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擠出模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擠出模具。
背景技術:
由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用電纜的特殊使用環境,安裝在太陽能電池板下面,采用一正一負直流連接。傳統的光伏電纜都是單芯結構,在安裝敷設后,其正、負在太陽能電池板下面懸空分離、散開,顯得凌亂不堪,影響美觀。對此,當前光伏電站業主開始選擇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來代替原單芯電纜。
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5年9月9日,公開了一件公開號為CN204632462U,名稱為“一種橡套電纜的雙芯線一次擠出模具”的實用新型專利,該實用新型專利包括模芯和模套,所述的模芯和模套之間設有可供膠流通過的膠流通道,所述的膠流通道包括上膠流通道和下膠流通道;所述擠出模具的中部設有雙孔進線管道,所述的雙孔進線管道可同時供兩條芯線通過;與所述的上膠流通道連通的進線管道為第一芯線進線管道,與所述的下膠流通道連通的進線管道為第二芯線進線管道;為防止擠出芯線發生粘連,所述的第一芯線進線管道和第二芯線進線管道之間設置有一定的間隔。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單芯生產的模具進行改進,使得改進后的擠出模具可以實現雙芯線一次擠出生產,在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解決了資源浪費的問題,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而生產制造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需要專用的擠出模具。目前行業中的該類模具往往采用類似扁電纜模具制造方法,即采用簡單的無其他特殊設計的扁平模芯和扁平模套配合擠出。這種擠出方式存在的缺點在于:擠出壓力不均勻、擠出易偏心,擠出后雙芯分離效果不好、分離容易損傷電纜護套。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擠出模具,本實用新型模芯采用特殊流道設計、模芯嘴之間凹型設計,模套采用精確的連接筋流道設計,同時模芯和模套增加定位裝置。具有在雙芯可分離型電纜生產時擠出壓力均勻、擠出同心度高,且擠出后雙芯容易分離且不損傷電纜護套等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擠出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前段設置有雙管模芯嘴,所述雙管模芯嘴之間設置有凹槽;所述模芯后端設置有用于定位模芯的定位槽;所述模套上設置有雙模套口,雙模套口之間設置有連接筋流道,模套后端外側設置有用于定位模套的定位凸臺;所述雙管模芯嘴深入模套內且雙管模芯嘴端面與雙模套口端面重合;所述模芯的外錐角與模套的內錐度差為2°~10°。
所述模芯外錐角為30°~40°,雙管模芯嘴長4~10mm,雙管模芯嘴壁厚為0.5~1.0mm,雙管模芯嘴之間凹槽的深度為擠出厚度的3~5倍。
所述模套內錐角為32°~45°,模套口成徑區長度為2~5mm。
雙模套口之間的連接筋流道長度為0.5~1.5mm,寬度為0.4~0.8mm。
雙管模芯嘴長與模套口成徑區長度差為2~5mm。
雙管模芯嘴與雙模套口的同心度等級均為0.02。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的技術效果表現在:
1、采用模芯和模套實現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的一次性擠出工藝。雙管模芯嘴之間設計凹槽,同時模芯與模套錐度差控制在一定范圍,擠出時雙線芯的內、外側擠出壓力均勻,擠出同心度高。
2、模套口之間設置精確的連接筋流道設計,擠出后雙芯容易分離且不損傷電纜護套層。采用模芯與模套高同心度設計,且模芯嘴端面伸入模套口基本與模套口端面持平這種雙芯擠管式方式擠出,在提高擠出同心度的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3、模芯和模套均設計有定位裝置,可快速裝配模具,避免發生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加工簡單、原材料常見,并且可以生產批量的雙芯可分離型電纜,拆裝方便,不會產生任何因模具問題而導致的質量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模芯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模套結構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模套結構側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4中A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1、模芯,2、模套,3、雙管模芯嘴,4、凹槽,5、定位槽,6、雙模套口,7、連接筋流道,8、定位凸臺,9、模芯外錐角,10、模套內錐角,11、模套口成徑區。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參照說明書附圖1-5,本實施例公開了:
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擠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前段設置有雙管模芯嘴3,所述雙管模芯嘴3之間設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設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設置有雙模套口6,雙模套口6之間設置有連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側設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臺8;所述雙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內且雙管模芯嘴3端面與雙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錐角與模套2的內錐度差為2°。
實施例2
作為本實用新型又一較佳實施例,參照說明書附圖1-5,本實施例公開了:
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擠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前段設置有雙管模芯嘴3,所述雙管模芯嘴3之間設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設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設置有雙模套口6,雙模套口6之間設置有連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側設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臺8;所述雙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內且雙管模芯嘴3端面與雙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錐角與模套2的內錐度差為2°;所述模芯外錐角9為30°,雙管模芯嘴3長4mm,雙管模芯嘴3壁厚為0.5mm,雙管模芯嘴3之間凹槽4的深度為擠出厚度的3倍;所述模套內錐角10為32°,模套口成徑區11長度為2mm。雙模套口6之間的連接筋流道7長度為0.5mm,寬度為0.4mm;雙管模芯嘴3長與模套口成徑區11長度差為2mm。雙管模芯嘴3與雙模套口6的同心度等級均為0.02。
實施例3
作為本實用新型又一較佳實施例,參照說明書附圖1-5,本實施例公開了:
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擠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前段設置有雙管模芯嘴3,所述雙管模芯嘴3之間設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設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設置有雙模套口6,雙模套口6之間設置有連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側設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臺8;所述雙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內且雙管模芯嘴3端面與雙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錐角與模套2的內錐度差為5°;所述模芯外錐角9為40°,雙管模芯嘴3長8mm,雙管模芯嘴3壁厚為0.7mm,雙管模芯嘴3之間凹槽4的深度為擠出厚度的4倍;所述模套內錐角10為45°,模套口成徑區11長度為4mm。雙模套口6之間的連接筋流道7長度為1mm,寬度為0.5mm;雙管模芯嘴3長與模套口成徑區11長度差為4mm。雙管模芯嘴3與雙模套口6的同心度等級均為0.02。
實施例4
作為本實用新型又一較佳實施例,參照說明書附圖1-5,本實施例公開了:
雙芯可分離型光伏電纜擠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前段設置有雙管模芯嘴3,所述雙管模芯嘴3之間設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設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設置有雙模套口6,雙模套口6之間設置有連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側設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臺8;所述雙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內且雙管模芯嘴3端面與雙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錐角與模套2的內錐度差為10°;所述模芯外錐角9為32°,雙管模芯嘴3長10mm,雙管模芯嘴3壁厚為1.0mm,雙管模芯嘴3之間凹槽4的深度為擠出厚度的5倍;所述模套內錐角10為42°,模套口成徑區11長度為5mm。雙模套口6之間的連接筋流道7長度為1.5mm,寬度為0.8mm;雙管模芯嘴3長與模套口成徑區11長度差為5mm。雙管模芯嘴3與雙模套口6的同心度等級均為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