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磁加熱系統以及一種電磁烹飪設備。
背景技術:
相關的電磁加熱系統部分具有多線圈盤,多線圈盤可以交替加熱的方式對一個加熱體進行控制。但是,相關技術存在的問題是,線圈盤交替加熱時,功率切換不連續,IGBT管的開關損耗高。
因此,相關技術存在改進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磁加熱系統,能夠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快速交替加熱,且使切換時的功率連續。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磁烹飪設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種電磁加熱系統,包括:整流模塊,所述整流模塊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相連;相互獨立的多個諧振加熱模塊,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均與所述整流模塊的輸出端相連;過零檢測模塊,所述過零檢測模塊與所述交流電源相連,所述過零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所述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過零檢測模塊和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相連,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過零檢測信號對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以在所述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時構造出至少兩個諧振加熱模塊同時加熱的同時加熱區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電磁加熱系統,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相互獨立,通過過零檢測模塊檢測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控制模塊根據過零檢測信號對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以在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時構造出至少兩個諧振加熱模塊同時加熱的同時加熱區間。由此,該系統能夠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快速交替加熱,交替加熱周期短,并且,在切換時構造同時加熱區間,使切換時的功率連續,降低諧振加熱模塊中IGBT管的開關損耗。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即使過零檢測信號出現誤判,也不會使IGBT管在高電壓開通,防止IGBT管失效。
進一步地,每個諧振加熱模塊包括線圈盤、諧振電容、IGBT管和驅動電路。
進一步地,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的線圈盤以分散方式設置或以同心方式設置或以同軸方式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過零檢測模塊包括:整流單元,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交流電源相連,所述整流單元用于對交流電進行整流;過零檢測單元,所述過零檢測單元與所述整流單元的輸出端相連,過零檢測單元用于根據整流后的交流電判斷所述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過零檢測信號具有上升沿和下降沿,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過零檢測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獲取零伏點,并根據所述過零檢測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以及零伏點對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
進一步地,所述線圈盤與所述諧振電容并聯,并聯的所述線圈盤和諧振電容的一端與所述整流模塊的輸出端相連,并聯的所述線圈盤和諧振電容的另一端與所述IGBT管的集電極相連,所述IGBT管的發射極接地,所述IGBT管的柵極與所述控制模塊相連。
或者,所述線圈盤與所述諧振電容串聯,所述線圈盤的一端與所述整流模塊的輸出端相連,所述線圈盤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諧振電容的一端所述IGBT管的集電極相連,所述諧振電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IGBT管的發射極接地,所述IGBT管的柵極與所述控制模塊相連。
進一步地,每個諧振加熱模塊還包括驅動單元,所述驅動單元與所述IGBT管的控制極相連,所述驅動模塊用于驅動所述IGBT管導通或關斷。
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種電磁烹飪設備,包括所述的電磁加熱系統。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電磁烹飪設備,能夠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快速交替加熱,交替加熱周期短,并且,在切換時構造同時加熱區間,使切換時的功率連續,降低諧振加熱模塊中IGBT管的開關損耗。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即使過零檢測信號出現誤判,也不會使IGBT管在高電壓開通,防止IGBT管失效。
具體地,所述電磁烹飪設備可為電磁爐、電磁電飯煲或電磁壓力鍋。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方框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方框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電路原理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電路原理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工作原理圖;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切換方式的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切換方式的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切換方式的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切換方式的示意圖;
圖10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切換方式的示意圖;
圖1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切換方式的示意圖;以及
圖1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參考附圖來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烹飪設備、電磁加熱系統以及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控制方法。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方框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電磁加熱系統,包括:整流模塊10、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過零檢測模塊30和控制模塊40。
其中,整流模塊10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50相連;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相互獨立,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均與整流模塊10的輸出端相連,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用于對放置在電磁加熱系統上的鍋具進行加熱;過零檢測模塊30與交流電源50相連,過零檢測模塊30用于檢測交流電源50的過零區間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控制模塊40分別與過零檢測模塊30和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相連,控制模塊40用于根據過零檢測信號對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進行加熱切換控制,以在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時構造出至少兩個諧振加熱模塊20同時加熱的同時加熱區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整流模塊10可包括全橋整流器,整流模塊10可對交流電源20輸出的交流電進行整流,并將交流電整流后得到的直流電提供給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具體地,交流電整流后的波形可如圖5中的a所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2所示,每個諧振加熱模塊20包括線圈盤L1、諧振電容C1、IGBT管Q1。其中,線圈盤L1與諧振電容C1并聯,并聯的線圈盤L1和諧振電容C1的一端與整流模塊10的輸出端相連,并聯的線圈盤L1和諧振電容C1的另一端與IGBT管Q1的集電極相連,IGBT管Q1的發射極接地,IGBT管Q1的柵極與控制模塊相連。或者,線圈盤與諧振電容串聯,線圈盤的一端與整流模塊的輸出端相連,線圈盤的另一端分別與諧振電容的一端IGBT管的集電極相連,諧振電容的另一端接地,IGBT管的發射極接地,IGBT管的柵極與控制模塊相連。
進一步地,每個諧振加熱模塊20還可包括驅動單元,驅動單元與IGBT管的控制極相連,驅動模塊用于驅動IGBT管Q1導通或關斷。
具體來說,每個線圈盤L1均具有獨立的諧振加熱回路,控制模塊40通過對每個諧振加熱模塊20的IGBT管Q1的導通或關斷進行控制,以獨立地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進行諧振加熱。
更具體地,整流模塊10具有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在每個諧振加熱模塊20中,線圈盤L1可與諧振電容C1并聯連接,并聯的線圈盤L1可與諧振電容C1的一端與整流模塊10的第一輸出端相連,并聯的線圈盤L1可與諧振電容C1的另一端與IGBT管Q1的集電極C相連,并聯的線圈盤L1可與諧振電容的另一端與IGBT管Q1的集電極C相連,IGBT管Q1的發射極E與整流模塊10的第二輸出端相連并接地,IGBT管Q1的柵極G通過對應的驅動單元與控制模塊40相連。
控制模塊40可分別輸出多路控制信號至多個IGBT管Q1的柵極G,以分別控制多個IGBT管Q1的導通或關斷,從而獨立地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進行諧振加熱。其中,控制信號可為PPG控制信號,PPG控制信號的波形可如圖5中的b所示,當PPG控制信號處于高電平時,IGBT管Q1開通,IGBT管Q1的集電極C的電壓基本為零,當PPG控制信號處于低電平時,IGBT管Q1關斷,IGBT管Q1的集電極C的電壓先上升后下降,IGBT管Q1的集電極C的電壓波可如圖5中的c所示。控制模塊40通過控制IGBT管Q1一開一關以使線圈盤L1實現諧振加熱,線圈盤L1的諧振波形可如圖5中的d所示。
進一步地,PPG控制信號的頻率可在20kHz以上,整流后得到的直流信號提供至諧振加熱模塊20后,IGBT管Q1在PPG控制信號控制下可將整流后得到的直流信號轉換為逆變成20kHz以上的高頻信號,該高頻信號通過線圈盤L1將電信號轉變成交變的電磁信號,鍋具在交變的電磁信號中產生渦流及磁滯運動,因而產生熱量,實現諧振加熱。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的線圈盤L1以分散方式設置或以同心方式設置或以同軸方式設置。
具體地,如圖3所示,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可為兩個,兩個諧振加熱模塊20的線圈盤L1以分散方式設置,兩個線圈盤L1的圓心保持預設距離,預設距離大于兩個線圈盤L1的半徑之和。在以分散方式設置時,兩個線圈盤L1可全部設置在電磁加熱系統的鍋底,也可分別設置在電磁加熱系統的鍋底和側壁。
如圖4所示,兩個諧振加熱模塊20的線圈盤L1以分散方式設置同心方式設置,即兩個線圈盤L1具有同一個圓心,一個線圈盤L1位于內環,另一個線圈盤L1位于外環。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2所示,過零檢測模塊30包括整流單元301和過零檢測單元302。
其中,整流單元301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50相連,整流單元301用于對交流電進行整流;過零檢測單元302與整流單元301的輸出端相連,過零檢測單元302用于根據整流后的交流電判斷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
具體地,整流單元301可包括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第一二極管的陽極與交流電源50的一端相連,第二二極管的陽極與交流電源50的另一端相連,第一二極管的陰極與第二二極管的陰極相連并與過零檢測單元302相連。其中,交流電源50輸出的交流電的波形如圖6-11中e所示,整流單元301輸出的直流電的波形如圖6-11中f所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過零檢測信號具有上升沿和下降沿,控制模塊40用于過零檢測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獲取零伏點,并根據過零檢測信號的上升沿、下降沿和零伏點對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進行加熱切換控制。
也就是說,在控制模塊40接收到過零檢測信號之后,可根據過零檢測信號控制多個IGBT管Q1交替導通,從而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交替進行加熱。
具體地,可在零伏點附近設置過零區間,即[-V0,+V0],當交流電源50的電壓降低至V0,即經整流單元整流后的交流電的電壓降低至V0時,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翻轉,如圖6-11中g所示,可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產生下降沿;當交流電源50的電壓繼續降低至-V0,即經整流單元整流后的交流電的電壓上升至V0時,過零檢測信號再次發生翻轉,如圖6-11中g所示,可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產生上升沿。由此,過零檢測模塊30可檢測交流電源50的過零區間并生成過零檢測信號,且過零檢測信號分為過零下降沿和過零上升沿。
進一步地,控制模塊40在獲取到過零檢測模塊30在過零區間生成過零下降沿和過零上升沿后,可將過零下降沿和過零上升沿之間的中點作為交流電源50的零伏點。
下面結合圖3-4以及圖6-11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加熱切換控制進行描述。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3-4所示,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包括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線圈盤L1A與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線圈盤L1B可可對同一個加熱體進行加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IGBT管Q1A與控制模塊40的第一端相連,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IGBT管Q1B與控制模塊40的第二端相連,控制模塊40可分別控制IGBT管Q1A和Q1B導通或關斷。
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線圈盤L1A與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線圈盤L1B鄰近設置時,如果其中一個IGBT管例如Q1A在控制模塊40的控制下高頻通斷,則在對應的線圈盤例如L1A周邊和加熱體的周邊會產生交變的磁場,對應的線圈盤例如L1A進行主諧振加熱,另一個IGBT管例如Q1B在控制模塊40的控制下一直關斷,對應的線圈盤例如L1B在交變磁場中會產生跟隨式頻率相同的諧振即感應諧振。并且主諧振和感應諧振的諧振波形到達波谷的時間非常接近。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如圖6-11所示,當控制模塊40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切換時,可將切換點設置在交流電源的過零點附近,例如,可設置切換點:過零檢測的下降沿;交流電的零伏點;過零檢測的上升沿;軟件設置離交流電的零伏點偏移預設時間T,即零伏點之前預設時間T和零伏點之后預設時間T,T≤4mS。
應當理解的是,如果過零檢測模塊30在檢測到交流電源50處于過零區間時先產生下降沿再產生上升沿,則零伏點之前為下降沿,零伏點之后為上升沿;如果過零檢測模塊30在檢測到交流電源50處于過零區間時先產生上升沿再產生下降沿,則零伏點之前為上升沿,零伏點之后為下降沿。零伏點之前預設時間可指零伏點對應時間點減去預設時間T所得的時間點,零伏點之后預設時間可指零伏點對應時間點加上預設時間T所得的時間點。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當控制模塊40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或者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時,控制模塊40,進一步用于,先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或者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零伏點進行加熱,再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或者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以圖6的實施例為例,過零檢測模塊30在交流電源50處于過零區間時輸出低電平,即過零檢測模塊30在檢測到進入過零區間時產生下降沿,并在檢測到退出過零區間時產生上升沿。控制模塊40可將下降沿與上升沿的中點作為零伏點。
將切換點設置在零伏點和上升沿。在從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切換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零伏點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上升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在零伏點與上升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同理,在從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切換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零伏點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上升沿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和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也在零伏點與上升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應當理解的是,任一諧振加熱模塊20的加熱周期均可為交流電周期Ta的1/2的倍數加上同時加熱區間的時間。另外,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可在同一個交流電半周期均進行加熱、或者均不進行加熱、或者只有一個進行加熱,由此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可任意設定。
在圖6實施例中,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且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此種情況下,控制模塊40可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零伏點進行加熱并在第2N個零伏點之后的第2N個上升沿、第2N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6實施例的上升沿)停止加熱,并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零伏點進行加熱并在第(2N+1)個零伏點之后的第2N個上升沿、第2N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6實施例的上升沿)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其中,N為正整數。
由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在切換多個線圈盤加熱時,可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實現連續功率加熱,有效降低IGBT管的開關損耗。
或者,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當控制模塊40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或者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時,控制模塊,進一步用于,先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或者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或者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以圖7的實施例為例,過零檢測模塊30在交流電源50處于過零區間時輸出低電平,即過零檢測模塊30在檢測到進入過零區間時產生下降沿,并在檢測到退出過零區間時產生上升沿。控制模塊40可將下降沿與上升沿的中點作為零伏點。
將切換點設置在零伏點和下降沿。在從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切換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下降沿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零伏點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在零伏點與下降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同理,在從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切換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下降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零伏點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和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也在零伏點與下降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在圖7實施例中,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且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此種情況下,控制模塊40可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零伏點之前的第(2N-1)個上升沿、第(2N-1)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7實施例的下降沿)進行加熱并在第2N個零伏點停止加熱,并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零伏點之前的第2N個上升沿、第2N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7實施例的下降沿)進行加熱并在第(2N+1)個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由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在切換多個線圈盤加熱時,可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實現連續功率加熱,有效降低IGBT管的開關損耗。
或者,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當控制模塊40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或者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時,控制模塊40進一步用于,先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或者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或者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以圖8的實施例為例,過零檢測模塊30在交流電源50處于過零區間時輸出低電平,即過零檢測模塊30在檢測到進入過零區間時產生下降沿,并在檢測到退出過零區間時產生上升沿。控制模塊40可將下降沿與上升沿的中點作為零伏點。
將切換點設置在下降沿和上升沿。在從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切換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下降沿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上升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在下降沿與上升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同理,在從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切換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下降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上升沿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和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也在下降沿與上升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在圖8實施例中,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且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此種情況下,控制模塊40,進一步用于,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零伏點之前的第(2N-1)個下降沿、第(2N-1)個上升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8實施例的下降沿)進行加熱并在第2N個零伏點之后的第2N個上升沿、第2N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8實施例的上升沿)進行加熱停止加熱,并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零伏點之前的第2N個下降沿、第2N個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例如圖8實施例的下降沿)并在第(2N+1)個零伏點之后的第(2N+1)個上升沿、第(2N+1)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8實施例的上升沿)進行加熱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由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在切換多個線圈盤加熱時,可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實現連續功率加熱,有效降低IGBT管的開關損耗。
或者,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實施例,控制模塊40,進一步用于,在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時,先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一零伏點進行加熱,再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一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及在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時,先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二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二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以圖9的實施例為例,過零檢測模塊30在交流電源50處于過零區間時輸出低電平,即過零檢測模塊30在檢測到進入過零區間時產生下降沿,并在檢測到退出過零區間時產生上升沿。控制模塊40可將下降沿與上升沿的中點作為零伏點。
可將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切換點設置在上升沿和下降沿,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切換點設置在零伏點。由此,不同的諧振加熱模塊可選擇不同的切換點,切換點是可以變化的。
在從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切換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零伏點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上升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在零伏點與上升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同理,在從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切換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下降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零伏點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和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也在下降沿與零伏點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在圖9實施例中,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且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此種情況下,控制模塊40可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零伏點之前的第(2N-1)個下降沿、第(2N-1)個上升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9實施例的下降沿)進行加熱并在第2N個零伏點之后的第2N個上升沿、第2N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9實施例的上升沿)停止加熱,并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零伏點進行加熱并在第(2N+1)個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由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在切換多個線圈盤加熱時,可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實現連續功率加熱,有效降低IGBT管的開關損耗。
或者,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實施例,控制模塊40,進一步用于,在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時,先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一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一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及在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時,先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二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二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以圖10的實施例為例,過零檢測模塊30在交流電源50處于過零區間時輸出低電平,即過零檢測模塊30在檢測到進入過零區間時產生下降沿,并在檢測到退出過零區間時產生上升沿。控制模塊40可將下降沿與上升沿的中點作為零伏點。
可將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切換點設置在上升沿和下降沿,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切換點設置在下降沿和零伏點。由此,不同的諧振加熱模塊可選擇不同的切換點,切換點是可以變化的,而且同時加熱區間的時間也是可以變化的。
在從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切換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下降沿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上升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在下降沿與上升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同理,在從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切換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下降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零伏點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和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也在下降沿與零伏點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在圖10實施例中,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且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此種情況下,控制模塊40可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零伏點之前的第(2N-1)個下降沿、第(2N-1)個上升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9實施例的下降沿)進行加熱并在第2N個零伏點之后的第2N個上升沿、第2N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9實施例的上升沿)停止加熱,并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零伏點進行加熱并在第(2N+1)個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零伏點之前的第(2N-1)個下降沿、第(2N-1)個上升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10實施例的下降沿)進行加熱并在第2N個零伏點之后的第2N個上升沿、第2N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10實施例的上升沿)停止加熱,并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零伏點之前的第2N個下降沿、第2N個上升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10實施例的下降沿)進行加熱并在第(2N+1)個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由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在切換多個線圈盤加熱時,可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實現連續功率加熱,有效降低IGBT管的開關損耗。
或者,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實施例,控制模塊40,進一步用于,在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時,先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一零伏點進行加熱,再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一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及在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切換為由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時,先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二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二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以圖11的實施例為例,過零檢測模塊30在交流電源50處于過零區間時輸出低電平,即過零檢測模塊30在檢測到進入過零區間時產生下降沿,并在檢測到退出過零區間時產生上升沿。控制模塊40可將下降沿與上升沿的中點作為零伏點。
可將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切換點設置在上升沿和下降沿,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切換點設置在零伏點和上升沿。由此,不同的諧振加熱模塊可選擇不同的切換點,切換點是可以變化的,而且同時加熱區間的時間也是可以變化的。
在從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切換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零伏點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上升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在零伏點與上升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同理,在從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加熱切換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加熱時,控制模塊40可先在下降沿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進行加熱,即控制模塊40輸出PPG控制信號至IGBT管Q1A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A進行主諧振加熱,再在相應的上升沿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停止加熱,即控制模塊40持續輸出低電平信號至IGBT管Q1B的柵極以控制線圈盤L1B停止主諧振加熱。由此,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的加熱周期T2和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的加熱周期T1也在下降沿與上升沿之間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T3。
在圖11實施例中,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且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交流半周期進行加熱,此種情況下,控制模塊40可控制第一諧振加熱模塊20A在第(2N-1)個零伏點之前的第(2N-1)個下降沿、第(2N-1)個上升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11實施例的下降沿)進行加熱并在第2N個零伏點之后的第2N個上升沿、第2N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11實施例的上升沿)停止加熱,并控制第二諧振加熱模塊20B在第2N個零伏點進行加熱并在第(2N+1)個零伏點之后的第(2N+1)個上升沿、第(2N+1)個下降沿或預設時間(例如圖11實施例的上升沿)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
由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在切換多個線圈盤加熱時,可構造出同時加熱區間,實現連續功率加熱,有效降低IGBT管的開關損耗。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電磁加熱系統工作過程中,控制模塊40可在前述六種加熱切換方式中任選一種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進行切換加熱,也可將前述六種加熱切換方式中至少兩種組合以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20進行切換加熱。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將切換時刻設置在交流電零伏或零伏附近例如過零檢測的下降沿、過零檢測的上升沿或者在離交流電的零伏點偏移預設時間T。在控制多個線圈盤進行切換時,通過在至少兩個線圈盤之間設置同時加熱區間,使切換時的功率連續,并且切換時多個IGBT管可在主諧振過零點導通、或在各自的諧振過零點導通或者在感應諧振過零點導通,降低IGBT開關損耗。而且,在過零信號由于干擾誤判時,也不會使IGBT在高電壓開通,防止IGBT失效。
綜上,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電磁加熱系統,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相互獨立,通過過零檢測模塊檢測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控制模塊根據過零檢測信號對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以在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時構造出至少兩個諧振加熱模塊同時加熱的同時加熱區間。由此,該系統能夠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快速交替加熱,交替加熱周期短,并且,在切換時構造同時加熱區間,使切換時的功率連續,降低諧振加熱模塊中IGBT管的開關損耗。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即使過零檢測信號出現誤判,也不會使IGBT管在高電壓開通,防止IGBT管失效。
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電磁烹飪設備,包括上述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
具體地,電磁烹飪設備可為電磁爐、電磁電飯煲或電磁壓力鍋。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電磁烹飪設備,能夠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快速交替加熱,交替加熱周期短,并且,在切換時構造同時加熱區間,使切換時的功率連續,降低諧振加熱模塊中IGBT管的開關損耗。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即使過零檢測信號出現誤判,也不會使IGBT管在高電壓開通,防止IGBT管失效。
最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又提出了一種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控制方法。
圖1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2所示,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檢測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
S2:根據過零檢測信號對相互獨立的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以在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時構造出至少兩個諧振加熱模塊同時加熱的同時加熱區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過零檢測信號具有上升沿和下降沿,根據過零檢測信號對相互獨立的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包括:根據過零檢測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獲取零伏點,并根據過零檢測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以及零伏點對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過零檢測信號具有上升沿和下降沿,所述根據所述過零檢測信號對相互獨立的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包括:根據所述過零檢測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獲取零伏點,并根據所述過零檢測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以及零伏點對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包括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當控制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為由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或者由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為由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時,
先控制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或者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零伏點進行加熱,再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或者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在所述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所述同時加熱區間;
或者,先控制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或者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或者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在所述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所述同時加熱區間;
或者,先控制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或者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或者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在所述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所述同時加熱區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包括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和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其中,
在控制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為由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時,先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第一零伏點進行加熱,再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所述第一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及在控制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為由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時,先控制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在第二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所述第二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所述同時加熱區間;
或者,在控制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為由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時,先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第一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在所述第一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及在控制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為由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時,先控制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在第二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所述第二零伏點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所述同時加熱區間;
或者,在控制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為由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時,先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第一零伏點進行加熱,再控制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在所述第一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及在控制所述多個諧振加熱模塊由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為由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時,先控制所述第一諧振加熱模塊在第二零伏點之前的下降沿、上升沿或預設時間進行加熱,再控制所述第二諧振加熱模塊在所述第二零伏點之后的上升沿、下降沿或預設時間停止加熱,以在切換時構造出所述同時加熱區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電磁加熱系統的加熱控制方法,檢測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進而根據過零檢測信號對相互獨立的多個諧振加熱模塊進行加熱切換控制,以在交流電源的過零區間時構造出至少兩個諧振加熱模塊同時加熱的同時加熱區間。由此,該方法能夠控制多個諧振加熱模塊快速交替加熱,交替加熱周期短,并且,在切換時構造同時加熱區間,使切換時的功率連續,降低諧振加熱模塊中IGBT管的開關損耗。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方法,即使過零檢測信號出現誤判,也不會使IGBT管在高電壓開通,防止IGBT管失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