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真空狀態,然后,從樹脂罐將樹脂100 (樹脂22、樹脂32、樹脂42和樹脂52)注入成型模61與有機硅袋62之間的密閉空間。由于成型模61與有機硅袋62之間的密閉空間成為真空狀態,因此樹脂100向流路阻力比較小的內介質31的全面擴展后,向第1纖維織物21和第2纖維織物41的厚度方向、即、層疊方向浸入,使樹脂100含浸于第1纖維織物21和第2纖維織物41中(樹脂含浸工序)。此時,如果孔格粗的內介質31從樹脂注入口 64連接到空氣抽吸口63,則樹脂100沒有浸透于網眼被堵塞了的流動阻力高的第1纖維織物21和第2纖維織物41,因此必須將空氣抽吸口 63附近的內介質31切除。
[0040]圖10為表示圖1的纖維增強塑料1的制造工序中的脫模工序和除去工序的示意圖。樹脂含浸工序之后,停止從樹脂罐的樹脂100的注入,進而,通過只放置1天,使樹脂100固化,形成纖維增強塑料主體11 (固化工序)。然后,將有機硅袋62從成型模61取出,進而,將纖維增強塑料主體11從成型模61取出(脫模工序)。然后,通過研磨將在無機填料層5的表面53 (與有機硅袋62對置的纖維增強塑料主體11的袋面)中無機填料51突出的部分除去(除去工序)。在除去工序中,可以使用砂紙。在無機填料層5中的無機填料
51突出的部分中,由于樹脂52沒有附著,因此必須將該突出部分除去。通過將突出了的無機填料51的部分除去,形成纖維增強塑料1。另外,由于有機硅袋62的全體或表面由脫模性優異的有機硅樹脂構成,因此在將纖維增強塑料1多次成型時可以再利用。
[0041]接著,對于有機硅袋62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在用特氟隆涂層進行了脫模的成型模61上只將2片第1纖維織物21層疊。然后,在第1纖維織物21上將內介質31重疊。然后,在內介質31上只將2片第2纖維織物41層疊。
[0042]接著,使可剝保護層、裝袋膜重疊于第2纖維織物41、將空氣抽吸口 63和樹脂注入口 64安裝于成型模61、進而使用密封劑來使裝袋膜粘接于成型模61。
[0043]然后,將不飽和聚酯樹脂100重量份、固化劑0.5重量份、固化促進劑僅僅0.5重量份進行混合,對其進行脫泡,制造含浸用樹脂。
[0044]然后,驅動真空栗,使裝袋膜與成型模61之間的密閉空間成為真空狀態,將樹脂從樹脂注入口 64注入裝袋膜與成型模61之間的密閉空間,使樹脂含浸于第1纖維織物21和第2纖維織物41。
[0045]含浸工序之后,停止樹脂的注入,在室溫下放置僅僅1天后,使樹脂固化。
[0046]然后,將可剝保護層、裝袋膜從成型模61中移除,進而,將纖維增強塑料主體11從成型模61移除。對纖維增強塑料主體11進行修剪而形成用于得到有機硅袋62的模擬材料。
[0047]接著,將2液型RTV橡膠混合,脫泡。然后,將模擬材料在成型模61上固定,在模擬材料上使液體狀的2液型RTV橡膠垂流,放置僅僅1天,由此使其固化。由此,制造僅僅模擬材料的厚度偏移了的有機硅袋62。
[0048]如以上說明那樣,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涉及的纖維增強塑料1,具有:具有第1纖維織物21和含浸于第1纖維織物21的樹脂22的第1纖維增強塑料層2 ;具有內介質31和樹脂32、重疊于第1纖維增強塑料層2的樹脂流動層3 ;具有第2纖維織物41和含浸于第2纖維織物41的樹脂42、以在與第1纖維增強塑料層2之間配置樹脂流動層3的方式重疊于樹脂流動層3的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4 ;具有粒徑為20 μπι以上且50 μπι以下的無機填料51和樹脂52、以在與樹脂流動層3之間配置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4的方式重疊于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4的無機填料層5,樹脂22、樹脂32、樹脂42和樹脂52各自由彼此相同的組成構成、相互一體地形成,因此將目標的纖維增強塑料進行成型時,不需要可剝保護層、流動介質和裝袋膜。其結果,可以使纖維增強塑料1的制造效率提高。
[0049]另外,無機填料51的粒徑為20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因此可以防止有機硅袋62與第2纖維織物41相接,同時可以防止無機填料51由于自重而從有機硅袋62脫落。
[0050]另外,由于無機填料51為氫氧化鋁、三氧化銻、或它們的混合物,因此可以使無機填料51為阻燃性。
[0051]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涉及的纖維增強塑料1的制造方法,具有:使第1纖維織物21重疊于成型模61、使內介質31重疊于第1纖維織物21、使第2纖維織物41重疊于內介質31的賦型工序;使無機填料51附著于有機硅袋62的附著工序;以無機填料51與第2纖維織物41對置的方式有機硅袋62與成型模61 —起將第1纖維織物21、內介質31和第2纖維織物41覆蓋的裝袋工序;以內介質31作為樹脂流路而使液體狀的樹脂100含浸于第1纖維織物21和第2纖維織物41的含浸工序;在含浸工序之后使樹脂100固化的固化工序;在固化工序之后將由樹脂22、32、42、52 —體成型了的纖維增強塑料主體11從成型模61和有機硅袋62中取出的脫模工序;在脫模工序之后通過研磨將在與有機硅袋62對置的纖維增強塑料主體11的表面53中無機填料51突出的部分除去的除去工序,因此制造纖維增強塑料1時,不需要可剝保護層、流動介質和裝袋膜。其結果,可以使纖維增強塑料1的制造效率提高。另外,由于在第2纖維織物41與有機硅袋62之間存在無機填料51,因此可以防止第2纖維織物41與有機硅袋62的密合,可以使樹脂42含浸于第2纖維織物41的全部區域。另外,由于通過研磨將在與有機硅袋62對置的纖維增強塑料主體11的表面53中無機填料51突出的部分除去,因此可以防止第2纖維織物41的損傷。
[0052]應予說明,在上述實施方式1中,對于無機填料層5露出的纖維增強塑料1的構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是如圖11中所示那樣進一步具備在無機填料層5的表面53形成了的涂膜7的纖維增強塑料1的構成。作為涂膜7,可以使用氨基甲酸酯樹脂等。在使用了碳纖維作為纖維織物41的情況下,相對于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4的面內的熱膨脹率為約Oppm/K,涂膜7的面內的熱膨脹率為約60ppm/K,因此如果實施熱循環試驗,由于熱膨脹率差,存在涂膜7容易產生開裂的課題。但是,就纖維增強塑料1而言,由于在涂膜7與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4之間存在面內的熱膨脹率為30ppm/K的無機填料層5,因此可以使涂膜7的耐開裂性提高。另外,由于無機填料層5承擔涂膜7的基底的作用,因此在涂膜7產生了損傷的情況下,可以抑制第2纖維織物41露出。本申請的申請人對于具備30 μπι的涂膜7的纖維增強塑料1進行了熱循環試驗(-40°C?+85°C、500循環),結果在涂膜7沒有開裂的發生等,可以獲得良好的結果。
[0053]實施方式2.
[0054]圖12為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涉及的電梯用整風罩的透視圖。在電梯的筐體的上部安裝有電梯用整風罩200。電梯用整風罩200由纖維增強塑料1構成。其他的構成與實施方式1相同。
[0055]如以上說明那樣,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涉及的電梯用整風罩200,由于由纖維增強塑料1構成,因此可以低價地制造。
[0056]應予說明,在各上述實施方式中,以只2片層疊了的第1纖維織物21、第2纖維織物41為例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于2片,也可以是只1片的第1纖維織物21、第2纖維織物41或3片以上層疊了的第1纖維織物21、第2纖維織物41。
【主權項】
1.一種纖維增強塑料,其特征在于,具備: 具有第1纖維織物和含浸于所述第1纖維織物的第1纖維織物用樹脂的第1纖維增強塑料層, 具有樹脂擴散介質和樹脂擴散介質用樹脂、重疊于所述第1纖維增強塑料層的樹脂流動層,具有第2纖維織物和含浸于所述第2纖維織物的第2纖維織物用樹脂、在與第1纖維增強塑料層之間配置所述樹脂流動層地重疊于所述樹脂流動層的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和具有粒徑為20 μπι以上且50 μπι以下的無機填料和無機填料用樹脂、在與所述樹脂流動層之間配置所述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地重疊于所述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的無機填料層;所述第1纖維織物用樹脂、所述樹脂擴散介質用樹脂、所述第2纖維織物用樹脂和所述無機填料用樹脂各自由彼此相同的組成構成,相互一體地形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增強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填料為氫氧化鋁、三氧化銻、或它們的混合物。3.一種電梯用整風罩,其特征在于,由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纖維增強塑料構成。4.一種纖維增強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第1纖維織物重疊于成型模、使樹脂擴散介質重疊于所述第1纖維織物、使第2纖維織物重疊于所述樹脂擴散介質的賦型工序, 使無機填料附著于有機硅袋的附著工序, 所述無機填料與所述第2纖維織物對置的方式所述有機硅袋與所述成型模一起將所述第丨纖維織物、所述樹脂擴散介質和所述第2纖維織物覆蓋的裝袋工序, 以所述樹脂擴散介質作為樹脂流路、使液體狀的樹脂含浸于所述第1纖維織物和所述第2纖維織物中的含浸工序, 所述含浸工序之后、使所述樹脂固化的固化工序, 所述固化工序之后、將由所述樹脂而一體成型了的纖維增強塑料主體從所述成型模和所述有機硅袋中取出的脫模工序,和 所述脫模工序之后、通過研磨將在與所述有機硅袋對置的所述纖維增強塑料主體的袋面中所述無機填料突出的部分進行除去的除去工序。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纖維增強塑料、電梯用整風罩和纖維增強塑料的制造方法。纖維增強塑料(1),具有:具有第1纖維織物(21)和含浸于第1纖維織物(21)的樹脂(22)的第1纖維增強塑料層(2);具有內介質(31)和樹脂(32)、重疊于第1纖維增強塑料層(2)的樹脂流動層(3);具有第2纖維織物(41)和含浸于第2纖維織物(41)的樹脂(42)、以在與第1纖維增強塑料層(2)之前配置樹脂流動層(3)的方式重疊于樹脂流動層(3)的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4);具有粒徑為20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無機填料(51)和樹脂(52)、以在與樹脂流動層(3)之間配置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4)的方式重疊于第2纖維增強塑料層(4)的無機填料層(5),樹脂(22)、樹脂(32)、樹脂(42)和樹脂(52)各自由彼此相同的組成構成,相互一體地形成。
【IPC分類】B29C43/34, B66B11/02, B32B5/28, B32B27/04
【公開號】CN105324225
【申請號】CN201480035249
【發明人】鮫島壯平, 小林廣紀, 竹谷元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公開日】2016年2月10日
【申請日】2014年6月4日
【公告號】US20160129676, WO2014203734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