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3D打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
背景技術:
3D打印裝置又稱三維打印裝置,是一種累積制造技術,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它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制造三維的物體。現階段三維打印裝置被用來制造產品,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將數據和原料放進3D打印裝置中,機器會按照程序,把產品一層層制造出來。
在實際使用時,通常由計算機完成軟件建模后將打印數據傳遞給打印裝置進行3D打印,因此,打印時通常需要將計算機和打印裝置放置在一起進行工作,這樣勢必會對工作平臺的尺寸大小有要求,當工作桌面尺寸較小時,桌面上無法同時放置計算機與打印裝置,從而導致在桌面小的工作平臺上無法建立一體化的打印系統進行打印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下方的傳動機構、設置在底座上方的第一驅動電機、打印平臺和主體,所述第一驅動電機與打印平臺傳動連接,所述主體設置在打印平臺的上方,所述主體上設有顯示裝置;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若干傳動單元,所述傳動單元周向均勻分布在底座上,所述傳動單元包括伸縮單元和支撐單元,所述伸縮單元設置在支撐單元和底座之間且與支撐單元傳動連接;
所述伸縮單元包括第二驅動電機、第二驅動軸、套管和移動塊,所述第二驅動電機固定在底座上且與第二驅動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二驅動軸設置在套管內,所述第二驅動軸上設有外螺紋,所述套管內設有內螺紋,所述第二驅動軸上的外螺紋與套管內的內螺紋相匹配,所述移動塊固定在套管上且與第三驅動電機固定連接
所述支撐單元包括第三驅動電機、第一連桿、第二連桿、滑環、支柱和固定單元,所述第三驅動電機與第一連桿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桿通過第二連桿與滑環鉸接,所述滑環套設在支柱上,所述支柱的頂端與第三驅動電機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單元設置在滑環的一側且靠近底座的中心軸線;
所述固定單元包括第四驅動電機、第三連桿、第四連桿和底板,所述第四驅動電機固定在滑環上且與第三連桿傳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桿通過第四連桿與底板的一端鉸接,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與支柱鉸接。
作為優選,為了固定套管的移動方向,所述伸縮單元還包括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固定在底座上且套設在套管上。
作為優選,為了減少套管與第二驅動軸之間的摩擦力,所述套管內涂有潤滑油。
作為優選,利用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的原理,為了減少傳動單元的數量從而降低裝置的成本,所述傳動單元的數量為3個。
作為優選,為了實現打印平臺穩固的轉動,所述底座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水平截面的形狀為環形,所述凹槽內設有若干鋼珠,所述鋼珠以第一驅動電機的中心軸線為圓心周向均勻分布在凹槽內且位于打印平臺的下方。
作為優選,為了較小底板在工作桌面上移動時產生的阻力,所述底板的下方設有滑輪。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用戶直觀地操作打印裝置,所述顯示裝置上設有開關、顯示屏、若干控制按鈕和若干USB接口。
作為優選,為了提供良好的人機顯示界面,所述顯示屏為液晶顯示屏。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操作,所述控制按鈕為輕觸按鈕。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裝置與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所述USB接口的型號為USB 3.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通過收縮單元帶動支柱移動至工作桌面的側邊,同時由固定單元驅動底板轉動,使底板下的滑輪與工作桌面接觸,從而完成裝置放置操作,不僅如此,通過第三驅動電機運行使滑環相對支柱向下移動,進而使支柱和底座的高度上升,從而使工作桌面上留出空間,方便放置計算機等儀器設備進行數據連接,實現3D打印的準備操作,從而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的底座的仰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的底座的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的伸縮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的支撐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的固定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的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的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體,2.打印平臺,3.第一驅動電機,4.鋼珠,5.底座,6.伸縮單元,7.支撐單元,8.顯示裝置,9.移動塊,10.凹槽,11.第二驅動電機,12.第二驅動軸,13.套管,14.限位塊,15.第三驅動電機,16.第一連桿,17.第二連桿,18.滑環,19.支柱,20.固定單元,21.第四驅動電機,22.第三連桿,23.第四連桿,24.底板,25.滑輪,26.開關,27.顯示屏,28.控制按鈕,29.USB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7所示,一種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包括底座5、設置在底座下方的傳動機構、設置在底座5上方的第一驅動電機3、打印平臺2和主體1,所述第一驅動電機3與打印平臺2傳動連接,所述主體1設置在打印平臺2的上方,所述主體1上設有顯示裝置8;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若干傳動單元,所述傳動單元周向均勻分布在底座5上,所述傳動單元包括伸縮單元6和支撐單元7,所述伸縮單元6設置在支撐單元7和底座5之間且與支撐單元7傳動連接;
所述伸縮單元6包括第二驅動電機11、第二驅動軸12、套管13和移動塊9,所述第二驅動電機11固定在底座5上且與第二驅動軸12傳動連接,所述第二驅動軸12設置在套管13內,所述第二驅動軸12上設有外螺紋,所述套管13內設有內螺紋,所述第二驅動軸12上的外螺紋與套管13內的內螺紋相匹配,所述移動塊9固定在套管13上且與第三驅動電機15固定連接
所述支撐單元7包括第三驅動電機15、第一連桿16、第二連桿17、滑環18、支柱19和固定單元20,所述第三驅動電機16與第一連桿16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桿16通過第二連桿17與滑環18鉸接,所述滑環18套設在支柱18上,所述支柱19的頂端與第三驅動電機15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單元20設置在滑環18的一側且靠近底座5的中心軸線;
所述固定單元20包括第四驅動電機21、第三連桿22、第四連桿23和底板24,所述第四驅動電機21固定在滑環18上且與第三連桿22傳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桿22通過第四連桿23與底板24的一端鉸接,所述底板24的另一端與支柱19鉸接。
作為優選,為了固定套管13的移動方向,所述伸縮單元6還包括限位塊14,所述限位塊14固定在底座5上且套設在套管13上。
作為優選,為了減少套管13與第二驅動軸12之間的摩擦力,所述套管13內涂有潤滑油。
作為優選,利用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的原理,為了減少傳動單元的數量從而降低裝置的成本,所述傳動單元的數量為3個。
作為優選,為了實現打印平臺2穩固的轉動,所述底座5上設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水平截面的形狀為環形,所述凹槽10內設有若干鋼珠4,所述鋼珠4以第一驅動電機3的中心軸線為圓心周向均勻分布在凹槽10內且位于打印平臺2的下方。
作為優選,為了較小底板24在工作桌面上移動時產生的阻力,所述底板24的下方設有滑輪25。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用戶直觀地操作打印裝置,所述顯示裝置8上設有開關6、顯示屏27、若干控制按鈕28和若干USB接口29。
作為優選,為了提供良好的人機顯示界面,所述顯示屏27為液晶顯示屏。
作為優選,為了方便操作,所述控制按鈕28為輕觸按鈕。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裝置與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所述USB接口29的型號為USB 3.0。
在放置該3D打印操作時,首先底座5下方的伸縮單元6運行,由第二驅動電機11帶動第二驅動軸13沿自身中心軸線旋轉,由于第二驅動軸12上的外螺紋與套管13內的內螺紋相匹配,使套管13向著遠離底座5中心軸線的方向移動,通過移動塊9帶動支撐單元7向遠離底座5的中心軸線方向移動一端距離后,各支撐單元7的相互距離增大,此時提起支柱19使底座5正對工作桌面后將裝置放下,3個支撐單元7對裝置形成支撐,此時為了加強支撐效果,由傳動單元中的固定單元20運行,通過第四驅動電機21轉動,由第三連桿22拉動第四連桿23轉動,使底板24轉動至于工作桌面平行角度,同時收縮單元6中的第二驅動電機11反向轉動,使支撐單元7向靠近底座5中心軸線方向移動,直至支柱19碰到工作桌面的邊緣,此時在各個支撐單元7中,支柱19與底板24下的滑輪25分別與工作桌面及桌面的側邊接觸,從而完成穩固的放置。該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通過收縮單元6帶動支柱19移動至工作桌面的側邊,同時由固定單元20驅動底板24轉動,使底板24下的滑輪25與工作桌面接觸,從而完成裝置放置操作。
當需要在工作桌面上放置計算機等其他儀器時,由支撐單元7中的第三驅動電機15帶動第一連桿16轉動,通過第二連桿17與滑環18鉸接,使滑環18相對于支柱19向下移動,由于此時固定單元20相對于工作桌面的高度位置不變,進而使支柱19向上移動,帶動打印平臺2及主體1向上移動,從而而使底座5的下方留出空間,方便人們放置計算機,通過將計算機與打印裝置連接,從而方便將3D建模數據傳遞給打印裝置進行打印操作,同時還可以在工作桌面上臨時存放其他儀器設備,進而提高了該裝置的實用性。該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通過第三驅動電機15運行使滑環18相對支柱19向下移動,進而使支柱19和底座5的高度上升,從而使工作桌面上留出空間,方便放置計算機等儀器設備進行數據連接,實現3D打印的準備操作,從而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易于放置的智能型3D打印裝置通過收縮單元6帶動支柱19移動至工作桌面的側邊,同時由固定單元20驅動底板24轉動,使底板24下的滑輪25與工作桌面接觸,從而完成裝置放置操作,不僅如此,通過第三驅動電機15運行使滑環18相對支柱19向下移動,進而使支柱19和底座5的高度上升,從而使工作桌面上留出空間,方便放置計算機等儀器設備進行數據連接,實現3D打印的準備操作,從而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