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7]圖2為圖1的正視圖;
[0028]圖3為一種具有圓形冷二次風道的導流裝置在與送風機連接時的結構圖;
[0029]圖4為圖3的正視圖;
[0030]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氣預熱器冷二次風入口的導流裝置在與送風機連接時的結構圖;
[0031]圖6為圖5的正視圖;
[0032]圖7為圖5的右視圖;
[0033]圖8為圖5的俯視圖;
[0034]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分流件的立體圖;
[0035]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彎管的立體圖;
[0036]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方圓節的立體圖;
[0037]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分流件的正視圖;
[0038]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分流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空氣預熱器冷二次風入口的導流裝置,該導流裝置可以提高氣流在空氣預熱器的冷二次風入口處的均勻性,以此可以提高空氣預熱器的換熱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空氣預熱器冷二次風入口的導流裝置的煙風系統。
[0040]如圖5-圖8所示,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氣預熱器冷二次風入口的導流裝置在與送風機連接時的結構圖;圖6為圖5的正視圖;圖7為圖5的右視圖;圖8為圖5的俯視圖。
[004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氣預熱器冷二次風入口的導流裝置,包括與送風機I連接的具有一定擴散角度的第一連接裝置4,第一連接裝置4的出口端為圓形,還包括:
[0042]用于分流的具有多根圓形風管的分流件5,分流件5的入口端與第一連接裝置4的出口端連接;
[0043]與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的出口端連接的彎管6,彎管6的數量與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的數量相等;
[0044]與彎管6的出口端連接的方圓節7,方圓節7的數量與彎管6的數量相等。
[004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個方圓節7可以是獨立的,多個獨立的方圓節7可以通過一定的成型方式連接在一起,如焊接,當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個方圓節7也可以是一體制造的,即多個方圓節7制造出來時就是一個整體,不需要使用其他連接方式再將多個方圓節7連接到一起。
[0046]對于分流件5、彎管6及方圓節7之間可以是分開的部件,然后組裝到一起;當然,分流件5、彎管6及方圓節7三者之間也可以一體成型。
[004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空氣預熱器冷二次風入口的導流裝置,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具有圓形冷二次風道的導流裝置,氣流由原先流過一根圓形風管的情況,變為流過分流件5的多根圓形風管中,則與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連接的彎管6有了充分的拐彎空間,且每根彎管6的截面較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流裝置中的彎管6的彎管半徑可以設計為大于現有彎管的彎曲半徑,由于彎管6的彎曲半徑越大則氣流所受到的阻力越小,則當氣流受到的阻力變小時,氣流在空氣預熱器的冷二次風入口的均勻性就增加;其次,多根彎管6在進行90°拐彎后,再通過小的方圓節7,其擴散角明顯減小,可控制在20°以內,從而降低氣流擴散的局部阻力和保證氣流擴散的均勻性。同時,在導流裝置中,氣流先通過起分流作用的分流件5均分為多股氣流,再分別通過多根彎管6導流后通過多個小的方圓節7分別與空氣預熱器進行連接,可使得空氣預熱器入口處的氣流均勻性得到大大的改善,由于氣流在空氣預熱器的冷二次風入口處的均勻性提高,從而提高了空氣預熱器的換熱效果。
[0048]上述所指的第一連接裝置4具有一定的擴散角度,即為與送風機I連接的第一連接裝置4的入口端與其出口端的直徑不同,入口端的直徑小于出口端的直徑,即在第一連接裝置4中氣流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擴散,從而在氣流流過導流裝置形成的冷二次風道后可以保證冷二次風進入空氣預熱器的氣流流速遠低于送風機I的出口的流速。
[0049]上述的“入口端”及“出口端”都是依據氣流的方向來設定的,即氣流的進入端即為入口端,氣流的流出端即為出口端。
[0050]分流件5的入口端為與第一連接裝置4相連接的一端,分流件5的出口端設置有多根圓形風管,即分流件5有多個出口端。
[0051]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的入口端與分流件5的本體相連接,分流件5的本體指分流件5的處于其入口端的小圓管部分。
[0052]方圓節7,即為下面為圓形入口端,上部為方形出口端的部件,設計為上面的方形可以保證與空氣預熱器進行充分的對接。
[0053]進一步,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的數量可以為2根,當分流件5具有兩根圓形風管時,可以將氣流進行分流,從而可以提高氣流在空氣預熱器的冷二次風入口處的均勻性,以此可以提高空氣預熱器的換熱效果。
[0054]當然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的數量可以為大于I的自然數的平方根,即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的數量可以為4根、9根、16根、25根或者36根等,即圓形風管的數量可以為除了I之外的自然數的平方的數量根,且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均勻排布在分流件5上,圓形風管排布所形成的排數與列數相等。
[0055]圓形風管的排數與列數相等既可以保證分流件5的安裝方便,又可以保證分流的均勻程度。
[0056]如圖9-圖11所示,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分流件的立體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彎管的立體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方圓節的立體圖。
[0057]可以在上述的基礎上進一步設定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的數量為4根,則對應的彎管6的數量也為四根,且方圓節7的個數也為四個。
[0058]在分流件5的圓形風管的數量為4根的情況下,假設單根大圓形風管的風道尺寸為Φ? _ X S mm(其中D為管道外壁直徑,S為管道的壁厚),即分流件5的入口端的風道尺寸為OD mm X S mm。
[0059]如圖8所示,空氣預熱器的冷二次風接口 3的內徑尺寸為A mmxBmm(其中A為垂直于送風機出口方向尺寸,B為平行于送風機出口方向的尺寸),平行于送風機出口的方向即為風在送風機I中的流動方向,垂直于送風機出口的方向即為與風在送風機I中的流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0060]依照上述單根圓形風管的風道尺寸,組成新型導流裝置的一個一分為四的圓形風管的分流件5、四個彎管6,以及四個方圓節7的零件尺寸可按以下原則確定:
[0061]分流前單根圓形風管的流通面積S = * (D/2) 2 = 1/4 Ji D2;分流后單根圓形風管的流通面積為SI = 3i*(D/2/2)2= 1/16 JiD 2,分流后四根小的圓形風管的流通總面積S =4S1 = 1/4 D2。因此,分流前后的圓形冷卻風管的流通面積是一樣的。
[0062]如圖12及圖13所示,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分流件的正視圖;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分流件的俯視圖。
[0063]四根分流后的小圓形風管的中心線相對于分流前的大圓形風管的中心線在垂直地面方向的定位尺寸d,只需從焊接安裝方便的角度考慮,可取值d = (1.0lD?1.05D)/4,使上下兩根小圓形風管的外壁保持一定距離即可。
[0064]而四根分流后的小圓形風管的中心線相對于分流前的大圓形風管的中心線在水平方向的定位尺寸C,則取決于空氣預熱器的冷二次風接口 3內徑尺寸A。可使c = A/4,使得分流件5后的彎管6、方圓節7的中心線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分流件5的長度L,其取值的依據就是要保證分流件的擴散角不大于20°,可滿足DL/T 5121-2000《火力發電廠煙風煤粉管道設計技術規程》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