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焦爐荒煤氣余熱回收換熱裝置,屬于冶金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常規的換熱器結構在工作過程中受到交變溫度變化時,會熱脹冷縮,應力過大時造成結構破壞,出現漏水現象,將常規換熱器結構應用于焦爐炭化室對爐墻有很大損害,影響焦爐壽命,在焦爐的結焦周期內,荒煤氣溫度變化達 400℃以上,普通換熱器的結構很難經受這種溫度變化所產生的應力破壞,需要在換熱盤管與內筒間設置具有高導熱、耐高溫、有一定塑性的導熱墊片,起到在傳熱的同時,吸收荒煤氣周期溫度變化引起的內筒與盤管的不均勻性膨脹,防止應力過大造成盤管與內筒破壞,而且在回收余熱時,要防止熱量從外部散出,需要進行隔熱處理,因此,需要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焦爐荒煤氣余熱回收換熱裝置,在對焦爐高溫荒煤氣余熱回收利用同時,消除溫度變化對內筒的損害,通過在外筒增加隔熱環,防止熱量散出,而且拆卸方便,配合水循環系統,可以將高溫荒煤氣的余熱回收利用生產蒸汽或熱水,生產的蒸汽或熱水再應用于焦化廠生產或生活,達到余熱回收利用節能的目的,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焦爐荒煤氣余熱回收換熱裝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由外筒前部與外筒后部兩部分組成圓環,所述外筒前部與外筒后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外筒內腔設有內筒,所述內筒底部設有進氣口,所述外筒與內筒之間設有水流管,所述水流管與內筒之間設有導熱脂,所述外筒與水流管之間設有隔熱環,所述隔熱環由下隔熱環與上隔熱環構成圓環,所述下隔熱環與上隔熱環也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水流管底部設有進水口,所述水流管頂部設有出水口,且所述進水口與所述出水口均穿過外筒外壁,所述外筒一側還設有換熱水箱。
進一步而言,所述出水口與進水口均通過管道與換熱水箱貫通連接。
進一步而言,所述進水口與換熱水箱之間設有循環水泵。
進一步而言,所述內筒頂部還設有出氣口。
進一步而言,所述進氣口底部還設有集氣槽。
本發明有益效果:在對焦爐高溫荒煤氣余熱回收利用同時,消除溫度變化對內筒的損害,通過在外筒增加隔熱環,防止熱量散出,而且拆卸方便,配合水循環系統,可以將高溫荒煤氣的余熱回收利用生產蒸汽或熱水,生產的蒸汽或熱水再應用于焦化廠生產或生活,達到余熱回收利用節能的目的。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
圖1是本發明一種焦爐荒煤氣余熱回收換熱裝置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外筒剖視圖。
圖中標號:1、外筒;2、外筒前部;3、外筒后部;4、螺栓;5、內筒;6、進氣口;7、水流管;8、導熱脂;9、隔熱環;10、下隔熱環;11、上隔熱環;12、進水口;13、出水口;14、換熱水箱;15、出氣口;16、集氣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焦爐荒煤氣余熱回收換熱裝置,包括外筒1,所述外筒1由外筒前部2與外筒后部3兩部分組成圓環,所述外筒前部2與外筒后部3通過螺栓4固定連接,所述外筒1內腔設有內筒5,所述內筒5底部設有進氣口6,所述外筒1與內筒5之間設有水流管7,所述水流管7與內筒5之間設有導熱脂8,所述外筒1與水流管7之間設有隔熱環9,所述隔熱環9由下隔熱環10與上隔熱環11構成圓環,所述下隔熱環10與上隔熱環11也通過螺栓4固定連接,所述水流管7底部設有進水口12,所述水流管7頂部設有出水口13,且所述進水口12與所述出水口13均穿過外筒1外壁,所述外筒1一側還設有換熱水箱14。
所述出水口13與進水口12均通過管道與換熱水箱14貫通連接,方便進出水,所述進水口12與換熱水箱14之間設有循環水泵,能夠使水循環,所述內筒5頂部還設有出氣口15,將氣體排出,所述進氣口6底部還設有集氣槽16,方便收集氣體。
本發明工作原理:高溫荒煤氣從進氣口6下部流入內筒5,再從出氣口15排出,期間荒煤氣的熱量傳遞給換內筒5,內筒5的熱量傳遞到內筒5外側,再傳給導熱脂8,導熱脂8再將熱量傳遞給水流管7,水流管7將熱量傳遞到水流管7中的水,吸收了荒煤氣熱量的水經過循環水泵再到換熱水箱14。
以上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