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質燃料燃燒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生質燃料燃燒裝置,尤指一種以顆粒狀生物質為燃料的生質燃料燃燒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生物質為燃料的燃燒裝置具有多項優點,包括成本較低、低碳環保、節能等等,然而,相較于使用瓦斯、重油等其他燃料的燃燒裝置,由于所用的生物質燃料為固態,須更為著重于使燃料在燃燒時能夠妥善分散,以增進燃燒效率。
[0003]另外,為防止回火、脫火及不完全燃燒等不正常的狀況發生,必須提供穩定的燃燒環境,才能達到最好的運轉效果及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而造成不穩定的原因包括燃燒時產生的雜質與煙塵隨裝置內部氣流上升,排放殘渣時造成煙灰及熱能外泄,以及火口溫度過高等等,為得到以生物質為燃料所帶來的好處,必須先行克服上述問題,故如何提供一種具有穩定的燃燒環境與良好的燃燒效率的燃料燃燒裝置,為現今業界亟待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前述習知技術的種種問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穩定的燃燒環境與良好的燃燒效率的燃料燃燒裝置。
[0005]為達到前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生質燃料燃燒裝置,包括燃燒室;燃料導入口,與該燃燒室連接,用以導入供燃燒的生質燃料于該燃燒室中;火口,與該燃燒室連接,用以導出該生質燃料于該燃燒室中燃燒所產生的火焰;以及風機模塊,與該燃燒室連接,用以于該燃燒室內部形成第一風簾與第二風簾,其中,該第一風簾及該第二風簾于該燃燒室內對向流動,且該第一風簾的流動路徑高于該第二風簾的流動路徑。
[0006]于一實施型態中,該第一風簾的流動路徑,先由該燃料導入口朝向該火口的方向流動,接著抵達該燃燒室的內壁的第一導流端,再回流至該燃燒室的上方區域;該第二風簾的流動路徑,先由該火口朝向該燃料導入口的方向流動,接著抵達該燃燒室的內壁的第二導流端,再回流至該燃燒室的下方區域。該第一導流端形成為由該燃料導入口朝向該火口逐漸傾斜向上的斜面,該第二導流端形成為由該火口朝向該燃料導入口逐漸傾斜向下的斜面。
[0007]于一實施型態中,復包括冷卻模塊,設置于該燃燒室外壁,并圍繞該火口的周圍。該冷卻模塊具備供冷卻流體流動的冷卻管,以及與該冷卻管連接的熱交換機。
[0008]于一實施型態中,復包括斜向爐排,該斜向爐排設置于該燃燒室內部,用以承載由該燃料導入口導入的該生質燃料于該燃燒室進行燃燒。該斜向爐排為由該燃料導入口朝向該燃燒室的底部傾斜的結構者。該斜向爐排為階梯狀結構者,且該階梯狀結構的每一段的底部為細網結構。
[0009]于一實施型態中,復包括排渣模塊,設置于該燃燒室底部,具備:排渣抽屜,位于該斜向爐排下方,用以承接自該該斜向爐排落下的已燃燒完畢的該生質燃料;第一排渣螺桿,位于該斜向爐排遠離該燃料導入口的一端,用以承接自該斜向爐排滾落的已燃燒完畢的該生質燃料;以及第二排渣螺桿,氣密式地與該第一排渣螺桿對應配置,用以承接該第一排渣螺桿傳遞的已燃燒完畢的該生質燃料,再將自該第一排渣螺桿承接的已燃燒完畢的該生質燃料由該燃燒室內部運送至該燃燒室外部。
[0010]于一實施型態中,該燃燒室的本體具備位于內層的輕質耐火磚結構,以及設置于外層并包覆該輕質耐火磚結構的隔熱蛭石板結構。
[0011]相較于習知技術,由於本案提供的生質燃料燃燒裝置是具有風機模塊,而風機模塊可于燃燒室內部形成對向流動的兩道風簾,即第一風簾及第二風簾,而藉由第一風簾及第二風簾的交互運作,能進一步提供輔助燃燒、壓制煙塵及推動燃料等功效,故可提供穩定的燃燒環境與良好的燃燒效率。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案的生質燃料燃燒裝置的一結構剖面示意圖。
[0013]圖2為本案的生質燃料燃燒裝置的另一結構剖面示意圖。
[0014]圖3為本案的生質燃料燃燒裝置的又一結構剖面示意圖。
[0015]組件標號說明:
[0016]1生質燃料燃燒裝置
[0017]10燃燒室
[0018]101第一導流端
[0019]102第二導流端
[0020]103輕質耐火磚結構
[0021]104隔熱蛭石板結構
[0022]11燃料導入口
[0023]12 火口
[0024]13風機模塊
[0025]131 第一風簾
[0026]132 第二風簾
[0027]14冷卻模塊
[0028]141冷卻管
[0029]15斜向爐排
[0030]16排渣模塊
[0031]161排渣抽屜
[0032]162第一排渣螺桿
[0033]163第二排渣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35]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范疇。
[0036]請參閱圖1,其本案的生質燃料燃燒裝置的一結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案的生質燃料燃燒裝置1包括燃燒室10、燃料導入口 11、火口 12、以及風機模塊13。
[0037]燃料導入口 11,與該燃燒室10連接,用以導入供燃燒的生質燃料(未圖示)于該燃燒室10中;火口 12,與該燃燒室10連接,用以導出該生質燃料于該燃燒室10中燃燒所產生的火焰;於本實施例中,供燃燒的生質燃料可為顆粒狀,火口 12可與其他外部裝置連結,以進行驅動。
[0038]風機模塊13,與該燃燒室10連接,用以于該燃燒室10內部形成第一風簾131與第二風簾132,其中,該第一風簾131及該第二風簾132于該燃燒室10內對向流動,且該第一風簾131的流動路徑高于該第二風簾132的流動路徑。
[0039]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風簾131的流動路徑,可先由該燃料導入口 11朝向該火口12的方向流動,接著抵達該燃燒室10的內壁的第一導流端101,再回流至該燃燒室10的上方區域;該第二風簾132的流動路徑,可先由該火口 12朝向該燃料導入口 11的方向流動,接著抵達該燃燒室10的內壁的第二導流端102,再回流至該燃燒室10的下方區域。
[0040]於一具體型態,該第一導流端101形成為由該燃料導入口 11朝向該火口 12逐漸傾斜向上的斜面,以利第一風簾131回流向燃燒室10的上方區域,該第二導流端102可形成為由該火口 12朝向該燃料導入口 11逐漸傾斜向下的斜面,以利第二風簾132回流向燃燒室10的下方區域。
[0041]換句話說,該第一風簾131與第二風簾132形成對向流動,復藉由該第一導流端101及該第二導流端102的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