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結構,特指一種設置有多個具有發熱管體的加熱裝置對模具進行加熱的模具的加熱結構。
背景技術:
塑料在生產成型時一般都需要用到模具,其主要加工方法分為射出成型、吹塑成型及熱壓成型等,在上述成型方法中,都要求塑料呈熔融狀態進而填充至模具中,然后使其冷卻凝固成塑料件,塑膠在由于熔料注入公、母模塊的模腔時,高溫熔料與冷卻的模腔壁接觸會形成一層薄的凝固層,而且靠近壁面上的熔料溫度也會因此而降低,使得熔融狀態下塑料的流動受到影響,且易于發生亂流,使塑料件成品上容易出現水波紋及結合線,再加上部分膜腔內的空氣因來不及排出所形成的氣泡,使得成品的外觀有瑕疵,降低生產質量,影響生產周期,不便于生產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模具結構,特指一種設置有多個具有發熱管體的加熱裝置對模具進行加熱的模具的加熱結構。
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模具的加熱結構,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均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板與設置于所述加熱板上的發熱機構,所述加熱板設置有容置槽,所述發熱機構設置于所述容置槽內,所述發熱機構包括管狀發熱體和與所述管狀發熱體電性連接的電機。
其中,所述加熱裝置包括至少兩個互相呈軸對稱設置的所述加熱板,每一個所述加熱板均設置有至少一個分布于其表面上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由截面呈方形的方形槽和截面呈弧形的弧形槽兩部分所組成,所述管狀發熱體固定卡接于所述弧形槽內。
其中,所述管狀發熱體為發熱管,所述發熱管電性連接于通電電機,所述發熱管與所述容置槽軌跡相一致地布滿于其內,且所述發熱管至少為一條連續的管體或由多若干個斷續的管體所組成。
其中,所述管狀發熱體為液體流道,所述液體流道設置有加熱驅動。
其中,所述加熱板其中一側與模具本體相連接,另一側設置有保溫板,所述加熱板與所述保溫板之間設置有溫度感應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為: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模具的加熱結構,通過在模具上、下模分別設置獨立的加熱裝置,使模具在生產過程中能保證模具整體的溫度,避免熔融塑料因模具溫度不足影響流動以及填充,提高整體產品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其便于生產使用,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加熱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注說明:
1-上模;2-下模;3-加熱裝置;4-加熱板;5-容置槽;6-管狀發熱體;7-方形槽;8-弧形槽;9-保溫板;10-溫度感應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一種模具的加熱結構,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與所述下模2均設置有加熱裝置3,所述加熱裝置3包括加熱板4與設置于所述加熱板4上的發熱機構,所述加熱板4設置有容置槽5,所述發熱機構設置于所述容置槽5內,所述發熱機構包括管狀發熱體6和與所述管狀發熱體6電性連接的電機。
其中,所述加熱裝置3包括至少兩個互相呈軸對稱設置的所述加熱板4,每一個所述加熱板4均設置有至少一個分布于其表面上的容置槽5,所述容置槽5由截面呈方形的方形槽7和截面呈弧形的弧形槽8兩部分所組成,所述管狀發熱體6固定卡接于所述弧形槽8內。
其中,所述管狀發熱體6為發熱管,所述發熱管電性連接于通電電機,所述發熱管與所述容置槽5軌跡相一致地布滿于其內,且所述發熱管至少為一條連續的管體或由多若干個斷續的管體所組成。
其中,所述管狀發熱體6為液體流道,所述液體流道設置有加熱驅動。
其中,所述加熱板4其中一側與模具本體相連接,另一側設置有保溫板9,所述加熱板4與所述保溫板9之間設置有溫度感應器10。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方案的啟迪下,可以做出一些變形與修改,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