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模具,具體為一種用于阻力帶生產的多功能模具。
背景技術:
阻力帶,顧名思義是輔助健身愛好者進行阻力運動的帶子。阻力帶一般由天然乳膠制成,可以有效改善肌力、身體活動能力和靈活性。阻力帶曾日本引起過健身風潮,健身人士用其來減肥,練協調性等。中國第一次引入阻力帶時,人們根據其特征,稱為彈力帶。一般阻力帶長度需要1.8米,這個長度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訓練全身肌肉動作的開展。使用原理是運用拉引時的重力來鍛煉體魄,對發力的肌肉形成阻力。健身人士通過對抗阻力,收縮肌肉來達到訓練肌肉的目的。這個過程相比于傳統的健身方式,增進運動樂趣,方便了器械的攜帶,改變了施力的方法,能夠更大程度的提高訓練的質量。
現在阻力帶的常用的生產工藝是,采用的乳膠浸漬工藝。將模具浸入乳膠池,使模具上覆蓋乳膠,在將乳膠重復浸入乳膠池中使產品變厚,通過浸漬、烘干、再浸漬、再烘干等多次重復,達到加工工藝要求為止。實際生產時浸漬時間直接影響產品的厚度與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阻力帶生產的多功能模具,用于阻力帶的乳膠浸漬生產工藝中,結構簡單,可以多規格生產,且換型方便;實現計時浸漬,提高產品的質量。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阻力帶生產的多功能模具,包括外模(1)和模芯(2),所述外模(1)正面成“冖”字型,上表面設置有矩形開口,且內部下表面設置有鎖架(11);所述鎖架(11)橫截面為“冂”形,且側面均勻的設置有定位孔(12);所述外模(1)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計時器(4);所述模芯(2)包括兩相對設置的圓柱形立桿(22),所述立桿(22)上端通過直板(21)連接,下端設置有環形薄板(24),所述環形薄板(24)將立桿(22)包裹,且環形薄板(24)末端與立桿(22)末端平齊;所述直板(21)表面設置均勻設置有安裝孔(23)。
進一步的,所述外模(1)上設置的鎖架(11)有多個。
進一步的,所述外模(1)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把手(13)。
進一步的,所述外模(1)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計數器(6);
進一步的,所述外模(1)相對側面設置有活動桿(5),且活動桿(5)上設置有刻度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結構簡單,可以多規格生產,也可多模芯同時生產,效率高。
2.實現計時浸漬,提高產品的質量;
3.設置有計數器,避免反復浸漬的過程中出現遺漏或者過量;
4.標有刻度的活動桿更好的反應出浸漬的深度,方便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外模結構示意圖。
圖2為模芯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裝配立體意圖。
圖中所述文字標注表示為:1、外模;2、模芯;3、插銷;4、計時器;5、活動桿;6、計數器;11、鎖架;12、定位孔;13、把手;21、直板;22、立桿;23、安裝孔;24、環形薄板;51、限位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為:一種用于阻力帶生產的多功能模具,包括外模1和模芯2,所述外模1正面成“冖”字型,上表面設置有矩形開口,且內部下表面設置有鎖架11;所述鎖架11橫截面為“冂”形,且側面均勻的設置有定位孔12;所述外模1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計時器4;所述模芯2包括兩相對設置的圓柱形立桿22,所述立桿22上端通過直板21連接,下端設置有環形薄板24,所述環形薄板24將立桿22包裹,且環形薄板24末端與立桿22末端平齊;所述直板21表面設置均勻設置有安裝孔23。
優選的,所述外模1上設置的鎖架11有多個。
優選的,所述外模1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把手13。
優選的,所述外模1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計數器6;
優選的,所述外模1相對側面設置有活動桿5,且活動桿5上設置有刻度線。
具體使用時,將模芯2的直板21插入鎖架11內部,使得定位孔12與安裝孔23對齊,然后,用插銷3穿過兩孔將裝置固定,此方式使得換模時安裝、拆卸方便,且模芯2的規格不限于一種,便于多規格生產;模芯2安裝完成以后,將模具放于乳膠液中浸漬,同時按下計數器6以及計時器4,需要測量時,標有刻度的活動桿5可以測量浸漬的深度,同時,也可以利用限位框51將活動桿5升高后固定或者拆除;在達到設定時間以后,計時器4發出鳴音提示,則此次浸漬完成,進行烘干或者下一工序。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