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簡便的恒溫恒濕恒氧恒凈空調加濕器模塊。
背景技術:
現有背景技術下的空調加濕器模塊,大多結構復雜,并且不易于拆卸,雖然使用效果能夠滿足空調設備的加濕功能需要,然而作為附加模塊,由于自身結構的問題,以及安裝上需要很多螺釘進行限位連接,使得設備一旦出現故障需要檢修,整個檢修過程就會不夠方便,過多的螺釘容易造成遺失,使得連接不穩定。
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在滿足加濕效果的前提下,結構足夠簡單,使用較少連接件,方便檢修的加濕器模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背景技術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高效簡便的恒溫恒濕恒氧恒凈空調加濕器模塊,具體方案如下:
高效簡便的恒溫恒濕恒氧恒凈空調加濕器模塊,包括濕膜、注水槽、蓄水槽、限流閥、液位開關、外殼,所述的注水槽兩側通過螺釘固定在濕膜頂端,所述的濕膜底面水平設置有2個或以上卡扣,與設置在蓄水槽表面的卡口配對連接,并在一端通過垂直于卡扣的螺釘與蓄水槽限位連接,所述的外殼包括頂蓋、底板、左側板、右側板、背板以及接水盤,所述的外殼各個部件通過螺釘副相連,所述的蓄水槽底面水平設置有2個或以上卡扣,與設置在接水盤表面匹配的卡口配對連接,并在一端通過平行于卡扣的螺釘與接水盤限位連接,所述的限流閥通過螺釘設置在接水盤的表面,所述的液位開關通過螺釘設置在接水盤的內側面。
進一步的,所述的右側板設置有足夠濕膜、注水槽、蓄水槽出入的開口,所述的開口底沿設置有半圈凹槽,所述的右側板的開口配有匹配于開口大小的軟質的有機塑料護蓋,所述的有機塑料壺蓋的一端設置有一缺口,另一端的兩側通過螺釘與右側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外殼正面是新風流向的出口方向,外殼反面是新風流向的入口方向。
進一步的,所述的左側板與右側板在外殼正面的一端設置有2個或以上的卡扣,在卡扣連線的中間設置有螺孔。
進一步的,所述的左側板與右側板在外殼反面的一端設置有2個或以上的卡扣,在卡扣連線的中間設置有螺孔。
本實用新型使用較少的部件,以及數量較少的螺釘作為連接件,實現了可靠的系統結構,既能滿足使用的穩定,又方便日常拆卸維護,并且本實用新型的加濕效果好,與同類產品相比,用簡便的構造可提供同等甚至更優的加濕效果,成本低,適宜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3為注水槽2、濕膜1與蓄水槽3的安裝示意圖。
圖4為蓄水槽3與接水盤11的安裝示意圖。
其中:濕膜1、注水槽2、蓄水槽3、限流閥4、液位開關5、頂蓋6、底板7、左側板8、右側板9、背板10、接水盤11、有機塑料護蓋12、半圈凹槽13、卡扣14、卡口15、外殼正面16、外殼反面1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參照附圖1、附圖2、附圖3和附圖4所示,高效簡便的恒溫恒濕恒氧恒凈空調加濕器模塊,包括濕膜1、注水槽2、蓄水槽3、限流閥4、液位開關5、外殼,所述的注水槽2兩側通過螺釘固定在濕膜1頂端,所述的濕膜1底面水平設置有2個或以上卡扣14,與設置在蓄水槽表面的卡口15配對連接,并在一端通過垂直于卡扣14的螺釘與蓄水槽3限位連接,所述的外殼包括頂蓋6、底板7、左側板8、右側板9、背板10以及接水盤11,所述的外殼各個部件通過螺釘副相連,所述的蓄水槽3底面水平設置有2個或以上卡扣14,與設置在接水盤11表面匹配的卡口15配對連接,并在一端通過平行于卡扣14的螺釘與接水盤11限位連接,所述的限流閥4通過螺釘設置在接水盤11的表面,所述的液位開關5通過螺釘設置在接水盤11的內側面。
參照附圖2所示,所述的右側板9設置有足夠濕膜1、注水槽2、蓄水槽3出入的開口,所述的開口底沿設置有半圈凹槽13,所述的右側板的開口配有匹配于開口大小的軟質的有機塑料護蓋12,所述的有機塑料壺蓋12的一端設置有一缺口,另一端的兩側通過螺釘與右側板9連接。
參照附圖2所示,所述的外殼正面16是新風流向的出口方向,外殼反面17是新風流向的入口方向。
參照附圖2所示,所述的左側板8與右側板9在外殼正面16的一端設置有2個或以上的卡扣14,在卡扣14連線的中間設置有螺孔。
參照附圖2所示,所述的左側板8與右側板9在外殼反面17的一端設置有2個或以上的卡扣14,在卡扣14連線的中間設置有螺孔。
本實用新型的濕膜1、注水槽2、蓄水槽3與接水盤11之間,通過大量的卡扣14和卡口15配對式的嵌套相連,能夠保證在上下左右和水平的一個方向上,保持固定,另一個方向上配以螺釘連接,即可實現穩定可靠的限位效果,而本實用新型與空調出風口和前蓋等部件的連接方式,同樣采用這種限位方法,使得整體使用的螺釘數量大大減少,降低的整體拆卸的難度,方便進行檢修。
而當不需要進行整體拆卸的時候,只需要擰開右側板9上的螺釘,這樣就可輕易從半圈凹槽13上抽出有機塑料護蓋12,由于本身護蓋是軟質材料,故即使右側板9的上下活動空間不足,也可以以曲折護蓋的方式抽出或裝回,護蓋也方便進行替換,并且,由于濕膜1、注水槽2、蓄水槽3與接水盤11之間采用卡扣卡口配對連接,而螺釘的設置是靠近右側板9的出入口,所以只需要拆除掉這些螺釘,就能整體從外殼中抽出進行后續維護。
當工作時,注水槽2的水管穿過右側板9接入循環水路,而蓄水槽3與限流閥4相連,穿過右側板9接入循環水路,接水盤11穿過右側板9接入循環水路,水流源源不斷送到注水槽2,水緩緩從上往下滲入濕膜1,最終使得濕膜1濕透,多余的水就會暫時存儲在蓄水槽3上,通過限流閥4流回循環水路,空調新風從外殼反面17的入口進入,透過濕膜1從外殼正面16的出口送出,即可實現加濕功能,由于濕膜1的透風性和吸水性極佳,使得加濕效果能夠滿足實用需求。
當限流閥4出現故障,使得水從蓄水槽3中溢出,水位觸動了液位開關5,就會觸發應急排水程序,令水流從接水盤與右側板9之間的管路流出,防止滲水意外的發生。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