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換熱器,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效縮放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由于管殼式換熱器具有密封性能好、承壓能力強,傳熱面積大,不易堵塞,便于清理,流動阻力小,耗能較低的特點,因此是工業上用得較多的主要換熱器,管殼式換熱器主要有折流支撐板光滑和管速換熱器、空心環網板換熱器和旋流網板式換熱器,但管殼式換熱器大都具有以下不足之處:熱交換效果不夠好,這主要原因是交換物質傳熱交換過程短,交換還不夠充分。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管殼式換熱器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僅承壓能力強,傳熱面積大,不易堵塞,便于清理,流動阻力小,耗能較低,而且熱交換效果更好的管殼縮放式換熱器。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高效縮放式換熱器包括殼體和與殼體上、下端頭相連的上管箱和下管箱,上管箱上設置有高溫氣體進口,下管箱上設置有高溫氣體出口,所述殼體側面上下端設置有低溫氣體出口和低溫氣體進口,所述殼體內沿殼體軸向間隔設置有若干根縮放管,所述殼體內沿殼體徑向間隔設置有若干層網板,所述殼體上下兩端頭上設置有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縮放管周圍間隔設置有拉桿,拉桿兩端與上管板和下管板緊固相連,所述縮放管上端穿過網板與上管箱相通、下端穿過網板與下管箱相通,所述縮放管縱截面呈波紋形,所述網板上間隔設置有旋流片,旋流片與轉軸活動相連,轉軸設置在網板上。
高溫氣體從高溫氣體進口1進到上管箱15,再進入縮放管(管內)到下管箱經高溫氣體出口8流出(簡稱:管程氣體),而低溫氣體從低溫氣體進口10進入下管箱(氣體在縮放管外的殼體內流動)經低溫氣體出口2排出(簡稱:殼程氣體),從而實現熱交換。
本實用新型一是將縮放管設置為波紋形,使高溫氣體經過縮放管的時間延長,傳出的熱量更多,從而提高低溫氣體受熱時間和溫度,二是在網板上的縮放管周圍設置有在氣流作用下可轉動的旋流片,由于旋流片的作用,使上升的低溫氣體更加均勻地與縮放管內的高溫氣體更充分地進行熱交換,從而提高熱交換效率,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維護、清理和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熱交換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半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Y-Y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的X-X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高溫氣體進口 2、低溫氣體出口 3、殼體 4、縮放管 5、下貯氣箱 6、底座 7、下管箱 8、高溫氣體出口 9、下管板 10、低溫氣體進口 11、拉筋 12、網板 13、拉桿 14、上貯氣箱 15、上管箱 16、上管板 17、轉軸 18、旋流片。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中,所述高效縮放式換熱器包括金屬制成的外形呈工字形的殼體3和與殼體上、下端頭相連的上管箱15和下管箱7,殼體支撐在底座6上,上管箱上設置有高溫氣體進口1,下管箱上設置有高溫氣體出口8,所述殼體側面上下端設置有上貯氣箱14和下貯氣箱5,上貯氣箱上設置有低溫氣體出口2,下貯氣箱上設置有低溫氣體進口10,所述殼體內沿殼體軸向間隔設置有若干根縮放管4,縮放管呈井字形分布(如圖2所示),所述殼體內沿殼體徑向間隔設置有若干層網板12,所述殼體上下兩端頭上密封設置有上管板16和下管板9(用于固定縮放管),所述網板上設置有拉桿孔(圖中未標出),縮放管周圍間隔設置有拉桿13,拉桿兩端分別是穿過拉桿孔與上管板和下管板緊固相連,所述縮放管上端穿過網板與上管箱相通、下端穿過網板與下管箱相通,所述縮放管為鋼管或鐵管,縮放管縱截面呈波紋形(如圖4所示),所述網板上間隔設置有旋流片18,旋流片呈上端為平面的近似的“8”字形(旋流片下端有一孔與轉軸活動配合,圖中未畫出),旋流片與轉軸17活動相連,旋流片用不銹鋼片制成,下端與轉軸活動相連,轉軸固定設置在網板上,上貯氣箱和下貯氣箱與殼體之間設置有拉筋11,以提高殼體的剛性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