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匣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匣缽單元以及設有該匣缽單元的窯爐。
背景技術:
鋰電行業生產過程中,匣缽被廣泛應用于燒結工序,匣缽裝載物料被送入窯爐爐膛中,爐膛內通入空氣,匣缽中的物料在高溫爐膛內與空氣中的氧充分反應后被送出窯爐。現有匣缽側面均為直邊平面,為保證匣缽缽腔中的物料能充分反應,在爐膛內的匣缽與匣缽之間需留有一定間隙供空氣流通。由于爐膛內容積一定,匣缽與匣缽留有間隙,降低了其產能。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匣缽單元以及設有該匣缽單元的窯爐,解決現有匣缽不能使缽腔中的物料能充分反應,產能較低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匣缽單元,包括匣缽單元本體,所述匣缽單元本體的內部設有缽腔,在所述匣缽單元本體的側壁外表面設有側凹槽,所述側凹槽從所述側壁的頂端延伸至底端;在所述匣缽單元本體的側壁頂端對應所述側凹槽的位置設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的開口向上。
進一步地,所述匣缽單元本體包括多個側壁,在每個所述側壁的外表面均勻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側凹槽,在每個所述側壁的頂端均勻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上凹槽。
具體地,所述側凹槽的橫截面為矩形、三角形、梯形或圓弧形。
具體地,所述上凹槽的橫截面為矩形、三角形、梯形或圓弧形。
具體地,所述側凹槽的寬度為240~260mm,所述側凹槽的深度為4~6mm。
具體地,所述上凹槽的寬度為240~260mm,所述上凹槽的深度為12~15mm。
具體地,所述匣缽單元本體的側壁厚度為12~16mm。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窯爐,至少包括所述的匣缽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的窯爐還包括窯爐本體,所述窯爐本體內設有驅動棍棒,在所述驅動棍棒上緊密并列排布有多組匣缽,每組匣缽至少包括兩層所述匣缽單元。
具體地,所述窯爐本體內設有爐膛,所述窯爐本體的上面設有出氣孔,所述窯爐本體的下部側壁上設有進氣孔。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匣缽單元以及設有該匣缽單元的窯爐,通過在匣缽單元本體的側壁外表面設置側凹槽,使得多個匣缽單元在緊密并列排布時,空氣能夠通過所述側凹槽從匣缽單元的底部流通至頂部,通過在所述匣缽單元本體的側壁頂端設置上凹槽,使得多個匣缽單元多層疊加設置時,空氣能夠通過所述上凹槽流通至缽腔中,無需匣缽單元之間留有間隙,即可保證缽腔中的物料能充分反應,不僅提高了產品的質量,還提高了產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匣缽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匣缽單元的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匣缽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匣缽單元的圖3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窯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窯爐的圖5的內部俯視圖。
圖中:1:匣缽單元本體;2:缽腔;3:側凹槽;4:上凹槽;5:窯爐本體;6:驅動棍棒;7:爐膛;8:出氣孔;9:進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匣缽單元,包括匣缽單元本體1,所述匣缽單元本體1的內部設有缽腔2,所述匣缽單元本體1的側壁外表面設有側凹槽3,所述側凹槽3從所述側壁的頂端延伸至底端,所述側凹槽3的橫截面為梯形。在所述匣缽單元本體1的側壁頂端設有上凹槽4,所述上凹槽4的開口向上,所述上凹槽4的橫截面為梯形。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匣缽單元,當多個匣缽單元緊密并列排布時,空氣能夠通過所述側凹槽3從所述匣缽單元的底部流通至頂部,當多個匣缽單元多層疊加設置時,空氣能夠通過所述上凹槽流通至所述缽腔2中,從而無需匣缽單元之間留有間隙,即可保證缽腔2中的物料能充分反應,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同時提高了產量。
實施例2
如圖3-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匣缽單元,與實施例1的結構基本相同,僅是所述匣缽單元本體1采用矩形盒體結構,所述匣缽單元本體1包括四個側壁,在每個所述側壁的外表面均勻設置有兩個側凹槽3,所述側凹槽3的橫截面為矩形。在每個所述側壁的頂端均勻設置有與所述側凹槽3相對應的兩個上凹槽4,所述上凹槽4的橫截面為矩形。當多個匣缽單元緊密排布且呈多層設置時,這種側凹槽3與上凹槽4的布置形式,能夠使空氣從匣缽單元本體1的底部經過所述側凹槽3后,直接流通至所述上凹槽4,從而進入到所述缽腔2中,使得缽腔2中的物料與空氣接觸后能夠反應充分。
同理,所述匣缽單元本體1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采用其他多邊形盒體結構,在每個側壁上可以設置三個及以上的側凹槽和上凹槽,其中側凹槽和上凹槽的橫截面可以為三角形或圓弧形。
此外,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設置匣缽單元的尺寸,例如,所述匣缽單元本體1的長、寬、高分別為320mm、320mm、80mm,厚度為12~16mm,則所述側凹槽3的寬度優選為240~260mm,所述側凹槽的深度優選為4~6mm。所述上凹槽的寬度優選為240~260mm,所述上凹槽的深度優選為12~15mm。這種結構形式,能夠使匣缽單元達到最佳的空氣流通效果,所述缽腔2中的反應效果也更好。
實施例3
如圖5-6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窯爐,包括窯爐本體5,所述窯爐本體5內設有驅動棍棒6,在所述驅動棍棒6上緊密并列排布有多組匣缽,每組匣缽至少包括兩層如實施例1或實施例2所述的匣缽單元1。所述窯爐本體5內設有爐膛7,所述窯爐本體5的上面設有出氣孔8,所述窯爐本體5的下部側壁上設有進氣孔9。
在使用時,首先多個匣缽單元進行疊層并排貼緊設置,再通過所述窯爐棍棒6驅動進入窯爐爐膛7中,空氣經窯爐進氣口9進入爐膛7內,再經匣缽單元本體上設置的側凹槽3和上凹槽4進入到每個匣缽單元本體的缽腔2中,使其缽腔2中的物料能夠充分與空氣中的氧反應,反應后的氣體再經側凹槽3和上凹槽4,從窯爐上方的出氣口8排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匣缽單元以及設有該匣缽單元的窯爐,不僅可以保證匣缽單元中的物料充分反應,提高產品品質,而且窯爐中的匣缽單元能夠并排貼緊設置,極大的節省了空間,進而提高了產能。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