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
[0001]關聯申請的參照
[0002]本專利申請享受2013年3月27日提交的日本申請:特愿2013_66564、2013年5月17日提交的日本申請:特愿2013-105463、2013年11月13日提交的日本申請:特愿2013-235198、2013年11月13日提交的日本申請:特愿2013-235212的利益。這些在先申請的全部公開內容通過引用而作為本說明書的一部分。
技術領域
[0003]本發明涉及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特別是涉及能夠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夠容易處理的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0004]近來,作為飲料用等的瓶子,塑料制品已普及,通過將預成型坯安裝于吹塑成型模具內并對預成型坯實施吹塑成型,從而得到這樣的塑料瓶。
[0005]另外,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吹塑成型模具具有:瓶身部模具,其對應于塑料瓶的瓶身部;底部模具,其對應于底部;和頸部模具,其對應于頸部。
[0006]這些瓶身部模具、底部模具和頸部模具通常一體形成,與塑料瓶的形狀對應地將由瓶身部模具、底部模具和頸部模具構成的吹塑成型模具作為整體而一體地更換。
【發明內容】
[0007]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8]實際情況是,上述那樣構成吹塑成型模具的瓶身部模具、底部模具和頸部模具分別一體形成,每次改變塑料瓶的形狀時就需要更換整個吹塑成型模具,吹塑成型模具的制造成本變高。此外,還希望簡便地保管未使用的吹塑成型模具。
[0009]本發明正是考慮這樣的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能夠容易更換模具,并且能夠降低整體的制造成本,并且在不使用的情況下能夠簡便地保管。
[0010]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1]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用于對塑料瓶進行吹塑成型,所述塑料瓶具有瓶身部、瓶身部下方的底部、瓶身部上方的口部和位于瓶身部與口部之間的頸部,所述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的特征在于,具備:瓶身部模具,其對應于塑料瓶的瓶身部;底部模具,其對應于塑料瓶的底部;和頸部模具,其對應于塑料瓶的頸部,在頸部模具上設置有第一冷卻機構,瓶身部模具具有:內側瓶身部模具,其內表面與瓶身部的外表面對應;和外側殼,其位于內側瓶身部模具的外側,瓶身部模具的內側瓶身部模具對應于塑料瓶的形狀且能夠自由地從外側殼進行更換,第一冷卻機構具有在頸部模具內延伸的冷卻流路,俯視觀察時,第一冷卻機構的冷卻流路與內側瓶身部模具重疊。
[0012]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底部模具具有:外側底部模具;和內側底部模具,其被支撐于外側底部模具,并且內表面與塑料瓶的底部的外表面對應,在外側底部模具和內側底部模具上設置有第二冷卻機構。
[0013]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底部模具一體成型,并且在一體成型的底部模具上設置有第二冷卻機構。
[0014]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外側殼的外側還設置有圍體。
[0015]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圍體上設置有加熱機構。
[0016]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外側殼與底部模具接合。
[0017]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卻機構具有與冷卻流路連通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第一冷卻機構的冷卻流路包括:流入口側冷卻流路,其與流入口連通;和流出口側冷卻流路,其與流入口側冷卻流路連續,并且與流出口連通,俯視觀察時,流入口側冷卻流路和流出口側冷卻流路中的至少一方與內側瓶身部模具重疊。
[0018]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俯視觀察時,流入口側冷卻流路和流出口側冷卻流路雙方與內側瓶身部模具重疊。
[0019]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俯視觀察時,流入口側冷卻流路和流出口側冷卻流路具有月牙形狀。
[0020]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流入口側冷卻流路和流出口側冷卻流路均包括多個直線部分。
[0021]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流入口側冷卻流路或者流出口側冷卻流路的直線部分連接有分支部分。
[0022]本發明為一種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頸部模具與內側瓶身部模具之間形成有隔熱空間。
[0023]發明效果
[0024]根據本發明,瓶身部模具具有內側瓶身部模具和位于內側瓶身部模具的外側的外側殼,內側瓶身部模具能夠對應于塑料瓶的形狀而從外側殼進行更換。因此,在塑料瓶的形狀變化的情況下,僅將瓶身部模具的內側瓶身部模具從外側殼處卸下來更換即可。由此,每次塑料瓶的形狀變化時無需整體地更換吹塑成型模具,能夠降低吹塑成型模具的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局部剖視圖。
[0026]圖2(a)是不出瓶身部模具和頸部模具的局部剖視圖,圖2 (b)是不出內側瓶身部模具的局部剖視圖。
[0027]圖3(a)是不出外側底部模具的圖,圖3 (b)是不出內側底部模具的圖。
[0028]圖4是圖1中的IV-1V線剖視圖。
[0029]圖5是示出從本發明的吹塑成型模具得到的塑料瓶的主視圖。
[0030]圖6是示出塑料瓶的仰視圖。
[0031]圖7(a)、(b)、(c)是示出頸部模具、第一冷卻機構以及內側瓶身部模具的配置關系的圖。
[0032]圖8是示出第一冷卻機構與內側瓶身部模具的配置關系的立體圖。
[0033]圖9(a)是示出第一冷卻機構與內側瓶身部模具的配置關系的平面圖,圖9(b)是其立體圖。
[0034]圖10(a)是不出頸部模具和第一冷卻機構的側剖視圖,圖10(b)是不出頸部模具、第一冷卻機構以及內側瓶身部模具的配置關系的剖視圖。
[0035]圖11是示出形成在頸部模具與內側瓶身部模具之間的隔熱空間的剖視圖。
[0036]圖12是示出本發明的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局部剖視圖。
[0037]圖13是示出底部模具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8]第一實施方式
[0039]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至圖4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
[0040]首先,根據圖5和圖6來對通過本發明的塑料瓶用吹塑成型模具而得到的塑料瓶10進行說明。塑料瓶10通過采用了后述的吹塑成型模具30的吹塑成型而得到,這樣的塑料瓶10具備口部11、設置在口部11下方的瓶身部20、以及設置在瓶身部20下方的底部30 ο
[0041]其中,瓶身部20具有由彼此相同形狀構成的多個例如4個側面21,整體上由大致多棱筒狀、例如四棱筒狀構成。此外,在相鄰的側面21彼此之間分別形成有平坦的邊界面22。此外,在側面21和邊界面22與口部11之間形成有肩部12,所述肩部12構成瓶身部20的一部分。
[0042]此外,瓶身部20的4個側面21經向內側(向瓶10的內方)凹進的側面水平凹狀肋24a而被區劃成上方區域21a和下方區域21b。此外,各邊界面22也經向內側(向瓶10的內方)凹進的邊界面水平凹狀肋24b而被區劃成上方區域22a和下方區域22b。
[0043]其中,由側面水平凹狀肋24a和邊界面水平凹狀肋24b構成水平凹狀肋24。
[0044]此外,在瓶身部20的各側面21的上方區域21a和下方區域21b分別設置有平板狀的面板部23,利用該面板部23來吸收在塑料瓶10內膨脹時和減壓時對塑料瓶10施加的壓力。
[0045]此外,在瓶身部20的肩部12與口部11之間形成有向內側凹進的頸部15。
[0046]并且,底部25具有:周緣部26 ;以及中央部27,其位于周緣部26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