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成墻面板壓平覆膜裝置。
背景技術:
常用的集成墻面板生產時,在墻板的成型加工中,往往有一部分產品在經過振動板之后,其表面仍然會由于原料和水分的微妙變化而出現部分絞刀位置高低差達到3mm以上,一旦在檢測時用靠尺檢測出平墻板表面的平整度在3mm以上,即被定為不合格產品。壓平加工之后需要對墻板進行覆膜處理,在墻板運輸過程中對墻板表面起到保護作用,現有技術中大都采用人工覆膜,人工方式很難達到覆膜平整,不起泡、不皺折、不浮起的效果,更存在效率低下,品質難以保證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集成墻面板壓平覆膜裝置。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集成墻面板壓平覆膜裝置,包括工作臺、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壓平機構、覆膜機構、送料機構和收料機構;
壓平機構設置在工作臺的進料端,壓平機構包括支撐臺、壓平輥和第一驅動機構,支撐臺安裝在工作臺上且支撐臺的延伸方向與工作臺的寬度方向一致,壓平輥位于支撐臺上方且壓平輥與支撐臺之間的距離可調,壓平輥的延伸方向與支撐臺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驅動機構與壓平輥連接并驅動壓平輥轉動;
第一傳送機構位于工作臺的進料端,用于向支撐臺輸送待加工的工件;
第二傳送機構位于工作臺的出料端,用于將覆膜加工后的工件輸送出去;
工作臺水平布置,工作臺上位于支撐臺與工作臺出料端之間設有傳送臺,傳送臺用于接收支撐臺輸出的工件并將工件輸送給第二傳送機構;
覆膜機構設置在傳送臺的上方且覆膜機構與傳送臺之間的距離可調,覆膜機構包括第一壓頭、第二壓頭、第三壓頭、覆膜輥和第二驅動機構,第一壓頭、第二壓頭、覆膜輥、第三壓頭沿傳送臺的傳送方向依次布置,第一壓頭靠近傳送臺一側設有第一置物槽,第一置物槽內設有第一切膜組件,第二壓頭靠近傳送臺一端設有加熱塊,第三壓頭靠近傳送臺一側設有第二置物槽,第二置物槽內設有第二切莫組件;
送料機構位于壓平機構與覆膜機構之間,用于向覆膜機構輸送薄膜;
收料機構設置在工作臺的出料端,用于回收薄膜余料。
優選的,工作臺上方設有與其平行的安裝架,送料機構包括送料輥和第三驅動機構,送料輥兩端通過第一連接桿與安裝架連接,第三驅動機構與送料輥連接并驅動送料輥轉動。
優選的,收料機構包括收料輥和第四驅動機構,收料輥兩端通過第二連接桿與安裝架連接,第四驅動機構與送料輥連接并驅動送料輥轉動。
優選的,壓平機構還包括第一安裝板和多個第一導向桿,第一安裝板位于安裝架與支撐臺之間,壓平輥兩端通過第三連接桿與第一安裝板連接;多個第一導向桿均豎直布置且多個第一導向桿外部均設有螺紋,多個第一導向桿一端分別與安裝架連接,且多個第一導向桿另一端分別穿過第一安裝板,第一導向桿位于第一安裝板上方位置設有第一限位塊,第一導向桿位于第一安裝板下方位置設有第二限位塊,第一限位塊、第二限位塊上均設有螺紋孔,第一限位塊、第二限位塊均通過螺紋配合套裝在第一導向桿上。
優選的,覆膜機構還包括第二安裝板和多個第二導向桿,第二安裝板位于安裝架與傳送臺之間,第一壓頭通過第四連接桿與第二安裝板連接,第二壓頭通過第五連接桿與第二安裝板連接,第三壓頭通過第六連接桿與第二安裝板連接,覆膜輥兩端通過第七連接桿與第二安裝板連接;多個第二導向桿均豎直布置且多個第二導向桿外部均設有螺紋,多個第二導向桿一端分別與安裝架連接,且多個第二導向桿另一端分別穿過第二安裝板,第二導向桿位于第二安裝板上方位置設有第三限位塊,第二導向桿位于第二安裝板下方位置設有第四限位塊,第三限位塊、第四限位塊上均設有螺紋孔,第三限位塊、第四限位塊均通過螺紋配合套裝在第二導向桿上。
優選的,還包括吸塵機構,吸塵機構設置在壓平機構與送料機構之間并位于傳送臺上方,吸塵機構包括吸塵箱,吸塵箱通過第八連接桿與安裝架連接,吸塵箱靠近傳送臺一側分布有吸塵嘴。
優選的,第一切膜組件包括第五驅動機構和第一切膜刀,第五驅動機構設置在第一置物槽底部,第五驅動機構與第一切膜刀連接并驅動第一切膜刀在第一置物槽內沿豎直方向移動。
優選的,第二切膜組件包括第六驅動機構和第二切膜刀,第六驅動機構設置在第二置物槽底部,第六驅動機構與第二切膜刀連接并驅動第二切膜刀在第二置物槽內沿豎直方向移動。
優選的,傳送臺靠近支撐臺一端兩側位置均設有安裝在工作臺上的限位板。
優選的,第一壓頭、第二壓頭、第三壓頭靠近傳送臺一側均設有保護墊。
本發明中,第一傳送機構將待加工的集成墻面板輸送至壓平機構下方,在壓平輥與支撐臺的相互配合下實現對集成墻面板的壓平工作,壓平后的集成墻面板被輸送至傳送臺上,經吸塵機構進行吸塵處理之后,輸送至覆膜機構下方,在第一壓頭、第二壓頭、第三壓頭的相互配合下對薄膜進行壓緊使其貼合在集成墻面板上,當集成墻面板第一端移動至第三壓頭時,第二切膜組件在合適位置將薄膜切斷,當集成墻面板第二端移動至第一壓頭時,第一切膜組件在合適位置將薄膜切斷,通過第二壓頭上的加熱塊對薄膜進行加熱除去氣泡后,覆膜輥將薄膜壓合在集成墻面板上。本發明在覆膜之前,對集成墻面板進行壓平整形,提高集成墻面板表面平整度,從而使得覆膜平整,提高成品質量,并在覆膜之前對薄膜進行加熱,可以有效提高覆膜質量,減少氣泡產生量,提高薄膜在集成墻面板上的貼合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集成墻面板壓平覆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集成墻面板壓平覆膜裝置中第一壓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集成墻面板壓平覆膜裝置中第三壓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圖3,本發明提出一種集成墻面板壓平覆膜裝置,包括工作臺1、第一傳送機構2、第二傳送機構3、安裝架13、壓平機構、覆膜機構、送料機構、收料機構、吸塵機構,其中:
安裝架13位于工作臺1上方并平行于工作臺1。
壓平機構設置在工作臺1的進料端,壓平機構包括支撐臺4、壓平輥5和第一驅動機構,支撐臺4安裝在工作臺1上且支撐臺4的延伸方向與工作臺1的寬度方向一致,壓平輥5位于支撐臺4上方且壓平輥5與支撐臺4之間的距離可調,壓平輥5的延伸方向與支撐臺4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驅動機構與壓平輥5連接并驅動壓平輥5轉動。
第一傳送機構2位于工作臺1的進料端,用于向支撐臺4輸送待加工的工件。
第二傳送機構3位于工作臺1的出料端,用于將覆膜加工后的工件輸送出去。
工作臺1水平布置,工作臺1上位于支撐臺4與工作臺1出料端之間設有傳送臺6,傳送臺6用于接收支撐臺4輸出的工件并將工件輸送給第二傳送機構3,傳送臺6靠近支撐臺4一端兩側位置均設有安裝在工作臺1上的限位板36。
覆膜機構設置在傳送臺6的上方且覆膜機構與傳送臺6之間的距離可調,覆膜機構包括第一壓頭7、第二壓頭8、第三壓頭9、覆膜輥10和第二驅動機構,第一壓頭7、第二壓頭8、覆膜輥10、第三壓頭9沿傳送臺6的傳送方向依次布置;第一壓頭7靠近傳送臺6一側設有置物槽11,置物槽11內設有切膜組件,切膜組件包括第五驅動機構34和切膜刀35,第五驅動機構34設置在第一置物槽11底部,第五驅動機構34與第一切膜刀35連接并驅動第一切膜刀35在第一置物槽11內沿豎直方向移動;第二壓頭8靠近傳送臺6一端設有加熱塊12;第二切膜組件包括第六驅動機構41和第二切膜刀42,第六驅動機構41設置在第二置物槽40底部,第六驅動機構41與第二切膜刀42連接并驅動第二切膜刀2在第二置物槽40內沿豎直方向移動;第一壓頭7、第二壓頭8、第三壓頭9靠近傳送臺6一側均設有保護墊37。
吸塵機構設置在壓平機構與送料機構之間并位于傳送臺6上方,吸塵機構包括吸塵箱31,吸塵箱31通過第八連接桿32與安裝架13連接,吸塵箱31靠近傳送臺6一側分布有吸塵嘴33。
送料機構位于壓平機構與覆膜機構之間,用于向覆膜機構輸送薄膜39。送料機構包括送料輥14和第三驅動機構,送料輥14兩端通過第一連接桿15與安裝架13連接,第三驅動機構與送料輥14連接并驅動送料輥14轉動。
收料機構設置在工作臺1的出料端,用于回收薄膜39余料。收料機構包括收料輥16和第四驅動機構,收料輥16兩端通過第二連接桿17與安裝架13連接,第四驅動機構與送料輥14連接并驅動送料輥14轉動。
采用本發明提出的集成墻面板壓平覆膜裝置加工集成墻面板38時,第一傳送機構2將待加工的集成墻面板38輸送至壓平機構下方,在壓平輥5與支撐臺4的相互配合下實現對集成墻面板38的壓平工作,壓平后的集成墻面板38被輸送至傳送臺6上,經吸塵機構進行吸塵處理之后,輸送至覆膜機構下方,在第一壓頭7、第二壓頭8、第三壓頭9的相互配合下對薄膜進行壓緊使其貼合在集成墻面板38上,當集成墻面板38第一端移動至第三壓頭9時,第二切膜組件在合適位置將薄膜39切斷,當集成墻面板38第二端移動至第一壓頭7時,第一切膜組件在合適位置將薄膜39切斷,通過第二壓頭8上的加熱塊12對薄膜39進行加熱除去氣泡后,覆膜輥10將薄膜39壓合在集成墻面板38上。
本實施例中,壓平機構還包括第一安裝板18和多個第一導向桿19,第一安裝板18位于安裝架13與支撐臺4之間,壓平輥5兩端通過第三連接桿20與第一安裝板18連接;多個第一導向桿19均豎直布置且多個第一導向桿19外部均設有螺紋,多個第一導向桿19一端分別與安裝架13連接,且多個第一導向桿19另一端分別穿過第一安裝板18,第一導向桿19位于第一安裝板18上方位置設有第一限位塊21,第一導向桿19位于第一安裝板18下方位置設有第二限位塊22,第一限位塊21、第二限位塊22上均設有螺紋孔,第一限位塊21、第二限位塊22均通過螺紋配合套裝在第一導向桿19上。通過調節第一安裝板18在第一導向桿19上的安裝位置,來調節壓平輥5與支撐臺4之間的距離,以滿足不同厚度的集成墻面板38的壓平加工。
本實施例中,覆膜機構還包括第二安裝板23和多個第二導向桿24,第二安裝板23位于安裝架13與傳送臺6之間,第一壓頭7通過第四連接桿25與第二安裝板23連接,第二壓頭8通過第五連接桿26與第二安裝板23連接,第三壓頭9通過第六連接桿27與第二安裝板23連接,覆膜輥10兩端通過第七連接桿28與第二安裝板23連接;多個第二導向桿24均豎直布置且多個第二導向桿24外部均設有螺紋,多個第二導向桿24一端分別與安裝架13連接,且多個第二導向桿24另一端分別穿過第二安裝板23,第二導向桿24位于第二安裝板23上方位置設有第三限位塊29,第二導向桿24位于第二安裝板23下方位置設有第四限位塊30,第三限位塊29、第四限位塊30上均設有螺紋孔,第三限位塊29、第四限位塊30均通過螺紋配合套裝在第二導向桿24上。通過調節第二安裝板23在第二導向桿24上的安裝位置,來調節第一壓頭7、第二壓頭8、第三壓頭9、覆膜輥10與傳送臺6之間的距離,以滿足不同厚度的集成墻面板38的覆膜加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