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扇,特別是一種帶側吸氣結構的立式空調扇。
背景技術:
空調扇是一種全新概念的風扇,兼具送風、空調扇原理制冷、加濕等多功能于一身,以水為介質,可在短時間內送出等同于水溫的風,能耗低,使用越來越普及。現有的空調扇通常采用電機帶動風輪轉動進行送風,需安裝與風輪匹配的風道結構,受風道結構和內置水冷結構的影響,進風量較小,因此造成空調扇的送風量小,降溫效果不顯著,且風輪產生的噪音較大,使用舒適性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側吸氣結構的立式空調扇,可增大送風量,提高空調扇的降溫效果,同時有利于降低噪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側吸氣結構的立式空調扇,包括機體外殼,所述機體外殼包括前殼體和后殼體,所述前殼體上設有風扇及與風扇對應的出風口,所述后殼體上設有進風口,所述進風口設置位于后殼體的背面,所述后殼體的兩側還分別設有側進風口,所述側進風口對應位于風扇進風方向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側進風口由開設的開口和覆蓋在開口上的隔網組成。
優選的,所述后殼體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側進風口,兩個側進風口分別為第一側進風口和第二側進風口。
優選的,所述第一側進風口的隔網為凸起的弧形曲面網狀結構,所述第二側進風口為平面網孔結構并沿后殼體縱向延伸。
優選的,所述前殼體內設有導風圈,所述導風圈的內側壁設有弧形導風面,所述第一側進風口與弧形導風面的進風側相對應。
更優選的,所述側進風口與后殼體為一體注塑成型結構。
優選的,所述進風口處設有后進風隔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空調扇采用風扇作為送風裝置,且在機體外殼的兩側增設側進風口,側進風口對應位于風扇進風方向的兩側,該結構可增大送風量,提高空調扇的降溫效果,同時有利于降低噪音。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背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圖2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進風水冷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側吸氣結構的立式空調扇,包括機體外殼1,該機體外殼1包括前殼體11和后殼體12兩部分,在前殼體11上設置風扇2及與風扇2對應的出風口,采用風扇2代替傳統空調扇的風輪式送風結構,在后殼體12上設有進風口,該進風口設置位于后殼體12的背面,實施例中在進風口處設有進風水冷裝置3。在后殼體12的兩側分別開設有側進風口13,側進風口13對應位于風扇2進風方向的兩側,這樣,可增大送風量,提高空調扇的降溫效果,同時有利于降低噪音。
該實施例中,后殼體12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側進風口13,進一步提高進風量,即機體外殼1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兩個側進風口13,分別為第一側進風口131和第二側進風口132。第一側進風口131和第二側進風口132均由開設的開口和覆蓋在開口上的隔網組成。其中,第一側進風口131的隔網為凸起的弧形曲面網狀結構,第二側進風口132為平面網孔結構并沿后殼體12縱向延伸。
為了進一步提高空調扇的送風量和降噪效果,在前殼體11內設置導風圈111,該導風圈111的內側壁設有弧形導風面,所述第一側進風口131與弧形導風面的進風側相對應,如圖3所示,這樣,從第一側進風口131吸入的空氣經導風圈111的導流,沿弧形導風面從出風口吹出,該結構降低機體外殼1的風阻,有效提高送風量,且減少機體外殼1與風力作用產生的震動,降低噪音。實施例中,側進風口13與后殼體12為一體注塑成型結構,結構更加牢固。
如圖4所示,上述的進風水冷裝置3包括水簾組件和儲水容器34,儲水容器34內設有與水簾組件連接的水泵35,該水簾組件包括與水泵35連接的分水槽31、置于分水槽31下方的水蒸發器32和置于水蒸發器32下方的集水槽33,集水槽33上設有排水口與儲水容器34連通,該排水口通過排水波紋管36連通至儲水容器34。工作時,氣流從進風口進入并經過水蒸發器32形成帶霧化的氣流,使送出的風帶有冰涼的效果,類似于空調的制冷效果。
如圖3所示,進一步的,在進風口處設置后進風隔網4,該后進風隔網4包括外框、橫向排列的多個導風板和縱向排列的多個支撐框條,外框通過螺栓固定在后殼體12上,導風板設置由進風側向出風側傾斜向下,這樣,水流滴到后進風隔網4上時,導風板會使水滴回流至機體外殼1內側,有利于避免水流從出風口溢出。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