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空氣調節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節能型調溫調濕空氣處理裝置,特別是一種帶有預冷水和再冷水系統的內外復合式高精度空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
當前,制藥、電子、紡織等諸多行業的生產制造都對溫濕度控制有嚴格要求,一年四季都要求具備低濕度的工藝性空調環境。傳統的水系統恒溫恒濕空氣處理機組一般為一次回風全空氣系統,系統采用7℃/12℃冷凍水對新風與回風的混合風進行降溫除濕,經蒸汽加熱器或電加熱器再熱后送入室內。但這種系統降溫受冷凍水溫度限制,機器露點僅能達到14℃左右,遠不能達到許多生產工藝要求的機器露點5℃。另外,由于冷卻除濕后空氣溫度較低,需進行再次加熱才能滿足送風溫度要求,存在先冷卻再加熱的能源利用矛盾,空調系統能耗較高。
對于有低濕度工況要求的車間,目前大部分場合使用轉輪除濕系統。轉輪除濕空調系統中,被處理空氣經前表冷器預冷后經過轉輪除濕至干燥狀態,之后再經過后表冷器冷卻達到送風狀態點,送入室內。轉輪除濕機組即便在過渡季節,其表冷器也需要冷水消耗,使得冷水機組必須開啟;另外再生側需要用蒸汽加熱或電加熱等方法將空氣加熱到120℃以上得到再生,這些都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浪費。
專利技術“一種節能式調溫調濕空氣處理方法”(專利申請號:CN201210290885.4)公開了相關的技術方案,解決了上述部分問題,但仍存在系統復雜的不足;部分場合下要求降低現場施工難度、保證廠房內外美觀,甚至由于距離室外過遠而無法設計安裝室外機組。綜上所述的水系統恒溫恒濕空調、轉輪除濕空調和新型直膨式低溫低濕空調存在能耗大、效率低、占地面積大和系統復雜等問題。因此,尋求設計一種節能型調溫調濕空氣處理裝置,機組僅與車間原水系統空調的冷凍水管路對接,省去多臺獨立蒸汽壓縮制冷機組,利用熱管冷量回收技術以及熱泵節能技術,解決現有調溫調濕空氣處理裝置能耗大、效率低、占地面積大和系統復雜等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設計一種提供一種新型的、節能的、精確控制生產環境溫濕度的空氣處理裝置。本實用新型機組僅與車間原水系統空調的冷凍水管路對接,省去多臺獨立蒸汽壓縮制冷機組,無其他制冷系統外部連管,簡化系統結構,節省設備生產成本;利用熱管冷量回收技術以及熱泵節能技術,將空氣溫濕度精確控制在目標參數,且能夠大幅提高空氣處理效率,節約除濕運行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節能型調溫調濕空氣處理裝置,將風道、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擋水板、內熱泵系統蒸發器、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外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外熱管系統的蒸發器、內熱泵系統的冷凝器、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內熱泵系統均液管、內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供風機、露點溫度傳感器、露點溫度信號傳輸線、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內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內熱泵系統膨脹閥、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內熱管系統的分液器、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外熱管系統的分液器、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待處理空氣進口、外部冷源(7℃/12℃冷凍水)、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低溫低濕空氣出口、內熱泵系統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內熱泵系統的壓縮機排氣管、內熱泵系統壓縮機、內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供風溫度傳感器、供風溫度信號傳輸線、內熱泵系統儲液罐、外熱管系統的儲液罐、內熱管系統的儲液罐、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中央控制器、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控制線、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控制線、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控制線、內熱泵系統壓縮機控制線、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控制線、供風機控制線、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進水管、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進水管、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外熱泵系統的儲液罐、外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外熱泵系統的膨脹閥、外熱泵系統均液管、外熱泵系統蒸發器、外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外熱泵系統壓縮機、外熱泵系統的壓縮機排氣管和外熱泵系統壓縮機控制線組合連接為一體,構成實現熱管節能型水系統調溫調濕空氣處理裝置,裝置按功能分為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冷量回收系統、內外復合式熱泵系統、預冷水系統、再冷水系統和中央控制五個子系統。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冷量回收子系統,由m個(2≤m≤10)熱管循環按照內外復合的結構形式布置;最內層的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各層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之前,其熱管工作溫度最低,最內層的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布置在其它各層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之后;擋水板設置在最內層的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之前,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通過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與內熱管系統的儲液罐相連,內熱管系統的儲液罐與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相連,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通過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與內熱管系統的分液器相連,內熱管系統的分液器通過內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與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相連,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通過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與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相連;最外層的熱管循環結構的連接順序為: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外熱管系統的儲液罐-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外熱管系統的分液器-外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外熱管系統的蒸發器-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最內層的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回收達到機器露點溫度的從擋水板流出空氣的冷量,從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進入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的氣液兩相流工質全部冷凝為液體,這些液體經熱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進入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提高壓力后由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送到內熱管系統的分液器,均勻分液后由內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送入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在此吸收從前一級熱管蒸發器出來的空氣中的熱量,轉化為氣液兩相流工質后,由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送入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再次將兩相流工質送入冷凝器,如此形成循環,連續不斷地實現冷量的回收;最外層的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回收從前m-1級內循環熱管冷凝器流出空氣的冷量,使從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進入冷凝器的氣液兩相流工質全部冷凝為液體,這些液體在重力作用下,經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進入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提高壓力后由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送到外熱管系統的分液器,均勻分液后由外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送入外熱管系統的蒸發器,在此吸收從前處理段出來的空氣中的熱量,轉化為氣液兩相流工質,由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送入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再次將兩相流工質送入冷凝器,如此形成循環,連續不斷地實現冷量的回收。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內外復合式熱泵子系統,由i個(2≤i≤10)熱泵循環按照內外復合的結構形式布置,在整個內外復合式熱泵子系統中,最內層循環的蒸發器布置在其它熱泵循環蒸發器之后,最內層循環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帶排熱熱泵循環冷凝器之前,最外層循環的蒸發器布置在其它熱泵循環蒸發器之前,最外層循環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熱泵循環冷凝器之后,形成內外復合的布置形式;最內層熱泵循環的內熱泵系統的冷凝器通過內熱泵系統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與內熱泵系統儲液罐相連,內熱泵系統儲液罐與內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相連,內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與內熱泵系統膨脹閥相連,內熱泵系統膨脹閥通過內熱泵系統均液管與內熱泵系統蒸發器相連,內熱泵系統蒸發器與內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相連,內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與內熱泵系統壓縮機相連,內熱泵系統壓縮機通過內熱泵系統的壓縮機排氣管與內熱泵系統的冷凝器相連;最外層的熱泵循環結構的連接順序為: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外熱泵系統的儲液罐-外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外熱泵系統的膨脹閥-外熱泵系統均液管-外熱泵系統蒸發器-外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外熱泵系統壓縮機-外熱泵系統的壓縮機排氣管-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中央控制子系統,其中央控制器通過與供風溫度信號傳輸線、露點溫度信號傳輸線、供風機控制線、內熱泵系統壓縮機控制線、外熱泵系統壓縮機控制線、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控制線、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控制線、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控制線,分別與供風溫度傳感器、露點溫度傳感器、供風機、內熱泵系統壓縮機、外熱泵系統壓縮機、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相連;中央控制器獲得供風溫度、獲得露點溫度、控制供風量;通過對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的開度控制來改變對外排熱量,實現供風溫度的調節;中央控制器通過對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冷量回收子系統的工作臺數、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的開度及內外復合式熱泵系統變頻壓縮機的工作臺數和工作頻率控制,完成露點溫度的調節;中央控制子系統的功效是:實現供風溫度及露點溫度的自動調節與控制。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預冷水子系統,其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的進水口通過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進水管與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相連,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與外部冷源(7℃/12℃冷凍水)相連,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的出水口通過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與外部冷源相連;外部冷源與車間原水系統空調的冷凍水管路對接,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與中央控制器相連。外部冷源供應的冷水經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調節流量后,進入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內吸熱使風道中的空氣降溫,冷水適度升溫再經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返回外部冷源,放熱降溫后再進入預冷水子系統的制冷循環中;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通過調節流量來保證足夠的制冷量和機器露點的穩定,同時保證排水溫度穩定,使得外部冷源的水冷機組運行穩定。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再冷水子系統,其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的進水口通過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進水管與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相連,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與外部冷源(7℃/12℃冷凍水)相連,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的排水口通過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與外部冷源相連,外部冷源與車間原水系統空調的冷凍水管路對接,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與中央控制器相連。外部冷源供應的冷水經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調節流量后,進入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內吸熱使風道中的空氣降溫,冷水適度升溫再經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返回外部冷源,放熱降溫后再進入再冷水子系統的制冷循環中;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通過調節流量來保證足夠的制冷量和供風溫度的穩定,同時保證排水溫度穩定,使得外部冷源的水冷機組運行穩定。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僅與車間原水系統空調的冷凍水管路對接,省去多臺獨立蒸汽壓縮制冷機組,無其他制冷系統外部連管,簡化系統結構,節省設備生產成本;利用熱管冷量回收技術以及熱泵節能技術,將空氣溫濕度精確控制在目標參數,能夠大幅提高空氣處理效率,節約調溫除濕的運行成本;其結構設計簡單合理,使用方便,應用環境友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本實施例涉及的節能型調溫調濕空氣處理裝置,將風道1、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2、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3、擋水板4、內熱泵系統蒸發器5、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6、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7、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8、外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9、外熱管系統的蒸發器10、內熱泵系統的冷凝器11、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2、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3、內熱泵系統均液管14、內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15、供風機16、露點溫度傳感器17、露點溫度信號傳輸線18、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19、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20、內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21、內熱泵系統膨脹閥22、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23、內熱管系統的分液器24、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25、外熱管系統的分液器26、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27、待處理空氣進口28、外部冷源(7℃/12℃冷凍水)29、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30、低溫低濕空氣出口31、內熱泵系統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32、內熱泵系統的壓縮機排氣管33、內熱泵系統壓縮機34、內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35、供風溫度傳感器36、供風溫度信號傳輸線37、內熱泵系統儲液罐38、外熱管系統的儲液罐39、內熱管系統的儲液罐40、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41、中央控制器42、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43、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44、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45、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控制線46、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控制線47、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控制線48、內熱泵系統壓縮機控制線49、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控制線50、供風機控制線51、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進水管52、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進水管53、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54、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55、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56、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57、外熱泵系統的儲液罐58、外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59、外熱泵系統的膨脹閥60、外熱泵系統均液管61、外熱泵系統蒸發器62、外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63、外熱泵系統壓縮機64、外熱泵系統的壓縮機排氣管65和外熱泵系統壓縮機控制線66組合連接為一體,構成實現熱管節能型水系統調溫調濕空氣處理裝置,裝置按功能分為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冷量回收系統、內外復合式熱泵系統、預冷水系統、再冷水系統和中央控制五個子系統。
本實施例涉及的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冷量回收子系統,由m個(2≤m≤10)熱管循環按照內外復合的結構形式布置;最內層的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3布置在其它各層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之前,其熱管工作溫度最低,最內層的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15布置在其它各層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之后,擋水板4設置在最內層的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3之前,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3通過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20與內熱管系統的儲液罐40相連,內熱管系統的儲液罐40與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41相連,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41通過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45與內熱管系統的分液器24相連,內熱管系統的分液器24通過內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15與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8相連,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8通過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6、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3與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3相連;最外層的熱管循環結構的連接順序為: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2-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19-外熱管系統的儲液罐39-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43-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44-外熱管系統的分液器26-外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9-外熱管系統的蒸發器10-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7-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2-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2。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8能將空氣處理到較低溫度;這種內外復合的布置形式,能夠高效地實現冷量回收,m越大,冷量回收效果越好;最內層的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3回收達到機器露點溫度的從擋水板4流出空氣的冷量,使從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3進入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3的氣液兩相流工質全部冷凝為液體,這些液體在重力作用下,經熱內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20進入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41,提高壓力后由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45送到內熱管系統的分液器24,均勻分液后由內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15送入內熱管系統的蒸發器8,在此吸收從前一級熱管蒸發器出來的空氣中的熱量,轉化為氣液兩相流工質后,由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6送入內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3,再次將兩相流工質送入冷凝器,如此形成循環,連續不斷地實現冷量的回收;最外層的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12回收從前m-1級內循環熱管冷凝器流出空氣的冷量,使從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2進入冷凝器的氣液兩相流工質全部冷凝為液體,這些液體在重力作用下,經外熱管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19進入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43,提高壓力后由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輸送管44送到外熱管系統的分液器26,均勻分液后由外熱管系統的等長度均液管9送入外熱管系統的蒸發器10,在此吸收從前處理段出來的空氣中的熱量,轉化為氣液兩相流工質,由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輸送管7送入外熱管系統的兩相流工質母管2,再次將兩相流工質送入冷凝器,如此形成循環,連續不斷地實現冷量的回收。
本實施例涉及的內外復合式熱泵子系統,由i個(2≤i≤10)熱泵循環按照內外復合的結構形式布置,在整個內外復合式熱泵子系統中,最內層循環的蒸發器布置在其它熱泵循環蒸發器之后,最內層循環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帶排熱熱泵循環冷凝器之前,最外層循環的蒸發器布置在其它熱泵循環蒸發器之前,最外層循環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熱泵循環冷凝器之后,形成內外復合的布置形式;最內層熱泵循環的內熱泵系統的冷凝器11通過內熱泵系統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32與內熱泵系統儲液罐38相連,內熱泵系統儲液罐38與內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35相連,內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35與內熱泵系統膨脹閥22相連,內熱泵系統膨脹閥22通過內熱泵系統均液管14與內熱泵系統蒸發器5相連,內熱泵系統蒸發器5與內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21相連,內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21與內熱泵系統壓縮機34相連,內熱泵系統壓縮機34通過內熱泵系統的壓縮機排氣管33與內熱泵系統的冷凝器11相連;最外層的熱泵循環結構的連接順序為: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56-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凝結液輸送管57-外熱泵系統的儲液罐58-外熱泵系統的干燥過濾器59-外熱泵系統的膨脹閥60-外熱泵系統均液管61-外熱泵系統蒸發器62-外熱泵系統氣液分離器63-外熱泵系統壓縮機64-外熱泵系統的壓縮機排氣管65-外熱泵系統的冷凝器56。最內層熱泵循環蒸發器與冷凝器之間的工作溫差較小,有利于提高內循環熱泵效率,同時,最外層熱泵循環蒸發器與冷凝器之間的工作溫差也較小,也有利于提高外循環熱泵效率,故整個熱泵循環子系統的效率都較高;內層熱泵循環的蒸發溫度、冷凝溫度總是比外層熱泵循環的蒸發溫度、冷凝溫度低,使每個熱泵循環的工作溫差都較小,且i越大,工作溫差減小得越多,熱泵效率提高的也越多,但i越大,初投資越大,系統越復雜,實際應用時,應根據經濟技術分析優化確定i的大小;內外復合式熱泵循環子系統的功效是:其蒸發器的冷量用于冷卻被處理的空氣,實現降溫除濕,其冷凝器的排熱,全部用于加熱達到露點溫度后的低溫、低濕空氣,提高調溫調濕段供風溫度;另外,通過內外復合式熱泵循環子系統中最內層1個或幾個熱泵循環蒸發器換熱面積的有效擴大及其蒸發溫度的嚴格控制,能夠使機器露點溫度長期穩定地控制在5℃的要求,實現深度除濕。
本實施例涉及的中央控制子系統,其中央控制器42通過與供風溫度信號傳輸線37、露點溫度信號傳輸線18、供風機控制線51、內熱泵系統壓縮機控制線49、外熱泵系統壓縮機控制線66、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控制線48、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控制線47、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控制線46,分別與供風溫度傳感器36、露點溫度傳感器17、供風機16、內熱泵系統壓縮機34、外熱泵系統壓縮機64、外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43、內熱管系統的循環溶液泵41、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27相連;中央控制器42獲得供風溫度、獲得露點溫度、控制供風量;通過對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46的開度控制來改變對外排熱量,實現供風溫度的調節;中央控制器42通過對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冷量回收子系統的工作臺數、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27的開度及內外復合式熱泵系統變頻壓縮機的工作臺數和工作頻率控制,完成露點溫度的調節;中央控制子系統的功效是:實現供風溫度及露點溫度的自動調節與控制。
本實施例涉及的預冷水子系統,其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23的進水口通過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進水管52與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27相連,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27與外部冷源(7℃/12℃冷凍水)29相連,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23的出水口通過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30與外部冷源29相連;外部冷源29與車間原水系統空調的冷凍水管路對接,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27與中央控制器42相連。外部冷源29供應的冷水經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27調節流量后,進入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23內吸熱使風道中的空氣降溫,冷水適度升溫再經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30返回外部冷源29,放熱降溫后再進入預冷水子系統的制冷循環中;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27通過調節流量來保證足夠的制冷量和機器露點的穩定,同時保證排水溫度穩定,使得外部冷源29的水冷機組運行穩定。
本實施例涉及的再冷水子系統,其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25的進水口通過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進水管53與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55相連,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55與外部冷源(7℃/12℃冷凍水)29相連,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25的排水口通過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54與外部冷源29相連,外部冷源29與車間原水系統空調的冷凍水管路對接,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55與中央控制器42相連。外部冷源29供應的冷水經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55調節流量后,進入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25內吸熱使風道中的空氣降溫,冷水適度升溫再經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排水管54返回外部冷源29,放熱降溫后再進入再冷水子系統的制冷循環中;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55通過調節流量來保證足夠的制冷量和供風溫度的穩定,同時保證排水溫度穩定,使得外部冷源29的水冷機組運行穩定。
本實施例實現節能除濕調溫的空氣調節過程步驟是:待處理空氣依次經過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冷量回收子系統的多個蒸發器10和8、預冷水系統的空調表冷器23冷卻降溫,再被內外復合式熱泵系統的多個蒸發器62、5深度冷卻至機器露點溫度,然后經擋水板4去除液態水滴,依次被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冷量回收子系統的多個冷凝器13和12、內外復合式熱泵系統的多個冷凝器11、56加熱,最后由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25去除多余熱量,降溫至設定供風溫度,完成節能除濕調溫的空氣調節過程;中央控制子系統通過調節水系統的預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27的開度和內外復合式熱泵系統運行機組個數、工作頻率來控制總制冷量和露點溫度,達到調濕目的,同時通過調節水系統的再冷空調表冷器流量調節閥55的開度和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系統運行機組個數來控制總制熱量和供風溫度,達到調溫目的;其實現對空氣除濕調溫處理的啟動與運行過程如下:先將內外復合式兩相流熱管冷量回收系統和內外復合式熱泵系統兩個子系統抽空、充注適量工質,再將中央控制子系統的露點和供風溫度按工藝要求設定具體參數,啟動供風機16,隨后啟動內外復合式熱泵系統、預冷水系統、再冷水系統;約10分鐘后,啟動內外復合式熱管冷量回收子系統,再待20-60分鐘后,系統中的供風溫度和露點溫度將達到設定值,處于穩定工作階段,如此便可連續不斷、高效節能地提供滿足供風溫度和露點溫度要求的低濕度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