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熔鹽為介質的分布式集熱儲能系統,屬于光熱發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前光熱發電領域帶有儲熱能力的太陽能電站多以熔鹽為吸熱及儲熱工質。由于太陽能流密度低,光熱電站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采用模塊化鏡場設計可大幅度提高鏡場光效率,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模塊化的光熱電站設計中,通常包括3-20個相同的鏡場及集熱模塊,每個集熱模塊配置一臺熔鹽吸熱器,從儲能系統泵送來的冷熔鹽經吸熱器升溫成熱熔鹽后通過管網匯流至熱力島熱熔鹽儲罐儲存熱量。在發電時熱熔鹽經換熱子系統換熱,水吸收熔鹽熱量,變成過熱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與水換熱后的冷熔鹽進入冷熔鹽儲罐,再通過冷熔鹽儲罐上的熔鹽泵將熔鹽推送至各個集熱模塊經吸熱器升溫后再次輸送至熱力島熱熔鹽儲罐,完成一次循環。
由于熔鹽本身的物理化學特性和模塊化光熱電站的技術特點,需對其熔鹽輸送、儲能方案進行創新設計。
首先是熔鹽的輸送,由于光熱電站的技術特點,在陰雨天、夜間等不具備聚光條件的情況下,即失去熔鹽的基礎熱量來源,此時電站的管道輸送系統存在凍堵風險。以使用量最大的硝酸鈉、硝酸鉀二元混合熔鹽為例,溫度低于300℃其粘度隨溫度降低而急劇增加,下降到238℃開始出現結晶,該物理化學特性決定了熔鹽的合適輸送溫度不得低于260℃,否則極易導致設備或熔鹽管道凍堵,熔鹽回路伴熱或保溫的失效是光熱電站主要風險源之一。對于大型熔鹽管網,如果采用大量電伴熱的方式對管道進行伴熱勢必導致廠用電消耗巨大,導致電廠經濟性降低。基于上述原因,熔鹽管網作為連接集熱系統和儲能系統的“血管”要具備及時、穩定、高效的傳輸能力,保證熔鹽所經設備、管道全程無凍堵,并要兼顧電廠運行的經濟性。
其次是熔鹽的流量及溫度波動,由于模塊化光熱電站采用熔鹽管網輸送熔鹽,每個集熱模塊并非同開同關,在集熱模塊啟停過程中,熔鹽經管網匯流會導致熱熔鹽溫度出現波動,儲能系統不僅要具備儲能容量大、散熱損失小的基本要求,還要能夠與集熱系統、熔鹽管網靈活調配,主動參與流量、溫度等參數的調節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模塊化光熱電站的技術特點,提出一套創新型分布式集熱儲能的技術方案。采用該方案能極大地降低熔鹽凍堵風險,充分發揮模塊化光熱電廠靈活、高效、大規模的鏡場布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大型光熱發電項目整體設計難度和建設周期,并提高土地利用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系統設備
本發明所述的分布式集熱儲能系統包括集熱子系統、熔鹽管網、儲能子系統和換熱子系統。
在本發明中的集熱子系統由3-20個集熱模塊組成,單個集熱模塊內包括吸熱器、冷熔鹽緩沖罐及冷熔鹽緩沖罐泵、熱熔鹽緩沖罐及熱熔鹽緩沖罐泵、溫度傳感器、流量調節閥、高溫熔鹽排空閥、低溫熔鹽排空閥以及設備間的連接管道;在吸熱器中,聚焦的太陽光能量轉化為熔鹽的熱量;熱熔鹽緩沖罐使接入管網的熱熔鹽(550℃~580℃)溫度穩定、流量可調;冷熔鹽緩沖罐為進入吸熱器的冷熔鹽(290℃~300℃)流量調節提供一定緩沖時間;熱熔鹽緩沖罐泵為熱熔鹽匯流至熱熔鹽儲罐提供動力;通過冷熔鹽緩沖罐泵向吸熱器注入冷熔鹽;流量調節閥起到吸熱器進出口流量調節作用。
在本發明中的熔鹽管網,包括高溫熔鹽管道、低溫熔鹽管道、切換閥組、燃氣爐和流量傳感器;低溫、高溫熔鹽管道分別輸送冷、熱熔鹽,只有在低速循環時,高溫熔鹽管道才輸送冷熔鹽,此外,低溫熔鹽管道因材質原因,不具備輸送熱熔鹽的能力;切換閥組可將集熱模塊與儲能子系統和熔鹽管網解耦,并使熔鹽管網具備了熔鹽低速循環的功能;燃氣爐為熔鹽低速循環提供補熱;根據流量傳感器收集各接入點的實時流量數據通過熔鹽泵變頻控制器調節冷熔鹽儲罐內的低溫熔鹽的流量供給。
在本發明中的儲能子系統,包括熱熔鹽儲罐及熱熔鹽儲罐泵、冷熔鹽儲罐及冷熔鹽儲罐泵、切換閥組、熔鹽泵變頻控制器、溫度傳感器及熔鹽流向轉換閥;熱熔鹽儲罐儲存各個集熱模塊輸送來的熱熔鹽,存儲電廠發電所需的熱量;冷熔鹽儲罐用來存儲換熱后的冷熔鹽;熱熔鹽儲罐泵為換熱子系統的換熱器熔鹽回路提供動力;冷熔鹽儲罐泵為輸送冷熔鹽至各集熱模塊的冷熔鹽緩沖罐提供動力;在低速循環時切換閥組將熔鹽管網與熱熔鹽儲罐斷開,根據流量傳感器的實時數據調節冷熔鹽儲罐泵轉速,以此保證熱熔鹽與冷熔鹽的流量動態平衡;溫度傳感器負責測量匯流的熔鹽溫度,控制流向閥根據熔鹽溫度信號執行調節動作,將冷熔鹽、熱熔鹽分流,使之分別流入冷熔鹽儲罐和熱熔鹽儲罐,確保了熱熔鹽儲罐的儲能溫度不低于設定值。
本發明中的切換閥組是確保將熔鹽管網與集熱模塊、儲能子系統切斷,使熔鹽管網能夠以最小功耗進行低速循環;另外,切換閥組也實現了各集熱模塊接入及調節功能;切換閥組作為關鍵的管網控制部件,須確保閥組自身具備不凍堵、穩定、靈活的使用要求,為此,須對切換閥組進行特殊設計,在閥組直徑3米范圍內的管道均安裝電伴熱,所述的切換閥組包括保護箱和保護箱內的4臺電動閘閥以及切換閥組控制器,所述保護箱和4臺電動閘閥的空隙填充硅酸鋁保溫材料,每臺電動閘閥的外側安裝電加熱保溫夾套,保護箱用鍍鋅鐵皮或薄鋼板材質構成,縫隙應搭接緊密,做到防雨防潮;切換閥組只作切換使用,通過切換閥組控制器接受管網主控信號進行切換動作,制作切換閥組時,注意將不耐高溫的電氣部件引出保護箱并固定。
本發明中的換熱子系統,包括4臺換熱器、給水泵和汽輪機,負責將熱熔鹽的熱量換熱給水,產出過熱蒸汽推動推動汽輪機,換熱后的冷熔鹽流入冷熔鹽儲罐進行存儲。
(二)系統設備連接方式
在所述的集熱模塊中,冷熔鹽通過冷熔鹽緩沖罐泵從冷熔鹽緩沖罐送至吸熱器,冷熔鹽經吸熱器吸收聚焦的高倍太陽光能量變為熱熔鹽,再由壓力或重力排入熱熔鹽緩沖罐,待熱熔鹽緩沖罐中液位達到設定值時,熱熔鹽緩沖罐泵啟動,將熱熔鹽輸送至管網;熱熔鹽緩沖罐泵開啟的同時,切換閥組從“短路模式”轉換到“輸送模式”,該模塊的流量傳感器將測量到的實時流量數據‘發送至儲能子系統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向熔鹽泵變頻控制器發出調節信號,調節冷熔鹽儲罐泵轉速,增加冷熔鹽的流量輸出,完成集熱模塊的接入和調節。
從所述的集熱模塊輸出并在熔鹽管網匯流后的熱熔鹽的溫度在系統啟動時會有波動,為此,在流入熱熔鹽儲罐前的一段高溫熔鹽管道上設置溫度傳感器,根據該段匯流的熱熔鹽溫度進行判斷,通過流向轉換閥控制高溫熔鹽的流向,以確保注入熱熔鹽儲罐的高溫熔鹽達到500℃以上的溫度,溫度不達標的熔鹽隨即注入冷熔鹽儲罐。
當電站發電時,通過熱熔鹽儲罐泵將在熱熔鹽儲罐中儲存的熱熔鹽根據發電負荷以預定的流量泵入蒸汽發生系統與水換熱,產出過熱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換熱后的冷熔鹽排入冷熔鹽儲罐,再由冷熔鹽儲罐泵將冷熔鹽通過管網的冷熔鹽管道輸送至各集熱模塊的冷熔鹽緩沖罐,進行下一次循環。
(三)分布式集熱儲能系統運行方案
分布式熔鹽集熱儲能系統運行方案是本發明的一部分,以下說明僅是一種較優的運行方式,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
系統有以下運行模式:集熱子系統排空、管網低速循環、切換閥組和儲能子系統主動儲能。
(1)集熱子系統排空: 為了防止單個集熱模塊在無聚光條件下發生熔鹽凍堵,并降低集熱模塊能耗,一種較優的運行方式為熔鹽系統排空;熔鹽系統排空主要指吸熱器及管道排空,吸熱器排出的熔鹽溫度高于設定值則排入熱熔鹽緩沖罐,達不到設定值的熔鹽則排入冷熔鹽緩沖罐,排空可利用重力、真空泵、風機等動力,管道布置避免出現“U”型彎,以防熔鹽排空受阻。
(2)管網低速循環:熔鹽管網系統復雜,長度通常在5-10km,在夜間或陰雨工況下采用排空方式會使管網反復承受較大的熱應力,電站開場時的啟動時間也會較長,因此可采取低速循環的方式保證熔鹽及熔鹽管網的安全性;在無聚光條件下開啟燃氣爐對熔鹽管網進行補熱,可以長時間保障管網安全運行,較好地解決了管網凍堵及開場啟動緩慢的問題;熔鹽管網采用高溫熔鹽管道、低溫熔鹽管道雙管并排敷設的方案,在低速循環時以冷熔鹽(300℃-320℃)為工質,通過切換閥組將高溫熔鹽管道和低溫熔鹽管道“短路”,由冷熔鹽儲罐泵提供動力,必要時用燃氣爐對熔鹽進行補熱,保證熔鹽管網在長時間低速循環工況下維持足夠的運行溫度,防止發生凝固凍堵;低速循環熱損失與燃氣爐能耗相匹配并可靈活調節,既保證熔鹽管網不凍堵,又以最少的耗氣量、最小的用電量安全運行。
(3)儲能子系統主動儲能:由于分布式熔鹽集熱系統受當時太陽輻射瞬時波動影響,導致冷熱熔鹽的瞬時流量會出現較大波動;在光照強烈時,在嚴重的工況下會出現吸熱器的熱熔鹽不斷輸出,而冷熔鹽未能及時供給,導致集熱系統停機;當熔鹽管網從低速循環切換到正常輸送時,冷熔鹽此時尚在熔鹽管網中低速流動,集熱模塊將輸出的熱熔鹽逐步注入熔鹽管網,在這段啟動時間,向熱熔鹽儲罐匯入的熔鹽溫度并未完全達標,且溫度分段較為明顯,導致熱熔鹽品質下降;在集熱模塊對應的切換閥組設置流量傳感器,將各個集熱模塊接入熔鹽管網的流量實時發送至儲能子系統的冷熔鹽儲罐泵的控制系統,通過調節熔鹽泵變頻控制器及時調整冷熔鹽儲罐泵的轉速,從而使冷、熱熔鹽流量及時達到平衡;在熱熔鹽儲罐前的管道安裝溫度傳感器,溫度測點不少于5處,間隔不大于2米,通過測得匯流來的高溫熔鹽溫度數據,控制其后的兩個流向轉換閥;當溫度高于500℃時,開啟流向轉換閥,合格熔鹽注入熱熔鹽儲罐;當溫度低于500℃時,關閉流向轉換閥,熔鹽注入冷熔鹽儲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針對模塊化光熱電站提出的新需求,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分布式集熱儲能技術方案,最大限度降低了大型光熱發電項目整體設計難度;
2.采用集熱模塊排空設計,將集熱模塊內的凍堵風險降到最低,節省了熔鹽泵功耗,其中吸熱器的熔鹽根據溫度分段排空的運行方式較好地回收了熱熔鹽,提高了系統效率;
3.在不具備聚光條件下采用熔鹽管網低速循環運行方式并用燃氣爐進行補熱防凝,解決了大型熔鹽管網凍堵風險高的問題,使得分布式集熱的光熱發電項目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布置靈活、效率高、成本低等優勢;
4.采用切換閥組使熔鹽管網具備低速循環的功能,并使各集熱模塊具備了及時、安全的并入、撤出管網的能力;
5.儲能子系統采用主動儲能運行方式,使冷、熱熔鹽流量保持動態平衡,在低速循環切換時起到維持管網流量穩定的作用,熱熔鹽儲罐的儲能溫度因此得以保證,避免了低溫熔鹽的混入;
6.本發明整體技術方案或關鍵技術點也可以用于其他類型光熱發電,為傳統塔式向分布式方向發展提供了完善的技術方案,同時對槽式、蝶式、線性菲涅爾式等光熱電站的擴容提供了高效的技術方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系統總圖;
圖2是本發明的集熱子系統詳圖;
圖3是本發明的熔鹽管網及儲能子系統詳圖;
圖4是本發明的切換閥組運行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切換閥組結構詳圖;
其中:
圖1中,1、集熱模塊;2、集熱模塊;3、集熱模塊;4、熔鹽管網;5、儲能子系統;6、換熱子系統;7、換熱器; 1A、溫度傳感器;2A、溫度傳感器;3A、溫度傳感器;1B、流量調節閥;1C、流量調節閥;2B、流量調節閥;2C、流量調節閥;3B、流量調節閥;3C、流量調節閥;1D、高溫熔鹽排空閥;2D、高溫熔鹽排空閥;3D、高溫熔鹽排空閥;1E、低溫熔鹽排空閥;2E、低溫熔鹽排空閥;3E、低溫熔鹽排空閥;1F、截止閥;1G、截止閥;1H、截止閥;1I、截止閥;2F、截止閥;2G、截止閥;2H、截止閥;2I、截止閥;3F、截止閥;3G、截止閥;3H、截止閥;3I、截止閥;101、吸熱器;201、吸熱器;301、吸熱器;102、冷熔鹽緩沖罐;202、冷熔鹽緩沖罐;302、冷熔鹽緩沖罐;102A、冷熔鹽緩沖罐泵;202A、冷熔鹽緩沖罐泵;302A、冷熔鹽緩沖罐泵;103、熱熔鹽緩沖罐;203、熱熔鹽緩沖罐;303、熱熔鹽緩沖罐;103A、熱熔鹽緩沖罐泵;203A、熱熔鹽緩沖罐泵;303A、熱熔鹽緩沖罐泵;401、切換閥組;402、切換閥組;403、切換閥組;404、切換閥組;405、切換閥組;、 406、流量傳感器;407、流量傳感器;408、流量傳感器;409、燃氣爐;410、燃氣爐旁路閥;411、燃氣爐旁路閥;412、截止閥;401A、切換閥組的輸送模式;401B、切換閥組的短路模式;401C、切換閥組的短路模式;401D、切換閥組的短路模式;401E、電動閘閥;401F、電動閘閥;401G、電動閘閥;401H、電動閘閥;401I、切換閥組控制器;401J 、硅酸鋁保溫材料;401K 、保護箱;401L、電伴熱;501、熱熔鹽儲罐;501A、熱熔鹽儲罐泵;502、冷熔鹽儲罐;502A、冷熔鹽儲罐泵;503、切換閥組;504、熔鹽泵變頻控制器;505、溫度傳感器;506、熔鹽流向轉換閥;507、熔鹽流向轉換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分布式集熱儲能系統,包括集熱子系統(集熱模塊1、2、3),熔鹽管網4、儲能子系統5和換熱子系統6,所述的集熱子系統(以集熱模塊1為例)主要由吸熱器101、冷熔鹽緩沖罐102和熱熔鹽緩沖罐103組成,熔鹽管網4采用高溫熔鹽管道(圖1實線)和低溫熔鹽管道(圖1虛線)雙管并排敷設,將集熱模塊1、2、3與儲能子系統5相連接,儲能子系統5主要由熱熔鹽儲罐501和冷熔鹽儲罐502組成,熱熔鹽儲罐501儲存電廠發電所需高溫熔鹽,換熱子系統6主要由4臺換熱器7組成,熱熔鹽在儲能子系統5與水換熱,產出過熱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換熱后的熔鹽變成冷熔鹽,流入冷熔鹽儲罐502。
結合圖2中系統圖,集熱子系統的集熱模塊1(集熱模塊2和集熱模塊3具有相同功能的設備采取同樣操作)可采用的運行流程如下:
集熱流程,此時流量調節閥1B、1C開啟,熔鹽排空閥1D、1E關閉,截止閥1F、1G、1I開啟,截止閥1H關閉,冷熔鹽緩沖罐102的冷熔鹽通過冷熔鹽緩沖罐泵102A泵入吸熱器101,流量調節閥1B微調吸熱器101進口流量,冷熔鹽在吸熱器101中受高密度太陽能流照射升溫,通過流量調節閥1C微調吸熱器101出口流量,熔鹽升到設定溫度后進入熱熔鹽緩沖罐103,熱熔鹽緩沖罐泵103A將罐內的熱熔鹽送入熔鹽管網4。
排空流程,此時流量調節閥1B、1C關閉,截止閥1F開啟,截止閥1G、1H 、1I關閉,集熱模塊1內的熱熔鹽緩沖罐泵102A和冷熔鹽緩沖罐泵103A停機,集熱模塊1連接熔鹽管網4的切換閥組401已轉換到“短路模式401D”,依靠重力或其他動力設備排空吸熱器101內的熔鹽,大型吸熱器內部熔鹽溫度排空時會出現分布不均的情況,故設置溫度傳感器1A實時監測流經的排空熔鹽溫度,當溫度低于450℃時高溫熔鹽排空閥1D關閉、低溫熔鹽排空閥1E開啟,當高于450℃時高溫熔鹽排空閥1D開啟、低溫熔鹽排空閥1E關閉,待熔鹽排空則所有閥門關閉,完成該模塊的排空流程。
低速循環流程,若當前集熱模塊不經較長的支管段接入熔鹽管網4則無需該項流程操作。以集熱模塊2為例,切入低速循環流程時,流量調節閥2B開啟、流量調節閥2C關閉,高溫熔鹽排空閥2D開啟、低溫熔鹽排空閥2E關閉,截止閥2F、2G、2I關閉,截止閥2H開啟,熱熔鹽緩沖罐泵203A停機,冷熔鹽緩沖罐泵202A開機為支管段低速循環提供動力,低溫熔鹽依次流經:冷熔鹽緩沖罐202——流量調節閥2B——高溫排空閥2D——截斷閥2H——支管段——冷熔鹽緩沖罐202。
如圖3和圖4所示,熔鹽管網4工作流程有兩種,分別如下:
輸送流程,該流程根據集熱系統全部集熱模塊1、2、3開場運行或只有部分模塊開場運行進行相應調整。當集熱模塊1、2、3全部開場運行時,熔鹽管網4內所有切換閥組401、402、403、404、405均為“輸送模式401A”,燃氣爐旁通閥410、411關閉,截止閥412開啟,該工況下不需要外部燃氣補熱防凝。高溫熔鹽通過高溫熔鹽管道(圖1實線)輸送,低溫熔鹽通過低溫熔鹽管道輸送(圖1虛線),在切換閥組的高溫管道側均安裝有流量傳感器406、407、408,實時監測高溫熔鹽接入管網4的流量數據,并將數據即時發送至控制系統,根據高溫熔鹽流量波動情況及時調節熔鹽泵變頻控制器504控制低溫熔鹽流量,達到高溫熔鹽和低溫熔鹽流量動態平衡,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當部分集熱模塊運行時,先以集熱模塊1關閉,集熱模塊2、3運行為例,集熱模塊1是在切換閥組401后直接接入了熔鹽管網4,先切換閥組401轉換至“短路模式401D”,集熱模塊1再排空關閉,其他切換閥組仍為“輸送模式401A”,以此完成隔離集熱模塊1,不影響系統其他部分正常運行;再以集熱模塊2關閉,集熱模塊1、3運行為例,集熱模塊2通過較長的支管段接入熔鹽管網4,當進行關閉流程時,支管段內高低溫熔鹽須繼續維持運行方能防止凍堵,故先將切換閥組404轉換至“短路模式401C”,切換閥組405仍為“輸送模式401A”,在集熱模塊2排空關閉后依靠冷熔鹽緩沖罐泵202A提供動力,保證該支管段熔鹽的低速循環。
低速循環流程,熔鹽管網4及儲能子儲能5系統在陰雨天、夜間等無聚光的條件下開啟低速循環流程。此時集熱模塊1、2、3停止運行,熔鹽管網4進行低速循環,熔鹽管網4低速循環流程下,切換閥組401、405為“短路模式401D”,切換閥組403為“短路模式401C”,切換閥組402、404為“輸送模式401A”。為避免無聚光條件下熔鹽管網4的凍堵,需要開啟燃氣爐409,并將燃氣爐旁通閥410、411開啟,截止閥412關閉,使低速循環的熔鹽通過進入燃氣爐409補熱,補償循環過程中的熱量損失。熔鹽管網4的低速循環依靠儲能子系統5的冷熔鹽儲罐泵502A提供動力,該流程下的儲能子系統5的切換閥組503為“輸送模式401A”,流向轉換閥506關閉、507開啟,通過溫度傳感器505監測溫度。如此,完成熔鹽管網4低速循環所需設置,低溫熔鹽從冷熔鹽儲罐502進入低溫管道,末端切換閥組401、403、405使高低溫熔鹽管道形成短路,低溫熔鹽通過高溫管道回到冷熔鹽儲罐502,該低速循環方案可以維持大型熔鹽管網長時間、無凍堵、低功耗運行。
如圖3和圖4所示,儲能子系統5工作流程有兩種,分別如下:
儲能流程,該流程為儲能子系統5關鍵運行流程,通過儲能子系統5的主動儲能,控制熱熔鹽儲罐501內的儲能溫度、保證高低溫熔鹽流量動態平衡,儲能子系統5可以邊儲能邊換熱,也可以只儲能不換熱。熔鹽管網4處于輸送流程時,切換閥組503為“輸送模式401A”,控制系統通過監測溫度傳感器505溫度信號控制熔鹽流向轉換閥506、507開關動作。以熔鹽管網4低速循環切換到輸送流程為例,由熔鹽管網4高溫熔鹽管道輸送的熔鹽逐步升溫,該過程需將在低速循環時殘留高溫管道中的冷熔鹽排入冷熔鹽儲罐502,保持熔鹽流向轉換閥506開啟和熔鹽流向轉換閥507關閉。當溫度傳感器505檢測到熔鹽溫度低于設定值,則發送信號控制熔鹽流向轉換閥506逐漸關閉,同時控制熔鹽流向轉換閥507逐漸開啟,將該段冷熔鹽排放至冷熔鹽儲罐502,排放完成則兩熔鹽流向轉換閥506、507及時歸位,以此控制熱熔鹽儲罐501內的儲能溫度。同時,根據各集熱模塊對應的流量傳感器407、408、409的流量數據,熔鹽泵變頻控制器504進行調頻,控制冷熔鹽儲罐泵502A調節低溫熔鹽的流量供給,使系統高溫和低溫熔鹽流量維持動態平衡。
儲能子系統5低速循環流程,該流程與熔鹽管網4的低速循環流程相關聯,此時儲能子系統5的冷熔鹽儲罐泵502A為熔鹽管網4低速循環提供動力,該流程下儲能子系統5的切換閥組503為“輸送模式401A”, 熔鹽流向轉換閥506關閉、熔鹽流向轉換閥507開啟,溫度傳感器505監測回流熔鹽溫度,該流程下冷熔鹽從冷熔鹽儲罐502進入熔鹽管網4,并回到冷熔鹽儲罐502。
如圖5所示,切換閥組設計細節如下:
切換閥組401、402、403、404作為熔鹽管網4的關鍵控制設備,自身必須具備不易凍堵、調節快速、安全可靠等特點,為此需進行特殊設計。切換閥組401、402、403、404直徑3米范圍內的管道均安裝電伴熱401L,包括保護箱401K和保護箱401K內的4臺電動閘閥401E、401F、401G、401H以及切換閥組控制器401I,在電動閘閥401E、401F、401G、401H外側安裝電加熱保溫夾套,保證切換閥組各處最低溫度不低于290℃,保護箱401K由鍍鋅鐵皮或薄鋼板材質構成,箱體須做到防雨防潮,搭接焊接平整,噴涂高溫防銹漆,箱內與切換閥組的空隙填充硅酸鋁保溫材料401J,保證切換閥組不發生凍堵。通過采用電動閥401E、401F、401G、401H實現工作模式的穩定切換,保證了靈活、快速的要求。控制信號來源于熔鹽管網4的主控,主控將信號發送至切換閥組控制器401I,再由切換閥組控制器401I向所控切換閥組發送動作指令。該切換閥組僅以實現切換功能為目的,4臺電動閥401E、401F、401G、401H均采用閘閥形式,保證了工作時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調節、備用、旁通等功能依靠設置其他閘閥實現,對于切換閥組控制器401I及其他不耐高溫的電氣部件引出保護箱401K并固定。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通過各系統流程的相互配合,滿足分布式熔鹽集熱儲能系統的各種運行工況,但作為一個完整且復雜的熱工系統,本發明并不限于以上描述。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任何對本技術方案的同等修改和替代都是在本發明的范圍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下所作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