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空調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空調柜機和該空調柜機的出風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空調器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空調柜機,一般只設置一個出風口,然而只設置一個出風口,出風模式較為單一,無法滿足出風面積和出風量的需求,使室內空氣的溫度無法有效快速達到設置的溫度。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柜機,旨在使室內空氣的溫度有效快速達到設置的溫度。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空調柜機,包括殼體,該殼體內形成有至少一風道;正出風結構,該正出風結構設于所述殼體的中部,且具有與一所述風道連通的正出風口;以及頂出風結構,該頂出風結構設于所述殼體的上端,且具有與一所述風道連通的頂出風口,該頂出風結構連接有第一旋轉機構,該第一旋轉機構驅動所述頂出風結構于所述殼體的上端旋轉。優選地,該殼體內形成有一風道,該正出風結構和頂出風結構位于同一風道內。優選地,該殼體內形成有兩風道,該正出風結構與其中一風道連通,該頂出風結構與另一風道連通。優選地,所述正出風結構包括正出風框,該正出風框具有所述正出風口,所述殼體設有與所述正出風口配合的讓位口,該正出風框連接有第二旋轉機構,該第二旋轉機構驅動所述正出風框旋轉,使所述正出風口正對所述讓位口或隱藏于所述殼體內。優選地,該正出風框具有擋風板,該擋風板臨接所述正出風口設置,所述正出風結構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第二旋轉機構驅動所述正出風框旋轉以使所述擋風板封堵所述讓位口。優選地,所述頂出風結構包括頂出風框,該頂出風框具有所述頂出風口,所述殼體的上端凸設有封蓋板,所述頂出風結構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封蓋板封堵所述頂出風口。優選地,所述頂出風結構包括頂出風框,該頂出風框具有所述頂出風口,所述頂出風框連接有升降結構,該升降結構驅動所述頂出風框上下運動,使所述頂出風口隱藏或顯露出所述殼體。優選地,所述頂出風框包括圓形的頂蓋板和自所述頂蓋板的周緣向下延伸的側板,所述側板開設有所述頂出風口。優選地,所述頂出風口還設有第二橫向導風板,該第二橫向導風板連接該頂出風口的兩側,且于上下方向擺動,以調整所述頂出風口的出風角度。優選地,該頂出風口還設有第二縱向導葉,該第二縱向導葉與所述第二橫向導風板形成出風格柵。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空調柜機的出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次檢測環境的溫度;當環境的溫度高于預設閾值時,使正出風結構的正出風口開啟;第二次檢測環境的溫度,當環境的溫度高于預設閾值時,使頂出風結構的頂出風口開啟,控制第一旋轉機構旋轉頂出風結構。優選地,控制第一旋轉機構旋轉頂出風結構的步驟之后還包括,第三次檢測環境的溫度,當環境的溫度低于預設閾值時,使頂出風結構的頂出風口關閉。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采用雙出風口,使得空調柜機具有三種出風模式,可根據室內的溫度和面積選擇出風模式。如在制冷條件下,正常工作模式下,只通過正出風結構出風即可。當檢測到室內溫度過高時,可以旋轉頂出風結構,通過正出風結構和頂出風結構同時進行出風。當檢測到溫度過低時,可以選擇關閉正出風結構,而只通過頂出風結構進行出風。如此,可實現多種出風模式,滿足出風面積和出風量的需求,使室內空氣的溫度能夠有效快速達到預先設置的溫度。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明空調柜機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空調柜機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空調柜機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A-A處的剖視圖;圖5為本發明空調柜機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00空調柜機33第一橫向導風板10殼體50頂出風結構11讓位口51頂出風框12進風口511頂出風口13側壁53頂蓋板15底壁55側板16封蓋板57第二橫向導風板30正出風結構59第二縱向導葉31正出風框70風機311正出風口90換熱器313擋風板80接水盤60安裝架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在本發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參照圖1至圖4,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柜機100,空調柜機100包括:殼體10,該殼體10內形成有至少一風道。該風道內安裝有風機70和換熱器90,該殼體10的下端設有與該風道連通的進風口12,該進風口12環繞所述殼體10設置;該風道主要形成于殼體10的內部,外部空氣經由進風口12進入到風道內,由風機70驅動,經過換熱器90進行換熱,一般的,進風口12、換熱器90、風機70由下至上依次排列,換熱器90通過安裝架60安裝固定在殼體10內,換熱器90的下端安裝有接水盤80,用于接收冷凝水,一般該接水盤80呈圓盤狀設置。正出風結構30,該正出風結構30設于殼體10內,且具有與一風道連通的正出風口311;一般的,該正出風結構30位于殼體10的中部,該殼體10設有與該正出風口311配合的讓位口11。以及頂出風結構50,該頂出風結構50設于殼體10的上端,且具有與一風道連通的頂出風口511,該頂出風結構50連接有第一旋轉機構(未圖示),該第一旋轉機構驅動頂出風結構50相對于殼體10旋轉。本空調柜機100的殼體10內形成有一條風道,正出風結構30和頂出風結構50位于同一風道內,相應的,風機70也設置有一個,如,正出風結構30的上下兩端設有連通風道的貫通口(未標示),外部空氣由進風口12進入,經由風機70驅動,經過換熱器90后經由下端的貫通口進入到正出風結構30中,可以經由該正出風結構30的正出風口311吹出。同時,換熱后的空氣經由該正出風結構30上端的貫通口至頂出風結構50,可以經由頂出風結構50的頂出風口511吹出。在一個風道的情況下,本空調柜機100的整體結構簡單、緊湊,并且成本較低。當然,于其他實施例中,該正出風結構30和頂出風結構50可位于不同的風道,殼體10內可形成有兩風道,正出風結構30與其中一風道連通,頂出風結構50與另一風道連通,在風道為兩條的情況下,本空調柜機100的風機70可設置一個或兩個,即可以通過一個風機70同時驅動兩條風道內空氣流動,還可以是每一條風道對應一個風機70。在兩個風道的情況下,正出風口311和頂出風口511的出風量和出風速度便于控制,則空調柜機100的空氣調節能力更強。本實施例第一旋轉機構可以是電機、主動齒輪以及從動齒輪或者齒條相配合的結構,其中主動齒輪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或者齒條嚙合,從動齒輪或者齒條固定連接頂出風結構50。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采用雙出風口,使得空調柜機100具有三種出風模式,可根據室內的溫度和面積選擇出風模式。例如在制冷條件下,正常工作模式下,只通過正出風結構30出風即可。當檢測到室內溫度過高時,可以旋轉頂出風結構50,通過正出風結構30和頂出風結構50同時進行出風。當檢測到溫度過低時,可以選擇關閉正出風結構30,而只通過頂出風結構50進行出風。如此,可實現多種出風模式,滿足出風面積和出風量的需求,使室內空氣的溫度能夠有效快速達到預先設置的溫度。并且,可以將殼體10設置成圓筒狀,該殼體10包括筒狀側壁13和設于該筒狀側壁13的下端的底壁15,該筒狀側壁13一般由可拆卸連接的前殼和后殼構成,該前殼和后殼的橫截面呈半圓狀設置。該筒狀側壁13的下端開設有與所述風道連通的進風口12。首先,外部的空氣經由該風道的進風口12時,因為圓筒形殼體10的設置可降低風阻,使空氣能夠順利進入到風道內進行換熱。一般的,殼體10內的風道的形成依賴于殼體10的內腔壁,該殼體10呈圓筒狀設置,使其形成的風道的風阻降低,由此,可使得空調柜機100的換熱效率提升。在本實施例中,在設置頂出風口511和正出風口311時,將與正出風口311配合連通的讓位口11的上邊緣與所述頂出風口511的下邊緣之間的距離H1的范圍為30mm≤H1≤150mm,二者之間的空氣流動可造成的空氣對流的效果,例如在制冷模式下,頂出風口511出冷風,正出風口311出冷風,頂出風口511和正出風口311之間的空氣被迅速冷卻,熱空氣受冷會下降,使得位于正出風口311下方的空氣也迅速制冷。同時,因空氣制冷而下降,上方未被制冷熱空氣向下流動而形成對流的現象,從而使上方的空氣也能夠被快速制冷。而30mm≤H1≤150mm的設置,在此范圍內,可實現快速制冷的效果,也即,可以使得室內空氣的溫度快速達到預設溫度。所述殼體10于軸線上的高度H的范圍為1700mm≤H≤1980mm,殼體10的高度主要是考慮兼容正出風口311和頂出風口511的上下位置。所述頂出風口511下邊緣與所述殼體10的下端邊緣的距離范圍為1750mm≤H2≤1970mm;一般的,頂出風口511的大小小于正出風口311的大小,所以,如果正出風結構30和頂出風結構50位于同一個風道內,采用一個風機70進行驅動時,頂出風口511吹出的空氣一般速度比較快,風力較大,吹的距離很遠,若考慮到人從空調柜機100的旁邊經過,會造成人體的不適。但是,若將頂出風口511設置的過高,則會降低制冷的效率,因此,將H2的距離設置成1750mm≤H2≤1970mm可滿足上述的需求。所述正出風口311下邊緣與所述殼體10的下端邊緣的距離范圍為900mm≤H3≤1300mm。常規正出風吹風時,比如需要對人吹時,此正出風口311高度正好滿足對人吹的需要。所述殼體10的直徑L的范圍為360mm≤L≤450mm。空調柜機100的殼體10的直徑不能過大或者過小,過小的話,內部風道結構放不下,過大的話,占用較多的安放空間,而且成本也較高。所述頂出風口511的上下高度H4的范圍值為90mm≤H4≤260mm;所述頂出風口511的左右寬度L1的范圍值為在200mm≤L1≤360mm。頂出風口511一般呈長方形設置,采用此范圍大小的頂出風口511使得該頂出風口511的出風量和出風速度可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求。同時使得頂出風口511從正面看呈長方形,且長度方向和殼體10的軸線方向垂直。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正出風口311的上下高度H5的范圍值為400mm≤H5≤650mm;所述正出風口311的左右寬度L2的范圍值為140mm≤L2≤200mm。一般的,正出風口311的大小要大于頂出風口511的大小,以滿足出風量和出風速度的需求。正出風口311從正面看呈長方形,且長度方向和機身豎直方向一致。當然,在正出風口311的上下邊緣可以設置呈圓弧狀,使得該正出風口311呈跑道狀設置。參照圖2,正出風結構30包括正出風框31,該正出風框31具有正出風口311,殼體10設有與正出風口311配合的讓位口11,該正出風框31連接有第二旋轉機構(未圖示),該第二旋轉機構驅動正出風框31旋轉,使正出風口311正對讓位口11或隱藏于殼體10內。可以理解的是,該第二旋轉機構的結構設置可類似于第一旋轉機構,在此不做贅述。該正出風框31設置在殼體10內,通過第二旋轉機構驅動旋轉,當需要正出風時,只需驅動該正出風框31,使其正出風口311正對讓位口11,外部空氣經由進風口12進入,有風機70驅動至風道中的換熱器90換熱,然后經由正出風口311和讓位口11吹出。當需要關閉正出風時,通過第二旋轉機構驅動正出風框31旋轉,使正出風口311與讓位口11處于不導通的狀態,即可使關閉該正出風結構30。在本實施例中,正出風框31呈圓筒狀設置,該正出風框31的側壁13具有關機面和出風面,該正出風口311設于出風面。該圓筒狀的正出風框31的上下兩端連通風道,其側壁13形成出風面和關機面,第二旋轉機構驅動該圓筒狀的正出風框31即可完成正出風結構30的開啟和關閉。當然,該正出風框31還可以設置呈支架型,如,設置多個橫向安裝柱和縱向安裝柱,一該縱向安裝柱形成轉動軸線,多個橫向安裝柱呈放射狀固定于該縱向安裝柱的兩端,多個橫向安裝柱的背離縱向安裝柱的一端連接有圓弧連接件。再通過幾條縱向安裝柱作為連接件,連接上下兩端,從而形成支架型的的正出風框31。由此,橫向安裝柱之間的間隙形成上下兩端的貫通口。具體地,正出風框31具有擋風板313,該擋風板313位于兩連接件之間,該擋風板313臨接正出風口311設置,該正出風口311由兩條相鄰的縱向安裝柱形成。正出風結構30處于關閉狀態時,第二旋轉機構驅動正出風框31旋轉以使擋風板313封堵讓位口11。當室內空氣調節過程中,不需要正出風結構30的正出風口311進行出風時,第二旋轉機構驅動正出風框31旋轉,通過在正出風框31設置擋風板313,使得正出風框31旋轉過程中擋風板313正對正出風口311即可實現對正出風口311的閉合操作,使得正出風結構的整體結構簡單,空調柜機100的成本得到降低。可以理解的,正出風框31還連接有第一橫向導風板33,第一橫向導風板33可水平設置有多塊,并且多塊第一橫向導風板33的同一側與一連桿轉動連接,連桿上可通過電機驅動進而拉動第一橫向導風板33上下擺動,實現正出風口311的上下掃風。頂出風結構50包括頂出風框51,頂出風框51包括圓形的頂蓋板53和自頂蓋板53的周緣向下延伸的側板55,側板55開設有頂出風口511。本實施例的頂出風框51整體呈圓筒狀,使得第一旋轉機構驅動頂出風結構50的過程更順暢,并且頂出風框51內部具有圓柱形內腔,風機70驅動空氣由殼體10的風道進入頂出風框51的內腔后,在圓柱形內腔進行回旋,并由開設于側板55的頂出風口511吹出,如此可以提高頂出風結構50的出風效率。頂出風口511還設有第二橫向導風板57,該第二橫向導風板57連接該頂出風口511的兩側,且于上下方向擺動,以調整頂出風口511的出風角度。通過第二橫向導風板57的設置,可以實現頂出風結構50的上下方向的掃風。該頂出風口511還設有第二縱向導葉59,該第二縱向導葉59與第二橫向導風板57形成出風格柵。通過第二縱向導葉59的設置,可實現頂出風結構50的左右方向掃風,本實施例通過第二橫向導風板57和第二縱向導葉59的配合,使得頂出風結構50具有多種出風模式,適應室內空氣調節的多種需求。由上述的內容可知,本空調柜機100通過頂出風結構50和正出風結構30的配合實現多種出風模式,則在某些模式下,只需要正出風結構30進行出風,而頂出風結構50需要關閉,本空調柜機100的頂出風結構50的關閉可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在一實施例中,參照圖5,可于殼體10的上端凸設有封蓋板16,當不需要頂出風結構50出風時,通過第一旋轉機構驅動頂出風結構50于殼體10上端的安裝位置旋轉,再轉過相應角度時,封蓋板16封堵頂出風框51的頂出風口511,使得頂出風結構50處于關閉狀態。可以理解的,在此情況下,當殼體10內設有兩條風道以及兩個風機70時,可將對應頂出風口511的風機70關閉,而該風機70關閉信號的獲取,可通過在殼體10上安裝傳感器或者在第一旋轉機構安裝角度傳感器實現。通過上述結構,通過簡單的結構實現頂出風口511的開閉,如此降低本空調柜機100的功耗以及生產成本。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于殼體10內設置與頂出風框51連接的升降結構,該升降結構驅動頂出風框51上下運動,使頂出風口511隱藏或顯露出殼體10。升降結構可由電機帶動齒輪齒條的方式進行升降,當然,也可以采用渦輪蝸桿的方式、滑軌滑槽的方式,絲杠傳動的方式或者連接桿傳動的方式驅動頂出風結構50升降,而實現頂出風口511隱藏或顯露出殼體10。本發明還提出一種空調柜機100的出風控制方法,其包括:第一次檢測環境的溫度;當環境的溫度高于預設閾值時,使正出風結構30的正出風口311開啟;第二次檢測環境的溫度,當環境的溫度高于預設閾值時,使頂出風口511開啟,控制第一旋轉機構旋轉頂出風結構50。本空調柜機100對于后殼體10凸設有封蓋板16而未設有升降結構的情況下,在關閉空調柜機100時,頂出風結構50的頂出風口511正對封蓋板16,使得頂出風口511關閉,即空調柜機100在設有封蓋板16的情況下起始狀態為頂出風口511正對封蓋板16的狀態。對于設有升降結構而未設有封蓋板16的的空調柜機100而言,其起始狀態為頂出風結構50隱藏于殼體10的狀態。本空調柜機100可在進風口12處設置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室內環境的溫度,通過溫度傳感器進行第一次溫度檢測,當室內環境的溫度高于預設閾值時,可通過第一旋轉機構旋轉或者升降結構的升降作用使得正出風口311打開,并且風機70啟動,再次過程中,第一旋轉機構驅動頂出風結構50轉動,實現不同出風角度。實現對室內環境穩定的調節。在空調柜機100工作一段時間后,溫度傳感器進行第二次溫度檢測,當環境的溫度高于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一旋轉機構旋轉頂出風結構50,使頂出風口511露出空調柜機100的殼體10,正出風口311和頂出風口511同時出風,加速室內空氣調節以使到達預設閾值。本控制方法在控制第一旋轉機構旋轉頂出風結構50的步驟后,還包括:第三次檢測環境的溫度,當環境的溫度低于預設閾值時,使頂出風口511關閉。關閉過程可以是第一旋轉機構驅動頂出風結構50的正出風口311正對封蓋板16,也可以使升降結構驅使頂出風結構50隱藏于殼體1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發明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