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燒結爐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帶有太陽能電池片防崩邊功能的燒結爐爐帶。
背景技術:
目前在光伏行業絲網印刷工序中,采用燒結爐對印刷后的電池片進行燒結。絲網印刷工序的燒結爐爐帶基本都是同一類型,即采用頂針從兩側直接托起電池片的方式。該種支撐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爐帶與電池片接觸面積,避免因爐帶頂針接觸電池片鋁背場,造成燒結后鋁背場缺陷。但這種爐帶同樣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其具體如下:
1、在電池片從印刷段進入燒結爐時,會不可避免的發生電池片邊緣與爐帶頂針的滑動摩擦。長期(三個月左右)的摩擦,爐帶頂針就會發生磨損。由于爐帶在爐腔運行過程只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會不斷的產生顛簸。當電池片置于磨損的爐帶上運行時,這種顛簸就會有可能造成電池片緊扣于磨損的爐帶上的情況。電池片硬而脆的特性決定了當電池片被緊扣于爐帶上時,任何的再次波動、擠壓都可能會造成電池片崩邊、隱裂、碎片(含D級)等不良的產生;
2、在電池片從印刷段進入爐帶時,由于機械手臂在皮帶傳動上料的不確定性,機械手臂與皮帶傳動的操作有可能會致使電池片插入到頂針底部,造成柵線發紅;同時,當電池片置于爐帶上時,由于爐帶的顛簸作用,電池片也有可能插入頂針底部,造成下料(機械手臂從爐帶上取下電池片)時,因電池片刮到爐帶頂針而產生崩邊、隱裂、碎片(含D級)等不良的產生;
3、由于電池片的磨損作用,當爐帶頂針磨損到一定程度時,磨損面就會接觸鋁背場,從而導致所有經過頂針的電池片全部產生頂針印,此時將不得不更換燒結爐帶,頂針磨損致使爐帶壽命大幅縮短。
燒結后的電池片即為成品電池片,燒結過程中產生的不良或碎片將給生產企業帶來極大的成本浪費。因此,有效解決燒結爐因爐帶磨損而造成大批不良產品的問題已迫在眉睫。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太陽能電池片在燒結過程中易產生崩邊的缺陷,提供一種帶有太陽能電池片防崩邊功能的燒結爐爐帶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有太陽能電池片防崩邊功能的燒結爐爐帶,包括左頂針、右頂針和爐帶,爐帶包括若干條盤條組件,若干條盤條組件依次平行布置且相鄰的盤條組件之間互相纏繞,
所述的左頂針和右頂針均安裝在盤條組件上,左頂針和右頂針呈鏡像對應,所述的左頂針和右頂針上均套有套管且套管均與左頂針和右頂針構成轉動配合。
所述的盤條組件包括螺旋盤條和波浪銷,波浪銷纏繞在螺旋盤條上且波浪銷的前端與螺旋盤條的前端相接、波浪銷的后端與螺旋盤條的后端相接,后一行的螺旋盤條繞在前一行的波浪銷上。
所述的左頂針與右頂針均安裝在螺旋盤條上,所述的左頂針位于其同一個螺旋盤條上的右頂針的延長線上。
還包括左輔助頂針和右輔助頂針,左輔助頂針和右輔助頂針均安裝在螺旋盤條上;左輔助頂針的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的前端,左輔助頂針的另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的中端,左頂針的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的中端且與左輔助頂針相交,左頂針的另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的后端,右輔助頂針的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的前端,右輔助頂針的另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的中端,右頂針的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的中端且與右輔助頂針相交,右頂針的另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的后端,左輔助頂針與右輔助頂針呈鏡像對應。
所述的左頂針、右頂針、左輔助頂針和右輔助頂針的數量均為若干個,在若干個螺旋盤條中奇數行的螺旋盤條上均安裝有一個左輔助頂針、一個右輔助頂針、一個左頂針和一個右頂針。
還包括左支撐桿和右支撐桿,左支撐桿和右支撐桿的數量均為若干個,左支撐桿的一端安裝在左頂針和左輔助頂針的相接處,左支撐桿的另一端垂直安裝在螺旋盤條上,右支撐桿的一端安裝在右頂針與右輔助頂針的相接處,右支撐桿的另一端垂直安裝在螺旋盤條上。
所述左頂針的長度大于左輔助頂針的長度,右頂針的長度大于右輔助頂針的長度。
所述的左支撐桿與右支撐桿之間的距離為180mm-200mm。
所述的左頂針的長度為40-50mm,套管的長度為30-40mm,左支撐桿的長度為15mm。
所述的若干個左輔助頂針與若干個左頂針的連接結構從俯視角度呈“之”字形。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太陽能電池片防崩邊功能的燒結爐爐帶,與現有技術相比在不影響電池片燒結質量的前提下,既可以降低因爐帶磨損造成的電池片的燒結不良,又可以延長燒結爐爐帶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崩邊、隱裂、D級、碎片的產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結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結構正視圖;
其中,1-爐帶、2-螺旋盤條、3-波浪銷、4-太陽能電池片、11-左輔助頂針、12-右輔助頂針、13-左頂針、14-右頂針、15-套管、16-左支撐桿、17-右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帶有太陽能電池片防崩邊功能的燒結爐爐帶,包括左頂針13、右頂針14和爐帶1,太陽能電池片4放置在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上進行燒結作業。爐帶1包括若干條盤條組件,若干條盤條組件依次平行布置且相鄰的盤條組件之間互相纏繞。盤條組件包括螺旋盤條2和波浪銷3,波浪銷3纏繞在螺旋盤條2上且波浪銷3的前端與螺旋盤條2的前端相接、波浪銷3的后端與螺旋盤條2的后端相接,后一行的螺旋盤條2繞在前一行的波浪銷3上。通過多個盤條組件組成爐帶1,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均安裝在盤條組件上,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呈鏡像對應,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布置在爐帶1上,承載太陽能電池片4進行燒結作業。
由于太陽能電池片4進入爐帶1的操作、太陽能電池片4移出爐帶1的操作分別是皮帶傳動和機械手臂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經常出現太陽能電池片4放置不正、并未完全放正在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上的情況,隨著爐帶1運行過程中的振動,太陽能電池片4則容易卡在左頂針13或右頂針14的下方。這不僅造成燒結作業產生的太陽能電池片4柵線發紅等不良片的出現,更重要的是其還容易在太陽能電池片4移出爐帶1時,致使太陽能電池片4產生崩邊。在此,在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上均套有套管15,并且套管15均與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構成轉動配合。通過套管15在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上的設計,可以使得太陽能電池片4在帶有套管15的左頂針13、右頂針14上放置時,套管15的可轉動設計減小了爐帶1運行時對太陽能電池片4的振動影響,起到了減震作用,使得太陽能電池片4不容易產生移向。另外,由于套管15套在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上,也減少了左頂針13、右頂針14與爐帶1之間的間距,使得太陽能電池片4在進入爐帶1時,不容易插入到套管15與爐帶1之間,防止了崩邊情況的出現。同時,對爐帶1上的左頂針13、右頂針14加裝可自由旋轉和左右移動的套管15,不影響正常工藝和燒結質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左頂針13與右頂針14均安裝在螺旋盤條2上。由于爐帶1在運行過程中,螺旋盤條2和波浪銷3會產生一定的間距位移,若將左頂針13或右頂針14安裝在螺旋盤條2與波浪銷3之間,則會出現左頂針13或右頂針14崩斷的情況。其中,左頂針13位于其同一個螺旋盤條2上的右頂針14的延長線上,即左頂針13與右頂針14橫向相接。即在傳統的左頂針13與右頂針14布置方式上加裝套管1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還可以加裝左輔助頂針11和右輔助頂針12,左輔助頂針11和右輔助頂針12均安裝在螺旋盤條2上,左輔助頂針11和右輔助頂針12則不使用加裝套管15的設計。左輔助頂針11的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2的前端,左輔助頂針11的另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2的中端,螺旋盤條2為波浪狀,螺旋盤條2的前端為爐帶運行方向的前端,螺旋盤條2的后端為爐帶運行方向的末端。左頂針13的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2的中端且與左輔助頂針11相交,左頂針13的另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2的后端,致使左頂針13從螺旋盤條2的俯視角度來看為斜向布置在螺旋盤條2上,通過這種斜向布置使得太陽能電池片4在進入爐帶1時,其進入方向與左頂針13呈斜向切入,進一步的避免了太陽能電池片4卡在左頂針13下方。
同時,左輔助頂針11和左頂針13從螺旋盤條2的俯視角度來看,為斜向“V”字形,這徹底防止了太陽能電池片4卡邊情況的出現。當太陽能電池片4在進入爐帶1時,即使在機械手臂的操作下,還是出現了太陽能電池片4入爐角度的不好,太陽能電池片4要進入左頂針13下方,但此時左輔助頂針11則在左頂針13的后方起到了抵擋作用,致使太陽能電池片4在左輔助頂針11的抵擋下不會進入到左頂針13下方,徹底解決了太陽能電池片4的崩邊問題。同樣,若左輔助頂針11和左頂針13在螺旋盤條2上的布置位置相反,即左輔助頂針11位于螺旋盤條2后端、左頂針13位于螺旋盤條2前端,其也可起到防崩邊作用,太陽能電池片4可以從左輔助頂針11過渡至左頂針13,只是效果略差,還是會存在太陽能電池片4卡在左輔助頂針11下方的情況。
同理,右輔助頂針12的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2的前端,右輔助頂針12的另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2的中端,右頂針14的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2的中端且與右輔助頂針12相交,右頂針14的另一端安裝在螺旋盤條2的后端,左輔助頂針11與右輔助頂針12呈鏡像對應,兩者配合使用。同樣,左頂針13、右頂針14、左輔助頂針11和右輔助頂針12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為多個,在多個螺旋盤條2中奇數行的螺旋盤條2上均安裝有一個左輔助頂針11、一個右輔助頂針12、一個左頂針13和一個右頂針14;也可以在多個螺旋盤條2中偶數行的螺旋盤條2上均安裝有一個左輔助頂針11、一個右輔助頂針12、一個左頂針13和一個右頂針14,即間隔一個螺旋盤條2布置一組頂針結構的設計。
如圖3所示,為了更好的托起太陽能電池片4,頂針結構的組合可以設計成兩邊高、中間低的結構方式,可以采用多個左支撐桿16和右支撐桿17的設計。左支撐桿16的一端安裝在左頂針13和左輔助頂針11的相接處,左支撐桿16的另一端垂直安裝在螺旋盤條2上,將左頂針13和左輔助頂針11頂起。由于左頂針13上套有套管15,在左頂針13的一端通過左支撐桿16頂起限位,左頂針13的另一端則可以采用常用的球形焊接技術焊接在螺旋盤條2上,這樣更加利于套管15在左頂針13上的轉動。同理,右支撐桿17的一端安裝在右頂針14與右輔助頂針12的相接處,右支撐桿17的另一端垂直安裝在螺旋盤條2上。左頂針13的長度大于左輔助頂針11的長度,右頂針14的長度大于右輔助頂針12的長度,由于左頂針13與左輔助頂針11均通過左支撐桿16支撐、右頂針14與右輔助頂針12均通過右支撐桿17支撐,這樣便使得左輔助頂針11低于左頂針13、右輔助頂針12低于右頂針14,能更好的對左頂針13、右頂針14起到輔助抵擋作用且不影響正常的太陽能電池片4上、下燒結爐爐帶。
為了更好地配合太陽能電池片4的上爐、下爐使用,左支撐桿16與右支撐桿17之間的距離可以為180mm-200mm,左頂針13的長度可以為40-50mm,套管15的長度可以為30-40mm,左支撐桿16的長度可以為15mm。在爐帶1上,多個左輔助頂針11與多個左頂針13的連接結構從俯視角度呈“之”字形,同樣,多個右輔助頂針12與多個右頂針14的連接結構從俯視角度也呈“之”字形,完全避免了太陽能電池片4卡邊情況的出現,從而防止了取片時的崩邊情況的出現。即多個頂針組合,設計成雙向倒八字形狀。左頂針13和右頂針14由于加裝套管15(套管材質與爐帶相同),用于支撐太陽能電池片4和防止太陽能電池片4進入爐帶1時插入左頂針13或右頂針14底部空隙;左輔助頂針11和右輔助頂針12用于防止電池片在運動過程中反向插入左頂針13或右頂針14底部,造成下料時崩邊、缺角、D級片、碎片等不良的產生。
在實際使用時,太陽能電池片4進入爐帶1時只與套管15接觸,套管15可跟隨太陽能電池片4的進入一起滾動,減小了太陽能電池片4進入爐帶時的摩擦力,從而延長了爐帶1使用壽命。同時太陽能電池片4置于爐帶1上時,爐帶1因顛簸發生形變或位移,當產生形變或位移時,套管15可自由左右移動,體現在套管15與左頂針13(右頂針14)間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不會造成太陽能電池片4與套管15間發生距離變化,從而避免了因太陽能電池片4受到爐帶1擠壓而造成的燒結不良(崩邊、缺角、D級片、碎片等)。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困擾光伏行業的燒結爐爐帶在運行過程中因爐帶磨損和顛簸對電池片造成的擠壓損傷(這種擠壓會造成電池片崩邊、隱裂、D級、碎片等不良的產生);同時也避免了太陽能電池片4正向、反向插入頂針底部造成柵線發紅、下料碎片和頂針印等不良的問題。延長了爐帶使用壽命,較大幅度的提升了燒結良率,對公司成本控制和良率提升均具有重要意義。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