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混色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方便散熱的混色機。
背景技術:
混色機,是利用撥料葉片旋渦式高速運轉,使塑料粒或樹脂粉高速翻滾碰撞磨擦發熱,使物料在混色的同時也使水分從排氣管快速蒸發而達到干燥的目的,效果理想。混色機多用于塑料制品方面。它分為立式混色機、臥式混色機、滾筒式混色機以及干燥混色機。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混色機在工作中都會產生很大的熱能,不及時散熱容易造成機器發燙的問題,導致機器磨損,不利于節約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散熱的混色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方便散熱的混色機,包括桶體,所述桶體的頂部活動安裝有桶蓋,桶蓋的兩端均安裝有位于桶體外壁上的鎖扣,桶蓋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石墨散熱膜,石墨散熱膜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密封圈,所述桶體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散熱壁,散熱壁的內部開設有散熱槽,所述桶體的內部活動安裝有葉輪,葉輪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散熱片,散熱片的內部開設有散熱孔,葉輪的下方固定安裝有位于桶體上的下料口,下料口側面的桶體底部固定安裝有與葉輪底端固定連接的減速器,減速器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散熱圈,散熱圈的底部安裝有電機,所述桶體的底部兩側均通過支柱與底座的頂部連接,桶體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散熱器,散熱器的上方固定安裝有位于桶體外壁兩側上的散熱管。
優選的,所述散熱槽的寬度小于散熱壁的寬度,散熱內放置有散熱劑。
優選的,所述葉輪的數量為兩個,葉輪呈垂直葉片狀。
優選的,所述散熱器呈長方形,散熱器的內部安裝有散熱風扇。
優選的,所述散熱片呈長方形,散熱片的長度與葉輪的長度相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方便散熱的混色機,減速器上安裝有散熱圈,葉輪上安裝有散熱片和散熱孔,桶體上安裝有石墨散熱膜、散熱壁和散熱器,從各個結構及時的將機器工作產生的熱能散發出去,保護機器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有利于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桶體、2散熱槽、3鎖扣、4桶蓋、5石墨散熱膜、6密封圈、7散熱管、8散熱孔、9散熱片、10葉輪、11下料口、12散熱圈、13支柱、14底座、15電機、16減速器、17散熱壁、18散熱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方便散熱的混色機,包括桶體1,桶體1的頂部活動安裝有桶蓋4,桶蓋4的兩端均安裝有位于桶體1外壁上的鎖扣3,鎖扣3可以將桶蓋4與桶體1進行連接固定,桶蓋4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石墨散熱膜5,石墨散熱膜5是一種全新的導熱散熱材料,具有獨特的晶粒取向,沿兩個方向均勻導熱,片層狀結構可很好地適應任何表面,屏蔽熱源與組件的同時改進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性能,產品均勻散熱的同時也在厚度方面提供熱隔離,適應任何表面均勻導熱,具有EMI電磁屏蔽效果,石墨散熱膜5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密封圈6,桶體1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散熱壁 17,散熱壁17的內部開設有散熱槽2,散熱槽2的寬度小于散熱壁17的寬度,散熱槽2內放置有散熱劑,桶體1的內部活動安裝有葉輪10,葉輪10的數量為兩個,葉輪10呈垂直葉片狀,葉輪10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散熱片9,散熱片9是一種給電器中的易發熱電子元件散熱的裝置,多由鋁合金,黃銅或青銅做成板狀、片狀和多片狀等,一般散熱片9在使用中要在電子元件與散熱片9接觸面涂上一層導熱硅脂,使元器件發出的熱量更有效地傳導到散熱片9上,再經散熱片9散發到周圍空氣中去,散熱片9呈長方形,散熱片9的長度與葉輪10的長度相等,散熱片9的內部開設有散熱孔8,葉輪10的下方固定安裝有位于桶體1上的下料口11,下料口11側面的桶體1底部固定安裝有與葉輪10底端固定連接的減速器16,減速器16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散熱圈12,散熱圈12的底部安裝有電機15,桶體1的底部兩側均通過支柱13與底座14的頂部連接,支柱13起支撐作用,支持桶體1,防止桶體1晃動,桶體1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散熱器18,散熱器18呈長方形,散熱器18的內部安裝有散熱風扇,散熱器18的上方固定安裝有位于桶體1外壁兩側上的散熱管7,從各個結構及時的將機器工作產生的熱能散發出去,保護機器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有利于節約成本。
工作原理:當該方便散熱的混色機工作時,電機15啟動,利用撥料葉輪10旋渦式高速運轉,使塑料粒或樹脂粉在桶體1內高速翻滾碰撞磨擦發熱,形成高效對流混合,減速器16上安裝有散熱圈12,葉輪10上安裝有散熱片9和散熱孔8,桶體1上安裝有石墨散熱膜5、散熱壁17和散熱器18,及時的將機器工作產生的熱能散發出去。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