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0002] 攝像機一般通過配備防水殼前殼以在水下進行拍攝。而防水殼前殼通過底座等組 件與外部物體,如頭盔、手杖和衣服等連接,通過與外部物體連接,以便于在水下攜帶和拍 攝。防水殼前殼與底座一般是通過連接叉,例如兩叉或三叉等,和螺釘等結構的相互連接。 但是,現有的防水殼前殼與連接叉座是分開制作成型,使得防水殼前殼制造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注塑模具,旨在提高側壁帶連接叉座的殼體的制造 效率。
[0004]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注塑模具,用于注塑成型殼體的本體和本體 側壁上的連接叉座;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后模、固設于所述后模的前表面的模仁、設于所述模 仁的外側的滑塊、以及前模;所述前模、后模、模仁和滑塊在合模時圍合成成型所述殼體的 型腔;
[0005] 所述滑塊包括在左右方向上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模仁的右側的第一滑塊;
[0006] 所述注塑模具還包括設于所述模仁的右側的兩個小滑塊,所述兩個小滑塊沿上下 方向間隔且滑動設置;所述兩個小滑塊的左端與所述模仁相對,以成型所述殼體的右側壁; 所述兩個小滑塊的相向面上設有孔軸,所述兩個小滑塊的相向面成型所述右側壁上的連接 叉座,所述孔軸成型所述連接叉座上的安裝孔;
[0007] 所述注塑模具還包括與所述第一滑塊和兩個小滑塊連接的驅動結構,所述驅動結 構在所述防水模具開模時,驅動所述兩個小滑塊相互分離,并驅動分離后的所述兩個小滑 塊和所述第一滑塊朝向右側移動而與所述殼體分離。
[0008] 優選地,所述驅動結構包括第一傳動結構和第二傳動結構,所述第一傳動結構與 所述第一滑塊和兩個小滑塊連接,所述第一傳動結構將所述第一滑塊的左右移動轉化為所 述兩個小滑塊的上下移動;所述第二傳動結構與所述第一滑塊和前模連接,所述第二傳動 結構將所述前模的前后移動轉化為所述第一滑塊的左右移動。
[0009] 優選地,所述第二傳動結構包括斜導柱和鏟機,所述斜導柱和鏟機與所述前模連 接并共同移動;
[0010] 所述第一滑塊上設置有與所述斜導柱插合的斜推孔,和與所述鏟機抵接的斜推 面;
[0011] 所述斜導柱與所述斜推孔插合,用以在開模時隨所述前模向前,而推動所述第一 滑塊朝向右側移動;
[0012] 所述斜推面與所述鏟機抵接,用以在合模時隨所述前模向后,而推動所述第一滑 塊朝向左側移動。
[0013] 優選地,所述注塑模具還包括形位鑲件和限位螺栓;
[0014] 所述形位鑲件在左右方向上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兩個小滑塊在上 下方向上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形位鑲件上,并連接于所述形位鑲件的左端;
[0015] 所述第一滑塊設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在左側的槽壁上設有卡 孔;所述限位螺栓設于所述收容槽內,所述限位螺栓的柱體穿過所述卡孔,并與位于所述卡 孔的左側的所述形位鑲件螺接固定,所述限位螺栓的螺帽輪廓大于所述卡孔;
[0016] 所述限位螺栓在所述第一滑塊朝向右側移動時,相對于所述收容槽移動而與所述 模仁保持靜止;當所述限位螺栓與所述卡孔的周緣抵接時,帶動所述形位鑲件朝向右側移 動,以分離所述兩個小滑塊與所述殼體。
[0017] 優選地,所述第一滑塊設有開口朝所述模仁且與所述卡孔連通的安裝腔,所述形 位鑲件在左右方向上滑動地裝于所述安裝腔內。
[0018] 優選地,所述第一傳動結構包括在左右方向上活動地與所述形位鑲件活動連接兩 小鏟機,所述兩小鏟機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所述兩小鏟機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滑塊固定連 接,以跟隨所述第一滑塊左右移動;
[0019] 所述兩小鏟機上皆設有斜推導軌;所述兩個小滑塊上分別設有與所述斜推導軌滑 動連接的斜推導槽;所述兩個小滑塊在所述兩小鏟機朝向右側移動時相互分離;所述兩個 小滑塊在所述兩小鏟機朝向左側移動時相互靠攏。
[0020] 優選地,所述注塑模具還包括裝設于所述形位鑲件和所述第一滑塊之間的彈性 件;所述彈性件在合模時彈性變形,所述彈性件在開模時恢復彈性以推動所述第一滑塊朝 向右側移動。
[0021] 優選地,所述彈性件為壓縮彈簧,并套設于所述限位螺栓上;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 別抵接于所述卡孔的周緣和所述形位鑲件之間。
[0022] 優選地,所述注塑模具還包括鑲件固定塊;所述鑲件固定塊的左端與所述形位鑲 件抵接,右端與所述鏟機抵接;
[0023] 所述鏟機設有與所述鑲件固定塊抵接的抵頂面,所述抵頂面包括第一區域和第二 區域;所述第一區域呈沿著前后方向延伸的平面狀;所述第二區域的前端與所述第一區域 的后端連接,后端朝后側并朝遠離所述模仁的一側傾斜延伸;
[0024] 所述鑲件固定塊與所述第一區域滑動抵接時,所述形位鑲件在左右方向上靜止; 所述鑲件固定塊與所述第二區域滑動抵接時,所述形位鑲件在左右方向上移動。
[0025] 優選地,所述注塑模具還包括與所述后模連接的定位螺絲,所述定位螺絲用以與 朝向右側移動到位的滑塊抵頂。
[0026] 本發明所提供的注塑模具,通過設置兩個小滑塊,兩個小滑塊在上下方向上來回 移動,則能夠在殼體成型時,一起成型連接叉座及其上的安裝孔;并且,在開模時,通過驅動 結構帶動兩個小滑塊朝向右側移動,則兩個小滑塊還能與殼體分離,以便于殼體從型腔中 脫離。因此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注塑模具具有制造效率更高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27] 圖1為本發明注塑模具成型的殼體,
[0028] 圖2為本發明注塑模具一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9] 圖3為圖2中注塑模具在合模時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0] 圖4為圖3中A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31] 圖5為圖3中注塑模具在開模時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2] 圖6為圖5中B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33] 圖7為圖5中注塑模具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4] 圖8為圖3中形位鑲件和第一滑塊部分的分體結構示意圖;
[0035] 圖9為圖3中鑲件固定塊和鏟機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36] 附圖標號說明:
[0038]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39]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就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應當理解,此 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40]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 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 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 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41 ] 本發明提出一種注塑模具。
[0042] 圖1至圖9示出了本發明注塑模具一實施例。其中,圖1為本發明注塑模具成型 的殼體,圖2為本發明注塑模具一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注塑模具在合模 時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A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中注塑模具在開 模時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B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5中注塑模具 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3中形位鑲件和第一滑塊部分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