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熱交換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換熱裝置。
背景技術:
機房對環境的干濕度、潔凈度要求機房空調能滿足,但是機房內安裝在控制箱內的電子設備放熱功率較高,控制箱的內部空間相對小,控制柜柜體有相對密封的箱體,因此導致控制箱內的溫度過高。電子設備的性能壽命又對溫度的影響比較敏感,為此,需要對控制箱內進行冷卻。相關技術中,通常在控制箱內安裝制冷系統的換熱器對電子設備進行冷卻。由于控制箱內的空間有限,限制了換熱器的體積和容量,安裝不便,且換熱器的換熱性能容易受到不利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出一種換熱性能高、適應性好、結構變型靈活的換熱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換熱裝置,包括:第一換熱器,所述第一換熱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個第一扁管和第一翅片,多個所述第一扁管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間,所述第一翅片連接在相鄰的所述第一扁管之間,所述第一集流管具有第一制冷劑口,所述第二集流管具有第二制冷劑口;第二換熱器,所述第二換熱器包括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多個第二扁管和第二翅片,多個所述第二扁管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第三集流管和所述第四集流管之間,所述第二翅片連接在相鄰的所述第二扁管之間,所述第三集流管具有第三制冷劑口,所述第四集流管具有第四制冷劑口,所述第一換熱器與所述第二換熱器沿所述第一扁管和所述第二扁管的長度方向彼此間隔開地大體布置同一平面內;連通管,所述連通管連通所述第一和第二制冷劑口中的一個制冷劑口與所述第三和第四制冷劑口中的一個制冷劑口,所述第一至第四制冷劑口中,由所述連通管連通的兩個制冷劑口位于所述換熱裝置的第一側,剩余兩個制冷劑口位于所述換熱裝置的與所述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換熱裝置,通過設置彼此連通的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每個換熱器均由多個扁管和多個翅片構成,制冷劑流經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并與外部進行換熱,由此可以增大換熱器的換熱面積且載冷量大,從而可以提高換熱裝置的換熱性能,并且該換熱裝置的結構簡單、厚度薄、占用空間小,由此可以增強換熱裝置的適應性且安裝方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連通管連通所述第二制冷劑口與所述第三制冷劑口。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裝置還包括第一延伸管,所述第一延伸管的第一端與所述第四制冷劑口相連,所述第一延伸管的第二端沿所述換熱裝置的第一側延伸到鄰近所述第一制冷劑口的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裝置還包括多個固定卡,多個所述固定卡分別卡裝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集流管的第一端,多個所述固定卡分別卡住所述第一延伸管。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換熱裝置還包括第二延伸管,所述第二延伸管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三制冷劑口相連,所述第二延伸管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制冷劑口管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二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所述第三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四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連通管連通所述第二制冷劑口和所述第四制冷劑口,所述第一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所述第二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三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四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連通管連通所述第一制冷劑口和所述第三制冷劑口,所述第一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二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所述第三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所述第四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連通管連通所述第一制冷劑口和所述第四制冷劑口,所述第一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二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所述第三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四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換熱器和所述第二換熱器沿上下方向間隔布置,所述第一集流管至所述第四集流管從上向下依次布置,所述第二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所述第一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四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所述第三制冷劑口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換熱裝置為蒸發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制冷劑口和所述第二制冷劑口中的一個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且另一個為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三制冷劑口和所述第四制冷劑口中的一個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且另一個為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通過所述連通管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相連,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設有進口管,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設有出口管,
其中所述進口管的流通橫截面積<所述連通管的流通橫截面積<所述出口管的流通橫截面積。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換熱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換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放大圖。
圖4是圖2中的固定卡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換熱裝置的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換熱裝置的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換熱裝置的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換熱裝置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換熱裝置100,
第一換熱器1,第一集流管11,第一制冷劑口111,出口管112,第二集流管12,第二制冷劑口121,第一扁管13,第一翅片14,
第二換熱器2,第三集流管21,第三制冷劑口211,第四集流管22,第四制冷劑口221,第二扁管23,第二翅片24,
連通管3,第一延伸管4,第二延伸管5,固定卡6,U形開口61,弧形開口6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8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換熱裝置100。
如圖1-圖8所示(圖中箭頭方向為制冷劑的流動方向),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換熱裝置100,包括:第一換熱器1、第二換熱器2和連通管3。
具體而言,第一換熱器1包括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多個第一扁管13和第一翅片14。第一換熱器1與第二換熱器2沿第一扁管13和第二扁管23的長度方向彼此間隔開地大體布置同一平面內,由此可以使換熱裝置100大體呈平板狀,使得換熱裝置100的厚度薄、占用空間小且具有大的換熱面積、載冷量大。
多個第一扁管13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之間,每個第一扁管13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相連,且每個第一扁管13與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均連通。第一翅片14連接在相鄰的第一扁管13之間,第一翅片14可以呈百葉狀延伸,從而可以增大第一翅片14與第一扁管13之間的換熱面積,從而可以顯著地提高換熱裝置100的換熱性能。其中,第一集流管11具有第一制冷劑口111,第二集流管12具有第二制冷劑口121。
第二換熱器2包括第三集流管21、第四集流管22,多個第二扁管23和第二翅片24,多個第二扁管23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第三集流管21和第四集流管22之間,每個第二扁管23的兩端分別與第三集流管21、第四集流管22相連,且每個第二扁管23與第三集流管21、第四集流管22均連通。第二翅片24連接在相鄰的第二扁管23之間,第二翅片24可以呈百葉狀延伸,從而可以增大第二翅片24與第二扁管23之間的換熱面積,從而可以顯著地提高換熱裝置100的換熱性能。其中,第三集流管21具有第三制冷劑口211,第四集流管22具有第四制冷劑口221。
連通管3連通第一和第二制冷劑口中的一個制冷劑口與第三和第四制冷劑口中的一個制冷劑口。由此,可以使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彼此連通。具體地說,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之間通過連通管3連通,可以包括如下情況:1)連通管3連通第一制冷劑口111和第三制冷劑口211,此時第二制冷劑口121和第四制冷劑口221中一個可以作為制冷劑進口且另一個可以作為制冷劑出口;2)連通管3連通第一制冷劑口111和第四制冷劑口221,此時第二制冷劑口121和第三制冷劑口211中一個可以作為制冷劑進口且另一個可以作為制冷劑出口;3)連通管3連通第二制冷劑口121和第三制冷劑口211,此時第一制冷劑口111和第四制冷劑口221中一個可以作為制冷劑進口且另一個可以作為制冷劑出口;4)連通管3連通第二制冷劑口121和第四制冷劑口221,此時第一制冷劑口111和第三制冷劑口211中一個可以作為制冷劑進口且另一個可以作為制冷劑出口。
進一步地,第一至第四制冷劑口中,由連通管3連通的兩個制冷劑口位于換熱裝置100的第一側(參照圖1和圖2中換熱裝置100的右側),剩余兩個制冷劑口位于換熱裝置100的與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參照圖1和圖2中換熱裝置100的左側)。由此,可以減少連通管3的長度,方便連通管3連通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并且將制冷劑進口和制冷劑出口設在同側,使得安裝方便,同時又能均衡換熱裝置100內部的壓力,避免出現換熱裝置100的內部制冷劑分配不均,可以提高換熱裝置100的整體性能。
可選地,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的規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此,使得換熱裝置100的結構更加靈活,可以滿足不同的換熱需求。
下面以連通管3連通第二制冷劑口121和第三制冷劑口211為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換熱裝置100工作過程進行說明。
參照圖1和圖2,連通管3連通第二制冷劑口121和第三制冷劑口211,第一制冷劑口111為制冷劑出口且第四制冷劑口221為制冷劑進口。制冷劑經第二換熱器2的第四制冷口進入第四集流管22內,而后分別流入多個第二扁管2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二扁管23后流入第三集流管21內,之后經連通管3流向第一換熱器1的第二制冷劑口121并流入第二集流管12內。流入第二集流管12內的制冷劑分別流入多個第一扁管1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一扁管13后流入第一集流管11內,流入第一集流管11內的制冷劑經第一制冷劑口111流出第一換熱器1。由此,在制冷劑流經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的過程中,制冷劑可以與外部進行換熱,且制冷劑的流動路徑長、流經面積大,從而可以顯著地提高換熱裝置100的換熱性能。
例如,在該換熱裝置100用于電子設備時,換熱裝置100可以設在電子設備的控制箱內,由于該換熱裝置100的體積小、占用空間小、結構靈活,可以方便地將換熱裝置100安裝在電子設備的控制箱內且可以適用不同規格的電子設備。同時,該換熱裝置100具有良好的換熱性能,換熱裝置100可以作為蒸發器使用,可以吸收電子設備產生的熱量,可以有效地降低電子設備的溫度,提高電子設備的性能,延長電子設備的使用壽命。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換熱裝置100,通過設置彼此連通的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每個換熱器均由多個扁管和多個翅片構成,制冷劑流經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并與外部進行換熱,由此可以增大換熱器的換熱面積且載冷量大,從而可以提高換熱裝置100的換熱性能,并且該換熱裝置100的結構簡單、厚度薄、占用空間小,由此可以增強換熱裝置100的適應性且安裝方便。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2,第一制冷劑口111和第二制冷劑口121中的一個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進口且另一個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出口,第三制冷劑口211和第四制冷劑口221中的一個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進口且另一個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出口,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出口通過連通管3與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進口相連。其中,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進口設有進口管(參照圖2中的第一延伸管4),第一換熱器的制冷劑出口設有出口管112,進口管的流通橫截面積<連通管3的流通橫截面積<出口管112的流通橫截面積。換熱裝置100中制冷劑的流向是:制冷劑由進口管進入第二換熱器2內,制冷劑流經第二換熱器2后通過連通管3流入第一換熱器1,制冷劑流經第一換熱器1后經出口管112流出換熱裝置100。
在換熱裝置100作為蒸發器使用時,流經進口管的制冷劑是液體,流經連通管3的是有一定干度的(氣液混合)制冷劑,流經出口管112的制冷劑是氣體。同樣質量流量的制冷劑進出,液體的管徑設置的相對較小,而氣體的管徑設置的相對較大。由此,通過將進口管管徑設置較小,可以增大制冷劑流速,防止進口管管徑過大導致制冷劑流速較低、產品制作成本增加;將連通管3的管徑設置大于進口管的管徑且小于出口管112的管徑,可以防止局部節流,減小流阻同時可以保證制冷劑具有較大的流速;將出口管112的管徑設置的較大,可以減小流阻,增大制冷劑流量,防止出現局部流速過高、容易產生噪聲等問題。
下面參照圖1-圖8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多個實施例的換熱裝置100。
實施例一,
參照圖1-圖4,在本實施例中,換熱裝置100包括上述的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沿上下方向間隔布置,第一換熱器1包括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多個第一扁管13和第一翅片14。第一換熱器1與第二換熱器2沿第一扁管13和第二扁管23的長度方向彼此間隔開地大體布置同一平面內。多個第一扁管13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之間,每個第一扁管13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相連,第一翅片14連接在相鄰的第一扁管13之間。其中,第一集流管11具有第一制冷劑口111,第二集流管12具有第二制冷劑口121。
第二換熱器2包括第三集流管21、第四集流管22,多個第二扁管23和第二翅片24,多個第二扁管23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第三集流管21和第四集流管22之間,每個第二扁管23的兩端分別與第三集流管21、第四集流管22相連,第二翅片24連接在相鄰的第二扁管23之間。其中,第三集流管21具有第三制冷劑口211,第四集流管22具有第四制冷劑口221。
連通管3連通第二制冷劑口121與第三制冷劑口211。由此,可以使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彼此連通。其中,第二制冷劑口121與第三制冷劑口211位于換熱裝置100的第一側,第一制冷劑口111與第四制冷劑口221位于換熱裝置100的與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由此,可以減少連通管3的長度,方便連通管3連通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并且將制冷劑進口和制冷劑出口設在同側,使得安裝方便,同時又能均衡換熱裝置100內部的壓力,避免出現換熱裝置100的內部冷媒分配不均,可以提高換熱裝置100的整體性能。
其中,第一集流管11至第四集流管22從上向下依次布置,第二制冷劑口121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進口,第一制冷劑口111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出口,第四制冷劑口221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進口,第三制冷劑口211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出口。
此時,換熱裝置100內制冷劑的流動過程為:制冷劑經第四制冷劑口221流入第四集流管22內,而后分別流入多個第二扁管2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二扁管23后流入第三集流管21內,第三集流管21內的制冷劑經第三制冷劑口211流出第二換熱器2,流經連通管3并通過第二制冷劑口121流入第二集流管12內。第二集流管12內的制冷劑分別流入多個第一扁管1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一扁管13后流入第一集流管11內,最后經第一制冷劑口111流出第一換熱器1。制冷劑在換熱裝置100中流動的過程中可以與外部進行換熱。
進一步地,換熱裝置100還包括第一延伸管4,第一延伸管4的第一端(參照圖1和圖2中第一延伸管4的下端)與第四制冷劑口221相連,第一延伸管4的第二端(參照圖1和圖2中第一延伸管4的上端)沿換熱裝置100的第一側延伸到鄰近第一制冷劑口111的位置。由此,通過設置的第一延伸管4方便將制冷劑引流至第四制冷劑口221,且通過將第一延伸管4沿換熱裝置100的第一側延伸,方便第一延伸管4與第四制冷劑口221相連,并使得換熱裝置100的整體結構均衡、美觀。
第一延伸管4可以作為第二換熱器2的上述進口管,第一換熱器1的第一制冷劑口111上設有上述出口管112。其中,上述進口管、連通管3和出口管112滿足:進口管的流通橫截面積<連通管3的流通橫截面積<出口管112的流通橫截面積。其有益效果上述已詳細說明,這里不再贅述。
參照圖2-圖4,換熱裝置100還可以包括多個固定卡6(例如三個固定卡6),多個固定卡6分別卡裝在第一集流管11的第一端(參照圖1和圖2中第一集流管11的左端)、第二集流管12的第一端(參照圖1和圖2中第二集流管12的左端)和第三集流管21的第一端(參照圖1和圖2中第三集流管21的左端),多個固定卡6分別卡住第一延伸管4。由此,通過設置的多個固定卡6方便將第一延伸管4分別于第一換熱器1和第二換熱器2相連,方便了整個換熱裝置100的連接,且可以連接穩定,并且方便了換熱裝置100的安裝及拆卸。
進一步地,參照圖2-圖4,固定卡6為三個,每個固定卡6的第一端形成有朝向第一延伸管4方向敞開的U形開口61,每個固定卡6的第二端有朝向上或下敞開的弧形開口62。三個固定卡6的第一端均卡住第一延伸管4,三個固定卡6的第二端分別卡裝在第一集流管11的第一端、第二集流管12的第一端、第三集流管21的第一端。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換熱裝置100與上述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僅在于:本實施例中的換熱裝置100比實施例一的換熱裝置100增加了第二延伸管5。
參照圖5,在本實施例中,換熱裝置100還包括第二延伸管5,第二延伸管5的第一端(參照圖5中第二延伸管5的下端)與第三制冷劑口211相連,第二延伸管5的第二端(參照圖5中第二延伸管5的上端)與第一制冷劑口111相連。由此,在換熱裝置100作為蒸發器使用時,通過設置的第二延伸管5,可以將第三集流管21內的過熱制冷劑直接經第二延伸管5排入第一制冷劑口111,從而可以將換熱裝置100內過熱的制冷劑排出,減少換熱裝置100內部的過熱制冷劑,提高換熱裝置100的換熱能力。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的換熱裝置100與上述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僅在于:連通管3的位置且本實施例中的換熱裝置100不包括第一延伸管4。
參照圖6,在本實施例中,連通管3連通第二制冷劑口121和第四制冷劑口221,第一制冷劑口111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進口,第二制冷劑口121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出口,第三制冷劑口211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出口,第四制冷劑口221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進口。此時,換熱裝置100內制冷劑的流動過程為:制冷劑經第一制冷劑口111流入第一集流管11內,而后分別流入多個第一扁管1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一扁管13后流入第二集流管12內,第二集流管12內的制冷劑經第二制冷劑口121流出第一換熱器1,流經連通管3并通過第四制冷劑口221流入第四集流管22內。第四集流管22內的制冷劑分別流入多個第二扁管2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二扁管23后流入第三集流管21內,最后經第三制冷劑口211流出第二換熱器2。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的換熱裝置100與上述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僅在于:連通管3的位置且本實施例中的換熱裝置100不包括第一延伸管4。
參照圖7,在本實施例中,連通管3連通第一制冷劑口111和第三制冷劑口211,第一制冷劑口111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出口,第二制冷劑口121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進口,第三制冷劑口211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進口,第四制冷劑口221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出口。此時,換熱裝置100內制冷劑的流動過程為:制冷劑經第二制冷劑口121流入第二集流管12內,而后分別流入多個第一扁管1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一扁管13后流入第一集流管11內,第一集流管11內的制冷劑經第一制冷劑口111流出第一換熱器1,流經連通管3并通過第三制冷劑口211流入第三集流管21內。第三集流管21內的制冷劑分別流入多個第二扁管2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二扁管23后流入第四集流管22內,最后經第四制冷劑口221流出第二換熱器2。
實施例五,
本實施例的換熱裝置100與上述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僅在于:連通管3的位置且本實施例中的換熱裝置100不包括第一延伸管4。
參照圖8,在本實施例中,連通管3連通第一制冷劑口111和第四制冷劑口221,第一制冷劑口111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出口,第二制冷劑口121為第一換熱器1的制冷劑進口,第三制冷劑口211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出口,第四制冷劑口221為第二換熱器2的制冷劑進口。此時,換熱裝置100內制冷劑的流動過程為:制冷劑經第二制冷劑口121流入第二集流管12內,而后分別流入多個第一扁管1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一扁管13后流入第一集流管11內,第一集流管11內的制冷劑經第一制冷劑口111流出第一換熱器1,流經連通管3并通過第四制冷劑口221流入第四集流管22內。第四集流管22內的制冷劑分別流入多個第二扁管23內,制冷劑流經多個第二扁管23后流入第三集流管21內,最后經第三制冷劑口211流出第二換熱器2。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