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尤其涉及吹出口的上下風向板以及輔助風向板的配置。
背景技術:
以往的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具備被配置在從吸入口至吹出口的空氣流路中的送風風扇和被配置在送風風扇周圍的熱交換器。已知的是為了通過使吹出口不顯眼來謀求提高美觀性而僅在室內機的框體的下表面開設吹出口的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
例如,根據專利文獻1公開的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在框體的下部具備吹出口。吹出口與框體的底面相比位于上方,具備從吹出口的周緣部在前后方向朝向下方擴開的傾斜面。吹出口具備上下風向板,被構成為在運轉停止時由上下風向板覆蓋吹出口。據此,形成為在運轉停止時吹出口和風向板不會由使用者目視看到的構造。另外,在運轉時,通過上下風向板向下方打開,吹出口打開,向前方或者下方送風。
另外,根據專利文獻2公開的空氣調節機,在框體的下部具備朝向前面側傾斜的面,設置有吹出口。在吹出口,在背面側設置作為比較大的上下風向板的水平擺葉,在前面側設置作為比較小的上下風向板的擴散器。在運轉時,由擴散器和水平擺葉向前方或者下方送風。被構成為在運轉停止時,擴散器沿吹出口內的前面側的壁被收納,由水平擺葉覆蓋吹出口。形成為在運轉停止時吹出口和風向板不會由使用者目視看到的構造。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06856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21877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1公開的構造中,在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進行制冷運轉時,從送風風扇吹出的冷氣的一部分沿吹出口的上側的壁流動,處于吹出口附近的前面面板的一部分由冷氣直接冷卻。另外,與因冷氣而被降溫的吹出口的上側的壁相鄰設置的前面面板通過熱傳導而被冷卻。為此,處于吹出口附近的前面面板的一部分的周圍的空氣被降溫,變成露點溫度以下,露附著在前面面板。由于制冷運轉繼續,所以附著在前面面板的露的量持續增加,最終露從框體落下,存在會將處于室內機周圍的家具、地板以及壁等污損這樣的課題。
另外,為了防止冷氣與吹出口的上側的壁的末端部接觸,還考慮使不沿吹出口的長邊方向動作的突起在吹出口的上側的壁突出。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在運轉中或停止時上下風向板和突起干擾,或在運轉停止時突起也露出,所以,使外觀性惡化。
另外,在專利文獻2公開的結構中,在吹出口的前面側具有擴散器,若使擴散器從吹出口突出,則能夠使冷卻風難以吹到空氣調節機的作為裝飾面的前面面板,形成為能夠防止前面面板結露的結構。但是,由于形成為擴散器從前面側朝向背面側轉動的結構,所以,為了抑制向前面面板流動的冷卻風,有必要使擴散器大。而且,為了使擴散器大,就需要其收納空間。另一方面,由于若為了使收納空間小而使擴散器小,則冷卻風容易向前面側的裝飾面流動,所以,有必要在上下方向離開地設置前面面板和吹出口,必須使框體的高度高。再有,為了使冷卻風不會吹到前面面板,有必要構成為,將處于吹出口的前側的面做成朝向上方傾斜的面,也就是朝向前側的斜面,離開從吹出口出來的冷卻風。據此,空氣調節機的前面面板的形狀、底面面板的形狀以及吹出口的位置受到限制,存在不能使外觀設計自由這樣的課題。結果,在從空氣調節機的前面側看時,吹出口處于容易目視看到的位置,在運轉時,容易看到內部構造,存在作為外觀的美觀度不好這樣的課題。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那樣的課題而做出的,提供一種確保外觀設計的自由度并防止露附著在框體前面部的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有關本發明的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具備:框體,該框體的背面側被安裝在室內的壁上;吸入口,該吸入口被設置在所述框體上;吹出口,該吹出口在所述框體的下表面開口;熱交換器以及送風機,該熱交換器以及送風機被配置在從所述吸入口至所述吹出口的空氣流路中;上下風向板,該上下風向板被配置在所述吹出口且可轉動地被支承,在停止時覆蓋所述吹出口,在運轉時轉動并通過調整角度來控制從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氣流的上下方向的朝向;輔助風向板,該輔助風向板沿所述吹出口的長邊方向配置;以及旋轉軸,該旋轉軸在所述吹出口的內部被配置在所述框體的前面側,使所述輔助風向板轉動,所述輔助風向板在運轉停止時,位于所述吹出口的內部,處于與被固定在所述旋轉軸上的一端相反一側的末端部位于比所述旋轉軸更靠背面側的位置上,在運轉時,從所述框體的背面側朝向前面側轉動,所述末端部從所述吹出口向所述框體的外部突出。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由于在空氣調節機制冷運轉時,輔助風向板被配置在吹出口的前側,并且輔助風向板的末端部從吹出口突出到框體外,所以,從送風風扇吹出的冷氣沿輔助風向板流動。據此,冷卻風被輔助風向板遮擋,難以直接吹到框體的前面的前面面板的下端,不存在前面面板被降溫的情況。另外,由于吹出口內部的與輔助風向板相比位于前面側的部分也難以被冷卻,所以,不存在前面面板因熱傳導而被降溫的情況。為此,能夠得到不會在前面面板產生結露這樣的效果。另外,由于在運轉停止時輔助風向板被收納在框體內部,所以,能夠得到在運轉停止時室內機的外觀性不會惡化這樣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空氣調節機的制冷劑回路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了圖2的室內機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
圖4是表示了圖2的室內機的運轉停止狀態下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
圖5是表示了相對于圖3的室內機沒有輔助風向板的比較例的吹出口附近的截面的說明圖。
圖6是表示圖3的室內機的吹出口附近的截面的說明圖。
圖7是表示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制熱時的室內機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
圖8是表示了下吹運轉時的室內機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
圖9是表示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輔助風向板的截面的構造的說明圖。
圖10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中的室內機的輔助風向板的周邊的放大圖。
圖11是表示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中的室內機的吹出口周邊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
圖12是表示了從圖11的運轉停止狀態向運轉狀態變化了的狀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各圖中,就標注了相同的附圖標記的設備等,表示相同的或者與之相當的設備,這在說明書全文中共通。另外,說明書全文中表示的構成要素的方式只不過是例示,本發明并非是僅限定于說明書內的記載的發明。尤其是,構成要素的組合并非是僅限定于各實施方式的組合,也能夠將其它的實施方式記載的構成要素應用到另外的實施方式。再有,就用下標區別等的多個相同種類的設備等,在沒有必要特別區別或特定的情況下,存在省略下標來記載的情況。另外,在附圖中,存在各構成部件的大小的關系與實際的關系不同的情況。
實施方式1.
<空氣調節機1的制冷劑回路13的結構>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空氣調節機1的制冷劑回路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空氣調節機1由氣體側連通配管11以及液體側連通配管12將室內機2和室外機3相互連接,據此,構成制冷劑回路13。室內機2在內部具備室內熱交換器4,在室內熱交換器4連接著與室內機2的外部相連的制冷劑配管。室外機3在內部具備四通切換閥9、壓縮機8、室外熱交換器6和膨脹閥10,由制冷劑配管連接。像上述那樣,制冷劑回路13由制冷劑配管連接室內熱交換器4、四通切換閥9、壓縮機8、室外熱交換器6和膨脹閥10,構成冷凍循環。另外,在室內熱交換器4的附近配置室內送風機5,在室外熱交換器6的附近設置室外送風機7。
<室外機3的結構>
在室外機3的內部中,膨脹閥10、室外熱交換器6和四通切換閥9由制冷劑配管串聯連接。四通切換閥9被連接在與室外熱交換器6、壓縮機8的吸入口以及排出口、氣體側連通配管11連續的制冷劑配管上。四通切換閥9通過切換排出口以及吸入口的連接目標,能夠切換制熱運轉和制冷運轉。在為圖1中用實線表示的四通切換閥9的路徑的情況下,與氣體側連通配管11相連的制冷劑配管和壓縮機8的吸入口被連接,壓縮機8的排出口和室外熱交換器6被連接。此時,空氣調節機1進行制冷運轉。另一方面,在為圖1中用虛線表示的四通切換閥9的路徑的情況下,室外熱交換器6和壓縮機8的吸入口被連接,壓縮機的排出口和與氣體側連通配管11相連的制冷劑配管被連接。此時,空氣調節機1進行制熱運轉。
<室內機2的結構>
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了圖2的室內機2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另外,圖3是室內機2在運轉狀態中的說明圖。在圖2中,頂棚面t是設置了室內機2的室內的頂棚面。壁面k是設置了室內機2的壁面。在室內機2中,將處于壁面k側的面作為室內機2的背面。在室內機2中,將與背面相反一側的面稱為前面。將室內機2的處于頂棚面t側的面作為頂面,將與頂面相反側的面作為下表面,將圖2的右側的側面作為右側面,將右側面的相反側的面作為左側面。另外,針對室內機2的內部零件也進行同樣的說明。
如圖2所示,室內機2具有被形成為橫向長的長方體狀的框體20。框體20由前面面板23覆蓋前面,由側面面板24覆蓋左右側面,由背面面板25覆蓋背面。前面面板23與壁面k平行地構成,除了形成構成吸入口21的凹部以外,形成為從頂面到下表面平整的1個平面。另外,前面面板23的下端23a構成框體20的下表面的前面側的端部。下表面由背面面板25、下面面板26和上下風向板27覆蓋。頂面由頂面面板28覆蓋,頂面面板28具備格子狀的開口部,它成為吸入口21。下面面板26與室內的地板面平行。另外,室內機2的框體20并非限定于橫向長的長方體狀,若為分別設置有一處以上的用于將空氣吸入的吸入口21和用于將空氣吹出的吹出口22的箱狀,則并非僅限定于圖2的形狀。但是,下面面板26被設置成與地板平行,吹出口22在下面面板側開口。
在像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1的室內機2那樣,將室內機2做成橫向長的長方體狀,并且僅在框體20的下表面設置吹出口22,靠近前面面板側配置吹出口,在此情況下,從前面看運轉停止時的室內機2時,不能看到吹出口22,能夠提高外觀性。進而,在運轉時,容易使將空氣吹出的角度向下,能夠使空氣到達地板面。
如圖3所示,在框體20的內部收納著通過未圖示出的馬達驅動而產生空氣流動的室內送風機5。室內送風機5的頂面側以及前面側的周圍配置著室內熱交換器4。在室內送風機5的下側形成與吹出口22相連的風路40。在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在風路40的抵達吹出口22的近前部分,為了調整左右的風向而設置左右風向板30。在吹出口22分別設置用于調整上下風向的上下風向板27以及輔助風向板31。室內機2內的空氣流動如圖3中所示的箭頭a那樣。通過設置上下風向板27以及輔助風向板31,在運轉時,不僅能夠使將空氣吹出的角度向下,還能夠朝向前側。
<風路40以及吹出口22>
圖4是表示了圖2的室內機2的運轉停止狀態下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風路40具備處于背面側的背面壁22a和處于前面側的前面壁22b。背面壁22a被形成為從室內送風機5的背面側朝向下方延伸,從向室內送風機5的下側繞入,抵達吹出口22。也就是說,背面壁22a從室內送風機5的背面側朝向前面方向形成斜面,背面壁22a的終端22ab位于與下面面板26的內部側相接的位置。
另一方面,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其起點22ba位于室內送風機5的正下方的靠前面的位置,從這里朝向前面側向斜下方延伸,抵達吹出口22。前面壁22b的終端22bb,也就是吹出口22側的端部位于距室內機2的前面面板23的下端23a很近的里側。
<上下風向板27>
上下風向板27被安裝在旋轉軸32a,以旋轉軸32a為中心可轉動地被支承。旋轉軸32a位于吹出口22的背面側,被配置在吹出口22的背面壁22a的附近,從背面壁22a的終端22ab空出間隙29地被配置。被構成為,在運轉時,上下風向板27打開,還從間隙29吹出冷卻風,據此,冷卻風沿上下風向板27的外側的面流動。上下風向板27具備沿吹出口22的長邊方向延伸的板狀部分27a和從該板狀的部分凸出的支承部件32。支承部件32被安裝在旋轉軸32a。上下風向板27經支承部件32使板狀部分27a在上下方向運動,在上下方向變更從吹出口22吹出的空氣的風向。如圖3所示,上下風向板27在運轉時,以旋轉軸33為中心向下側旋轉,將吹出口22打開,且調整旋轉的角度,調整被吹出的風的上下方向。
圖2以及圖4所示的室內機2是運轉停止狀態,上下風向板27被構成為將吹出口22覆蓋。將上下風向板構成為,板狀部分27a的末端部在室內機2運轉停止的狀態下,抵達吹出口22的開口部的前面側的端部,也就是前面壁22b的終端22bb。上下風向板27的板狀部分27a被構成為將吹出口22關閉,不能目視看到內部。
該上下風向板27通過未圖示出的驅動馬達的驅動,能夠以旋轉軸33為中心在從上側構造抵達(全閉狀態)到下側構造抵達(全開狀態)為止的范圍進行轉動。
<輔助風向板31>
前面壁22b在吹出口22的前面側,相對于上下風向板27位于上方。在前面壁22b的空氣流路側的面上配置著使輔助風向板旋轉的旋轉軸33。旋轉軸33與前面壁22b空開間隙地被配置。另外,旋轉軸33相對于吹出口22的開口部位于進入框體內部側的位置,在上下風向板27覆蓋了吹出口22時,位于其上方。輔助風向板31可繞旋轉軸33在框體20的前后方向轉動地被支承,能夠繞旋轉軸33轉動90°以上。另外,輔助風向板31沿吹出口22的長邊方向,也就是室內機2的左右方向延伸,由吹出口22的前面側的部分變更被吹出的空氣的上下方向的風向。
如圖3所示,在空氣調節機1運轉時,輔助風向板31被配置成,與旋轉軸33相反一側的端部,即沒有由旋轉軸33支承的一側的末端部36與旋轉軸33相比位于下方,輔助風向板31的一部分從吹出口22向框體20的外部突出。也就是說,在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36與前面面板23的下端相比突出到下側的狀態下,空氣調節機1運轉。此時被構成為,空氣也在處于旋轉軸33和前面壁22b之間的間隙流動。
另外,如圖4所示,在空氣調節機1運轉停止時,輔助風向板31被收納在吹出口22的內部。在由上下風向板27關閉了吹出口22的狀態下,旋轉軸33以及輔助風向板31與上下風向板27相比位于框體內部側,也就是上下風向板27的上方。此時,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36與旋轉軸33相比位于上方,與旋轉軸33相比位于框體20的背面側。被構成為,在上下風向板27覆蓋著吹出口22的情況下,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36與旋轉軸33相比位于背面側。由于形成為在收納了輔助風向板31的狀態下,末端部36轉動而位于旋轉軸33的背面側的結構,所以,吹出口22的內部中的旋轉軸33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能夠靠近前面面板23側地配置。即,旋轉軸33能夠配置在與前面面板23的下端23a較近的位置。另外,旋轉軸33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在吹出口22的內部中,在不與關閉著的上下風向板27干擾的范圍,盡可能配置在下側。通過像這樣,將輔助風向板31的旋轉軸33配置成在吹出口22的內部使前后方向靠近前側而使上下方向靠近下側,利用該結構,在空氣調節機運轉時,能夠大量地得到輔助風向板31從吹出口22突出的突出量,能夠靠近前面面板23的下端23a地配置輔助風向板31。雖然通過使輔助風向板31變大也能夠大量地得到輔助風向板31從吹出口22突出的突出量,但是,通過使輔助風向板31的旋轉軸33的配置像上述那樣在吹出口22的內部靠近前側以及下側地配置,能夠緊湊地構成輔助風向板31。
<實施方式1的室內機2的空氣流動>
下面,根據圖3說明室內機2內的空氣流動。圖3的箭頭a表示室內機2內的空氣流動。從配置在室內機2的頂面以及前面的吸入口21吸入的空氣在通過室內熱交換器4時,與在室內熱交換器4的內部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通過室內熱交換器4的空氣在空氣調節機1進行制冷運轉時,被降溫,在進行制熱運轉時,被升溫。在室內熱交換器4通過并與制冷劑進行了熱交換的調節空氣抵達室內送風機5。在室內送風機5的內部或室內送風機5和背面面板25的間隙通過了的空氣在風路40通過,由左右風向板30進行左右方向的調整。在左右風向板30通過了的空氣沿被設置在吹出口22的上下風向板27以及輔助風向板31從吹出口22朝向室內機2的前方或者下方被吹出。
<沒有輔助風向板31的情況下的室內機2的空氣流動>
圖5是表示了相對于圖3的室內機2沒有輔助風向板31的比較例的吹出口22附近的截面的說明圖。在吹出口22沒有輔助風向板31的情況下,在制冷運轉時,沿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被吹出的冷氣如圖5的箭頭所示那樣,沿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流動,冷氣與吹出口22的出口附近的前面面板23接觸,將前面面板23冷卻。另外,在從吹出口22吹出的空氣的流速慢的情況下,還存在從吹出口22吹出的冷氣的一部分如圖5所示那樣在吹出口22的前面側的端部成為渦流而與前面面板23接觸的情況。再有,即使冷氣沒有直接觸碰到前面面板23,若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的出口附近由冷氣冷卻,則與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相接的前面面板23因熱傳導而被冷卻。前面面板23的吹出口22附近被冷氣直接降溫,或因熱傳導而被降溫,周圍的空氣被降溫成露點溫度以下,發生結露。而且,通過空氣調節機1繼續進行制冷運轉,最終,附著在前面面板23上的露從框體20落下,存在將處于室內機2周圍的家具、地板、墻壁污損這樣的課題。
<具有輔助風向板31的情況下的室內機2的空氣流動>
圖6是表示圖3的室內機2的吹出口22附近的截面的說明圖。圖6表示制冷時的吹出口22的狀態。在吹出口22的前面側具有輔助風向板31的情況下,在制冷運轉時,沿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被吹出的冷氣如圖6的箭頭所示那樣,沿輔助風向板31流動,然后從吹出口22吹出。由于沿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流動并從吹出口22的前面側的端部被吹出的空氣因輔助風向板31而向下流動,所以,能夠抑制被吹出的冷氣與前面面板23的接觸。因此,不存在前面面板23由被吹出的空氣冷卻的情況。
由于輔助風向板31在空氣調節機1運轉時像圖6所示那樣,與框體20相比向外突出,所以,在被吹出的空氣的流速慢的情況下或者在所述的吹出口22的出口附近產生了冷氣的渦流的情況下,冷氣與前面面板23的接觸也得到抑制。另外,由于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的終端22bb也因設置著輔助風向板31,故而箭頭a所示的冷氣不會積極地冷卻吹出口22的前面壁22b的終端22bb,所以,不存在因熱傳導而冷卻前面面板23的情況。如上所述,因為通過像圖5那樣設置輔助風向板31,前面面板23因冷氣的影響而被降溫的情況消失,所以,前面面板23成為與周圍的空氣同等程度的溫度,露沒有附著在前面面板23。另外,有利的是輔助風向板31盡可能處于靠近前面面板23的下端23a的位置,從吹出口22突出的突出量大,這就有利于使冷氣難以吹到下端23a。
不過,旋轉軸33被構成為從前面壁22b空開間隙地被設置,如圖6中的箭頭b所示,冷氣也在輔助風向板31的前面側微量地流動。通過像這樣構成,從吹出口突出的輔助風向板31的前面側和背面側的空氣的溫度差變小,因此,能夠防止輔助風向板31本身的結露。此時,由于冷氣與前面面板23的接觸微小,所以,不存在前面面板23結露的情況。
<制冷時的輔助風向板31的動作>
如圖4所示,在空氣調節機1的運轉停止時,輔助風向板31繞旋轉軸33轉動,被收納成末端部36與旋轉軸33相比位于上方。輔助風向板31被構成為,在收納狀態下,位于上下風向板27之上,不能從外部目視看到。據此,不能看到輔助風向板31,能夠提高停止時的外觀性。另外,在收納時,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36與旋轉軸33相比位于上方地被收納,因此,即使在上下風向板27關閉了的狀態下也不會產生干擾。再有,由于通過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36與旋轉軸33相比能夠位于上方地收納,能夠在靠近吹出口22的外側的位置配置旋轉軸33,所以,具有能夠使輔助風向板31的從旋轉軸33開始到末端部為止的長度減小,且將輔助風向板31的從吹出口22突出的突出量確保得大這樣的優點。
若空氣調節機1開始制冷運轉,則如圖3以及圖6所示,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從背面側朝向前面側轉動,末端部36從吹出口22突出。為了抑制由圖3的箭頭a表示的冷氣吹到前面面板23,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36與前面面板23的下端23a相比向下突出。此時的從前面面板的下端23a到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36為止的上下方向的突出量c有必要在5mm以上,優選為10mm。另外,輔助風向板31的旋轉軸33在吹出口22的內部配置在靠近前面面板23的位置,據此,在輔助風向板31突出的狀態下,靠近前面面板23的下端23a地被配置。據此,即使在輔助風向板31被構成得小的情況下,也有利于抑制在圖6中由箭頭a表示的吹出風吹到下端23a。
<制熱時的輔助風向板31的動作>
圖7是表示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制熱時的室內機2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在制熱運轉時,輔助風向板31也從圖4所示的收納狀態起繞旋轉軸33轉動,使末端部36從背面側向前面側轉動,從吹出口22突出。但是,如圖4所示,并非是使輔助風向板31的前面側的面離開前面壁22b的終端22bb而停止,而是如圖7所示,轉動到與前面壁22b的終端22bb相接的狀態。這樣一來,能夠將向輔助風向板31的前面側分流的小風量的風路堵塞。據此,在制熱時,能夠抑制吹出風的壓力損失,防止風量降低。另外,在制熱運轉時,由于不存在由吹出風將處于吹出口22周邊的部件冷卻的情況,所以沒有必要考慮結露。
圖8是表示了下吹運轉時的室內機2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另外,在制冷運轉時、制熱運轉時這兩者,在使吹出風下吹時,如圖8所示,從水平方向看,上下風向板27向下65~90度地定向,輔助風向板31向下85~90度地定向,據此,能夠向大致正下方吹出空氣,與以往的空氣調節機相比,能夠擴大風向范圍。
<輔助風向板31的構造>
圖9是表示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中的輔助風向板31的截面的構造的說明圖。該輔助風向板31也可以如圖9所示,由前面部31a和背面部31b這兩個零件構成,在前面部31a和背面部31b之間設置空洞。通過設置空洞,即使輔助風向板31的背面部31b因冷氣而被降溫,前面部31a也難以因熱傳導而被降溫,能夠防止附著在前面部31a的結露量。再有,也可以為了提高隔熱效果,而在處于前面部31a和背面部31b之間的空洞追加隔熱材35。
實施方式2.
實施方式2是相對于實施方式1變更了收納輔助風向板31以及使輔助風向板31突出時的動作的實施方式。下面,針對實施方式2,以從實施方式1變更的點為中心進行說明。針對在實施方式2中沒有特別記述的項目,與實施方式1同樣,對相同的功能、結構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闡述。
圖10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中的室內機2的輔助風向板31的周邊的放大圖。輔助風向板31也能夠不采用以旋轉軸33為中心轉動的機構來構成。如圖10所示,也可以是輔助風向板31沿被設置在吹出口22的內部的左右壁面上的導向槽34上下運動的結構,還可以是輔助風向板31在圖10的箭頭的方向直線運動并被收容在前面壁22b內的結構。這樣,通過使輔助風向板31上下移動,能夠根據上下的風向角度,調整使輔助風向板31從吹出口22突出的量。在制冷運轉時,且上下風向板27的角度在水平方向看時越小(從水平位置向下方的角度為45°以下時),從吹出口22吹出的冷氣越容易接觸前面面板23。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使輔助風向板31從框體20突出的突出量增大,能夠使吹出口22的前面側的冷氣流動向下,能夠防止露附著在前面面板23。反之,在制冷運轉時,且上下風向板27的角度從水平方向看越大(從水平位置向下方的角度在45°以上時),從吹出口22吹出的冷氣的流動越向下,即使使輔助風向板31從框體20突出的突出量減小,露也不會附著在前面面板23。若像這樣,使輔助風向板31從吹出口22突出的突出量減小,則能夠使吹出口22的開口面積變大,被吹出的空氣的壓力損失變小,能夠提高空氣調節機1的性能。另外,在制熱運轉時、送風運轉時,由于沒有從室內機2吹出冷氣,所以沒有必要使輔助風向板31從吹出口22向外突出,能夠使吹出口22的開口面積變大,被吹出的空氣的壓力損失變小,能夠提高空氣調節機1的性能。
實施方式3.
實施方式3是相對于實施方式1變更了輔助風向板31的收納狀態的實施方式。下面,針對實施方式3,以從實施方式1變更的點為中心進行說明。針對在實施方式3沒有特別記述的項目,與實施方式1同樣,對相同的功能、結構,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進行闡述。
圖11是表示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中的室內機2的吹出口22的周邊的與長邊方向垂直的截面的說明圖。圖11是空氣調節機1運轉停止了的狀態,吹出口22由上下風向板27覆蓋。在該狀態時,輔助風向板31被收容在形成于吹出口22的前面壁122b的凹部。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被收容成不從前面壁122b的凹部突出。通過像這樣構成,具有在運轉停止狀態下能夠在內部確保空間,例如能夠得到左右風向板等的配置的自由度這樣的效果。
圖12是表示了從圖11的運轉停止狀態向運轉狀態變化的狀態的圖。圖12特別是制熱運轉的狀態。此時,輔助風向板31是被收容在前面壁122b的凹部地保持不變的狀態。由于在制熱運轉時不存在前面面板23等結露的情況,所以也可以保持輔助風向板31被收容的狀態。通過不使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向風路突出而是收容在前面壁22b,能夠抑制風路內的暖風的壓力損失。另外,與像實施方式1那樣,使輔助風向板31從吹出口22突出的狀態相比,能夠使吹出口22的開口寬大,所以,能夠抑制像圖12中所示的箭頭a那樣被吹出的暖風的壓力損失,空氣調節機1能夠效率好地運轉。
另外,在實施方式3中,由于在制冷運轉時輔助風向板31也進行與實施方式1同樣的運動,所以,能夠得到與實施方式1同樣的效果。
<本發明的效果>
有關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具備:背面側被安裝在室內的壁上的框體20;被設置在框體20的吸入口21;在框體20的下表面開口的吹出口22;被配置在從吸入口21至吹出口22的空氣流路中的室內熱交換器4以及室內送風機5;上下風向板27,所述上下風向板27被配置在吹出口22,可轉動地被支承,在停止時覆蓋吹出口22,在運轉時轉動并通過調整角度來控制從吹出口22吹出的氣流的上下方向的朝向;沿吹出口22的長邊方向配置的輔助風向板31;在吹出口22的內部被配置在框體20的前面側,且使輔助風向板31在框體20的前后方向轉動的旋轉軸33。輔助風向板31在運轉停止時,位于吹出口22的內部,處于與被固定在旋轉軸33上的一端相反一側的末端部36與旋轉軸33相比位于背面側,在運轉時,從框體20的背面側朝向前面側轉動,末端部36從吹出口22向框體20的外部突出。
通過像這樣構成,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在制冷運轉時,冷卻風被輔助風向板31遮擋,難以直接吹到框體20的前面面板23的下端23a,不存在前面面板23被降溫的情況。另外,由于吹出口內部的與輔助風向板31相比位于前面側的部分也難以被冷卻,所以,不存在前面面板23因熱傳導而被降溫的情況。為此,能夠得到不會在前面面板23產生結露這樣的效果。另外,由于空氣調節機1的運轉停止時,輔助風向板31被收納在框體20內部,所以,能夠得到在運轉停止時室內機2的外觀性不會惡化這樣的效果。另外,通過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36相對于輔助風向板31的旋轉軸33位于背面側,能夠靠近前面面板側地配置旋轉軸33,因此,即使輔助風向板31小也能夠得到冷卻風難以向前面面板側流動的效果。進而,像有關實施方式1以及2的室內機2那樣,在下面開口的吹出口22和前面面板23可相鄰地被配置,具有還能夠得到室內機2的框體20的外觀設計的自由度的效果。
在有關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以及3的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中,輔助風向板31還在運轉停止時使末端部36與旋轉軸33相比位于上方,在運轉時以旋轉軸33為中心轉動90°以上,使末端部從吹出口22向框體20的外部突出。
通過這樣構成,輔助風向板31即使在上下風向板27覆蓋了吹出口22時,也能夠不與上下風向板27干擾地被收納,能夠有效地配置。
在有關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以及3的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中,旋轉軸33在與吹出口22的作為前面側的壁的前面壁22b之間空開間隙被設置,輔助風向板31在制冷運轉時位于在與前面壁22b之間空開間隙的位置。
通過這樣構成,在制冷運轉時,在輔助風向板31和前面壁22b的終端22bb之間形成微小的冷卻風流動的風路。據此,制冷運轉時的輔助風向板31的前面側和背面側的溫度差變小,能夠抑制輔助風向板31的表面產生結露。
在有關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以及3的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中,輔助風向板31在制熱運轉時處于與前面壁22b接觸的位置。
通過像這樣構成,能夠在制冷運轉時,抑制輔助風向板31以及前面面板23產生結露,且在制熱運轉時,將輔助風向板31和前面壁22b的終端22bb之間的風路堵塞,不使在吹出口22流動的風分流,抑制吹出風的壓力損失,確保風量。
在有關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中,前面壁22b具備容納輔助風向板31的凹陷形狀,輔助風向板31的末端部36沒有從前面壁22b向風路突出。
通過像這樣構成,能夠確保空氣調節機1運轉停止時的吹出口22內的空間,可有效地配置各部件。另外,由于在制熱運轉時,通過保持將輔助風向板31收容在該凹陷形狀的狀態不變地運轉,能夠使吹出口22的開口變大,所以,在與使輔助風向板31突出而運轉的情況相比,能夠抑制吹出風的壓力損失,抑制風量的減少。
在有關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中,輔助風向板31的內部是空心構造。
通過像這樣構成,通過設置空洞,即使輔助風向板31的背面部31b因冷氣而被降溫,前面部31a也難以因熱傳導而被降溫,能夠防止附著在前面部31a的結露。
在有關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中,輔助風向板31在內部具備隔熱材35。通過像這樣構成,與上述的設置了空洞的情況相比,能夠進一步提高隔熱效果,能夠防止附著在輔助風向板31的結露。
在有關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空氣調節機1的室內機2中,框體20是長方體。通過像這樣構成,能夠得到防止在前面面板23產生的結露的形成的效果,且得到設計性高的框體20。
附圖標記說明
1:空氣調節機;2:室內機;3:室外機;4:室內熱交換器;5:室內送風機;6:室外熱交換器;7:室外送風機;8:壓縮機;9:四通切換閥;10:膨脹閥;11:氣體側連通配管;12:液體側連通配管;13:制冷劑回路;20:框體;21:吸入口;22:吹出口;22a:背面壁;22ab:終端;22b:前面壁;22ba:起點;22bb:終端;23:前面面板;23a:下端;24:側面面板;25:背面面板;26:下面面板;27:上下風向板;28:頂面面板;30:左右風向板;31:輔助風向板;31a:前面部;31b:背面部;32:支承部件;32a:旋轉軸;33:旋轉軸;34:導向槽;35:隔熱材;36:(輔助風向板的)末端部;40:風路;122b:前面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