分別與排氣箱體42底部和風箱31上部連接;接著將完成連接的燃氣加熱模塊3和熱交換排氣模塊4裝入后殼體2內,并相應固定;最后,前殼體1通過殼體連接法蘭7與后殼體1連接而形成成品。
故本發明采用上述設計結構,將相應的零部件在成品組裝前進行連接成模塊結構,減少組裝工位,提高了整機組裝效率。
另外,本發明采用上述結構設計,將整機分成若干模塊,即實現模塊化設計及生產,為此,該成品進行維護時,人們通過更換模塊組件即可,方便的人們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