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可折疊的火罐瀝干支架。
背景技術:
拔罐療法是在中醫理論下發展而成的外治法,中醫認為其具有除濕、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清熱降火、解毒泄濁、吸毒拔膿、益氣溫陽、扶正固本等功效,是一種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療法。火罐是拔罐療法的常用工具,利用燃燒、抽吸、擠壓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于體表特征部位,產生廣泛刺激,會在局部產生充血或淤血現象。
現如今較多醫院采用火罐療法治療某些疾病并取得了很好的療效,醫院中使用的火罐為球形玻璃罐,玻璃罐開口直徑小于玻璃球身,每次使用過的火罐要進行消毒清洗,晾干后備用即可;火罐在清洗后一般進行自然風干,一般火罐在風干過程中放置排列不規則,風干效果不佳,且風干時間較長,經常出現球形罐中積水的現象,給正常的治療造成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占地小、瀝干效果好的可折疊的火罐瀝干支架。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折疊的火罐瀝干支架,包括底板、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及第三支撐板,上述四個板圍成梯形框架,所述第一支撐板與底板采用鉸鏈連接,第二支撐板分別與第一支撐板和第三支撐板采用鉸鏈連接,在第一支撐板及第二支撐板上開設有多個用于放置火罐的圓孔,所述圓孔的直徑大于火罐口且小于火罐球身,在底板上開設有用于集水并放置折疊后的支撐板的凹槽,在底板上沿底板的寬度方向設置有用于限制第三支撐板的擋條。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為可折疊放置的火罐瀝干架,在支撐板上開設固定用圓孔,保證火罐朝下穩定放置,進行自然瀝干,保證罐內無積水,并實現火罐開口處正常通風,縮短風干時間;在底板上開設有凹槽,折疊后的支撐板可放置在凹槽內,減小瀝干架體積,且在瀝干過程中,凹槽具有集水功能,防止水隨意滴落。
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板與底板的夾角不大于35°。
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圓孔的下端設置有可開合的、用于輔助支撐火罐的擋板,所述擋板與第一支撐板采用鉸鏈連接。
優選地:所述擋板與第一支撐板的夾角不大于90°。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凹槽;3、第一支撐板;4、第二支撐板;5、第三支撐板;6、擋條;7、圓孔;8、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
技術實現要素: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底板1、第一支撐板3、第二支撐板4及第三支撐板5,上述四個板固定后可圍成梯形框架,所述第一支撐板3與底板1的一端采用鉸鏈連接,第二支撐板4分別于第一支撐板3和第三支撐板5采用鉸鏈連接,為提高支架利用率,在第一支撐板3及第二支撐板4上均開設有多個用于放置火罐的圓孔7,所述圓孔7的直徑大于火罐開口且小于火罐球身。
本實用新型將火罐瀝干支架設計為可折疊的結構,其中底板1與第一支撐架3,第二支撐架4與第一、三支撐板均采用鉸鏈連接,四塊板可按照一定方式進行折疊,在底板1上開設有用于集水并放置折疊后的支撐板的凹槽2,上述三個支撐板折疊后可放置在凹槽2內,在非使用情況下,盡量減小支撐架體積,方便攜帶存放;在底板1無支撐板連接的另一端沿底板1的寬度方向設置有用于限制第三支撐板5的擋條6。
上述各板在鉸鏈的連接下均可打開到一定角度,使用時,支架打開,第三支撐板5經擋條6固定好后形成梯形框架,將火罐開口端朝下放入到圓孔7中,火罐卡在圓孔7中固定,自然瀝干且保證火罐開口端通風,提高風干速度;為保證第一支撐板3上火罐放置的安全性并防止火罐內部積水,所述第一支撐板3與底板1的夾角不大于35°。
本實施例中,因第一支撐板3傾斜放置,為進一步提高火罐放置安全性,在第一支撐板3的圓孔7的下端設置有可開合的、用于輔助支撐火罐的擋板8,所述擋板8與第一支撐板3采用鉸鏈連接,為保證火罐放置穩定性和合理性,所述擋板8與第一支撐板3的夾角不大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