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回收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中央空調的熱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中央空調的壓縮機工作過程中會排放出大量的廢熱,熱量等于空調系統從空調房間吸收的總熱量加上壓縮機電機的發熱量;空調機組通過冷卻水塔,風冷機組通過冷凝風扇將這部分熱量排放到大氣環境中去。
中央空調的制冷機組向空調末端輸送8℃左右的冷凍水,在空調末端吸收室內的熱量后,水溫升高至13℃左右。冷凍水回到蒸發器,又被冷媒冷卻至8℃左右;冷凍水帶回室內的熱量被冷媒吸收,冷媒經壓縮機壓縮,溫度升高至58℃~90℃,使冷媒處于過熱狀態;進入冷凝器被冷卻水冷卻至37℃左右,37℃左右冷卻水經水泵輸送到屋頂冷卻塔噴淋冷卻,冷卻塔風機將熱量排到大氣中去。這一整個過程消耗的是電,那么,如何將這種熱能進行回收利用,是一個很好的課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需要提供的是一種實現熱量回收并提高工作效率的中央空調的熱回收系統。
對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央空調的熱回收系統,包括:中央空調組件、加熱組件和供水組件,所述中央空調組件通過加熱組件連接至所述供水組件,其中,所述加熱組件包括機組供水管、冷水補水管、循環加熱水箱、熱水循環泵和排水管,所述中央空調組分別通過機組供水管和熱水循環泵與所述循環加熱水箱相連接,所述冷水補水管和排水管分別與所述循環加熱水箱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中央空調組件與所述熱水循環泵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熱水循環泵包括第一壓力感應器、第一循環泵和第二壓力感應器,所述中央空調組件通過第一壓力感應器連接至第一循環泵,所述第一循環泵通過第二壓力感應器連接至所述循環加熱水箱。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熱水循環泵還包括第三壓力感應器、第二循環泵和第四壓力感應器,所述中央空調組件通過第三壓力感應器連接至第二循環泵,所述第二循環泵通過第四壓力感應器連接至所述循環加熱水箱。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加熱組件還包括電輔熱裝置,所述電輔熱裝置設置于所述循環加熱水箱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供水組件包括供水管、供水控制構件、保溫蓄水箱、供水終端和回水管,所述循環加熱水箱通過供水管連接至所述供水控制構件,所述供水控制構件通過保溫蓄水箱連接至所述供水終端,所述供水終端通過回水管連接至所述循環加熱水箱。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回水管通過水閥連接至所述循環加熱水箱。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供水控制構件包括第五壓力感應器、電動容調閥、第三循環泵、第六壓力感應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供水管通過第五壓力感應器連接至所述電動容調閥,所述電動容調閥通過第三循環泵連接至所述第六壓力感應器,所述第六壓力感應器通過第二溫度傳感器連接至所述保溫蓄水箱。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供水終端包括管道壓力控制組件、供水口和第三溫度傳感器,所述保溫蓄水箱通過管道壓力控制組件連接至所述供水口,所述供水口通過第三溫度傳感器連接至所述回水管。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中央空調組件包括冷卻塔、冷卻水控制泵和水冷螺桿機組,所述冷卻塔通過冷卻水控制泵連接至所述水冷螺桿機組,所述水冷螺桿機組與所述冷卻塔相連接,所述水冷螺桿機組與所述加熱組件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對中央空調組件的熱量回收能夠獲取溫度可控的熱水,如獲取45℃~60℃的熱水,實現了廢熱合理利用的目的;并且,通過工程檢測顯示,由于溫度進行合理控制,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提高幅度能夠達到5%~15%;且故障率少,壽命延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中央空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加熱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供水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優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例提供一種中央空調的熱回收系統,包括:中央空調組件1、加熱組件2和供水組件3,所述中央空調組件1通過加熱組件2連接至所述供水組件3,其中,所述加熱組件2包括機組供水管21、冷水補水管22、循環加熱水箱23、熱水循環泵24和排水管25,所述中央空調組分別通過機組供水管31和熱水循環泵24與所述循環加熱水箱23相連接,所述冷水補水管22和排水管25分別與所述循環加熱水箱23相連接。
如圖1所示,本例還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4,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4設置于所述中央空調組件1與所述熱水循環泵24之間。
如圖3所示,本例所述熱水循環泵24包括第一壓力感應器241、第一循環泵242、第二壓力感應器243、第三壓力感應器244、第二循環泵245和第四壓力感應器246,所述中央空調組件1通過第一壓力感應器241連接至第一循環泵242,所述第一循環泵242通過第二壓力感應器243連接至所述循環加熱水箱23;所述中央空調組件1通過第三壓力感應器244連接至第二循環泵245,所述第二循環泵245通過第四壓力感應器246連接至所述循環加熱水箱23。所述加熱組件2還包括電輔熱裝置26,所述電輔熱裝置26設置于所述循環加熱水箱23內。
如圖4所示,本例所述供水組件3包括供水管31、供水控制構件32、保溫蓄水箱33、供水終端34和回水管35,所述循環加熱水箱23通過供水管31連接至所述供水控制構件32,所述供水控制構件32通過保溫蓄水箱33連接至所述供水終端34,所述供水終端34通過回水管35連接至所述循環加熱水箱23。所述回水管35通過水閥5連接至所述循環加熱水箱23。
如圖4所示,本例所述供水控制構件32包括第五壓力感應器321、電動容調閥322、第三循環泵323、第六壓力感應器324和第二溫度傳感器325,所述供水管31通過第五壓力感應器321連接至所述電動容調閥322,所述電動容調閥322通過第三循環泵323連接至所述第六壓力感應器324,所述第六壓力感應器324通過第二溫度傳感器325連接至所述保溫蓄水箱33。所述供水終端34包括管道壓力控制組件341、供水口342和第三溫度傳感器343,所述保溫蓄水箱33通過管道壓力控制組件341連接至所述供水口342,所述供水口342通過第三溫度傳感器343連接至所述回水管35。
如圖2所示,本例所述中央空調組件1包括冷卻塔11、冷卻水控制泵12和水冷螺桿機組13,所述冷卻塔11通過冷卻水控制泵12連接至所述水冷螺桿機組13,所述水冷螺桿機組13與所述冷卻塔11相連接,所述水冷螺桿機組13與所述加熱組件2相連接。
在熱回收系統中,冷媒被壓縮機壓縮后,冷媒攜帶的熱量進入冷凝器,該熱量就是冷凝熱;冷凝熱包括冷凍水從室內吸收的熱量、壓縮機電機的發熱及冷媒被壓縮產生的熱量和氣體冷媒在管道內高速流動產生摩擦熱;因此,冷凝熱大于制冷量。制冷機組壓縮機排出的冷凝熱是通過冷卻水帶到屋頂冷卻塔排到大氣中去。余熱回收技術就是回收冷凝熱,在機組壓縮機出口處與 冷凝器之間安裝一個熱回收裝置,該裝置使高溫的氣體冷媒與待加熱的20℃自來水進行熱交換,將冷媒溫度降下來;同時使水溫提高到50℃左右。本例把排到大氣中去的廢熱變為有用的熱源,替代燃油與電加熱酒店生活熱水;同時,冷凝熱被吸收后降低冷卻水和冷卻塔的負荷,也有節電效果。
優選的,本例在所述熱回收系統的進出口安裝了溫度傳感器,能夠根據感應的溫差和壓差通過控制器把信號傳遞給變頻器,也就是說,本例前面所述的各個溫度傳感器可以通過控制器連接至變頻器,進而通過變頻器控制水泵的流量,達到用多少供多少的目的。
本例通過對中央空調組件1的熱量回收能夠獲取溫度可控的熱水,如獲取45℃~60℃的熱水,實現了廢熱合理利用的目的;并且,通過工程檢測顯示,由于溫度進行合理控制,使得本例的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提高幅度能夠達到5%~15%;且故障率少,壽命延長。
以上所述之具體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范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包括并不限于本具體實施方式,凡依照本實用新型之形狀、結構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